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 时代的红利

书名: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臭小子,你功在千秋啊,改变世人的书写和阅读习惯,让人们可以更快的获取到知识,这就是大功绩。

同时还能扩大读书人群,推动文化兴盛,涌现出更多有学识的学子,使我华夏一脉能源远流长,这才是万世基业。”

顾凡之越说越激动。

方卓挠挠头,红着脸说:“先生,其实我还真没那么大的格局,小子我来就是想问问你,把一本论语装订成册,能卖钱几何合适”

老头子暴起,用手里的玉如意狠狠的敲在方卓的脑袋上。

“你的酒肆瓷窑已经赚了很多钱了,而且还有很多影响民生的事业正在开发,有的是赚钱的渠道,难道就不能做一回慈善吗”

这就是道德绑架。

“先生你有所不知啊,小子我这样做也是有难处的。”

“哼你就是个黑心的商人而已,一块侯爷的招牌就可以让你荣华富贵一生,你这还叫有难处”

“人总要不遗余力的致力于一件事情,像先生专攻学术,和尚吃斋念佛,郎中治病救人,陛下做好皇帝,而小子我就是想赚更多的钱。”

顾凡之是个聪明人,稍微一想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一个人锋芒太露,不见得是好事情,要是在心怀天下,那有人就会怀疑你的目的。

“到底还是老了,做了一辈子学问,从来只关心学问如何恩泽天下学子,老夫不懂政治,也不懂生意,只求在你力所能及的时候,多做一些善事。”

方卓拱拱手,算是对学问的尊重。

“先生你有所不知啊,这天下学子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衡量一件物品珍稀,看的是它的价值,如果小子做了慈善,把书印的满世界都是,而且都免费发放的时候,那才是对学问的亵渎。

因为他们得到的时候太过轻松,当然放弃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有多可惜,反正还能再拿到免费的,这就是小子不仅要卖,还要卖个好价钱。”

顾凡之点头表示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也,买不起书的士子完全可以通过借阅的方式看书,也能避免极大的浪费。

留在顾府吃了饭,方卓便打马到了印刷厂,和师傅们商讨活字印刷的字体,售卖的方法,以及成本的核算。

唐人比较流行的字体是楷体。

楷体字比较圆润,印在纸上,就像一个个小圆点,视觉冲击感很强。

确定了字体之后,就开始着手刻录汉字。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因为方卓精益求精,进度会非常缓慢。

然后会根据方卓的要求,前期印刷一千册唐诗三百首,放在市场上检验。

关于纸张的预订,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

一方面受限于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受限于封闭的市场环境,他造出来纸的消息,很少有人知道。

即便是知道的,大多数还是因为代理费太贵的原因拒绝了。

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大时代的到来。

这样一来,方卓反而显得不那么着急了,会有排队掏钱的时候。

这种例子见得实在太多了。

风险投资其实就是投资未来,如果没有这个胆识,看不清帝国发展的方向,那么你就不会挣到大钱。

当你发现商机的时候,其实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进入饱和期了,红利期也已经过去了。

戴胄决定在今天吃过中午饭就挖开一株土豆看看下面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都两个月了,土豆绿汪汪的长势喜人,下面的果实应该也不会很小。

他今天就要验证方卓说的一亩十五石的话。

不顾李大牛的阻拦,把一棵苗子从地里起了出来。

戴胄一看,苗子的根上全是豆类大小的果实,当即摔在地里,就要找方卓理论。

李大牛赶紧拿出方卓画给他的图纸。

图纸上说,土豆需要三到四个月才会完全成熟,成熟的土豆苗是干的,完全绿色的时候,正是他成长的时候。

戴胄急不可待的以为苗子不再生长,就是成熟期。

方卓到了野人沟,看到往日里的荒地变成了熟地,心情就一阵大好。

现在就等一场雨,农人就能把麦子种进地里。

这就是希望。

目前他们的生活都是方卓和临潼县衙全权负责。

明年收成之后,他们可以享有三年免税的政策。

野人沟的工地已经全部就绪,高大的水车已经开始运转,源源不断的把水运到山上,既能保证农人浇地的愿望,也解决了吃水的问题。

一柄打铁用的水锤已经就绪,师傅们正在看着图纸上的流程把一件件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打好之后,就会有专人接走。

他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也不想知道。

世家总会有些秘密不想让外人知道,他们挣的是钱,不是窥视别人的秘密。

自从有了这份工作之后,比在山里的生活好的太多了,除了日常用度之外,还能有闲钱喝点小酒,傍晚日落之后,靠在斜坡上,一群侃大山,畅想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农人的愿望。

也是太平盛世的景象。

这是李二的功绩,也是百姓的福祉。

连年垒战,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国内止战,百姓的生活才有一些起色。

再也不能有战争了,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家也需要积攒国运。

看着被扔在地上的土豆苗子,方卓大发雷霆,戴胄就像是个做错事的小孩,满脸堆笑的给方卓道歉。

“你还是回去吧,成熟的那一天,我会让陛下见证亩产的奇迹的,我就只有这么多的种子,少一株,就会少十几棵种子,对人民来说都是损失。”

戴胄没再说话,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方卓心里也不好受。

太急功近利了,想要功劳可以理解,这样糟蹋东西就是他的不对了。

户部尚书要管的事情不仅仅是在地里,好多方面只要做的好,照样能立功。

仇玉看到方卓回来,显得很局促。

方卓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让他放轻松一些,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陛下已经不追究了。

只要他以后不要露面,就会万事大吉。

出征的时候,他们会作为一支秘密军队跟随在大部队的两侧,以备不时之需。

战场杀敌的时候,方卓会保护好他们的。

建立水锤的作用也在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7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