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两百三十二章 祭酒之火!

书名: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3

叔孙通恼怒道:

“这厮实在是欺人太甚”

“我前面只是不愿以大欺小,他不仅不领情,反倒认为是我儒家可欺,全然不把我儒家放在眼里,甚至想对我儒家行灭绝文化之事,实在可恶”

“士可杀不如辱”

“断不能再容许这厮狺狺狂吠”

淳于越也拂袖怒道:

“说的没错。”

“断不能容许这厮再在学宫了。”

“他现在都敢教唆其他学派舍弃自家主张,以后还敢弄出什么出格的事,我已经不敢深想了。”

“礼乐崩坏,天理不存,呜呼悲哉”

其余儒士也纷纷开口,无一例外,都是责骂秦落衡。

子襄脸色也很难看。

他本以为秦落衡显露一下威风,便会选择适可而止,但他怎么都没想到,秦落衡竟这么咄咄逼人,得寸进尺。

这分明是要灭绝儒家道统。

子襄跟其他儒家博士不一样,他是知道秦落衡身份的,秦落衡乃大秦十公子,他竟想切断儒家的生存土壤。

虽然一切都还未施行,但秦落衡的态度已昭然若揭。

他何以敢不怕不惧

眼下有机会争得储君之位的就两位。

一位长公子,一位十公子。

眼下十公子对儒家恶意满满,大秦的环境也对儒家不利,若是秦落衡成储君,那对儒家而言,无疑将是灭顶之灾。

子襄彻底坐不住了。

他儒家最近做的,就是趁着底层混乱,通过传学的方式,培养儒家士子,借此来壮大发展儒家的势力。

而这一切都有个前提。

底层不治

若是其他学派听信了秦落衡的鬼话,全部放弃自家的治政之学,继而投入到大秦环抱,那对儒家而言,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儒家就算再强,再有影响力,又如何抵得过百家

若百家齐心推广新治,儒家又岂有招架之力

这岂不是要让儒家传承断绝

儒家是为政之学,这一点绝不会变,也不容改变。

离开了大政,儒家便失了生命

这是先祖大训

现在百家跟秦廷一直都貌合神离,地方之所以这么乱,其他学派出了不小的力,他们若是集体抽身,儒家直接就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儒家不可能妥协。

那么在文明立治推行之下,儒家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以法家的冷酷,能容得下儒家继续存活

断不可能

没有百家暗中滋事,儒家如何浑水摸鱼

地方稳定,儒家哪还有成长空间

百家脱身,必然要做出取舍,那舍弃的除了自家主张,便是以往跟他们暗中媾和的六国余孽。

无论哪种情况,都对儒家不利。

子襄道:

“诸位稍安勿躁。”

“此子来势凶狠,言必诛心,我等必须谨慎对待。”

“定不能让其诡计得逞”

“儒家为治世之学,若是不能主政,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算短时能够存世,早晚有一天也会被抹去。”

“儒家乃天下正大学派,先祖创立以来,便一直自立于天下。”

“连始皇也必须要仰仗。”

“三代王政才是天下正道,有正道不走,偏信其他的歪门邪道,秦廷若是采纳,那无疑是自取灭亡。”

“大争之世,百家争鸣。”

“数百年的时间,百家可曾想过另创新治”

“没有”

“因何”

“因为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王道是唯一正路,只有依循王道正途,才能实现天下昌盛,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而这正是我们入秦的唯一目标。”

“使秦廷重归王道”

叔孙通迟疑道:

“我等虽有大志,但秦廷不听,为之奈何”

“眼下秦落衡咄咄逼人,若是真的让他动摇了百家之心,百家不仅不能自立于天下,恐会成为朝廷鹰犬。”

“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子襄慨然道:

“我们自然要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现在事情已有苗头,当务之急,则是迅速掐灭这点苗头,让其彻底胎死腹中。”

“我想了三点应对之策。”

“子襄兄快讲,是那三策”叔孙通激动道。

其他人也看了过来。

子襄沉声道:“第一策,拉拢百家。”

众人脸上露出一抹不愿。

叔孙通道:

“子襄兄你是不是多心了”

“学宫内的人,都是一群庸庸碌碌的废物,忌惮他们做什么百家真正主事的可是在咸阳外。”

“而且博士学宫本就是我儒家主导,我儒家想拉拢,岂不是要给其他学派低头,这岂不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如何能行”

子襄蹙眉道:

“此一时非彼一时。”

“他们的确不是百家真正有才之人,不过他们现在是大秦昭告天下的博士,我们知他们不是主事之人,但天下的民众可不知晓,若是他们选择倒戈,一封令书下去,天下民众可就信了。”

“再则。”

“他们以往的确是庸庸碌碌,但时过境迁,若是他们真的提起了斗志,决心去做一些改变,难免不会对外界造成一些误解。”

“他们再不济,也是大秦博士。”

“他们的才能不是各学派中最强的,但他们现在占据着名义,那便对底层民众有着极强号召力,眼下我儒家就是忌惮这些,岂能再等闲视之”

众人对视一眼,不情愿的点点头。

子襄继续道:

“第二,继续用锦衣玉食腐蚀他们。”

“他们来咸阳数年,早就习惯了荣华富贵,也早就习惯了沉溺温柔乡,往日他们大多流连于东城的酒楼邸店、花柳场所,现在我们要做的便是让他们继续沉溺。”

“只要他们耽于逸乐,不愿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那自然也不会想着去做改变,秦落衡的想法无疑就落空了。”

众人点头。

对这个想法,十分的赞同。

东城的温柔乡,就算是他们都欲罢不能,何况其他学派的人

子襄面色凝重道:“前面两点,都是从其他学派着手,最后一点则是要从秦落衡着手。”

“我们不能继续放任秦落衡胡作非为了,他若是整日去给其他学派大肆鼓吹,难免会有人中计,因而我们必须要给秦落衡找些事情,让他把心思用到其他事上,以至于无暇分心。”

“如何做”孔鲋问道。

子襄眼中闪过一抹狡黠,沉声道:“当年稷下学宫有祭酒一职,大秦的博士学宫却没有,一来是因为没有那般才具出众的人,二来朝廷设有管理博士的仆射一职。”

“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

“仆射只是管理诸博士的,才具学识未必是最佳,但祭酒则必定是让天下人信服的才具大家,普天下,上一位士人公认的祭酒,则是我儒家的荀子。”

“我们要做的便是把秦落衡推上去。”

“秦落衡是医家出身,很难得士人广泛认可,名不副实之下,必定会遭至天下士人不满,而外界的士人本就对秦廷有意见,见到秦廷自立祭酒,定然会对秦廷越发抵触。”

“秦落衡的想法自然实行不下去。”

“而且。”

“我们不一定真要把秦落衡抬到祭酒之位,只需要对外放出一定风声,眼下学宫是由仆射执掌,听到秦落衡要成为祭酒,这无疑是对他争权,以周青臣的心性定然接受不了。”

“周青臣跟不少百家的博士交好,到时各大学派之间定然会有站队,百家一分化,秦落衡力荐的事,便只能不了了之,而他则要深陷跟周青臣的职权之争中。”

“周青臣心眼很小。”

“他若是盯上秦落衡,定会死缠着不放,两人一旦矛盾激化,势同水火,就算想脱身也脱身不了。”

“而我儒家支持的是长公子。”

说到这。

子襄话语一顿。

他微不可查的扫了眼四周,见无人没察觉,这才继续道:“现在已有人打我儒家的主意,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其实最好的解决之策是让长公子为储君。”

“长公子对我儒家很是信任。”

“若是长公子为储君,那秦落衡就算有弥天大胆,也断然不敢再打我儒家半点心思,我观陛下派长公子去楚地,就是想让长公子积累名望,等长公子归来,借着平息民怨之功,我等再出面力荐,让陛下定下储君。”

“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我儒家更能直接登堂入室,成为天下显学,而诸位也将成为辅佐长公子上位的贤能。”

“子襄兄说言甚是。”四周儒士同声大笑。

“那秦落衡一心找我们麻烦,我们自当反击,让他也去面对一下各种麻烦。”叔孙通笑着道:“而且我儒家背靠的是长公子,长公子携功而归,我等再顺势上奏,未尝不能成就一番佳话。”

其他儒生相视一笑。

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兴奋。

唯有子襄神色晦暗。

他所谓的上疏进谏,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他并不认为长公子能这么轻易上位,只是眼下秦落衡步步紧逼,他们必须要做一些反制,不然随着秦落衡越发进逼,儒家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长公子的情况同样会愈发糟糕。

唇亡齿寒

秦落衡分明是想收百家为己用。

所谋甚大。

他们不得不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1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