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两百二十二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书名: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作者:冥狄z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3

这时。

叔孙通领着一众儒家博士走了进来。

秦落衡眉宇皱的更紧了,他没有起身,直接漠然道:“你们这是何意”

叔孙通笑道:“听闻学宫内来了位新博士,便召集大家一起过来看看,不过确实没看出你有什么出彩之处。”

“也罢。”

“我便替博士学宫的众人考校你一二。”

“你可曾得天下士子认可”

闻言。

秦落衡当即了然。

这些儒家博士只怕是来找茬的。

叔孙通道:“可曾得天下士子认可”

“没有。”秦落衡摇头。

“可曾博览群书”叔孙通继续道。

“未曾。”

“可曾向陛下提供过治世良策”

“没有。”

叔孙通嗤笑道:“你是以医家身份成为的博士,敢问医家是百家中的大家吗”

“不是。”秦落衡道。

叔孙通又问:“可曾在民间留下贤名、仁名、义名”

秦落衡继续摇头。

四周博士见状已发出阵阵哄笑。

叔孙通揶揄道:“你一无名,二无才,三非出身大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但你可知学宫中其他博士的来历”

秦落衡还是摇头。

淡淡道:

“没了解过。”

“也不太想了解这些。”

叔孙通冷哼一声,呵斥道:“既然你知道自己无知,为何还端坐席上见到这么多博士,还不起身行礼,你莫不以为自己被赐了博士官职,便真能跟我等平起平坐”

“到场的这些博士,那一人不比你有才具”

“你焉敢这么狂妄”

秦落衡笑道:

“博士之职,是百家甄选而出,何时开始论资排辈”

“我代表的是医家,医家虽然比不上法、儒、墨、道等大家,但总归是位列百家之列,既然同位百家,岂有高低之分”

“我的确算是无名无才,但我的博士是陛下授予的。”

“那就意味着是合法的”

“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大家同为博士,都是为大秦效力,又哪有什么贵贱之分而且你只是个待诏博士,连正经博士都不算,又岂能对我指手画脚”

“儒家讲礼,而你却是失礼了”

叔孙通面色一滞。

随即脸色浮现一抹恼怒。

他的确是个待诏博士,但以往学宫中其他人都不会提,毕竟他跟孔鲋关系亲近,而孔鲋为陛下钦定的统掌天下文学之人,自然其他人也要敬他三分。

不过此时却被秦落衡捅破了。

叔孙通冷声道:

“你就算再伶牙俐齿,也难掩无名无才,博士学宫是要德才兼备的士人,不是要混迹市井,毫无礼仪尊卑的庶民。”

“鉴于你不学无术,我便给你讲讲,为何是我儒家主导学宫。”

“我儒家尊崇的是礼”

“像你这种出身市井的人,自然不知什么是礼,你也不用知道,你只需要知道,贵贱无序,国将不国”

“正是你这种不分尊卑的人多了,大秦才显得越来越乱。”

“而我儒家志在拨乱反正”

“志在恢复诸侯旧制,以王道仁政为主张。”

“当年郑产变法,圣人便直言道: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抛弃礼数,铸造刑鼎,民众只关心鼎上的法律条文,还会尊敬地位高的人吗地位高的人,又靠什么来守住他们的地位和财产尊卑贵贱的秩序,一旦被打乱,怎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你或许理解不了。”

“也罢。”

“我便给你再说细一点。”

“郑国当时变法,民众纷纷抛弃礼仪而引证刑书,一字一句都要争个明白,犯法的案件自然就多了起来,贿赂更是到处通行,正因为郑产放弃了礼仪王道仁政,所以郑国很快就衰败了。”

“眼下大秦的困顿,与变法的郑国何异”

“我儒家在复辟、复礼、复古、仁政等诸多方便,却是天下独树一帜,是故,陛下才如此器重我儒家,就是想让我儒家改变大秦现有之乱象。”

“你的不通尊卑,正是祸乱之源”

“你现在可知错”

秦落衡失笑道:

“你确定不是在说笑”

“大秦推行的是法制,何曾跟儒家扯上关系”

“儒家愚顽无行,屡抗新政法令,种种劣迹世人皆知,你怎敢说那些大话的”

“再则。”

“儒家在博士学宫占据主导,只是其他百家不争罢了。”

“博士学宫看似是天下士子汇聚之所,实则就一遮风挡雨、讨论学问之所,也就你儒家会这么在意,墨家、医家、农家等诸子百家,那一家不是尽心尽力为大秦效力,哪一家跟儒家一样,只知道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你儒家天天说民心天心,但你们真在意过底层人的生计”

“你们的所作所为才是真的让人发笑。”

“百无一用是儒家”

殿中又是一阵颇为难堪的沉默。

良久。

叔孙通才恼羞成怒道:“你一个竖子也敢妄议圣人之言我儒家推崇的是仁义,这仁自然也包含了黔首,这岂是没在意底层人生计你这分明是在曲解我儒家治政”

“其言可诛”

闻声,秦落衡大笑。

开口道:

“我有幸读过论语,也晓一些孔夫子见解。”

“孔夫子一生讲仁,儒家更是讲了几百年的仁了,但你儒家可曾给过仁一个实实在在的根基战国游士遍天下,说辞泛九州,但你儒家何时得到器重过又可曾将哪一国骂倒了”

“儒家的确推崇仁政”

“但儒家推崇的仁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是对民众的仁,还是对贵族的仁,你们心中比谁都清楚。”

“儒家讲治民众安居乐业是仁,但阻天下裂土刀兵连绵的仁,儒家从来没讲过,大抵是不愿说、不能说,因为说清楚了,你儒家的那个仁便说不通了。”

“儒家的仁实则是小仁。”

“真正的大仁其实是法家树立的。”

“商君有言:法以爱民,大仁不仁,韩非子有言:严家无败虏,而慈母有败子,仁不当是少数人的仁,而当是天下人的仁,唯有民众奋发,集体遏制罪行膨胀,才能一举而达大治。”

“这才是大仁”

“而你儒家敢让民众遏制罪行吗”

“不敢”

“因为你们维护的那部分,很多就是罪行本身,你们只是假借仁义之名,来满足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满足自己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虚荣,来满足自己骄奢的生活罢了。”

“大秦立国以来,就志在破华夏数千年之旧制。”

“而你儒家还自甘堕落的扎根在那腐朽的老木之中,跟一群虫蚁蛇鼠败叶残枝为伍,不想着荡涤污秽,一心只想着腐蚀大秦的根基,你们儒家才是误国、误民、误华夏文明的罪人”

“战国之世,天下血流成海,泪洒成河,尸骨成山,这么惨烈的世道,你儒家竟没得到半点教训,依旧守着那些陈规旧矩,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诸子百家那家像儒家这般不思进取”

“你们儒家把孔夫子捧成圣人,天天把圣人之言挂在嘴边,各种歪曲误解,只为给自己的小人行径找借口,孔夫子若知道你们那样曲解自己的话,恐怕会气的从棺椁中爬出来。”

“难怪庄子当年会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孔夫子若是不能死去,你们这些盗贼恐永远不会止歇。”

“你们才是真正的无能无才。”

“正是因为你们无能无才,所以只能抱着孔夫子不撒手,因为孔夫子是死人,他不能反驳你们的观点,正因为此,你们才敢这么变本加厉的索取,你们甚至都不配称为宵小。”

宽阔敞亮的署房静如幽谷,秦落衡的声音持续的回荡着。

他继续道:

“我前面一直没想通,为何你们要来找我麻烦。”

“但后面我想通了。”

“容者,兼存也,共处也”

“然则,天下有善恶正邪,人亦有利害纠葛,政道有变法复辟,学派亦有法先王法后王,此等纷纭纠葛之下,纵使是国家、学派,难道真能一切皆容吗”

“不能”

“而你儒家更是如此”

“儒家眼中是存不得异己的,正如历史上,孔夫子不容少正卯,因为孔夫子很清楚一点,言可生乱,乱可灭国,而少正卯的言行,却是在直抨儒家要害。”

“所谓的圣人治奸,不过是儒家的粉饰之言。”

“实则是铲除异己罢了。”

“孔夫子尚且容不下少正卯,何况你们这些远不如孔夫子的人,你们那些照本宣科的才能,稍微被人一指便露馅,你们又怎敢去容下其他人呢”

“如此小肚鸡肠的儒家,岂能主导博士学宫”

“你们辜负了陛下的厚爱。”

“而始皇其实也低估了你们的危害。”

“儒家的为害其实不在主事,而在鼓噪生事、在滋事发事上,在我看来,天下三害,一为长堤之一蚁,二为大厦之一虫,三则是儒生之乱言也”

“你方才用郑产来举例,那我也给你们一个建议,你儒家若是还这么不思进取,那就要做好成为下一个少正卯的打算。”

“大秦容不下乱秦的异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