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4章 殷浩桓温北伐(二)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54章 殷浩桓温北伐二

当时河南一带的地区被前秦苻氏和前燕慕容氏共同觊觎着。永和八年352二月,张遇叛乱,他让他的同党上官恩占据了洛阳。四月,豫章刺史谢尚率领姚襄于张遇交战于许昌诫桥,谢尚和姚襄被打败。苻健派他的弟弟父兄前去支援张遇,实际上是去偷袭他,后俘虏了张遇。但苻健仍然让他担任豫州刺史之职镇守许昌。当月,冉闵被慕容儁消灭了。慕容儁又遣兵包围了邺城。蒋干遣侍中嫪嵩、詹事刘婍奉上奏表请求向东晋归降,且乞求王师前来救援。当初谢尚让濮阳太守戴施占据枋头。等到这时侯,他们从仓垣抵达棘津,他们让刘婍停止前进,并指责他没有诚意不把传国玉玺带来,于是刘婍只好让一同前来的嫪嵩回去邺城复命。

蒋干沉思良久还是没有决断,这里戴施还是率领百余壮士进入邺城协助他守卫三台。他对蒋干说道“你要把玉玺交给我。如今慕容氏的军队在外,来往的道路不通畅,你不敢轻易把它送出去,我需要得到玉玺然后立马派人把我已经得到玉玺的消息送往建康的天子那。它听闻我已经得到玉玺,必然会相信你们是诚心归附我们东晋的,就会调集军队物资前来救援犒劳你们的。”蒋干听后也认为如此,于是把传国玉玺交付戴施保管。得到玉玺后,戴施明面上宣言让督护何融前去接来粮草,实际上暗中派人把玉玺送往建康。此时冉氏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打开城门投降了慕容评,戴施、蒋干立马逃到仓垣。至此燕人的势力就慢慢向南渗透了。

前秦、前燕互相侵扰东晋的领土,但是东晋却没有派大军北伐,那是因为此时东晋朝廷内外还是处于权力斗争的阶段,所以不能够同心协力对于外敌,反而互为掣肘。

长平殷浩,弱冠之年就有美名,三府征辟他皆不就。于是庾亮就把他引入自己的幕僚集团中担任记室参军,后来提拔为司徒左长史。后来庾翼掌握辅佐大权后又请他担任司马、除侍中、安西将军之职,殷浩都以自己疾病为由推辞了。当时的人都把他比作管仲、诸葛亮那样治国安邦的大才。王濛、谢尚经常等他出门后让他讲下江左的兴亡的形势,因此与他相知,知道他有入朝任职的志向。

他返回庾翼处就说“殷浩不出,天下苍生该怎么办”于是庾翼立马写信给殷浩,信中道“如今的江东,社稷安危,对内委托给何氏、褚氏诸君,对外则委托给庾氏、桓氏数位大族,恐怕不能得到百年无忧。足下您年少就有盛名,十余年间必然能够更进一步。此时你却想要潜居,这不是对国家的辜负吗”史书记载殷浩擅长玄谈,为当时魏晋风流的名士所推崇,世人多以成败论英雄,于是他们都言殷浩有名无实。其实清谈也未必没有才学,有真才实干的未必不擅长玄谈。后来的梁武帝讲佛经,舍身佛寺,陈武帝也做过一样的事,但是他们两位帝王能够同日而语吗

庾翼、谢尚皆能干济世之才,庾翼兄弟尤其称得上声名与实干才学相符,他仰慕殷浩也是如此。庾翼给殷浩的书信中,很是深刻的讨论了一番西晋时期王衍治国的缺失之处,从这就能看出殷浩并非史书中说的那样是个清谈好玄学、沽名钓誉之人。

晋穆帝初年,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去世,简文帝当时还是作为一个个藩王管理朝廷机要,褚裒向朝廷推荐了殷浩,征召他为扬州刺史。殷浩多次推让,最终还是在接受了。桓温灭蜀后,他在朝中的威势无人可挡,对此朝帝以殷浩有盛名,朝野都对他很是推崇,于是把他当作自己的的心腹以对抗桓温。于是他与桓温互相猜忌,恰逢殷浩父亲去世,于是他去职回家丁忧,当时蔡谟掌管扬州以等待他恢复职位后接管扬州。等殷浩丁忧期结束后,朝廷征辟他为尚书仆射,他没有接受,于是任然让他担任扬州刺史之职,参与朝政大事。

颖川荀羡年少就有声名闻名于当地,殷浩提拔他管理义兴、吴郡两地,让他作为自己的羽翼。王羲之暗中劝说殷浩、荀羡与桓温交好,但殷浩没有听从。当时桓温与朝廷已成无可调和之势。东晋朝廷想要振饬朝纲,就不得不有自强的计划。王羲之性格怯懦,他劝说殷浩、荀羡与桓温交好,只不过是苟安于一时的计策罢了,然而他没想过桓温未必回想要和朝廷讲和。然而世人以与桓温不能调和的过错归咎于殷浩身上,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永和六年350闰月,朝廷加封殷浩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桓温想要率领部众北伐,他上疏请求能够水陆并进,但是朝廷久久没有回复他。桓温知道朝廷派出殷浩来对抗自己,十分愤闷。到此时虽然有君臣之名分,但是只是一层羁绊罢了。桓温掌控的八州的士庶、物资都不受朝廷的调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93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