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章 齐献王争位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5章 齐献王争位

晋初境内的异族虽然说情况不容乐观,但是从上章的内容来看还不足以对国家对抗。把国家内外摆平,不是没有机会解决异族之患。八王之乱给了他们机会,导致对异族失去了控制。八王之乱由杨、贾之争产生,而杨、贾之争的导火索又是齐献王觊觎帝位。

齐献王司马攸是司马炎同母弟,都是文明皇后所生。司马师无后,把司马攸过继给他为子。晋书记载,司马昭当上丞相担心死后无人继承自己的基业,故把司马攸立为世子。司马昭在世时特别宠爱司马攸,每次见到司马攸就拍拍床叫他的小名让他坐到他旁边来,由此可见司马攸如何得势。然而贾充传中有言:司马昭想让司马师的那一支后人承担司马氏族的家业,因此才把大位传于攸。贾充说司马炎宽仁,又年纪较长,有人君的德,宜让他继承大统。等到文帝司马昭病重,司马炎询问身后事。文帝言:知汝者贾充也,由此可知文帝最开始是有把齐献王立为储君的打算。武帝司马炎还未被立为储君前,他的声望比不过他的弟弟司马攸。司马昭素来看重司马哟,有把他立为储君的打算。后来羊琇、贾充为司马炎出谋划策,当司马昭考验司马炎治国理政的事时,武帝皆从容回答令司马昭满意,于是储位定了下来。等到武帝即位后,羊琇、贾充皆深得司马炎宠信。

武帝的皇后武元杨皇后生了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三子。悼王两岁就夭折了。惠帝于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惠帝在华林园游玩,听到了知了的叫声,问左右的侍从,它是为自己还是他人鸣的。等到天下大乱,百姓饿死时,惠帝问:“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流传后世,但是此时惠帝早就被蒙蔽了,也听不到民间疾苦。到了荡阴之役,嵇绍被杀害于惠帝身旁,鲜血溅到皇帝的衣服上,惠帝对此感到十分悲伤。等到事情平定下来,左右侍从想洗掉带血的衣服,惠帝言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由此可见惠帝还是心存仁慈的。

武帝司马炎经常怀疑惠帝是个傻子,且朝中和屿等人也这样认为。惠帝为太子时,朝臣担忧太子痴呆日后不能亲政。卫瓘太子太傅每次想上书废太子,后又恐自己地位不保,于是不敢发出去。后来武帝宴请大臣于陵云台,卫瓘假借酒醉上书武帝,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帝问他想说什么,卫瓘支支吾吾也没说什么。武帝用手摸了下床说道:“此坐可惜”,卫瓘才明白了武帝的意图。因缪言你真的醉了吗,卫瓘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皇后因此怨恨卫瓘。启奏废太子,这是何等大的事。每天思考是否周到,又怎会在宴会这种场合说废太子之言。所以对于史书中的事也要加以客观的思考,不可偏听一词。

前面提到过的贾充当时担任尚书令兼侍中,贾充为人无公正之言,不能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谄媚取悦别人。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刚直守正不愿与之为伍。等到氐、羌叛乱,任恺上奏请求前往关中平叛,贾充自以为失职,对任恺计无不从。贾充担心自己的失势,于是把计划自己的女儿嫁给当时的太子司马衷,这个女人就是日后有名的贾南风。史载贾南风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而卫瓘家的女儿贤惠、肤白貌美。武帝知道卫家女和贾家女的区别,但皇后、荀家都说贾充的女儿贤惠,于是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任恺素来厌恶贾充,又因为前面提到的事情更加不愿贾充专权。庾纯、张华、向秀、和峤都与任恺关系比较好,杨珧杨骏的弟弟、王恂文明皇后的弟弟等与贾充走的近,于是朋党骤起。这些皇帝都知道,但是却这是充当和事佬的身份没有制止。想来皇帝也不希望看到和和气气的朝臣,如果下面的臣子都和一个人走的近,那么他就该担心自己的地位了。

司马昭病重时,担心司马攸有危险,给司马炎讲述了汉淮南王、魏陈思王的故事。快要驾崩时,把司马攸的手放入司马炎的手中,希望他们能兄弟和睦。太后驾崩也是痛哭流体道,桃符攸的小名性子急躁,如果你不仁慈的话必不能容得下他,希望能善待他,别忘了我说的话。等到司马炎晚年时,他的儿子除了司马衷年纪都比较小,而司马衷有比较痴傻,朝臣们皆有意推司马攸上位。司马炎再怎么想也是要扶自己的儿子上位,但是众大臣的意见也不得不考虑。这时有人上言百官都归附于齐王,太子还能即位吗。陛下不如下令齐王就藩,况且陛下以司马家的子弟为藩王保卫国家,论关系的亲近有谁比得过齐王。司马炎大喜于是下诏以司马攸为大司马并前去就藩。司马攸听到旨意后忧愤成疾,在辞行前往藩地时病情加重,最后吐血而亡。本来离皇位近在咫尺,如今却那么遥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能不气愤吗。我们再以司马炎的角度考虑,皇位之前无兄弟,该争还得争,死后也得自己的儿子即位,这样才能继承自己的基业。如果兄弟即位能容下自己的儿子吗,这些都是有前车之鉴的,不得不深思。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79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