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8章 庾氏经营北方(一)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4

石虎死后实在是东晋恢复北方的一个绝好机会,就当时的北方局势来看,近乎统一北方的后赵骤然间分崩离析。而且氐苻、羌姚还处于侨居一地的部落阶段,他们此时的实力十分弱小;虽然前燕的实力比较雄厚,但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在辽西之地,河北也是他们才触及的区域。

这时东晋下游的扬州附近的军事实力不足,虽然上游的荆州地区兵力较强,但是他们的主要防范对象的蜀地的成汉政权,所以他们也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北方,以至于错失良机,恢复中原故土的想法最终成了画饼。这是由于多年的因而累积循环而成,与内外的权臣相互猜忌所致。

石勒死后,石聪以谯地投降了东晋。石聪乃石勒的养子。东晋朝廷的孔坦写信与他劝说他离开羯族回到自己本族的怀抱,以义建功。然而当时石虎尚且还能够控制后赵境内,以至于东晋的军队也没法出师去接应他,而指望石聪自己从包围中脱离到东晋这里也很困难。

石生在关中起事,遣使投降东晋。石生被击败后,他的部将郭权又前来归降,东晋也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前去接应他。石虎自立后,徐州从事朱纵杀刺史郭祥,以彭城前来投降东晋。石虎立马遣王郎攻击他们,朱纵兵败逃往淮南。

咸康元年335,石虎亲自率领部众向南侵略历阳。东晋朝廷加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诸军以抵御他们入侵。石虎大军到了江边就回师了,他又借道让石遇侵略中庐,于是包围了位于襄阳的桓宣。荆州的军队前来救援他,围绕襄阳的攻守长达两月有余。这时石遇得军队爆发了瘟疫,这样才迫使他们退军了,襄阳之围遂解。

当初周访占据襄阳后颇有想要对中原之地用兵的想法。周访死后,甘卓因为自己年长辈分大就接替了他的位置。王敦占据荆州,他想要谋逆,不想与甘卓为敌从而到时陷入东西夹击的险境。王敦兵败后,荆州落入了陶侃之手。陶侃本身没有多么长远的志向,加上他此时已处于耄耋之年,曾让长史王敷带交好的书信前去交予石勒。

苏峻作乱时,他的将领冯铁杀害了陶侃的儿子后投奔石勒。石勒以为他是戍守边疆的将领,陶侃把他杀害自己儿子的事情告知了石勒。石勒此时是交好陶侃的,于是他把冯铁召来后杀了他。从这件事能看出陶侃只是想要与石勒维持互相和平的现状罢了。

但是桓宣镇守襄阳,他招抚流民,劝课农桑,以此等到百姓的拥戴。十余年间,石虎遣铁骑攻打他,他每次都以少守多。每当人们讨论起来他的时候,都把他列为仅次于祖逖、周访的名将。然而他只有区区一镇的军力,又要维护残破的现状,能够自守已是很不容易了。等到陶侃死后,庾亮代替他镇守荆州重地,虽然他有恢复中原的志向,但是此时上游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

咸康五年339,庾亮卸任了豫州刺史之职,让毛宝接替。让他与西阳太守樊峻带领精兵一万一起戍守邾城。庾亮的弟弟庾翼为南蛮校尉,南郡太守,镇守江陵。他以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庾亮率士卒十万占据石头城,作为他们的援军。他上疏想要合并兵力以自守,修养生息一番后作好进攻的打算。这样下来数年后,就能乘胜而进,以进攻到黄河、洛阳附近。他又言淮泗、寿阳,最好应该先占据下这些要地。皇帝把他的提议与大臣共讨,王导与庾亮都同意了。郗鉴认为作战的资源还没有备好,不可大动干戈。太常蔡谟则坚持自己的意见进言,他认为此时石虎的实力还是很强,不宜远行进攻后赵。王导并非是那种有志向恢复北方河山的人,他此时同意庾亮的提议,只是不想与庾亮产生矛盾罢了。

郗鉴的论调,固然是老成持重之见解,然而庾亮的意思是准备数年后再找机会进攻后赵。至于蔡谟的见解,表面看起来也是为了大局要维持稳重,实际上他是害怕石虎的怯懦之言。国家的强与弱,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蔡谟说羯胡的强弱区别在于石虎是否还活着。他的话最开始就是说不通的,况且他又夸张了如后赵城池金墉的坚固和石生的强大,又不用如石虎这样强大。

蔡谟谓”朝廷大军与后赵的军队在水军和陆军上有很大的区别,南北的习俗也大不相同。羯寇若前来送死,我们只需沿着长江布局水军就能发挥出以一敌十的战力。我们最好诱使敌军进入我们擅长的领域,这样才是万全之策。如果抛弃水军的强势战力远到后赵的地盘与他们作战,以我之短攻彼所长,恐怕没有多少胜算。“由此就能看出他只是想要保全江南一隅,而非想要锐意进取恢复故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16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