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衍圣公好样的,我大明男儿当如是!!!

书名: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应天城,数百报童的吆喝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报纸也迅速成了人们热议的东西。

一文钱的价格,连买个包子都不够,但是却可以买到一份记录朝廷时政,地方焦点,民生,以及大儒文章的报纸, 对于一些兜里本就穷酸的书生来说,简直就是欢天喜地的事情。

虽说也有人认为一文钱的报纸过于低贱,不屑于此,但是随着买到报纸的人,讨论着各种政策,自己却是茫然无措时, 也是立即坐不下去了, 悄悄不动声色的就私下里也买了一份。

“诸位, 报纸是个好东西啊,朝廷时政,地理民生,大儒文章,全部都有,才一文钱,简直就是我等福音啊”

“兄台说的在理,据说皇家人民日报是太子殿下亲自督办,为的就是让我等读书人早些了解到朝廷时政,以及地方地理民生等等,以后当了官,也能早早造福一方, 太子殿下此举属实仁慈啊”

“卖报小郎君,与某再来一份报纸,某给好友带去,他今日并未在应天,如此好事不能让他错过了。”

“我也再买一份,我恰好也有个好友”

“哎,我再买两份,我有两個好友”

几乎就在第一份报纸卖出去不多久,大街小巷上,一个个卖报的小罗卜头就被一群群人围住了。

应天的识字的人可不少,本就是一国都城,文化经济中心,整个应天府单单人口就破了千万,应天城也几乎有接近百万的人口。

这百万人口,富商巨贾,达官贵人,以及读书人就占了最少三成。

而这些人,也基本上九成九都是识字认字的,看到报纸火爆,自然也会好奇。

反正就是一文钱,连个包子都买不到,自然众人也不会吝啬。

当然也有人想要找事情,毕竟报纸火爆了,就同时意味着能够赚钱了。

应天这么大一座城市, 有道德高尚之人,自然也有地痞流氓之流。

这些人本就是没有什么道德底线之人,平日里无所事事,专门欺负弱小,看到一个个小罗卜头赚了钱,自然忍不住想要下手

毕竟这么软弱可欺的小罗卜头,拿着这么多卖了报纸的钱,这些人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不过当这些地痞流氓刚刚准备对这些小罗卜头动手时,就会立即发现这些小罗卜头身后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多出这么一个挎着鸳鸯刀的锦衣卫。

这些个锦衣卫也不说话,就那么淡淡的往卖报的小罗卜头身后一站,便是一股迫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三番两次下来,许多青皮直接被送进了诏狱,一时间反倒是让应天的治安好了不少,犯罪率直线下降。

而一些机灵的地痞流氓更是见到了肩挎印着“皇”字挎包的小罗卜头转身就溜。

他们很清楚,从此以后,这应天又多了一种他们惹不起的人。

没办法,应天最不缺的就是锦衣卫了,说不定你身边最好的兄弟就是锦衣卫的眼线。

如此一来,卖报纸的小罗卜头们的安全有了保障,一些聪明的小罗卜头渐渐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开始故意往一些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跑,特别是一些青楼酒肆之类的门前。

这些地方读书人最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也是时常留恋于此。

对这些小罗卜头而言,往日里这些地方是他们绝对不敢踏足的地方。

因为这里的人,无论是哪一个,他们一不小心碰到或者撞到了,对他们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家里的爹娘平日里更是时常告诫他们,这些地方就是文曲星老爷们才能去的,害怕他们冲撞了文曲星老爷,不让他们靠近。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突然发现原来文曲星老爷们似乎也没有爹娘说的那么可怕,他们也有怕的人。

就是那些敲响了他们家门,让他们穿上了小棉袄的冷脸大叔。

有了这些冷脸大叔的保护,这些往日里只会对他一口一个小东西,小杂碎的文曲星老爷,也会和颜悦色的叫他们一声小郎君,或者是小娃娃之类的。

再不像从前,眼睛都不带往下看,仿佛整张脸都只有两个鼻孔的样子。

许多买到报纸的读书人,又或者商贾,拿到报纸后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在原地看了起来。谷鞾

还有的则是边走边看,然后看着看着就停了下来。

而读书人或者说有钱人,达官贵人更多的地方无疑是花街柳巷这种地方。

此时天色搁后世也就早上八九点左右的样子。

随着一个个小罗卜头清脆的声音在这些花街柳巷中响起,一些夜宿的大儒或者达官贵人什么的瞬间就从美梦中惊醒了过来。

一些人慌里慌张的就从楼里跑了出来,有的人一边跑一边穿着衣服。

出来时发现是一个个小罗卜头捏着嗓子在哪儿吆喝,一张脸顿时黑了下来。

正想咒骂几句时,却又听见不少人正在讨论着什么大明皇家人民日报,再仔细一看发现正是几个小罗卜头吆喝的东西。

一打听下,知道大明皇家人民日报是个什么后,一个个顿时也顾不得计较被人扰了美梦。

连忙将兜里剩下的最后一点银子掏了出来,忙不迭的就买了一份。

一个报童一次拿的报纸并不多,也就一百份,太多了,这些小罗卜头拿着也费力,挎包也装不下,拿在手上更是容易弄坏了,或者掉在地上弄脏了。

原本这是朱瞻基为这些小罗卜头考虑到的事情。

但是这些花街柳巷本就是文人墨客喜欢留恋的地方,随便一个青楼一晚上,最起码也得有二三十人留宿。

一条巷子,更是起码好几百人,如此一来,几个胆大跑过来的小罗卜头,刚刚吆喝了一阵子,手里的报纸就立即被抢购一空。

看着兜里一大堆铜板,一群小罗卜头乐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些钱按照太孙殿下的规矩,这可都是他们的了啊。

他们一个个啥时候见过这么多铜板了,这都够买多少个大饼了啊。

但是一抬头看到更多的文曲星老爷正在往他们这边走来,一个个小罗卜头眉毛顿时又揪到了一堆,

这些文曲星老爷一个就是一个铜板啊,两个就是一个大饼,这么多,他们还不得吃到撑啊

想到这他们一个个就差点看到这些个读书人把口水都流出来了。

但是偏偏挎包里的报纸又卖完了。

“什么你这里也没了”

一些来的晚的人,一连问了几个小罗卜头,听到这些小罗卜头的报纸都没了后,顿时有些捶胸顿足起来:

“哎,都怪银川小娘子,非要和某拉拉扯扯的,不然某岂会错过”

“这郑老不愧是咱淮西的大儒,这夜赠李柘写的就是好,你看这两句“秦淮人家酒欲浓,云泼月色登枝头。我与繁花千千树,陌上归人待旧人。”好诗,好诗啊”

街边一处青楼门口,一群买到了报纸的人,当街就打开了报纸,看到兴趣处,顿时就大声念了起来。

旁边还围着一些没买到报纸的人,听到这人念,就更觉得心里痒痒,偏偏这人念诗又不念完,就那么掐头去尾的一念,一些人听的恨不得直接把这报纸抢过来才能一消心头之恨。

而且这里买到报纸的人不止一个,有人喜欢诗词歌赋,也有人喜欢朝廷时政,还有民生地理。

看到那念诗引起了这么多人注意,顿时也有人高声道:

“你们看头版时政,第一条,五十九代衍圣公孔缙,十七日北上面圣,居然弃笔从戎,此事是真是假”

衍圣公的名声在读书人中还是十分巨大的,听到这话,立即就吸引来一大批人,一个中年男人拿着报纸,仔细看了一遍这人的话,点点头道:

“应当不是假的,这报纸本来就是太子殿下所办,这其中的内容,便是可靠的,另外你看第二段,这里不是说了吗皇上被衍圣公言行感动,特下圣旨,只要衍圣公与阵前杀一个蛮夷,就能在军中官升一级,如果能杀十四个蛮夷就能再获一世袭罔替之公爵,皇上仁慈啊,如此一来,衍圣公恐怕不久后便是一门双公爵了吧此乃我儒家恒古未有之盛事啊”

“哎,我以前时常听人说,皇上尚武,不喜文人,看来是我们错怪皇上了,皇上对我们读书人还是十分关照的啊,还有衍圣公,古有班超班定远,投笔从戎,万里封侯,今衍圣公他老人家北上万里,杀敌封公,亦不弱于汉之班定远矣”

“谁说不是呢皇上尚武,这也不是被逼无奈嘛,宋之结局,如今尚且历历在目,我等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蛮夷寇关,我等岂能心安,要我说,衍圣公他老人家就是好样的,弃笔从戎,方才是我等读书人之榜样,谁说只有那些武人能上阵杀敌,我等读书人只能卖弄文采了诸位兄台,男儿功名马上取,我决定了,明日就北上,蛮夷不尽,誓不卸甲”

“好一个男儿功名马上去,好样的,如此方才是我大明好男儿,兄台,某陈时温与你一起”

“大明威武,明军威武,皇上威武,衍圣公威武,诸位兄台,衍圣公在前,圣人之家尚且能弃笔从戎,我辈男儿岂能让衍圣公他老人家专美于前”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207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