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仲春之月,有大害!

书名: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3

隶臣达道:

“家长却是误会了。”

“我们两人临来前,官府已告知了田地所在。”

“此行正是来通知家长的。”

“家长的田地位于渭水之北、栎阳县西南,距离咸阳不过六七里地,田地紧挨着渭水,临近还有一处宅基地。”

“少府官吏称田宅都由家长做主。”

秦落衡面色稍缓。

问道:

“宅基地也任我做主”

隶臣达点点头。

秦落衡略一沉思,说道:“田地倒是不用急着打理,一切按照田律要求翻土即可,至于宅基地,我的想法是修成仓库,不过六七里地却是有点远,你们到时恐要常住此地。”

“你们到时去修仓库的时候,余点地方日常生活起居。”

“你们虽名义上是我的隶臣,但把自己当黔首即可,一切按黔首的日常生活安排。”

达和安对视一眼道:“多谢家长体谅。”

秦落衡点点头。

让他们先去看看田地情况,到时再决定田地耕种什么,隶臣达和安也是当即领命,雷厉风行的去了田地所在地。

见两名隶臣做事如此果决,秦落衡倒是有些愕然。

不过。

他也没太放在心上。

毕竟。

这两人出自少府。

理应是要比外面的隶臣懂规矩。

他丝毫没觉得两人出身有问题,因为华阜昨晚也说了,秦长吏出自大秦公室,他安排给自己的隶臣,出自少府再正常不过。

他因而也没去多想。

进到学室。

阆和奋勾肩搭背的凑了过来,好奇道:“秦兄,刚才外面那两人是谁啊”

秦落衡道:“我的隶臣。”

“秦兄你买的”阆和奋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

秦落衡摇头道:

“两名大奴,你觉得我买得起”

奋点头道:

“我也觉得买不起。”

“日书里面规定:大奴一人值钱四千三百,小奴值钱二千五百,这两人体格这么壮,在大奴中恐怕都是翘首货,至少也要溢价几百钱。”

“不过。”

“这隶臣你哪来的”

秦落衡笑着道:“我的田地分下来了,就在栎阳县西南,距离咸阳六七里的地方,这两名隶臣是官府赏赐的,估计是看到我的功赏偏低,后面特意给的补偿。”

阆惊呼道:

“官府有这么大方”

“还直接给两个精壮隶臣”

“这可值万钱”

“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好待遇,上郡那边的官吏死扣,我仲父想为我的田地申请一个隶臣,官府那边死活都不同意,结果你这直接就发了两。”

“我花钱都申请不下来。”

“你这白送。”

“差距也太大了吧”

奋翻了个白眼。

打击道:

“秦兄这两个隶臣,可是近乎用爵位换的,你要是肯用爵位换,官府应该也会同意,但你确定要换”

阆连忙摇头。

“那肯定不换。”

“隶臣有的是机会,实在不行还可以花钱买,但爵位多难得,好不容易获爵一级,我才不做着赔本交易。”

听着两人的斗嘴,秦落衡哭笑不得。

他开口道:

“有件事我没跟你们讲过,我跟官府那边商量了一下,我的田地不会用来种主粮,而是用来种野菜,这两名隶臣或许还是官府派来监督的,以防我的收成作假。”

“你们可别学我。”

“我这相当于是跟官府对博。”

“每年还是要照例交租税,而且不会有任何租税减免,若是收成差了,田地是要被勒令重新去种主粮的。”

“我只是想做一些尝试。”

闻言。

奋不由叹道:

“秦兄果真胆识非凡。”

“这事换成我们,是绝不敢做的。”

“放眼整个学室,恐怕也只有秦兄,才敢这么勇为天下先,秦兄的这些际遇,完全理所应得。”

“这也是我们跟秦兄的差距”

阆跟着点了点头。

秦落衡做的有些事,完全异于常人,仿佛他根本不怕失败,也根本不担心后果,只管大步迈前,毫无任何顾忌,这跟他们完全是两种状态。

他们有时是无比羡慕。

秦落衡摇摇头。

他其实知道其中原因。

他输得起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亡人,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到来,而且就算再怎么失败,起点至少还是个黔首。

不可能更差。

他自然是毫无顾忌。

阆和奋不同,他们有家庭。

自然就有顾虑。

做事难免会斟酌,这其实在所难免。

秦落衡也正是考虑到这点,所以才一直勇于去做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他其实也有些担心,自己日后成家立业后,会不会也变得畏缩不前,瞻前顾后。

所以

趁年轻未成家多尝试。

上课的锣声响起。

阆和奋也是回到自己位置。

专心听起课来。

蛰者,冬眠之百虫也。

惊蛰者,雷声惊醒冬眠百虫也。

立春开始,惊蛰是第三个节气,在仲春之月的月首。

吕氏春秋仲春季云:仲春之月二月,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无作大事,以防农功。

自古以来,仲春之月内秦五月,除了做传统的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省囹圄、止狱讼等安民政令之外,在这个月份内是禁止做大事的。

若违背令史,则有大害

吕氏春秋云: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仲春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仲春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正是有这么多传闻禁忌。

秦立国后就没在仲春之月开过大朝会。

惊蛰大朝不开国政大会,自然也就不会有大凶之政。

然则。

昨夜始皇的一份令书,却是打破了这个传统。

因是百官议政,各官署也都接到了郎通知:午时开朝,皇帝将大宴群臣,应朝官吏俱在皇城用膳。

这是大秦老传统。

遇事不决,召开议政。

因为每次议大政都耗时很长,朝廷会在议政前让百官先行用膳,这也是大秦的一种老传统。

毕竟是涉及上百人的大朝会。

不过为了避免浪费,朝廷会提前通知,以免百官吃了午膳到场,造成不必要的食物浪费,所以官员们一得书,便知行止,在午时前不用午膳便直接进宫。

临近午时。

百官陆续驱车驶向章台宫。

他们接到的预定程式是:大宴之后行朝会,丞相王绾禀报政事,各官署官员禀报各自政见,最后皇帝训政。

这个流程跟以往并无不同。

大宴未开始。

百官还候在宫外。

博士学宫七十二博士悉数到场,他们每人都戴着高高的儒冠,目空一切、神色倨傲,也丝毫不顾忌场合,在一旁大声议论着,其他到场的百官也是不由蹙眉。

杨端和满眼厌恶。

作为老秦人,他们向来敬贤。

当年始皇设立博士学宫,立七十二博士,他们是支持的,始皇后面问询他们,是否准许这些博士参与议政时,他们当时还很乐意的说着名士不论爵,理应参与议政。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

这些博士的品行竟这么恶劣。

朝堂之上,目无法纪,毫无尊卑,对于各项大政,基本只会说些大而无当的空话。

更令人不耻的是。

每次朝堂召开大政,这些博士定会悉数到场。

从不例外。

关键每次出场姿态都极为高调,仿佛自己才是议政的主角,丝毫不顾忌其他朝臣的想法。

这种自以为是、自命天高的姿态。

实在令人作呕。

他们若知这些博士是这种模样,当年是断然不可能让他们参与议政的,甚至都不会支持始皇设立博士学宫。

但木已成舟。

他们虽满心不满,但也只能接受。

杨端和把目光移向一旁,实在不想多看这些博士一眼,他怕自己看多了会压不住心中的火气。

转头。

却是看到了羌瘣。

杨端和四下看了看,见无人注意到自己,当即挪了挪步子,去到了羌瘣身旁。

两人手持笏板,小声交流着。

杨端和道:

“羌兄,你的怎么写的”

羌瘣低声道:

“还能怎么写自然是反对。”

“华兄的书信都写那么明白了,我怎么可能不支持,杨兄可还记得前面华兄说的话,陛下欲重用我们关中氏族。”

“之前我还不太信。”

“但看到这田政,我却是信了。”

“这群非人哉的东西,当年要是我领兵,定把这些人全宰了,一个个就没安好心。”

“彼母婢也”

“你呢”

杨端和压低声音道:

“一样。”

“不过以华兄那脑袋,他想不到这么细。”

“华兄这人心气很高,当年那事之后,基本不主动联系人了,这次突然主动联系,还这么大规模,一定事出有因。”

“我估计”

“可能跟十公子有关。”

“华阜这厮是在逼我们站队呢。”

“这次的政书一呈上去,我们想不站队恐怕都不行了,华阜这浓眉大眼的,竟然也玩起心机了。”

“彼母婢也”

“但也不算坏事。”

“若这田政真是十公子看出来的,足以说明十公子眼光非凡,最起码政事敏锐性上比长公子强。”

“我们当年站的就是十公子。”

“大不了再站一次。”

“我就不信。”

“十公子出事了一次之后,陛下还会让十公子再出事。”

“只要南北战事打完,我们关中氏族势必夺回朝堂主动权,到时十公子未必就比不过长公子。”

“博”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6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