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修仁之死

书名: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大军班师回朝,全长安百姓出城迎接。

这是传统。

也是延续。

李二更是穿上了搁置多年的铠甲,披着黑色的大氅披风,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率领他的儿子和大臣们前往渭水河畔迎接。

黑底白字的龙骑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魁梧伟岸的仪仗队分列道路两旁,漂亮宫女提着装满鲜花的篮子,就跟在仪仗队的身后,只等将军走过代表胜利的拱门,就会把花瓣撒到他们身上。

宫女们的身后摆着奖赏给战士们的宫廷玉器,宝石玛瑙,黄金叶子以及绫罗绸缎,极尽奢华。

再往后就是迎接的百姓,队伍很长,绵延不只数十里,从渭河一直延伸到了长乐门。

今日的长安城万人空巷,把欢迎仪式真正做到了极致。

他们配得上这样的礼遇。

方卓他们哥几个站在李二身后的群臣队伍里,看着这样的欢饮仪式,眼热的厉害。

程处默是抓住颉利的大功臣,被提前召回,享受不到拥马入渭河,百姓夹道欢迎的优越感,嘴里嘟嘟囔囔的抱怨着。

正在给李二丢彩虹屁的杜如晦,回身对嘀嘀咕咕的程处默道:“竖子愚钝,陛下爱惜羽翼,不愿意过早的让你们暴露,让你们健康的成长。”

“你们是大唐的未来,陛下不愿意过早的消耗未来,以后多看,多学,少发牢骚。”

程处默被一顿数落,哼哼了两声,没了下文。

杜如晦转身就和魏征聊起了陛下当年如何威猛,现在如何大智慧。

声音控制的很好,刚好李二能听到,又好像不是刻意为之。

这就是拍马屁的最高级别。

方卓用手肘戳了程处默一下,说道:“学着点吧,这样的技术你打着灯笼都难找到好老师。”

杜如晦功力很深,听到了方卓阴阳怪气的嘲讽,也是一笑了之。

兄弟两相视一笑,嘴里同时做了口型傻逼。

大军终于到了。

眼见前方尘土飞扬,奔来一骑,背上背着的旗子哗啦啦作响,翻身跳下马,单膝跪在李二身边,道:“陛下,大军已到。”

李二严肃的挥退了传令兵,下了马,站在渭河岸边,看着李靖骑着马,向他走来。

低沉的号角响起,绵延而悠长。

李靖走在前面,老程、尉迟、老牛走在他的两侧。

身后跟着薛万彻、柴绍、李绩等一众老将。

看见李二在等他们,轻轻催动胯下战马,战马小跑着来到渭水河畔。

一众老将下马,跪倒一片,山呼万岁。

李二挥挥手就让他们平了身。

接下来,就是百姓们对于得胜归来的将军行跪拜礼。

这样的大胜配得上百姓们的爱戴。

李靖站在渭河畔,泪水湿了眼眶。

跪拜之礼,结束之后,李二就会重申一遍他才是整个大唐军队的实际控制人。

宣讲完毕,宫女鱼贯而出,每个宫女的手里端着盘子,盘子里放着一杯酒。

她们走到将军们的面前,蹲身之后,让将军取走盘子里的酒杯,后退三步之后,才回身撤走。

李二举着酒杯,站在渭河畔,似乎又想起三年前在此斩白马和颉利签下互不侵犯盟约的耻辱。

大声道:“壮哉大唐,大唐威武”

老将们跟着喊道:“壮哉大唐,大唐威武”

士兵们敲击着胸甲,发出响亮的甲胄声,喊道:“壮哉大唐,大唐威武”

之后,李二带头喝了酒,将酒杯扔进了渭河。

将军们也都喝了酒,学着李二把酒杯扔进了渭河。

这表示着一切耻辱都已经成了过去。

接下来,李二上马之后,在前面带路,李靖紧随其后,向长乐门方向走去。

侍女的花瓣撒到将军们的身上,金银玉器已经被收了起来,送到了各位将军的府上。

沿途的百姓泪流满面,感谢他们驱除鞑虏,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十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两个时辰才进了长乐门。

百姓们热情不减,沿街两边的商店挂起了彩旗,欢迎战士们归来。

欢迎仪式从早上开始,一直到午时总算是到了皇宫。

李二设宴招待。

皇家的宴会不像方府那么松散,一切都要按照宫里的标准进行。

每人一个小桌子,喝酒也是遥遥举杯,众人都是捏着嗓子说话,说不出的憋屈。

这样的酒宴也就是走个过程。

席间,李二对将军们进行了奖赏,

国公们都已经封到了人臣的尽头,只能拿财帛美女土地给予奖赏。

表现出众的将士们,则被连升三级。

程处默从果敢校尉封到了大将军,正式接替他爹老程成为右武卫大将军。

元嘉从折冲府校尉连升三级,编入御林军,成为御林军都尉。

方卓没得到美女,没得到金银玉器,也没有绢帛,除了一堆华丽堆砌的辞藻之外,食邑扩大到一万五千户,几乎要和国公齐平了。

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得到朝廷给予的一颗粮食。

这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别说食邑一万五千户了,百姓丰收了,租子都被李二收走了。

百姓欠收之后,这些灾民就得你来管。

这就是不讲理的皇家。

其他人也都得到了该有的奖赏。

这时候的酒宴是祥和的,是喜庆的。

但是,一到次日的大朝会,就是针尖对麦芒,昨天在酒宴上封的多高,今天在朝会上就被弹劾的有多惨。

御史大夫萧瑀罗列出李靖三大罪状,在大殿上喷的满地都是口水。

方卓听见这样的话,就没了继续听下去的兴趣,靠在大殿的柱子上打瞌睡。

好不容易挨到下朝,打着哈欠的方卓没和谁打招呼,起身就走。

被王圭用尖细的嗓音叫住。

没办法啊,李二最近对他似乎很感兴趣,隔三差五的就把他往书房里叫。

李二开口就说:“朕同意李泰和李格到野人沟读书了。”

聪明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废话。

方卓说道:“微臣家里好像还剩下些铜料,明天就让匠人进宫,把暖气片装起来,您在这么冷的地方办公,微臣心疼啊。”

“滚”

方卓谢恩之后,退出了书房。

本想着从侧面打听一下阿斯兰和顾念卿的战斗到底进行的怎么样了,没想到出事了。

左武卫大将军安修仁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5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