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周忱:我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书名: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朱瞻基点了点头:

“对,不许民间开办,任何私人或者组织办报纸,都要严厉惩罚,轻则杀头查封开办的报纸,重则凌迟直接抄家灭族,今后的报纸将会是朝廷以及皇室直接和百姓对话的方式,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家人的手里,其他人,谁办谁死”

朱瞻基语气很重,朱高炽也不笨,他很快就从朱瞻基的语气里就听出了朱瞻基这么做用意。

想想也就明白了。

报纸如果谁都可以办了。

万一到时候有人利用报纸散布一些不利于朝廷政策的事情,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就像是攻城时常用攻心计,夹带纸条什么的。

想到这朱高炽就点点头道:“放心吧,儿子,这件事爹是晓得的利害的”

朱瞻基看到自家傻爹一脸认真的点着头,也就放心了。

自家这个傻爹该说不说,有时候是真的很可爱

“剩下的倒也没什么了,就是一些文章什么的,我们既然是给百姓看的报纸,一定要写的清楚明白,除了留给文人墨客的板块,其他的最好就全部都用大白话”

“嗯,这个就得就看爹您手下的那些笔杆子了”

朱瞻基给自家傻爹讲完了开办报纸的事情,就让自家傻爹去开始准备了。

想要开办报纸, 手下没有几个能写的笔杆子显然是不行的。

这方面做了好几年的监国太子,相比朱瞻基而言, 朱高炽手下的能人还是不少的。

差不多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点就不像朱瞻基, 想要找个人办事,不是忽悠, 就是画大饼。

到现在为止,手里能办事的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

时间也就这样悄然划过。

有了自己的事情,朱高炽当天就写了几封书信出去。

至于写给谁的朱瞻基也没过问。

反正这件事他该交代的也都交代的差不多了。

等到报纸开办起来后, 他到时候再去把关一下就成。

现在放在他身上的事情其实还是挺多的,他也不可能每件事都事无巨细的去关心。

特别是羊毛一事,第二天朱瞻基按时在乾清宫打过卡后。

就接到了周忱的禀报,羊毛纺织厂的地方已经选择好了。

应天城南, 大概三十多里的距离。

这里是属于太子府的皇庄,往日里都是太子府安排的太监在打理。

前些天朱瞻基从自家老娘手里把这座皇庄要过来后,就把这地方交给了周忱负责。

皇庄说是庄,但是其实差不多就是一个面积不小的镇子。

只不过里面住的都是属于皇庄的庄客。

这些庄客一些是将土地投献给了皇庄的农户, 一些是本就没有了土地的人。

平日里不仅要给庄子耕地种地, 除了农忙,还要服其他的劳役。

相比普通农民, 这些庄客无疑受到的压榨要更加多。

不过皇庄相比之下, 毕竟是属于皇室的。

这里面的情况相比一些其他的庄子倒是好了许多。

朱瞻基骑在马上, 身边跟着一大群锦衣卫保护。

周忱就在他身边,给他牵着马。

此时正值寒冬, 树叶凋零, 大片大片的土地裸露在外,部分土地种着的油菜倒是看上去长势不错, 绿油油的一大片,点缀在田地间。

朱瞻基觉得春天的时候,这里的风景应该是极好的。

周忱在一旁开口道:

“太孙, 我来的时候统计了一下, 现在这个庄子上一共住了大概四百来户,一千二百五十七人, 其中五十岁以上二百三十人, 四十岁以上一百四十七人, 妇孺五百四十人, 剩下的均是青壮”

朱瞻基闻言看了一眼周忱,如果他没算错的话,一千二百多人,青壮却差不多只有三百来人,四分之一的样子。

这种比例,有的人家甚至连个青壮都没有,想要有好日子过,几乎不太可能。

他目光放在这些庄户身上,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一大群锦衣卫。

这些庄户眼神中明显带着警惕,担忧。

朱瞻基估计这些人应该是把他们一群人当做了什么朝廷的官员。

这年头, 百姓对于官员天生就带着一些畏惧

朱瞻基对于这些倒也不意外,想了想对周忱道:“以后这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会被全部建成工厂,不过你负责了这处庄子后, 这些庄客也不要驱赶, 一些事情能交给他们的可以直接交给他们去做,然后按照他们的办的事情,支付他们一些酬劳”

“全部建成工厂吗”

周忱闻言有些惊讶。

“对,全部建成工厂,我打算把这里建造成一个全部由各种工厂集中的地方”

两人说着话,又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周忱选的地方。

这地方处于一处河湾的位置,地势十分平坦。

朱瞻基目光落在河弯上,眼睛亮了下。

看向周忱道:“这地方选的不错,就定在这里吧”

朱瞻基指了指眼前的河弯道:“靠近河流的地方,先划分出大概一千亩的样子,如果有毁坏的庄稼,你到时候按照毁坏的数量,对庄户做一些赔偿。”

说着, 朱瞻基又从怀里掏出两张图纸,然后递给周忱道:“这是我画的建筑图纸,一个为纺织厂, 一个叫做玻璃厂,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都有标记, 你拿着图, 然后去工部找一些工匠,大致的建筑就按照我规划的图纸来,告诉他们,不需要多么好看,但是建好的房子,一定要宽敞,结实,耐用”

“臣领旨”

周忱恭敬的接过图纸,认真的看了一下,然后小心的收回怀里。

朱瞻基见状也就笑了一下,然后道:“难得出来一次,陪我继续走走,我还有些话要交代你”

朱瞻基挥了下手,示意身边的锦衣卫把保护的圈子放远一点。

等到锦衣卫差不多离两人有十多米远后,朱瞻基翻身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活动了一下,这才看向周忱笑道:“户部那边已经在安排人去草原上收购羊毛了,大概也就一个月左右,估计第一批羊毛就会运回应天,你负责这件事,功劳不会少,如果我说的没错的话,户部的夏原吉到时候应该会推荐你进户部”

周忱听到朱瞻基的话,脸上却没有波动,而是拱了拱手,一脸恭敬的反问道:“太孙的意思是”

“嗯,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朱瞻基笑着夸赞了一句,然后道:“我的意思是安排你进工部”

“工部”

周忱有些不解,他本来以为眼前这位皇太孙提这事,应该是要安排他进吏部或者说是兵部。

毕竟他是夏原吉推荐给朱瞻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太孙党。

让他进吏部或者兵部,无疑能给带了不少的好处。

一个管着官员升迁,一个管着兵事,两个部门可以说是六部中极为重要的部门了。

而工部呢

工部可以说是六部中权利最小,地位也是最低的部门了。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就知道周忱心里在想什么。

毕竟工部嘛,说句实话,地位真不咋地

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工具人地位。

还是那种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那种。

现在的工部尚书人选上就能看出一二。

黄福

这人虽然也是个人才,但是处境却不怎么好。

靖难时,自家那位皇爷爷为了起兵时更加名正言顺,曾经列过二十九个奸党名单。

很不巧的就是,黄福赫然在列。

要不是黄福见机的快,在朱棣攻入应天时,立即率先迎附,

朱棣为了收拢人心,这才饶了他性命,让他继续待在了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

说不定现在的工部尚书早就换人了。

但是即便如此,这个工部尚书其实做的也是如坐针尖

毕竟二臣自古以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瞻基想把周忱安排进工部,其实也是有着直接让周忱架空这位工部尚书的想法。

毕竟以后他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工部配合的,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班底的人,总归是用起来不会顺心。

“我知道你心里应该有很多问题。”

朱瞻基看了一眼一脸张口欲言的周忱,笑道:“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工匠的地位就十分低下,六部之中,就连刑部也稳稳的压过工部一头,把你调去工部,多少是有些委屈你了”

“臣不敢”

周忱听到这话,脸色一正,连忙行了一礼道:“臣是夏大人举荐给太孙的,幸蒙太孙殿下看重,对臣加以任用,臣愿意听从太孙的安排”

“没有什么不敢的,现在也就你我两个人,我给你说些心里话吧”

朱瞻基摆摆手,随意的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去,道:“现在很多人看不起工匠,无非就是工匠的地位太过低下罢了,但是其实仔细想想看,这个社会如果没了工匠,会是什么样子”

朱瞻基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田地里忙着的一个庄户,道:“看到了没百姓耕地的锄头,犁耙,都是工匠造的,没了工匠,百姓拿什么去耕地”

“还有皇上北伐,大将军炮你知道吧工匠造的,士兵的铠甲兵器,工匠造的,甚至包括我们住的房子,那也是工匠造的。”

“这就是工匠的作用,可以说这世道方方面面都已经离开不开工匠了”

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但掀开了遮羞的面纱,露出来的东西,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就像此时的周忱,听着朱瞻基的话,他心里觉得自己作为士农工商中的士,应该去反驳的。

但是偏偏朱瞻基说得每一句话又十分在理,让他没有理由去反驳

朱瞻基看了一眼周忱的表情就知道该说的应该说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只需要一技猛药,说不定就能改变一下周忱的一些思想观念。

于是顿了一下,朱瞻基就从怀里掏出一节差不多二十多公分长的铜管,递了过去

周忱愣了一下,一脸不解:“太孙殿下,这是何物”

朱瞻基抬了下下巴,淡淡一笑道:“我将它叫做望远镜,你也可以将它叫做千里眼”

这望远镜是朱瞻基从夏原吉整理纪纲家底的册子上找的两块水晶制作成的。

毕竟玻璃现在还没开始制作,他弄出这幅望远镜,其实原本是打算拿出来忽悠自家那位无良爷爷,换取一些好处的。

现在拿出来,也是顺便说服一下周忱而已。

也不等周忱再问些什么,朱瞻基就继续道:“你把眼睛凑到这望远镜的一端,然后透过它去看看远处的风景”

周忱不解,不过朱瞻基吩咐了,他也只能照做,然后就把朱瞻基这个简易的望远镜放到了眼前。

接着,周忱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僵硬了。

一张长着些许胡须的嘴,下意识的慢慢张开。

这地方的河面不算宽,大概只有五十米,加上河岸应该在一百多米的样子。

这些不算,毕竟一百多米的距离,哪怕是肉眼也能看见一个大概。

但是他却越过河面,然后穿过了对面一些稀疏的树木,清晰的看到了树林另一边在田间里忙活的庄客。

周忱恋恋不舍的拿下望远镜,然后一脸恭敬的递还给朱瞻基,迟疑了一下问道:“敢问太孙,此物从何而来”

朱瞻基将望远镜塞回怀里,闻言微微一笑道:“工匠制作来的”

“工匠制作的”

周忱闻言有些恍然,然后立即道:“臣请太孙安排臣进入工部,立即大量制作此物,此时正值北伐,如果北伐大军拥有此物,届时茫茫草原之上,我军必然事事料敌于先机”

“嗯,此事不急”

朱瞻基闻言撇撇嘴,然后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北伐现在还早,少说还得再准备个两三个月。

所以望远镜这种行军神器,他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就交出去

不用这东西从自家那位身为战争狂人的爷爷手里换些好处来,简直对不起他花了那么多心思。

当然最主要的是现在玻璃还没弄出来,光用水晶成本也太高了,也不可能普及开来。

毕竟制作望远镜的水晶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能有一丝杂质的水晶才行。

然后还需要技术哪怕是朱瞻基都觉得很流弊的工匠,花费大量的功夫去打磨,这才勉强制作出了这么一个。

换做普通人,不说这种没有丝毫杂质的水晶了,

就单单是找到一位能把水晶打磨成合格的凸透镜的工匠,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等到玻璃弄出来后,再去弄望远镜要更加合适。

该忽悠的都忽悠成功了。

看到还想说些什么的周忱,朱瞻基起身拍拍屁股就道:“嗯,走吧,回去,等这里的事情忙完了,我就把你安排进工部,这件事我还得去户部和夏老头掰扯掰扯”

周忱:“”

他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