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格局

书名: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一阵绵长的号角声响起,这是发起总攻了。

唐军这边的令旗官举起一面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站在高处不停的挥动。

意在告诉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重新列队,发起攻击。

高台上的擂鼓的士兵,鼓点也变了,变得密集而又浑厚,敲在每一个战士的心里。

众将士不言自明,因为他们看见新杀进战阵的骑兵取的了不菲的成绩,就说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压制住突厥骑兵。

于是,重新集结,跟着侯府家将的脚步,在敌阵里来回穿梭。

刚要突破防线的康苏密被密密麻麻的军阵又挡了回来。

包子手里的板斧砍翻一个正要对小猪后背下手的突厥将领,打马继续向前冲过去。

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死尸遍地。

突厥骑兵意识到了严重性,却没有办法发起有效的反击。

首尾不能呼应,指挥失去了功效,只能自顾自的单兵作战,收效甚微。

只能等着下一轮冲锋到来的时候,被唐军的利器砍掉脑袋。

仇玉身法灵巧的在敌阵中左突右冲,手里的长枪耍出了花,这边刚把长枪刺入突厥士兵的咽喉,那边就用手弩把弩箭送进敌人的胸膛。

刚刚从咽喉抽出来的长枪,尾部正好对着冲上来的突厥兵的胸膛上就是一下子。

突厥兵吃痛之下倒在地上,仇玉催动战马,让加了蹄铁的马蹄生生的踩在他的胸腔上,这人的胸腔瞬间就被马蹄踏了个稀烂。

本来一边倒的局势,现在变成了唐军的屠杀的比赛,主将一个个杀的兴起,争先恐后的想拿人头当军工,一度出现了抢人头的现象。

“放开,这是我的,你只是个小兵,凭什么抢我的人头”

“我先看见的,也是我的刀先碰到的,这就是我的。”

小兵寸步不让。

这种现象在到处上演,一场差点全军覆灭的战斗打到最后竟然成了捞军功的狩猎场。

这让他们如何能不兴奋。

侯府家将不存在人头功绩这一说,每当他们看到唐军在抢人头,就把奄奄一息的突厥士兵,扔到他们跟前,哈哈大笑着又加入了战斗。

康苏密作为颉利的最信任的战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即便是受了伤,战斗力依然强悍,手里的双刀使的如花带风,不停的把想拿他人头的唐军砍翻在地。

左突右冲之下,堪堪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守护在他身边的几名亲卫就要向东逃走。

他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翻过恶阳岭,回到草原那边去。

刚刚脱离战团,就被憨牛紧紧的咬住。

他身后的亲兵几乎贴着马背在骑行,头顶上不时的有弩箭呼啸而过。

奔命的人能爆发出超长的能量,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

此时的康苏密的背上就背着一具突厥兵的尸体,尸体上堆满了箭矢,却没有办法伤到他分毫。

战马身上也中了箭,鲜血不停的流出来,要是不能在半柱香的时间里掏出包围圈,进入前面那片密林,战马就会因为流血而失去动力。

憨牛在后面追的很急,康苏密根本不敢回头看后面的情况,低着头,胯下受伤的战马被催的很急,不管任何情况,只要今天能完成逃脱,就是最大的成功。

山坡上的弩箭营,一张床弩已经对准了他,长枪般粗大的箭矢已经上满了弦。

赤着臂膀的唐军举起锤子,一锤子砸在消栓处,箭矢发出一声嗡响,飞也似的向康苏密逃跑的方向激射而去。

康苏密听到响动,堪堪弯下腰身,弩箭擦着他的脑袋飞了过去,就钉在他身前不远处。

弩箭止住去势,尾部微微发颤。

又一根箭矢带着呼啸声朝他飞了过来,他身边的亲兵运气不好,箭矢插进亲兵的身体,被带飞了起来,在空中又飞了十米,被钉在草地上,死相惨烈。

康苏密慌忙拉住战马的缰绳,战马急停,前蹄抛起,空中虚蹬几下,落地站稳。

他身周围的亲兵已经被杀的一个不剩。

回头就看见憨牛举着横刀向他冲了过来。

“投降了”

康苏密紧急关头怒吼着用汉话说出了他的请求。

憨牛去势不减,横刀当头劈下。

憨牛的横刀被更有力量的斧头挡了下来。

憨牛回身就要发作,一看竟然是包子。

包子的一张黑脸正在看着他,道:“侯爷说,这个人要留着。”

憨牛不甘心的道:“争功劳算我的,回去之后要允许我吃肥肉。”

仇玉用长枪的枪杆打在他的背上,怒斥道:“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不是不给你吃,牛肉鸡肉,山珍海味的那个你不能吃。”

“猪肉香。”

憨牛笑得真憨。

主将康苏密投降,唐军在战场上喊话,让突厥人放下武器,可免一死,并说唐军优待俘虏,让他们不要负隅顽抗,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突厥士兵见主将都投降了,没有必要把自己送上不归路,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排成队被押解回唐营。

战争结束了,在战场上拼命搏杀的唐军在打扫战场,把他们把自己人的尸体和突厥人的尸体分开。

突厥人的尸体都被看了脑袋,堆成了山,然后点了一把火。

自己人的尸体,则就地掩埋。

打扫完战场,已经天光大亮了。

唐军班师回到了马邑大营。

方卓也跟着到了马邑。

张公瑾把方卓请进了大帐,侯府家将在唐军大营旁搭起了营地,原地休整。

“这次多亏了方老弟,我一定禀明圣上,功劳算在你的头上。”

方卓摆摆手道:“这样的功劳小子可不敢跟您抢,再怎么说我也是违抗军令,擅自离营,这件事情冷处理比较好,我不要功劳,李将军也不要处罚我。”

“功过相抵”

“张公以为呢”

哈哈哈

张公瑾没想到泼天大的功劳,眼前这位小侯爷根本没看在眼里。

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李靖即便要治他的罪,也要先治右武卫统领程知节的罪,一层层下来,到他这里担不了多少责任。

那么他为什么不要这功劳呢

难道另有所图。

直到张公瑾听到他要把康苏密策反之后,才明白这个少年人的野心。

不谋一时谋一世啊。

大格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7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