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38章 信了个鬼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快开门救命啊”

根据甄炳良的推测,突前骑兵和营门相距接近百步,如果放在白天,或者嘈杂的场景中,自己绝对听不到对方的呼喊声。

但是现在是夜晚,在如此空旷而寂静的场景中,声音的穿透力被大幅度提升,传到他耳中的声音并不大,但是非常的清晰,而且甄炳良有种感觉,这声音似乎很熟悉。

为什么有种熟悉的感觉他说不上来,但是确定了对方喊出的是救命之后,甄炳良格外的庆幸自己最初的决定。

幸亏自己做出的决定是谨慎戒备,加强防御,而不是高喊敌袭让整个大营都跟着活动起来。

这敌袭如果喊了出去,别的不说,如果啸营真的发生,甄炳良敢打赌自己,天亮之后自己的脑袋绝对会被悬挂在辕门之上。

抹了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抹了抹自己的脖子,甄炳良将目光转向自家的老板。

“将军,是否”

“按照你之前的布置就好,加强戒备,持弓勿发,临近三十步之后,如果没有变化,立刻放箭,杀无赦”

面对甄炳良的询问,谭忠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命令,得到了自家老板的肯定之后,甄炳良一边大声喝令,一边将目光重新转移到前方。

谭忠向甄炳良传达命令的这片刻时间之内,突前骑兵和营门之间的距离已经被拉近到了五六十步。

借助营地内的火光的帮助,对方的出在在甄炳良视野中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

虽然五六十步的距离不足以甄炳良看清对方骑兵的样貌,但是从骑兵标志性的北地装束上,甄炳良可以确定,奔驰而来的绝对是自家的卢龙骑兵。

标志性的卢龙军骑兵装扮,从东北方向狂奔而来的方向,再加上夜晚的这个不太正常的时间,甄炳良怀疑,这帮完全放弃了卢龙军尊严,喊救命的家伙,大概率是被突袭之后第一批被派出的骑兵。

最重要的身份判断了出来,那么剩下的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被派去追击朝廷骑兵的三千人现在处于什么状况甄炳良不清楚,但是救命都喊了,说明眼前的这支卢龙军骑兵小队受到了追击和追杀。

从自己视野中突前几名骑兵摇摇晃晃的轮廓,以及他们在百步之外就开始扯着嗓子喊救命的表现,甄炳良可以看出对方的状态并不好。

既然是被追击,那么这支骑兵后面肯定有追兵,打开营门,帮助这支卢龙骑兵是有巨大风险的。

饶是如此,考虑到预估的追击骑兵的数量其实并不多,甄炳良依旧很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脱困,至少是希望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掩护,帮助他们撤到军营之内。

甄炳良的期望很好,但是自家将军谭忠的命令同样清晰有效。

而甄炳良很清楚自家将军的性格和习惯,作为老派的唐军将领,自家将军谭忠古板而严苛,他做出的命令和决定极难改变。

虽然率领十五万卢龙大军南下的主帅是出身河东裴氏旁支的裴明仁,但是刘氏所属的卢龙军中资格最老,军功最盛,威望最高的却是这位老将。

如果不是杀兄弑父使得刘总心虚不已,统兵南下的根本就轮不到裴明仁执掌帅旗,饶是如此,

在卢龙军,除非大老板刘总亲自下令,否则没有人有本事让他改变主意,他老人家不发话,自己轻举妄动,结果只有一个,头悬梁,锥刺骨。

是以,除了一边看着前方,一边看着谭忠,除了干着急也无可奈何,就在甄炳良心急如焚的时候,声音再次从前方的逃亡小队传来。

相比较之前的第一声求救的声音,由于距离近了太多,这一次的声音也格外的清晰。

“我是常游击麾下静塞军骑兵营队正郭铮”

听到郭铮的名字,甄炳良身体直接就是一震,连身上的甲胄都跟着发出了咔嚓的声音,然而接下来。

“看在大家来自幽州,都是河北人的份上,打开营门,拉兄弟一把吧”

甄炳良不仅认识郭铮,而且了解郭铮的性格和为人。

郭铮那带着哭腔,声嘶力竭的呼喊,让甄炳良很是惊讶,而最后的那个拉兄弟一把,听得甄炳良是哭笑不得。

郭铮属于那种谨慎、小心、观察敏锐,但是又很倔强的家伙,以甄炳良对郭铮的了解,如果他不愿意,就算刀架他脖子上也不带服软。

在甄炳良看来,能把郭铮逼到喊出救命,喊出拉兄弟一把这种话来,显然已经是被逼到了绝境

作为谭忠的心腹亲信,甄炳良很了解自家将军,而谭忠也非常熟悉自己的亲信,甄炳良的异常显然逃不过谭忠的眼睛。

“怎么,来人你莫非认识”

如果换做平时,甄炳良肯定是要认真的给谭忠解释一下,不过就现在分秒必争的场景下,多解释几句人命或许就没了。

“认识”

听到甄炳良毫不犹豫的回答,谭忠满意的点了点头。

事实上,在谭忠的眼中甄炳良认识来人或者不认识并不重要,毕竟甄炳良能判断出来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将谭忠自然不会看不出,而且谭忠的判断比甄炳良更为准确,更为迅速。

甚至不需要观察,抵达营门的一瞬间,确定了大队骑兵赶来的时候,谭忠就知道这个点能来的只有常万超带走的卢龙精锐。

对于常万超,谭忠的心绪很是复杂。

常万超这个凭借自己姐姐进入军帐的家伙确实不是个东西,但是他带出去那支骑兵可都是精锐。

更重要的是,裴明仁派出的这三千骑兵并不是只有追击这一项任务。

如果只是追击偷袭了营地的那支骑兵,三千精锐骑兵就足够了,何必再让自己带领整整三万精锐挥师东进。

所谓的追击敌军,报仇雪恨,消除隐患,这其实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利益。

城池战或者城市攻防战,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不是好打的。

在冷兵器时代,拥有凭借高墙深垒的防守一方在城池战中往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攻城战更是成为了绝大多数兵家尽量避免的情况,所以才有了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思想。

寻常的攻城战尚且如此,想要攻陷城高池深,兵精粮足,准备充分的汴州城更是一个接近地狱级别的任务。

莫灵均所部偷袭之前,魏博、成德、卢龙三镇联军不惜代价的狂攻三日,给坚守汴州城的宣武军带来了数千人的伤亡,让韩弘心惊不已。

只不过,占据城池之利的宣武军尚且如此,作为攻城一方的河北三镇叛军的伤亡更是触目惊心,三天不到的时间,三镇的伤亡已经过万,虽然这伤亡是三家共同分担,可是平均一天一千多人的伤亡依旧让三家触目惊心。

更为不妙的是,这种高强度的攻城不仅带来的人员和物资的损失巨大,对士气的损耗则更是难以估量。

攻城战这东西本质上拼的就是消耗,而消耗的正是自家的精锐和底蕴,如果这些东西都被平光了,也就失去了在整个混乱的天下立足的资本。

如果只有一家,可以独享汴州城的难以估量的收益,攻击还能面前维持下去,但是城下的可是勾心斗角貌合神离的三路叛军。

强攻难以为继之后,攻城战就会变成围城战,长久的在自己的地盘之外维持大军带来的消耗足够将河北三镇直接拖垮,到时候分割地盘,以战养战,就会成为必然的结果。

无论是魏博军的张绍章、成德军的仲献军抑或是卢龙军这边的裴明仁、谭忠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对于这样的必然结果早有预见。

相比较其他两军,卢龙军渡河时间尚短,根本就没来得及向外派出斥候,相比较提前到达的魏博军和成德军,他们既没有掌握汴州周围的实际情况,又没有划定未来的占领地盘,在竞争之中处于了绝对的劣势。

莫灵均的偷袭虽然给卢龙军带来的巨大的损失,但从另一个方面,也给了损失惨重的卢龙军一个打着报仇,雪耻,消除攻城隐患而提前出击,获取情报,掌握信息,占据地盘,获得实际利益的的机会。

问题是,卢龙军的损失是真的,借口更是名正言顺,张绍章、仲献军这两个老家伙明知道对方的目的,却没有理由阻止他们。

只不过,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所以才有了两家联手,一家一万兵马打着防止卢龙军孤军深入的名义随行的行为,而这等于将裴明仁、谭忠的如意算盘限制了十之八九。

总之这几个老狐狸在汴州城下这一亩三分地里,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情况下,常万超所率领的三千骑兵的价值飙升,他们既是追击的主力,同时也相当于是大军的前锋和斥候。

从常万超所部传递回来的消息将成为,裴明仁、谭忠作出后续决定的依据。

明明已经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和精锐的亲兵值守大营,为什么谭忠不去休息反而跟随巡兵巡视,还不是因为常万超迟迟没有人返回,谭忠难以入眠么。

既然已经判定了来者是跟随常万超出击的骑兵,谭忠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派人把他们救下来,哪怕后面跟着千军万马,哪怕冒着啸营的风险

只不过,追击的兵马显然不多,了不起三五百骑而已,而且能实现这种追击的肯定是轻骑兵,不可能是有冲阵能力的重骑兵。

营门处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是也足有两三百人,而且强弓硬弩应有尽有,更是已经根据甄炳良的命令已经做好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依托拒马、营门进行防御,区区几百轻骑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翻上天,这种小规模的战斗自然不需要谭忠亲自指挥。

谭忠很了解甄炳良的品行、能力和素养。

严格说起来,甄炳良不是一个天赋异禀帅才,也不是一个勇猛过人的悍将,谭忠之所以会将他作为自己的亲信和心腹,胜在勤勉,踏实,小心、谨慎。

也正是因为甄炳良的特点,谭忠才在军心不稳,饿狼在侧,生怕出现变故的情况下,把他留在了夜晚值守的重要岗位上。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就今天晚上的情况,如果不是甄炳良值守,但凡换一个不够沉稳的家伙,那么现在整个大营恐怕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现在,既然甄炳良和常万超派回来的人有旧,那么直接交给他就更是恰如其分,随即说道。

“那就交给你了”

果不其然,听到谭忠的命令,甄炳良欢欣鼓舞,

甄炳良为唐人,比出身契丹的郭铮要年长七的职位也没有可比性,如果说两人有什么交集,那就是两人都出自于蓟州渔阳静塞军。

真正让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是性格,勤勉,踏实,小心、谨慎的甄炳良对同样谨慎、细致,但是天赋秉异的郭铮充满了好感。

现在,既然有机会救下自己的挚友,甄炳良自然会竭尽全力。

随着命令下达,立刻下令指挥营门处的兵马打开营门,同时命令弓箭手,弩手列阵做好攻击准备。

只不过,骑兵的速度远不是步卒可以比拟的。

以骑兵奔驰的速度,百步的距离对骑兵来说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息,等谭忠给甄炳良授权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郭铮距离营门已经不足五十步。

饶是营门的卢龙军已经竭尽全力,等郭铮等几人冲到营门之前的时候营门也堪堪打开,而挡在营门之前的拒马还放在原地。

在出发之前,郭铮其实并不明白莫灵均为什么要让自己再三选择,并且给了自己拒绝的机会。

然而到来这里,郭铮终于知道莫灵均为什么给了自己拒绝的机会,尤其是感觉到了战马的颤抖之后,郭铮恍然九死一生根本就不足以形容眼前的凶险。

四尺高的拒马就那么静静的挡在面前,看到了火光照耀下的拒马之下,胯下的战马本能的想要止步,然而狂奔了一路,体力彻底耗尽四条腿儿都在打颤的战马,实在没有足够的力量停止自己的脚步。

带着惊恐的嘶鸣声,郭铮胯下的战马直挺挺的撞上了四尺高,大腿粗细的拒马之上,瞬间在巨大的惯性之下,战马直接被分成了数块飞了出去。

而战马之上的郭铮,则直接从战马之上直接被甩出了两丈高,直挺挺的飞向了卢龙军的营地之中。

飞翔在空中的时刻,郭铮终于明白了莫灵均临行之前的给所有出发的人的最后一句话:

“只要能冲入卢龙军的军营,就没有人能怀疑你们的身份”

“真t信了个鬼”这是郭铮昏迷之前的最后一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