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1章 桓温灭蜀(二)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51章 桓温灭蜀二

李寿遣散骑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广聘到石虎那,先是给他李寿的书信。信中李寿想要和他联合起来,一起侵略东晋。石虎同意事成后与他瓜分东晋。李寿得知石虎的回答后十分高兴,于是大力修建舰船,整军备战修缮兵甲,官兵皆配备粮食。他以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然后检阅了军队的七万士兵。战船沿着长江而上经过成都,擂鼓的声音在两边的江岸都能听见。

李寿登上城楼观看,他手下的大臣都说“我们国家弱小人口也少,距离三吴会稽之地的建康又很遥远,图谋拿下它不容易。”解思明也是言辞恳切的劝谏李寿不要轻易攻打东晋。李寿也是和群臣讲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龚壮还是来劝谏李寿,他道“陛下与后赵的羯胡互相勾结,为什么不与东晋结盟呢羯胡豺狼之国也,东晋如果被消灭了,我们就不得不向他俯首称臣了,如果我们与东晋结盟与羯胡抗争,那么强弱之势就会发生转变。希望陛下考虑一下。”群臣都赞同龚壮的看法,他们叩头流泪劝谏李寿改变主意。李寿不得已改变了主意,众大臣与士兵皆言万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蜀地之人没有战意。

当初张骏遣使给李雄送来书信,劝他去掉皇帝称号,并向东晋称藩。李雄在书信中回复他“我是被手下的众人推举为帝的,我本意无心于帝王。进一步说我是东晋的功勋之臣,退一步说我就做东晋的一员守卫藩地的将领,当扫除寰宇,以恢复晋室。只是想要效仿楚汉故事,尊崇义帝,春秋大义,我是不敢忘的。”后来张骏遣傅颖向成汉借道向建康上表,李雄这时却没有同意。张骏又遣治中从事张湻向成汉称藩,想要向他借道,这让李雄十分高兴。他对张湻道“你们的主上英名盖世,境内险地多士兵强大,为何不自立称帝呢”张湻回答道“我们的君主祖上世代都是忠良,没有雪胡人倾覆西晋的耻辱,解苍生于倒悬,如今正是废寝忘食,枕戈待旦以图恢复沦陷的河山。琅琊王司马睿中兴晋室于江东,虽然我们与他相隔万里之遥,但是我们想到桓、文之事,怎么敢自立取而代之呢”

李雄听后面露惭愧之色,道“我的父亲祖辈也都是晋臣,他们跟随六郡的流民逃到此地避难,后被同盟推举,才有了今日。琅玡王一脉如果能中兴晋室于建康,我必然率领众人辅佐他们。”然而又有记载称巴郡曾告急,云有东军,李雄回答道“我经常担忧石勒跋扈侵略威逼建康,所以准备士兵,为将来有一天举兵支援他们。”李雄他说的都是些假大空的话,不足为信。考虑到李氏本来就是西晋管控的少数民族之人,他们也没有大志向,身处偏僻消息闭塞的地方,不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所以导致他们一会自卑一会又自大。

李寿长期担任将帅之职,稍微有点才能,然而他也是如他的李氏先辈一样,不知道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他手下的将领李宏投奔石虎,李寿致国书请求石虎把他送回来。书的题目称石虎为赵王,这就一下子让石虎很不高兴,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李寿的尊重,于是把这件事交付朝议讨论。中书监王波认为应该书面回答李寿,并赠送他制作粗劣的箭矢让他知道我们国家境内荒芜没有什么珍宝。李宏到了后赵,李寿想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国力,于是下令到“后赵的来使来我们这进献的贡品居然是制作粗劣的箭矢。”石虎得到消息后,大怒之下罢黜了王波,以白衣守卫中书监。后来荧惑守房,这在古人看来是不详之事,于是石虎又把这件事加罪于王波,斩杀了他及其四子,投尸于漳水以示自己对他的厌恶。

李寿后来生病了,解思明等人又提议封东晋为王室,李寿没有听从。李演上书劝他回归东晋,去帝号改为王号。李寿大怒杀了他,以此威严示以龚壮、解思明等人。龚壮作诗七篇,托言借鉴典故以讽刺李寿。李寿对他道“看完诗句就知道它的意思。如果这时现在的人所作,就是先贤圣哲所言,如若是古人所作,那就是死人的一番说辞罢了。”他平时动不动就拿仰慕汉武帝、魏明帝所作所为说事,对于自己父亲兄长干的的丑事却装作没听过的样子。朝臣上书也不能提及先人的治理国家教化万民之策,自以为自己能胜过他们,真可谓是沐猴而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47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