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九章:朱瞻基鄙视的朱高炽模样!!!

书名: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作者:喵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想到这些,朱高炽更加心里不是滋味,看着朱瞻基就满是羡慕的幽幽道:

“你爷爷倒是疼你,我监国时,他就这不行,那不行的,我看以后都让你监国得了, 我还能图个清闲”

朱瞻基看到自家傻爹吃醋吃到了自己身上,有些无语的翻了一个白眼,小声嘀咕道:

“您要是能给内帑存进去几千万两银子,你就是把奉天殿拆了,估计爷爷也会拍着手叫好”

他声音小,朱高炽没听清, 刚想问些什么, 朱瞻基就直接转移了话题道:

“对了,爹,我打算把这种温棚推广到民间,你觉得如何”

“推广到民间”

朱高炽闻言想了想,就立即摇摇头道:“你这孩子,自己悄悄弄弄也就算了,这件事情要是让礼部那些人知道了,非得给你按一个骄奢淫逸的名头,还推广到民间,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么有钱的吗”

说到自己儿子有钱,朱高炽就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家这个儿子,现在说起来那是真有钱。

他这个当爹的,好歹也是個太子,这么多年了,手里存下来的钱,现在连自家儿子手头里随便露出的一点零头的零头都比不上。

明明当初这个儿子和自己还是一样的穷,可是自从这个儿子坐上了监国的位置后, 一切就都变了。

想到这些, 他就觉得心累, 明明他也监过国,为什么就没能暴富

指了指四周的玻璃,朱高炽就很是糟心的继续道:

“就说说这些水晶,一个这样的火室建起来就得花费多少钱进去有几个百姓能有这个钱”

“哎,爹,我都说了这不是水晶,你就是不信,这玩意儿就是一堆沙子烧的琉璃,只不过我有办法让它变得透明了而已。”

朱瞻基听到自家傻爹还把玻璃当成水晶,也是有些无奈,解释了一遍才道:

“我就这么跟您说吧,就您眼前这些玻璃,一面玻璃的价值,也就顶多十文钱,这里面大半还是我给那些工匠的奖励”

“事实上建一个这样的温棚,也就差不多二三十两银子,而一但建成了,就算是寒冬腊月的, 也能种上大多数的蔬菜,到时候反手一卖,那就是数倍的利。”

“儿子,不是爹说你,就算是一面这个玻璃,十文钱,可是能拿出二三十两银子的人又有多少”

朱高炽不是什么不识肉糜的人。

他小时候也是跟着朱元璋身边的,对民间的事情,也是经常听自家爷爷讲。

他很清楚,别看现在大明比起以往富裕了一些,但是百姓依然穷的揭不开锅。

很明白自己儿子口中的二三十两银子,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点钱,八九成的普通百姓,都是绝对拿不出来的。

所以听到自家儿子这么说,他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生气的。

觉得儿子有些想当然,对于百姓的疾苦也没有了解。

这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皇帝,显然是不合格的。

朱瞻基听到自己傻爹的话,摇摇头就道:“我没打算让所有百姓都弄这个。”

“那你的意思是”朱高炽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解释道:“前些天我让张懋搜查三叔时,发现随着冬季到来,不少遭了雪灾的地方都会涌现出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全部都往应天在聚集,运气好的还能赶来,运气不好的,直接就冻死饿死在了半路上。”

“虽然应天这边我已经让人每天都在施舍粥饭了,甚至更远些的地方,我都在安排人施粥,但是每天还是会有大量的难民冻死,我听张懋说,现在有的地方,乱葬岗的尸体都已经来不及掩埋,只能匆匆挖出一些大坑,然后往里面一扔就算了事,过不了几天就会被野狗野兽什么的拖走吃了。”

朱高炽听到儿子说到那些难民,眼睛有些发红,叹了口气道:“朝廷对不起那些百姓啊,伱爷爷连年征战,受苦受难的都是这些老百姓,我早就劝他不要打仗了,他就是不听我的,哎”

朱瞻基听到傻爹又开始吐槽老朱征战的事情,就有些无奈。

自家傻爹这就是满脑子都是儒家的思想影响太深了。

北方的游牧民族,现在不打,等他们以后强大了,将来再打起来,那就更难了。

他虽然想要用收购羊毛的事情来控制草原,但是说起来,这也只能算是治理草原的办法,而不是解决。

要是把他换在了自家爷爷的那个位置上,说不定他打得比自家爷爷还要更狠。

毕竟现在的瓦剌鞑靼才刚刚冒头,这个时候不解决了,难不成还真留给自己儿子,然后再让大明出一个叫门战神

对待草原,朱瞻基想的很清楚,臣服了的,就给他们安稳的生活,让他们每天放羊,每天载歌载舞,让羊群牛群彻底取代马群。

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去掉草原人的狼性,绝对不允许再有什么套马的汉子。

而那些不服气的,就往死里打,打到这些人没有了牧马的草场,只能靠着两条腿跑路。

所以他对自家爷爷的战争心里是十分支持的,这也是他愿意把自己从新盐上面赚的钱,划分给户部,还有内帑的主要原因。

谷箌

要是换个皇帝,他估计鸟都不会鸟。

而对自家傻爹,这动不动就是打仗让民间变得疾苦的概念,朱瞻基心里更是十分鄙视。

他现在这么费心费力的弄这个弄那个干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大明富裕起来嘛,百姓疾苦,想办法让他富裕不就成了

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自己干嘛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一天天的嘴上抱怨,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当然,这些话,他还是不敢说出来的,他怕把自家傻爹气出个好歹来。

自己稍稍露了点不喜欢儒家人的苗头,就把自己逮着一顿教育,要是他再提出这些东西,自家傻爹搞不好就直接动手了。

而他也是看出来了,对付自家傻爹这样被儒家文化影响的人,打不能打,骂不能骂。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样嘴炮,一边给他画大饼,使劲儿忽悠,然后一边闷头干自己的事情。

所以听到自家傻爹这满是感慨的话,朱瞻基就道:“爹,我的想法就是必须尽快的安置好这些难民,不然等时间久了,难民越来越多了,对应天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现在应天府伊已经给我上了好几道折子反应这些事情了。”

“应天府伊顾佐,这人我知道,是建文年间的进士,是个好官,民间百姓更是将他比作宋时的包拯。”

朱高炽先是称赞了几句顾佐,然后又看向儿子问道:“不过这事儿,难不成还和这个温棚有关系了”

朱瞻基点点头,心里记下了自家傻爹对于顾佐这个人的评价,他现在很缺人才,如果顾佐真是个如同包青天般的人物,未来未必不能重用。

不过他现在在乎的也不是这个人,现在的目的还是忽悠傻爹。

现在他手下的人才心腹太少了,有些事情他还是必须要依靠自家傻爹手里的人才行。

所以记下顾佐这个名字后,朱瞻基就道:“爹,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些人逃难到了应天,短时间肯定也没办法回去了,既然如此,我打算就把这些人安置在应天,一来也能提高朝廷的威望,二来也能解决现下的问题。”

“你打算如何安置”

朱高炽点头问道。

“这不是说了温棚嘛”

朱瞻基笑笑道:“爹,我问您,那些绿菜什么的,只要我把价格控制低一些,冬天不愁卖吧”

朱高炽闻言点点头道:“自然不愁卖,那些勋戚也好,还是世家,富商也罢,均是不缺钱的主,冬天如果可以吃上一口绿菜,就算你不压低价格,也绝对有人愿意花钱买。”

朱瞻基闻言嘿嘿一笑,然后道:“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打算花钱从一些勋戚手里买一些田地,然后全部建成这种温棚,种上各种蔬菜,再租借给这些难民,这些难民不用花一分钱,只要照顾好了温棚里的蔬菜,我只收五成租子,剩下的五成归这些难民,如此一来,难民的事情是不是就解决了”

“五成的租子”

朱高炽听到儿子的话,愣了下。

倒不是觉得这租子高,而是觉得有些低了。

这个时代其实种地并不不赚钱,特别是那些没有自己土地的。

这不是朝廷赋税太高,而是土地的租金,给别人种地,地主收取的租金起步就是六成,再加上朝廷赋税一成,真正剩下的也就两三成了。

“五成已经不少了”

朱瞻基摇摇头,知道自家傻爹在想啥,不是他不想赚更多的钱,而是不想从农户手里赚太多的钱,看着自家傻爹,朱瞻基笑笑就道:

“我和您说明了吧,五成的租子,这可是冬天的绿菜,就算是五成,那也是平时的上百倍了。”

说着朱瞻基顿了一下,然后就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这个温棚笑道:

“就这么说吧,爹,眼前这个温棚大概的造价是二十两银子,一亩地能建差不多十个,而应天府一亩良田的价格是十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温棚的造价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一两。”

明初的土地价格不贵,十两银子,这还是因为朱瞻基想要购买的是应天的土地。

朱高炽听着也点了点头,这个算法他觉得算的多了,如果操作一下,说不定一亩土地,花不了五两银子。

朱瞻基看到傻爹认可了,就继续道:“您再算算,这样一个温棚,全部种上黄瓜,等到黄瓜成熟了,这个季节,别人几两银子一根的黄瓜,我一根黄瓜两百文不贵吧这么大一个棚子,结个四五百根黄瓜也不成问题吧”

朱高炽继续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两百文太便宜了,我觉得可以卖一两银子,我昨个儿参加文会时,你知道不那一盘子韭黄就得三十两了”

朱瞻基:“”

好吧,这个傻爹看来也是几分奸商的属性嘛

不过这价格显然也有几分不现实,毕竟一但温棚推广了出去,反季节蔬菜就多了,价格贵一些倒是没问题,但是再想像以前一样,一根手指头粗细的黄瓜卖几两银子,自然是不可能了。

笑了下,朱瞻基也不在意,继续算账道:“那就算三百文一根吧,一个大棚也只算四百根黄瓜,也就是说,差不多一个冬天下来,这样一个棚子就能轻松赚到一百二十两银子,五成也就是说,我一个棚子可以得到六十两,而一个难民轮流照顾,一个人就可以差不多照顾五个棚子,也就是说,每个难民一个冬天下来也能差不多能得两三百两银子了。”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7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