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章 八王之乱(一)

书名:魏晋那些事 作者:之不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第6章

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齐献王之子、长沙王司马武帝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武帝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西晋当时作乱的不只是这八王,但晋书以这卷,所以史学家都称之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起初是杨、贾之争引起来的,但矛盾仅限于中央,后来赵王司马伦篡位自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三王起兵讨伐,于是战乱蔓延至四个藩国。西晋初期混乱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导致的,但快速酿成祸乱的责任应该归咎于八王之乱。

痴傻皇帝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上章有提到过,长的又丑又黑还特别善妒。史载她性格暴虐,曾经亲手杀了数人;有时用刀把砸怀有身孕的妃子,孩子随着刀把的撞击而流产。武帝听闻这件事十分生气想要废了她的太子妃之位。皇后、贾充、赵粲、杨珧都替她说好话,荀勖也下大力气帮助她,因此没有废除她。皇后数次严厉的告诫她,贾南风不知道皇后帮自己说过好话,因此对她怀恨于心。这些记载真实与否尚不得知,但是杨、贾不和确是事实。

武帝自从削平东吴后开始放松了对朝政的掌控,沉溺于酒色,宠信杨氏三兄弟杨骏、杨珧和杨济,于是三人权倾天下,时人谓之三杨。等到武帝病重时,杨骏把群臣阻拦在外,自己侍奉左右。趁这机会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等到武帝病稍微好点见到朝臣中有自己不认识的,于是让中书省下诏让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处理朝中事务。杨骏提前从中书省得知消息就把诏书藏了起来。过了一晚,皇帝病情加重,杨骏伙同中书监华廙,让何劭口述武帝遗旨做矫诏,让杨俊担任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这些都是位高权重之职。

当时汝南王司马亮是大司马,在外都督豫州,出镇许昌。司马亮想率兵废了杨骏,有人把这消息透露给了杨骏,杨骏十分害怕把这一事情告诉了太后,让皇帝拟诏诏令石鉴、张劭出兵讨伐司马亮。石鉴根本不把诏令当一回事。后来惠帝即位后贾南风想要从杨骏手中夺取权力,暗中勾结司马亮让他出兵讨伐杨骏,又拉拢楚王司马玮对付杨骏,司马玮也想分杯羹同意了,于是请求入朝。杨骏素来忌惮司马玮,想把他招入朝内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楚王司马玮入朝后立马觐见皇帝陈述杨骏罪行请求废除杨骏,皇帝同意了。惠帝是个痴傻儿,估计这是贾后与楚王亮的计谋。杨骏为人素来怯懦,遇到大事就没了主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杨骏逃到马厩被人杀掉。

杨骏已经被诛杀,贾后掌握大权,征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卫瓘共同辅政,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司马玮年轻气盛,经常滥用刑罚,朝臣忌惮他。司马亮上奏应把诸王遣还藩地,朝臣无人感进言,维度卫瓘赞同了司马亮,司马玮则非常难受。司马玮的长史公孙弘、舍人岐盛是司马玮的亲信。卫瓘厌恶他们的为人,担心他们带来灾祸,想要收押岐盛,岐盛知道后与公孙弘密谋先下手为强,慌称司马玮的意思禀告贾后言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想要行伊尹、霍光之事。贾后让皇帝下诏让淮南王、长沙、成都王带兵进宫废除二人。贾后也告知了司马玮,司马玮不忍还想再说情但也没说什么。贾后让司马玮的手下公孙弘去缉拿司马亮,把锅推给了司马玮,后来又告诉众人这是司马玮假传诏令想杀害二人,图谋不轨想要专权,于是顺势杀掉了司马玮,于是贾后独掌大权。

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之死的背后都是贾后在推波助澜,为的就是能够借他们两人之手除去杨骏再顺势把这两人踢掉,从而自己能够独享大权。但是这个阴险、狡诈、邪恶的妇人不会想到,她用什么方法消灭掉的对手,她的敌人也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她。上述事情发生九年后,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