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07章 龟兹白发今仍在,唐旗不落戍长安(终)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元和七年,八月下,大将军戎引军出行。

出长安,过陈仓,越陇山,月旬不足,行军千里,复达陇右,遇斥候,始临战事。

九月中,戎领军,袭陇城,攻成纪,以攻代诱,偏师走,入秦原,行清水,渭水溯流,袭伏羌,七战七捷,斩首三万,三载沦陷,秦州光复。

十月中,陇南初雪至,长缨渭水溯流临陇西襄武。

元和七年,十月二十八,渭水河畔,陇西城外,大雪初至。

、蒙乾、王铮、林宇等长缨军高级军校全员在列。

除却长缨军之外,配合郭戎主攻方向的各个军校也已经在列。

比如:

在长缨军以北,和长缨军协同作战的朔方、振武军所属的范希朝、莫灵均、董嘉、李焱、沙洲、德刚、裴松等;

跟随在长缨军身后,提供支援,护佑侧翼的神武军、左武卫、右武卫所属李锐、李元奕、韩湘、黄汉铠等;

在长缨军以南,和长缨军协同作战的剑南北军、陇右道所属各军的,薛丛、张泰成、杨鑫、邵树民、郭图、高承明高崇文子等;

配属长缨军突进的“陇右道唐协军”所属的唐、吐蕃、突厥高级将领,穆图、鱼布泽等;

由原宣武、魏博、鲁北、义成等藩镇重组,以辅兵和二线随军的军的高级将领,韩充、田季安、邹远、欧阳粱等。

一个小小的中军大帐之内,几乎涵盖了如今大唐六成以上的高级军将,而这些高级将领所指挥的涵盖了整个唐敌国八成以上的精锐。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场景,原因只有一个,今天是西征军宣布部署和任务的日子。

此时此刻,这些唐军的高级将领齐齐的围绕在中军大帐中央,那一座长缨军侦察营和工兵营花费了整整六天完成的大型陇南沙盘周围。

罗手持指挥棒,向在场的军校们讲解。

沙盘之上密密麻麻的插满了各种颜色的旗帜,其中以红、蓝、黑三色为主,还有黄、白、紫等颜色的辅助。

红色,代表了长缨军,神武军,左武卫,右武卫,朔方、振武军的骑兵这些战斗力最强,需要承担一线进攻任务的唐军。

蓝色,代表了承担辅助任务的,川北、陇右、宣武等藩镇军以及陇右、漠北的唐协军。

黑色,代表了作为对手的吐蕃、剑南,以及没有出现在沙盘上的南诏、倭国。

紫色,代表了重要的关隘和要塞。

白色,代表了在沙盘上以及不在沙盘上的陇右、辽东、漠北以及在组建中的岭南唐协军。

至于黄色,则代表了经过了训练和考核之后,跟进的补充兵。

乍一看非常复杂,但是当了解了各种颜色的标记之后,所有的信息则一目了然。

从整体态势上看,随着秦州一线吐蕃守军的溃退,使得陇南、陇西的唐军得以连成一体。

以郭戎直接指挥之下,长缨军、神武军为核心的中路为锋芒,北侧朔方、振武,南侧陇右、川北为辅助,总数量超过四十万的唐军已经在北至朔方,南到松州近千里的战线上全面展开。

可以说,从一开始,在郭戎指挥下的唐军就拿出了猛虎下山,势在必得的架势。

对于吐蕃人来说,唐军的架势是虽然吓人,但是却使得很多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就比如吐蕃大相赤苏仁谢,比如吐蕃东境五道节度使尼玛巴扎。

毕竟,唐军的进攻并不是什么秘密,

谁都知道,吐蕃和大唐之间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如有可能,谁都不愿意放弃置对方于死地的机会。

否则也不会有举世攻唐的存在。

从举世攻唐失败之后,每一个智商在线的吐蕃人都预感到了这一天。

毕竟,吐蕃、剑南、南诏联军还没有撤出关中,河北三镇叛军还在的时候,唐人的皇帝,唐人的中枢,唐人的军队就已经开始酝酿,开始铺垫,开始宣扬。

什么,“举世攻唐”是和“渭水之盟”一样的屈辱,只有铁和鲜血才能洗刷

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太上皇驾崩于护国之阵皇子战死于关隘之上,

什么,大唐的锐士死守关隘,寸步不退,全员壮烈

什么,什么土狼野心,昭然若揭

什么,恶敌觊觎长存,亡我之心不死

虽然这些宣传里面,没有一句直接提到吐蕃,但是每一字都都直接贴到了吐蕃人的脸上。

如果说,刚开始,吐蕃人还有可以自我麻痹,但是

要知道,大唐会往吐蕃派间谍,吐蕃一样会向大唐派遣细作,虽然不如禁军的侦察兵精锐,不如长公主府商队的剑士们灵活,但是他们终究是也是吐蕃的精英,收集相应的信息是本能。

于是乎

李唐的河北叛军覆灭

在半岛苟活了数百年的新罗、百济没了

覆灭百年,趁机死而复生的高句丽被挫骨扬灰

在吐蕃人眼中,趁火打劫的渤海国都被借机连根拔起,屠城灭国

发动辽东的诸族,更是被唐军和被唐军武装起来的“唐协军”从辽东一路追杀了数千里,硬是追杀到了被冰雪覆盖的天尽头

更让吐蕃人无法想象的是,据说唐人追杀到了天尽头之后,还专门在天尽头立碑: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凡唐旗所展,兵峰所至,皆为臣妾

凡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枭其首,斩其颅,焚其宗,赤地千里

凡四方胡虏,有敢犯者,必毁其城,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杀人不过头点地,灭国也不过分亡国灭种,你t从辽东一直追杀到天尽头,这算怎么回事

这都快比得上千年之前,被刘汉打的狼奔豕突的北匈奴了。

还有,所有人都知道你们唐人喜欢以汉代唐,但是你们唐人,有汉国号的碑文是几个意思

当然,最让吐蕃人,尤其是吐蕃大相赤苏仁谢为首的吐蕃上层,最恐惧的还是唐人这一次的作风。

以往,唐人往往会留有余地,更会顾忌天朝上国的威严。

虽然吐蕃在内的各国没少在心中吐槽唐人、汉人的虚伪,但那所有人都知道,这确实也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作死之后还有一个保命的机会,否则就半岛的几个弹丸小国怎么可能苟延残喘百年。

而这一次,唐军不仅撕下了伪装,更把这些话做到了实处,真的在亡国灭种,挫骨扬灰。

所有人都再说,唐人并不可怕,实在打不过,我们吐蕃人还有高原,还有高原“气疫”的保护,只要高原还在,唐人就永远不可能占领高原。

曾经,赤苏仁谢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真正执掌吐蕃站在更高的位置之后,他发现这个想法是何等的幼稚。

高原确实比遥远、比寒冷更能保护自己,但是这就真的能阻止唐人覆灭吐蕃么

答案是不能

因为唐人已经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组建起了一支规模高达十万,完全由吐蕃人组成的军队。

“气疫”已经不再是吐蕃人独有,高原已经不再是吐蕃人的壁垒和摇篮。

况且,赤苏仁谢知道,就算没有吐蕃人组成的唐协军,吐蕃也一定扛不住如今唐人的进攻。

漠北寒冬滴水成冰,辽东水处如柱,那是何等的寒冷,但是那又如何

影响了匈奴、突厥、薛延陀被打的狼奔豕突么

影响了吉利可汗被从老鼠洞里挖出来去长安跳舞么

影响了新罗、百济、渤海国被连根拔起,挫骨扬灰么

影响了回鹘王族的药葛罗氏被践踏,唐人的公主执掌草原么

引响了比吐蕃人还要凶悍,还要野蛮的辽东诸族被追杀到天尽头么

能决定这一切的,只有唐人自己

唐人自己衰弱的时候,吐蕃、回鹘、高句丽都可以肆意跳档,吐蕃甚至可以攻破长安。

然而,很不幸的是,大唐衰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如果有再选择一次的机会,真正掌控吐蕃的大相赤苏仁谢绝对不会听从尼玛巴扎和那个叫做陈宏志的唐人的鬼话,搞什么举世攻唐。

然而,实际上终究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赤苏仁谢心里苦,心里怕,但是他没有地方可以宣泄和诉说。

所以,赤苏仁谢只能选择战斗,只能选择继续集中所有的力量,在河西这一片吐蕃人无法放弃的地方和唐军决一死战。

所以,赤苏仁谢将剩余的一切交给了他的盟友,吐蕃将领中的后起之秀,吐蕃人眼中的希望之星,最坚定的反唐派,也是对于唐军主帅郭戎最为熟悉,最为了解的吐蕃人,吐蕃东境五道节度使,尼玛巴扎。

在唐军注定西征,吐蕃大唐必有一战的情况下,尼玛巴扎从关中返回之日就已经在布局,以防御注定会到来的唐军。

而尼玛巴扎防御的第一步就是严查奸细,为此,尼玛巴扎不惜硬抗所有的压力,关闭榷场,封锁已经重新运行了三年之久,给所有吐蕃贵族带来丰厚利润的丝绸之路。

第二点,开始加固城墙,加强重要城内内部的防御,试图将丝绸之路上每一座城池都变成堡垒一般的存在。

第三,拼命的向赤苏仁谢所要兵力,粮食,物资,用来填充他准备的堡垒,

尼玛巴扎的想法是对的,行动也是迅捷有力的,在赤苏仁谢的支持下,在屠刀的血腥之下,榷场关闭了,商路暂停了,唐人的商队也消失在了吐蕃人控制的城池之外。

但是,尼玛巴扎终究读书太少了,至少他没有读过一本叫资本论的著作,当然,这不是他的错。

因为他没有读过资本论,他不会知道这样一句话:

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吐蕃的贵族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资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法律,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商路开通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所获得了往昔百倍的利益。

在政治上,赤苏仁谢和尼玛巴扎确实取得了成功,牢牢的掌控住了吐蕃的军政大权,但是在经济上,在数不清的商队的蚕食之下,再加上百倍利润的刺激,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吐蕃人更加的支离破碎。

在这种情况下,商路怎么真正断绝。

断绝的,只是存在在吐蕃人掌控的城池之间的商路,大唐延伸到了大食、延伸到了欧罗巴的丝绸之路却从未停止。

所以,通过这些内部的蛀虫和硕鼠,赤苏仁谢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保留的呈现在了郭戎的案头,然后,呈现在了陇西城城外,长缨军西征军的巨型沙盘之上。

在沙盘之上,尼玛巴扎麾下近四十万吐蕃主力清晰的分布为了东、西两个集团。

尼玛巴扎部署在东部的兵力主要在渭州境内。

依托渭水、鄣水,以襄武、陇西、鄣县、渭源四座相距最远不过五十里的城池为核心组成的第一道防线。

襄武、陇西、鄣县、渭源四座核心的城池已经被彻底的要塞化,城池和城之之间则被大小的堡垒链接,从而将整片区域彻底的堡垒化、要塞化。

为了填充这一道防线,尼玛巴扎集中了近二十万人,囤积了足够二十万人消耗一个年的各种物资,而沿着河道分布的城池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相比较渭州呈现团状的布防,尼玛巴扎部署在西部的布防则呈现带状。

其兵力主要沿着湟水及其支流,从兰州分别延伸向河州、鄯州,兵力同样是二十万上下。

其中,兰州、河州、鄯州为其三个防御的核心阶段,而这三个核心节点之间,则是吐蕃真正的粮食主产区。

在东、西,两个集团的中间,尼玛巴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沿着中间的河谷修筑了密集的堡垒、要塞。

从而形成了东部依托要塞防御,西部通过走廊支援的策略。

在中军大帐中央最醒目的位置,则是一副长丈的巨型地图。

地图上详细的标注了整个大唐以及吐蕃,西域,辽东,漠北,安南,东海的主要城池。

这一幅巨型地图之上,同样标注了作为主战区的陇南,只不过在这里可以看出,陇南并不是尼玛巴扎设置防线的全部。

鄯州、河州并不是从兰州外延的终点,而是两条向外无限延伸的延长线。

一条通过鄯州连接西域,另外一条通过河州连接高原,而这两条将成为最前方渭州前线的生命线。

到来这里,尼玛巴扎和赤苏仁谢的思路已经清晰的展现在了郭戎、西征军的面前。

以渭州的四座城池为核心,从后方补充,无限制的消耗郭戎所率领的士气兵力,消耗大唐的国力。

“这就是吐蕃人的整日思路。”

当罗,将郭戎、范希朝、李锐以及长缨军参谋团分析出的吐蕃防御思路彻底解析完毕,整个中军大帐彻底陷入了沉寂之中,这些唐军的高级将领们,集体陷入了深深的思虑。

“所以说,吐蕃人是准备打消耗战,依靠消耗战硬生生的将我们拖垮”

“不错”

对于精准的概括,郭戎明确的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随之,沉寂的军帐内再度热闹了起来。

得到了郭戎的示意之后,罗没有等将领们将自己的思路延伸,再次开口。

“现在,由我宣读具体部署”

随着罗的声音,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迅速的回到了沙盘之上。

“长缨军,”

“左武卫”

“朔方”

每一个部署下达,军帐之内的气氛的诡异就增加一份,年长一些的将领还好,相当一部分年轻将领的面容上更是写满了惊诧,尤其是那些不是在禁军中领军的将领。

当所有的部署完成之后,整个军帐之内气氛诡异而惊诧,不解而茫然的将领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自信。

直到,整整十几息之后,实在安耐不住疑惑的李焱举起了手,得到了郭戎的同意之后,带着疑惑的开口道。

“大帅,吐蕃人准备消耗,我们不是应该分割包围,以速战应对,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故意和对方拼消耗啊,这岂不是正中了对方的下怀。”

听到折牧雨的疑问,看到在场相当一部分军校赞同的神情,郭戎、范希朝等几个真正决策者脸上却顾上了满意的笑容。

“说的好,我想要的就是消耗”

“可是,大帅,我们步、骑军总数可是超过了四十万,这种消耗”

李焱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因为他看到了郭戎、范希朝、罗、李锐等人的笑容,一时间有些茫然。

“大帅,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郭戎呵呵一笑,轻轻抬手道。

“玄光啊,你有多久没有回过长安,没有回过关中,没有回过河北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李焱愣住了,同样愣住的还有在场绝大多数非禁军的将领,因为他们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回过长安了。

“诸位,如今的大唐已经今非昔比了,吐蕃人想要要靠区区四十万人马的消耗就拖垮大唐,纯属痴心妄想。”

郭戎没有直接解释看,而是唤过了一名年轻的长缨军士卒,让他讲述,从长安到陇西所见到的一切。

良种、蒸汽轮船、数不清的冒着烟囱的工厂,一项又一项的内容一边又一边刷新着在场军校们的认知。

看着一个个呆若木鸡的家伙,郭戎的心中却升起了一丝哀伤,如果不是为了这些,老子何必要再等三年,如果不是多等这三年,义父或许真的能等到这一天

元和七年,十月二十百二十架投石车静静的矗立正在了陇西城外。

随着一声令下,一枚枚冰弹开始疯狂的朝着陇西飞去。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狂轰,持续了整整两个月多月的时间。

刚开始是冰弹,后来增加了泥弹,等到城内的有生力量被损耗殆尽之后,石弹和火药做成的炸弹上场。

元和八年,正月初八,在连续两个半月,近七十天的轰击之下,陇西彻底沦为了一片废墟。

三月十六,襄武城破。

陇西、襄武两战,超过二十万吐蕃战兵死在了唐军饱和式的攻击之下,这损失不可谓不惊人,不可谓不惨重。

然而,尼玛巴扎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以两座城池,拖延了唐军整整半年的时间,划算。

更重要的是,尼玛巴扎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获得了包括赤苏仁谢在内吐蕃上层的认可。

人员、物资,正源源不断的朝着陇南集中,利用获得的支援,和半年的时间,堡垒化的防御再次被延伸。

接下来,唐军继续饱和进攻,吐蕃依旧死守要塞,陇南的鏖战在继续,在不知不觉之间,高原本土和西域已经被渐渐的抽空。

当时间来到元和直在佯动,从未发动进攻的两支偏师突然进攻。

十万唐协军直扑逻些城,瞄准了吐蕃人的命门,早就被抽空的逻些城几乎束手就擒。

七万精锐振武、朔方骑兵,突袭作为尼玛巴扎后方支点的兰州。

里应外合之下,骑军顺利突入城内,兰州一战而下。

随后,朔方、振武骑兵在吐蕃勋贵和河西唐人的引领之下全面突袭河西。

在吐蕃精锐已经被抽调一空的情况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唐铁骑,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一样的河西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一个不到的时间,凉州、瓜州、沙洲、肃州、岷州、西州、伊州全部易手。

当时间来到元和八年的十月,偌大的河西走廊之上,吐蕃人只剩下了几个孤零零的堡垒,而郭戎将这些留给了禁军,带领骑兵直奔安西。

元和八年,十月十七,离开龟兹整整九年之久的郭戎终于再次来到这朝思暮想的地方。

元和面有些残破的北庭军战旗,再次缓缓的在庭州城头升起。

“灵均”

“末将在”

“义父交给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我把安西,安西交给你了”

“那你”

“我”

郭戎缓缓的回头,看向了自己的身边,马车上塞满了数不清的黑色的小坛子,望着这一个个的坛子,郭戎看到了那一个个倚在城墙上插科打诨的白头翁。

轻轻的叹出一口气,郭戎轻轻的说道。

“我带老头子们回家,回长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9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