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危机解除

书名: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长孙皇后浑身烫的厉害,宫娥按照平安侯临走前的嘱咐,只需将浇过凉水的毛巾擦拭身体即可。

于是,皇后寝宫灯火通明,彻夜不息。

李二站在寝宫外,鹰隼一般的眼睛盯着发出微弱亮光的国子监,背起来的双手汗津津的油光水滑。

刁竖立于琉璃房顶,俯视一切,大队的巡夜内侍,腰挎横刀,轮番出现在李二左近。

他害怕忽然从寝宫内传出娘娘滨天的消息。

又希望恭喜陛下的声音响起。

波澜不惊的举止,内心正在患得患失。

即便在他打天下时身陷绝境也不曾出现的心境。

这大抵就是爱情吧。

一直到翌日清晨。

一宫娥提着裙摆小跑着来到李二身后,道:“陛下,娘娘烧退了,脸色红润,精神尚可,并吩咐奴婢要用早膳。”

李二升起一阵狂喜,并没有表现在脸上,挥一挥绣袍,说:“去准备吧。”

“喏”

“王圭,准备早朝。”

“喏”

“刁竖,去国子监传旨,命太子等人临朝。”

刁竖的话如同皇宫里的完璧男子一样比较少,一切以完成命令为天职。

李二的话音未落,人已在三丈开外。

方卓的上朝履历浅薄的厉害,除了受封平安侯那次,再也没有踏进金銮殿半步。

对武将站左还是站右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同时对他自己的身份究竟算是武将还是文官也没有完全明白。

说是武将吧,还领着大理寺卿的虚衔。

说是文官吧,目前在右武卫大营做行军书记员。

进了军营无文官,这是老程言辞凿凿说的。

三人一进大殿,李承乾就站到了最前面,方卓和孙思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好随着文官一列站在右侧的队列。

王圭扯着公鸭嗓如县令升堂般说出“上朝”之后,精神抖擞的李二豪迈的坐在龙椅上,手一抬,就让跪拜在面前的群臣平身。

方卓起身之后,真想学刘邦项羽大丈夫当如是的豪言壮语,愣是在李二声若洪钟的声音中湮没了雄心。

种地赚钱不好吗

和一帮棺材瓤子勾心斗角,方卓认为很不值,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余音犹在耳边。

根本没听李二说了些什么,昨晚的酒劲现在还没有彻底消散,把站在一旁的一位绿袍官员汹得直捂口鼻。

孙思邈站着就已经鼾声四起,要不是离李二比较远,一个藐视帝威的罪名老人家就吃不消。

好不容易挨到快要退朝,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赶紧出列站在大殿中央。

“封平安侯方卓为银青光禄大夫,正三品,俸银一百两,由于平安侯在军中履职,无须上朝。

另封孙思邈为游勇郎中,赐一百金,赐艺术精湛牌匾。”

“退朝”

平安侯最近风头正劲,已经引起朝中大佬的重视,再这样下去,一个小孩子要骑在他们身上拉屎了。

“听说平安侯昨夜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所以才从致果校尉的武官,一路飙升到正三品的光禄大夫。”

“年轻有为呢还是另有所图”

“本该是我大唐之福,如今看来福祸不知。”

这是中立的声音。

当然还有夸奖的。

恭喜方卓的大臣里,基本上都是和他们子嗣玩的好的一帮人。

少见的牛进达也来上朝了,眼见一座黝黑的大山移动到他的身边,身上一顿揉捏跑不了了。

接受了长辈的祝贺之后,方卓拉着昏昏沉沉的孙思邈跑出了大殿,打马离去。

这地方阴森恐怖,不适合人待,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心里都藏着一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捅进你的身体里。

回到军营,老程和尉迟立在军营门口等着他,脸上布满了寒霜。

“昨夜未归,军法伺候。”

“老程,你听孩子解释。”

老两口一唱一和。

“陛下留宿,身不由己。”

说着就把嘉奖令扔到老程的怀里,不理会他们惊恐的表情,进了军帐睡到下午才醒。

太医院的人一早上值,未发现皇宫有异动,打听之下,得知娘娘痊愈,大喊娘娘洪福齐天,心里却冷若冰霜。

平安侯说的对啊,井底之蛙,燕雀之志,不足以表达这个团体。

抱着几本医术固步自封,本就是医者的大忌。

朝堂的勾心斗角,不适合医术的发展。

功利之争从来都是遏制医术发展的罪魁祸首。

裴庚愤然辞职,告老还乡。

没等他走出长安城,当夜就死在了病床上。

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礼,别人瞪你一眼,你就会你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这一笔血账太医院算在了方卓的头上,人人咬牙切齿,要把他置于死地。

现在的方卓可不是当初临潼县那个任人宰割的纨绔了。

方卓被程处默牛饮似的喝水声惊醒。

跳起来一脚就踢在他的屁股上。

这一脚就像踢在一块铁板上,方卓跳着脚哀嚎,睡意减去大半。

“陛下又赏赐你了”

“虚名而已,还不如多赏赐些土地来的实在。”

程处默满脸胡茬子乱飞,说:“土地有限,都给你了,你不就成了陛下”

方卓生冷的打断程处默,说:“这话可不敢开玩笑,我现在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你还把我架在火上烤,你存心不良啊。”

“没有的事,就说你不要贪得无厌,惹得陛下猜忌。”

方卓习惯性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对隔壁程处默的被子一顿说落。

准备穿军衣的时候,被程处默制止了。

“突厥暂避锋芒,退出阴山了,危机解除,已经得到了陛下授意,我们可以回家了,不过无召不得擅自离开封地。”

方卓内心狂喜,道:“我准备死在临潼了,你们不要来烦我。”

程处默对他视如敝履,换上常服就冲出了军营。

方卓不甘落后,来到马厩,解开缰绳,骑着马兴冲冲的跑回了临潼。

一路上连风都是甜的。

李二端着一碗高棉国进贡的燕窝粥,一勺一勺的喂着长孙皇后。

这是属于夫妻二人的时间。

长孙皇后说:“真神奇,妾身现在觉得呼吸起来轻松了许多,睡觉的时候,也没有气喘的症状了。”

李二笑道:“奇人子弟,定然有奇术。”

“她是谁的弟子”

“不得而知,反正不会是我大唐的。”

“难道”

“他足够忠诚,朕不管他是谁的人,只要对大唐有利,朕就用之,反之,斩草除根。”

长孙叹息道:“太优秀了,感觉一切都是在梦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