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多掏一万两

书名:大唐小侯爷 作者:长安秋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京城。

李纲府邸。

杜如晦迈着小碎步,惊慌失措的跑进来,道:“不好了,平安侯的书店提前转为出售模式,日进三千两。”

李纲大为吃惊,道:“假消息吧”

“确实如此,据说写了一个叫金瓶梅的故事,买者众多,一本一两银子,不议价。”

李纲疑惑道:“那就是三千册啊。”

“是啊。”

“有书吗”

杜如晦从袖袍里取出一本,拿给李纲看。

李纲反复看后,震惊的无以复加。

没想到这么轻薄,而且字迹全部为楷书所写。

惊奇问道:“一个人写的每天三千册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是一个人写的,只不过是印出来的,他把字刻在木头上,纸放在刻好的木头上,加上一层墨,用刷子一刷,一张就写好了。”

李纲气血往上涌,道:“好聪明啊,昨日里我们还在编排他送书的愚蠢,现在看来,愚蠢的是我们啊。”

杜如晦摔着绣袍道:“可不是吗,直打脸啊。”

“不行,得去见陛下,立马将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收归朝廷,这样下去,要出大事了。”

“走。”

皇宫内,李二手攥着一本金瓶梅,看的津津有味。

相对其他学子,李二的定力可见一斑。

看完全本,没有出现脸红心跳身体不适的时候,该笑的时候,也只是轻笑一声。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魏征待李二说完话,抱拳道:“如此有伤风化的事,平安侯都能做的出来,请陛下下令严惩。”

在制盐一事上,李二已经占足了方卓的便宜,随着各地精盐开始炼制,并投入市场,产出和销售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势头。

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传统竹简行业的冲击会很大,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纸张更容易书写和携带,对竹简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旧利益者不愿意退出舞台,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罢了。

平安侯售卖纸张受挫,于是想出通过解放人类阴暗面来打开市场,本身也无可厚非。

有伤风化吗

大唐律例里从来都没有一条关于传播不健康故事而定罪的条款。

平安侯是钻了律法的空子,并不构成犯罪,所以,李二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只见李纲杜如晦他们匆匆忙忙赶到,手里拿着金瓶梅第二卷。

李二伸手要过来,读的有滋有味。

三位老臣面面相觑,摊着手,表示毫无办法。

读完之后,李二坐在软榻上,喝了一口茶。

“三位爱卿可是为了这书本而来”

“正是”

“陛下,平安侯私自销售有伤风化的书籍,应立即停止其行为,没收所有工具,并收缴非法所得。”

李二转向魏征道:“你的意思呢”

魏征道:“微臣附议。”

李二起身,笑道:“狭隘了,爱卿们,纸张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为了更加方便百姓的生活。

平安侯掌握了技术,自产自销,无可厚非,不能因为他冲击了传统行业,就要治他个传播不良故事的罪名吧”

李二一番话说的三位老臣哑口无言。

其实,他们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只是这样一来,他们三家竹简生意就会受到冲击,随时都有可能倒闭。

听说平安侯的仆役已经到了长安,正在满大街找房子,相信很快就会有第二家书店开业,到时候,才是真正的毁灭性打击的开始。

长安城集全国商队于此,每天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队来来回回,只要有书本流出,很快纸质书本就会流通的到处都是。

竹简行业的末路也就到了。

别看现在平安侯卖书卖的贵,那是在吃第一波红利,等书店开的到处都是的时候,价钱自然就会下来,一文钱一本书也不是不可能。

传统行业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吗

利国利民的事情,李二从来都不会去阻碍他的发展。

反而会做出扶持。

“王圭”

“陛下”

“传朕旨意,即日起,皇宫内所有用度,全部用纸张代替,至于你们怎么和平安侯商量,那是你们的事情。”

“喏”

首先是皇宫内的用度,接下来就是日常办公,再往后,就要全国统一了。

纸张的使用率快不快,取决于全国的经销商造纸坊铺的速度了。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朝廷已经释放出了信号,如果还不能抓住的话,就说明你这辈子都不会是个有钱人。

三位老臣听完李二的圣旨之后,果断告辞了李二,坐着轿子起身就来到了平安侯的府上。

他们到的时候,王圭正在和方卓商讨纸张进皇宫事宜。

于是,三人只能在偏厅喝茶等候。

时不时的就会传出很激烈的争吵声。

“想要拿到配方,一万两起步,低于一万两,门都没有。”

只听见王圭气的七窍生烟,跳着脚的骂道:“你平安侯的位置都是陛下给你的,你应该投桃报李,感念陛下对你的恩情,主动献出造纸术和印刷术,如果没有陛下的支持,你以为你能坚持多久”

方卓道:“没得商量,纸张的盛行陛下说了还不算,全国百姓说了算,他们愿意使用什么,那是百姓自己的选择。”

后面没听清他们再说什么,只看见王圭最后走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看。

甩着绣袍就走了。

王圭走后不久,他府上的造纸坊一把手刘之存骑着快马向长安奔去。

“一万两的加盟费,这也太黑了吧”

“可不是吗”

“又有什么办法呢技术在人家手里,大趋势已经到了,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就在这时,方卓走了进来,很有礼貌的和三位打了招呼,并且让婢女小玖添上了茶水,还拿了些点心。

魏征很直接,对美味的点心看都没看一眼,就说:“我们是来问价的。”

方卓伸出两根手指头,道:“两万两,一分不少。”

“这”

他们有苦不能说,刚才明明听见一万两,现在竟然涨到了两万两。

“这个价可以保证你在这个地区的全部利益,一本万利,全国就那么大,小子我现在把全国分成了八块,也就是说,只有八个代理商可以加入进来。

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岭南,朔方,河西,陇右,剑南。

平卢给老程了,范阳尉迟抢走了,河东给了长孙伯伯,房伯伯拿走了朔方,李将军要走了陇右,现在能选择的只有剩下的三个地方,要是再犹豫,可就没有了。”

杜如晦道:“要不,我们三家合在一起”

另外两人表示没有意见。

毕竟好地方都让人家占了,剩下的地方,要不是蛮荒,要不就是还在征战的土地,所以,他们退而求其次,三人合了一股,两万两成交。

写好字据之后,三人笑眯眯的走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刚才,方卓和王圭给他们演了一出戏,让他们多掏了一万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