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朱瞻基:老规矩,我要五成!!!

书名: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第二天一早,朱瞻基被朱高炽安排的人再次叫醒

洗漱完,换好一身朝服,朱瞻基将床前临时书桌上的一叠写满了字迹和图画的纸张,收了起来。

刚出门就看到了隔壁屋子里抱着一床被子走出来的胡善祥。

“太孙”

胡善祥看到朱瞻基,小脸一红,立即乖巧的行了个礼

朱瞻基看她那小模样,估计是刚刚搬过来,于是就点点头道:

“既然已经搬进来了,就好好的住下,有什么事情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等我回来后告诉我,平日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多往太子妃那里走动一下,太子妃平日里也是经常一个人,你多陪陪她。”

胡善祥闻言脸上露出喜色,知道朱瞻基这是在教自己哄好太子妃,于是连忙点头道:“奴婢遵旨”

“嗯,晚上来找你”

看她乖巧的小模样,朱瞻基心里很是满意,也没再多说,就向乾清宫走去。

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样子像极了后世那些社畜,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上班打卡,然后一忙就忙到天黑。

但是关键是社畜好歹还有工资,自己呢朱瞻基估计自己问朱棣要工资,朱棣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来到乾清宫,不出意外的御案上又摆满了各种折子。

这会儿宫门刚开,三杨还没来,朱瞻基随手就翻了几个折子,看了看就发现这里面也没什么大事。

大多数还是关于北伐物资调动以及各地方上的官员变动等等事情。

见此,朱瞻基就将这些折子全部分成三份,然后让一旁的小鼻涕给摆放到三杨的桌子上。

朱瞻基已经决定了,朱棣北伐结束之前,三杨在乾清宫的位置,他就一直给留着。

或者以后发现不错的人才了,到时候也可以再加上几张桌子

等他差不多将所有事情安排好了,这时候来乾清宫点卯的各部官员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到场。

有人递上新的折子,也有人找朱瞻基汇报一些事情,朱瞻基都一一应对万后,就见三杨已经走进了乾清宫。

看到自己桌子上早早就已经摆好的折子,三杨对视一眼,眼中均露出一些苦笑,

给朱瞻基见了礼,就十分自觉的坐回位置开始处理起折子。

朱瞻基很满意三杨的态度,要是大明朝堂上,人人都有这么自觉,朱瞻基估计自己每天不用来乾清宫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池塘的鱼儿总有一天是会游出池塘进入大海的嘛

喝着茶,朱瞻基正想着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得学习一下自己后面的皇帝,给自己找个什么兴趣爱好时。

就见夏原吉带着一个大概三十岁左右的青袍官员就走了进来。

“臣夏原吉参见太孙殿下”

“臣周忱参见太孙殿下”

两人行礼,朱瞻基在周忱的身上多看了一眼。

昨天夏原吉就说过要给自己举荐一个人才,现在看来如果没猜错的话,就应该是这个周忱了。

看青色官袍上秀着的白鹇,现在应该还是一个五品官员。

朱瞻基以前对朝廷上的一二品官员都不怎么关注,自然对于这个五品的小官也没什么映像。

乘着两人行礼的空档,朱瞻基就看了一眼一旁的小鼻涕,对其使了一个眼色,小鼻涕会意。

很快小鼻涕就拿着一个折子放到了朱瞻基面前,翻开折子上第一页,赫然便是周忱的名字,

而在后面周忱的各种信息也是在上面记载的清清楚楚,甚至往上数三代的祖先都是可以清楚的查到。

朱瞻基看了一眼周忱的信息,心中对周忱的情况大概有了了解后,就对小鼻涕道:“给两位大人赐座”

小鼻涕闻言点头应是,等到给两人端上凳子,朱瞻基这才笑道:“都坐吧”

夏原吉闻言倒是不客气,谢了礼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资历老,随意一些,一旁的周忱却是规规矩矩的。

等到两人坐下,朱瞻基才看向周忱笑道:“你便是周忱吗,我昨天听夏大人说,你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原本是打算亲自去摆放一下你的,不过昨日户部金尚书病重,因此耽搁了,这才拜托夏大人将你带来。”

一旁的夏原吉闻言嘴角抽了抽,他怎么不记得眼前这位太孙殿下昨天说过什么要去亲自摆放的话

看着朱瞻基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如果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他都差点以为是自己记忆错乱了。

周忱原本被夏原吉带进乾清宫还挺忐忑的,他官职不大,现在还是个刑部的员外郎。

按照平日里的规矩,他也只有每月的大朝会时,才有机会上朝。

然而以前基本都是太子监国,朝会更是难得举行一次,基本上国家大事都是在乾清宫里就解决了,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入乾清宫。

原本他还有些不明白,作为户部的尚书夏原吉为什么进乾清宫要把他这么一个在应天完全属于芝麻绿豆大的一个员外郎带上。

现在听到朱瞻基的话,顿时恍然过来,随即心里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眼前的可是大明的皇太孙啊,换句话说只要未来不出意外,那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

自己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居然能得到未来皇帝的青睐,还打算去拜访他

不管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这话从一位皇太孙嘴里说出来,那便是一种对待国士的态度。

周忱闻言有些受宠若惊,立马站了起来,再次恭敬的躬身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

“臣得殿下抬举已经是臣的荣幸,怎敢劳太孙亲自拜访臣下,太孙但有所命,只管吩咐一声便是”

“嗯”

朱瞻基看着周忱这态度,心里就很满意,话不多说,但是一句但有所命,只管吩咐,便已经足够表明态度。

这人很会来事

朱瞻基在心里默默给周忱打了一个标签,然后笑道:“行,快坐下吧,咱们也别客气了,这次叫你来了,其实是有一件事情,我想看看你的想法,如果你这边没什么问题,这件事就会交给你去办”

周忱闻言点头道:“太孙请说”

朱瞻基看了一眼一旁的夏原吉一眼,本来想让这老头说,然而夏原吉这时却做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让朱瞻基只能作罢,顿了一下才道:

“前些天,我向皇上提出了一个收购草原羊毛,刺激草原牧民养羊,从而减少草原马匹的想法,这件事已经通过了皇上的同意,交给了我和户部共同负责,不过这其中涉及到事情极多,不仅要安排人去草原上收购羊毛,还需要有人负责将收购来的羊毛处理好,纺织成羊毛毯,以及羊毛衣等等”

朱瞻基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看向周忱道:“所以,我让夏大人把你叫过来,是听说你在财税方面见识独到,就想看看你的想法。”

后面一句是朱瞻基刚刚看到资料上关于周忱的批语。

周忱是永乐二年的进士,虽然现在在刑部任职,但是当年考章,对财税方面的见解却十分独到。

朱瞻基估计这也是夏原吉向自己举荐周忱的原因。

毕竟财税这方面和户部是直接挂钩的,有这么一个人才,夏原吉自然不会让其埋没在刑部。

收购羊毛

周忱闻言皱了皱眉,然后思考了一下,才看向朱瞻基道:

“太孙是想通过收购羊毛,从而让草原牧民增加喂养羊群的数量,从而减少马匹数量”

“嗯”

朱瞻基点点头就道:

“的确是这么想的,草原上的牧场是有限的,只要我们愿意收购羊毛,牧民看到了利益,自然就会增加羊群数量,羊群多了,牧场却没有多,他们自然就会减少其他牲畜的数量”

周忱想了想问道:“臣以前也见过有胡人在应天的坊市之中贩卖毛毯,只是此物膻味极重,加之费时费力,要价也是极高,因此并没有人购买,想必殿下手里应该有祛除羊毛膻味的办法吧”

“嗯”

朱瞻基闻言点了点头,没意外周忱会猜到这事儿,夏原吉都能猜到自己有办法,被夏原吉推荐给自己的人,如果想不到这个,估计夏原吉也不会推荐给自己了。

“如此的话,此事倒是可以一举两得,不仅可以刺激草原牧民养马外,倒是还能大有赚头”

周枕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后,然后道:

“只是此事有几点比较麻烦,一来北伐瓦剌在即,草原上必然对我们大明之人防备有加,二来则是前往草原收购羊毛的商队安全极难保证,三则是如果突然大量收购羊毛必然引起草原人的警惕。”

听到周忱的话,朱瞻基不仅对其又看重了几分。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

经过周忱一提,朱瞻基也发现这里面问题确实还挺多的。

不过还好都是一些小问题,想了想就道:

“此事好解决,北伐的毕竟只是瓦剌人,我们和其他部落做生意便成,至于安全问题,我们去草原上危险,那就让牧民自己把羊毛运到边境便是”

朱瞻基说着看了一眼夏原吉,就道:“这件事还得麻烦一下夏大人,劳请夏大人给皇上上个折子,开放边关互市,届时交易在互市举行即可”

朱瞻基话落,夏原吉立即就道:“臣领旨”

“嗯,那就还剩下最后一件事了”

朱瞻基见夏原吉答应下来,就继续道:“如果大量收购羊毛会让草原人警惕,那就告诉他们皇上准备迁都顺天事,顺天冬天温度低下,我们收购大量羊毛,便是准备为迁都顺天做准备”

朱瞻基说着,又从自己怀里掏出自己昨天写的一些东西,道:

“另外我打算收购羊毛的时,直接以大明的陶瓷,食盐,布匹,丝绸等等一些生活物品代替,另外我这里有一种新的食盐制取方式,你们看看”

说着朱瞻基将其中一张开头写着矿盐精炼法的纸张递给了小鼻涕,让小鼻涕传给了周忱和夏原吉。

大明的盐铁都属于官营,占据大明财政极大的收入,盐价也是由官方规定,控制的并不是太过离奇。

只不过因为能够食用的盐矿有限,

一斤盐大概在二钱银子左右,一两银子是十六钱,换做铜板则是1000文,也就是说一斤盐价大概在120文的样子。

其中利润还是十分巨大的,朱瞻基抄过纪纲的家。

他知道纪纲的收入来源,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从盐矿上谋取来的

而且相比后世的各种精盐,这个时代的盐其实大部分都是有毒的。

只不过又不可能因噎废食,即使盐有毒,也依然只能照吃不误

不过食盐事情要比玻璃麻烦,毕竟食盐属于官营,是大明的主要财政收入。

这里面的道道比较深,自然还是需要拉夏原吉下水才行

夏原吉接过小鼻涕递过来的纸张时就深深看了一眼朱瞻基,盐铁的事情自古就没有小事。

由不得他不重视,更何况朱瞻基说的是一种新的食盐制取方式。

而等他看完朱瞻基纸上写的东西后,捏着手里的纸“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朱瞻基,急迫道:

“敢问太孙殿下,这法子可当真需知此事可容不得开半分玩笑,那些毒盐,如果当真可以食用,仅此一事,太孙殿下必然可以名垂千古”

朱瞻基对夏原吉的反应倒不是怎么意外,笑道:

“名垂千古什么的,不用你说,我肯定是会名垂千古的,至于食盐嘛,只要是按照我的法子去做,哪怕是毒盐弄出来的食盐,也绝对都是最上等的精盐”

看到夏原吉依旧有些怀疑,朱瞻基又道:“如果你还是不信的话,可以把东西弄出来了后,弄几只兔子实验一下便是”

朱瞻基话落,夏原吉就立即将纸张小心翼翼的收进怀里,然后一拱手二话不说就道:“臣告退”

话落,人转身就向外走去。

朱瞻基:“”

愣了下,眼看夏原吉都要出了门了,他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喊道:

“老规矩,我要五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