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1章 劳务输出

书名: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8

谭星源便跟着大太监高世杰从朝殿的偏门出去。

这里便是通往后宫的地方。

路上谭星源悄悄凑近大太监高世杰身边,小声说道:“高公公,这流民安抚使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高公公轻哼一声,不屑的说道:“这种官职不过是临时的职位,事情办好了,这个官职也就撤掉了。”

谭星源微微点头,心中明白了,这个有点像后世,为了应对某些事情,成立的临时办公室。

自己就是这个临时办公室的主任。

高公公还在一旁絮叨着:“比如,大肃朝的母猪都不下仔了,朝廷派个官员去处理,就可以叫母猪安抚使。”

这明显是揶揄谭星源的。

谭星源当然听出了话外之音,不自觉的怼了一句,说道:“全国母猪不下仔一定公猪出了问题,派人去不管用,派管用的公猪去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一席话说的高世杰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这不就是diss自己是个阉人的吗

高世杰瞪了一眼谭星源,但是毫无办法硬生生把这口气吞了下去。

毕竟这货是长公主的红人,不然绝对不能放过他。

高世杰把谭星源领到御书房内,警告道:“谭大人说话留神,省的闪了舌头。”

说罢,瞥了个白眼,便气呼呼的离去。

此时屋内,地火龙让房间温暖如春。

谭星源打量着周遭,御书房空间巨大。

满墙的书柜,皆是书。

而在御书房中间摆了一层薄如纱的屏风。

四周香炉内袅袅青烟,让御书房内幽香扑鼻。

这种幽香,很是熟悉,就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闻过。

“谭大人,本宫找你来是有话问你。”屏风后长公主清冷的声音响起。

谭星源这才注意到屏风后面有人。

心中暗自失望,看来无法一睹长公主的风采了。

不过从这清冷而富有魅力的声音可以判定,长公主应该是那种长相出众,但是却拒人千里之外的冰雪美人。

此时谭星源立刻向这屏风躬身行礼。

屏风后的长公主心中暗爽,只要让谭星源对自己毕恭毕敬,内心就莫名的爽快。

但是语气依旧不变,然后说道:“免礼,赐座。”

于是一个宫女搬来一个凳子。

谭星源刚刚坐下。

长公主便问道:“谭大人,为何能让京城的酒楼参与这次救助灾民的行动”

于是谭星源把自己和这些酒楼的渊源告诉了长公主。

比如自己向他们分享火锅和烧烤的秘诀,并且在食盐紧缺的时候,平价出售食盐给他们。

最后谭星源还说到:“正因为这些关系,下官在京城的酒楼中还颇有些威望。而这次救助还是打着朝廷的名义。”

这些事情,长公主倒是不知道,没想到谭星源在三教九流中,还有些威望。

长公主不禁有些迷惑,谭星源这个人并非表面看的那般。

虽然自己化身赵公子和他多有接触,但是依然看不透他。

就从他那本谭星源诗集,长公主已经觉得谭星源这个人有太多的迷。

而回到救助的事情上,谭星源用个人魅力发动民间力量救助流民,而名义上还是以朝廷为主。

这样就减少了贪污的成本,在古代,行政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贪污。

此时长公主内心极其好奇的就是,谭星源如何只花一万五千两就能救助流民,还能把垃圾场的问题也解决了。

于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谭星源此时还没有想好如何向古人解释这个问题。

于是只是大概的解释道:“垃圾分类,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屏风后面,长公主和女官面面相觑。

谭星源说的每一个字她们都认识,只是组合在一起,便完全不知何意。

但是联想到此前,谭星源也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名词。

所以也就不在纠结,反正谭星源经常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倒是等着看好戏吧

不过长公主内心还是有其它的疑惑,于是问道:“这救助的方案已经完善了,但是谭大人有什么方法送走这些流民”

谭星源早已有了打算,此时说道:“下官为这些流民想了三个去处,第一,去青州。青州此前遭遇战乱,不少土地荒废,此时青州已经稍稍安定,正好可以把这些流民迁徙到青州,以此支援青州的开发。”

长公主微微颔首,此时她已经接到岳修远的奏折。

岳修远已经通过水陆两军,把二龙山的水匪合围了,彻底剿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今水路也已经畅通。

若是把一部分流民迁徙到青州,那么这些荒废的农田就有人耕种。

而这些土地上,朝廷收的赋税只有一成。

比起在冀州做佃农,上缴七成给地主做地租,去青州岂不是一条活路。

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赋税,而且青州也可以自给自足。

长公主不禁感慨,谭星源这家伙靠谱。

此时又问道:“第二个去处呢”

谭星源说道:“若是这些流民不愿意去青州,可以再次回到冀州去。”

长公主不解道:“冀州的地租太高,但是民间之事,朝廷又不好干预,这又如何是好”

“殿下莫急,冀州地租高的原因,是因为佃农太多,导致地主坐地起价,若是佃农数量减少,那么地租也会相应的减少。”谭星源一边说着,一边心中想着:这就是市场的自行调节机制。

高见,高见

通过佃农数量的变化,调整冀州的地租。

虽然过程缓慢,但是比起一条一条政令,不知道强上多少倍。

长公主接着问道:“那还有第三条去处呢”

“这两处都不愿意去的,就可以让剩下的流民选择去东海国。”谭星源说道。

当初在东海国,陈国主问计于谭星源,东海国人口稀少,而且因为人皆富有,没有人愿意种地,所以有大量土地荒废。

这就是典型的缺少劳动力。

而东海国还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此时正好可以搞个劳务输出,让这些流民去东海国。

而且以东海国的工资标准,这些去东海国的流民,绝对赚的比在大肃朝多。

而且,劳务输出,不仅可以解决流民的去向问题,还能解决未来大舅哥的问题,一举两得啊

听到这里,长公主表情先是古怪了一下。

首先想到的是,谭星源和东海国公主之间勾勾搭搭的关系。

这货不会是想着以国事为名,去见那位东海国长公主的吧

但是又不能明说,内心不禁有些懊恼,只能暗自骂道:谭星源,你个渣男

于是反问道:“若是这些流民去了东海国,遭受东海国人的盘剥,那该如何”

谭星源暗自好笑,以东海国主对长公主的倾慕,这些大肃朝的流民怎么可能受到盘剥。

可是嘴上也不能明说,只好说道:“东海国较为富有,流民去了那里,收入应该会高一些,况且下官和东海国主私交甚好,这一点可以保证。”

屏风后面的长公主和女官同时撇了撇嘴。

长公主又反问道:“若是照你这么说,这些流民万一在东海国不肯回来,不是把我们大肃国的子民拱手相让了吗”

毕竟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口都是重要的资源。

谭星源早已想到这一点,然后说道:“若是想去东海国的流民,老婆孩子不可以去,当然每一年也会安排来往货船,定期把这些流民接回来,这就叫劳务输出,而且从国外赚的钱还会流到大肃朝。”

大肃朝百姓本身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况且老婆孩子不带在身边,这些人的根就在大肃朝。

所以这些人将来还是要回到大肃朝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15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