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六章:元芳,你怎么看?

书名: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朱瞻基简单的和朱高炽说了一些水泥路修建会遇到的问题。

朱高炽听完后,独自沉凝片刻,点了点头。

他也不是不明白事理,只是有时候喜欢认死理,也知道自家儿子说的不错。

而朱瞻基见此也没再继续说什么。

许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让自家傻爹知道修建水泥路的好处,主要是为了让自家傻爹不会以后阻止他去修建水泥路,甚至是支持他。

而讲水泥路修建的难题,则是安慰傻爹,让其不要操之过急。

而也就在朱瞻基和朱高炽说话间,工部用来测试水泥路的马车已经再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朱瞻基见此,看了一眼一旁差不多还剩三分之一的檀香,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

按照工部的计时,一炷香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三分之二也就是二十分钟,仪凤门至长江码头是四里地,一个来回就是八里。

如此换算下来,这辆马车在这段路程的时速就是差不多十二公里。

这还是在装了五百斤石头,和一个一百多斤的车夫的情况下,

别看这个速度看上去不快,但是要知道这个时代马车普遍的时速才五到十公里左右而已。

虽然最快的时速也可以差不多达到二十多公里每小时,但是显然只是短距离的爆发,不可能持久,毕竟马不是机械,总是需要消耗体力的。

如此一来,这个十二公里的时速,自然是不慢的了。

“太子,太孙殿下,工部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

周忱拿着一份工部那边计算好结果的纸张,走了过来。

看了一眼朱瞻基和朱高炽后,有些兴奋道:

“根据工部的计算,水泥路上,一辆装载四石左右重物的马车,一个时辰,最低可以行驶三十里路以上,而且水泥路上马车一但速度提升后,便极为省力,一天十二个时辰,除去休息,以及吃饭的时间,可以行驶一百五十里路,如果遇上急事,不惜代价,以损坏马匹为前提,一日之内即使行驶两三百里路,也是可以勉强做到。”

“这数据可准确”

朱高炽先前听到朱瞻基的话,心里其实已经决定了,无论水泥路的代价如何,都必须修建一条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

毕竟如果按照朱瞻基说的,那什么服务区以及收费站,这些修建水泥路的成本肯定是会迟早赚回来的。

如此一来,即使最初时损耗一些钱财,对现在的大明来说也是毫无压力的。

虽然这些东西现在都是朱瞻基随口一说,但是朱高炽对于自家儿子赚钱的本事,还是十分佩服的。

所以对这个水泥路的赚钱能力是没有丝毫怀疑的。

但是听到周忱的话时,他还是微微震惊了一下。

实在是周忱给的结果属实有些惊人。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马车即使全力赶路,一天下来也不过只有四五十里路罢了。

除非是不拖拽马车,马匹一天才可以跑出一百里以上的速度。

但是眼下这水泥路上,只是换了一种路,这马车的速度居然直接提升四五倍还有余

这如果要是换做了从南方运送钱粮至北方,岂不是可以节省好几倍的时间不说,途中的损耗也能节省好几倍

周忱听到朱高炽这位太子开口询问,就立即解释道:“回太子殿下,这些都是工部根据这次测试结果推测出来的,只是一次的测试结果,与实际应当有些出入,但是应该也不会差距太大才是。”

“那就再测试一遍”

朱高炽还没开口问什么,一旁的朱瞻基听到周忱的话后,就直接开口道。

毕竟是第一条水泥路,该有的准确数据还是十分有必要做出来的。

只有最严谨的结果,才能作为参考,

更能清楚的体现出水泥路的优势,也可以为后来者当作一个标杆,考量。

朱瞻基微微想了下,便对周忱吩咐道:

“一次的结果可能是有意外,那就测两次,三次,四次,传下去,让工部再准备几辆相同样式的马车进行测试,另外测试时同一辆马车也需要进行多次测试,每次装载的重物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分别记录出结果,以后但凡是检测,实验之类都必须尊此例”

“臣领旨”

周忱微微一怔,立即点头应是。

话落周忱便转身下去再次吩咐起来,几辆马车并不难找,时间不长五辆差不多的马车便被准备齐全。

五辆马车一模一样,上面还插着一面相同样式的旗子,应该是刚刚从附近搬运货物的商人手里暂时征集过来的。

马车的样式,大小,就连拉车的马也是几乎一致。

五辆马车准备好后,按照先前的流程,这次直接排成了一排。

二十多米宽的水泥路,对于并排五辆马车显然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还有不少空隙。

工部的人迅速对水泥路进行了一轮检查无误后,周忱这边立即吩咐道:

“开始测试”

随着命令下达,五辆马车上驱使马车的车夫几乎同时扬起马鞭。

随着驱动马匹的声音响起,五辆马车一同开始向前。

五辆马车区别不大,连拉车的马都是差不多等次的马匹,除了驱使的车夫操作时出现了一些不同步,造成了些许的差别外,五辆马车几乎不分先后。

一旁的朱高炽见此,忍不住看向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儿子,这些马车都是一样的,测试的结果,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应该换一些不同的马车来测试。”

“老和尚,你怎么看”

朱瞻基听到傻爹的话,笑了下,然后看向一直再一旁像是在想什么事情的姚广孝问道。

姚广孝显然没想到朱瞻基会问自己,闻言微微一愣,然后立即道:

“老和尚觉得倒是极好的,如果几辆马车没有区别,那便证明这测试的结果就更加准确。”

朱瞻基听到姚广孝的话,忍不住笑了下,这老和尚倒是看的明白。

不过说话却说的不明不白的。

看到一旁的朱高炽还有些疑惑,朱瞻基就小声解释道:“只有马车一样的,经过测量后,即使有特殊情况出现,也还有更多的马车作为依据,这样的话,便能控制好,不会因为马车不同,而无法进行比较,区分。”

朱高炽不傻,听到朱瞻基的解释,也只是微微一想,便明白了过来,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笑道:

“如此,倒是我想岔了。”

“其实您想的也没问题,用不同的马车去测量,也能测试一下水泥路对不同马车的影响。”

朱瞻基听到傻爹的话,笑了下,道:

“不过,这个比较费时间,想要短时间收集到不同的马车也比较麻烦,此事倒是可以交给周忱,让周忱以后再进行测试。”

几人谈话间,随着时间缓缓过去,差不多又是二十分钟左右,当檀香再次燃烧了三分之二时,第一辆马车便再次出现在了众人视线当中。

而随着第一辆马车,第二辆马车也是几乎不分先后,便再次出现。

工部这边很快再次测试出结果,周忱第一时间就拿着东西走了过来。

“如何”

朱高炽比较关心水泥路的情况,有些迫不及待的就率先开口问道。

周忱立即躬身道:“回太子殿下,此次测试结果,与先前并无区别,最快的一辆马车,一个时辰可以行驶三十里路以上,最慢的一辆马车也有二十五里路以上。”

“好”

听到周忱肯定的答案,朱高炽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一脸满意的看向了朱瞻基就道:

“瞻基,既然水泥路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这应天的水泥路一事应当立即加紧修建才是,务必尽快解决一些水泥桥梁的难题。”

“是,爹”

朱瞻基笑着点了点头。

知道这是傻爹想要尽快落实修建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

就对周忱道:“周忱,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工部这边也可以立即着手一边开始修建应天其他的水泥路,一边选择一处桥梁进行测绘了。”

周忱闻言立即点头应是道:“臣领旨”

“嗯。”

朱瞻基点了下头,笑道:“关于眼前这条水泥路的事情,到时候我会亲自向皇上为你请功,虽然升官的事情你是不用想了,毕竟你这边刚刚当上工部左侍郎,再升就是尚书了,到时候黄福那老头非得找我麻烦不可,不过一些恩赐,倒还是可以的。”

周忱听到朱瞻基的话,也是笑了下,恭声道:“臣谢太孙殿下厚恩”

一场水泥路的测试结束,包括朱瞻基和朱高炽在内,一众各部前来观礼的官员也纷纷开始启程返回。

毕竟他们也是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处理的。

而水泥路这边,自然由周忱还有户部这边的人进行处理。

主要的则是一些后续之事,像是工程尾款的结算,以及水泥路的养护维修事宜的商讨,还有水泥路的正式开通这些。

不过这些小事情则不再朱瞻基和朱高炽他们关心范围内了。

朱瞻基关心的是水泥路是否能够适应这个时代,以及带来的优势,而朱高炽关心的则是水泥路在将来迁都后,能给顺天输送钱粮的过程中,节省下来多少钱粮。

因此得到了结果,几人就打算回去,只不过朱瞻基刚准备动身,就被朱高炽拉住,然后就见朱高炽示意了一下旁边。

朱瞻基顺势看去,就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姚广孝已经再次走到了水泥路前,拉着一个工匠问了一些问题后,就蹲在地上不停的观察着眼前水泥路。

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一般。

朱瞻基见此,笑了下,就直接走了过去,有些好奇的问道:

“老和尚,发现什么了吗”

姚广孝看到朱瞻基,脸上似乎并不意外,笑笑就道:“你不回去吗”

“正打算回去,不过看到老和尚你在这里,就过来看看了。”

说着话,朱瞻基也学着姚广孝的样子,往地上一蹲,然后敲了敲水泥路坚硬结实的地面,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道:

“老和尚,你还没回答我,你这是发现了什么吗”

姚广孝点头,然后又摇头,顿了一下才道:“此物要是早些年出现,或许你爷爷现在依旧还是那个曾经的燕王。”

朱瞻基:“”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会早几年穿越一样

朱瞻基有些无语,水泥这东西如果不是他这种穿越人士的出现,最少也得等到十八世纪了,差不多快到十九世纪的时候才会被发明出来。

不过他还是比较好奇,对于姚广孝这种几乎是这个时代巅峰智慧的存在,会如何看待水泥这种东西的,顿了一下就问道:“老和尚,你这话怎么说要知道当初可是你说的要给我爷爷送一顶白帽子,这才让我爷爷选择了你。”

“老和尚只是一时感慨罢了。”

姚广孝闻言摇了摇头,然后神色又有些严肃道:

“不过有一件事情,老和尚还是必须得提醒一下你才是,水泥之事,务必保密,切不可外传,每一批生产出来的水泥,用处,去向,数量,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登记,否则必然会生起一些乱子。”

“嗯,老和尚你就放心吧,我又不傻,这事儿不用你提醒,我自然早有安排的”

朱瞻基笑了下。

水泥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想不到这玩意儿的其他一些能力。

特别是对于这个还处于冷热兵器刚刚开始交替的大杂烩时代。

水泥的防御能力一但应用到战场上,还是十分可观的。

比如弄个水泥碉堡什么的,不消耗一定数量的人命,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拿下的。

不过水泥应用到战场上,有优势,自然也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水泥修建一来需要时间,二来即使修建好了,也只能作为防御工程。

别人不打过来,基本上水泥的作用就等于无。

而以大明的情况,水泥能带来的防御,实际上也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毕竟即使明末,咱大清朝的建立也是因为被人从内部打开了口子放进来的。

不过话虽如此,如果让大明内部一些不安分的人得到了水泥,搞一些军事堡垒,还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所以朱瞻基对水泥的事情,一早便有了安排,包括负责水泥生产的刘柘,都是二十四小时的有数名锦衣卫负责监视。

而那些工匠,更是被严格的控制着,对于这些事情,操作起来倒并不复杂,短时间倒也不会出现问题。

至于时间长了,等到水泥的事情泄露了,朱瞻基觉得到时候说不得自己安排在纪纲院子里的工匠早就把大明的火器更新换代好几次了。

到时候什么水泥碉堡,还能拦得住大炮洗地不成

就算拦住了,水泥修建的防御工事又能剩下个什么

而且实在不行,投毒,放火,用水淹,对付一个不能移动的活靶子,方法简直不要太多。

唯一的麻烦就是废些精力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5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