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04章 立个碑,上自古以来!

书名: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元和五年十月,以粟末靺鞨为主的辽东唐协第一军为先锋,十二万唐协军,八万长安禁军,两万安东军,二十多万精锐分兵数路,直接杀奔辽东东部的渤海国。

其中,郭戎亲率长缨军兵锋直指渤海国西部重镇扶余,李愬率领轻装骑兵,突袭渤海国真正的都城上京显德府。

十月十二,长缨军抵达渤海国西部重镇,也是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边军所在,堪称渤海国希望的扶余。

面对突如其来的长缨军,驻守扶余的渤海边军倾巢而出,结果撞上了满编制、满状态、满配给,处于真正巅峰状态的长缨军。

说实话,长缨军的战斗力确实强横,但是正因为强,所以遭遇的绝大多数都是被动和不利的状态。

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要么拒营死守,要么决死突击,根本就不可能在从容的情况下完成部署。

这就导致长缨军很少有机会可以按部就班的展开,按部就班的列阵,按部就班的完成长缨军版本的标准野战战阵。

很幸运,渤海国的边军,成为了第一支享受长缨军野战战阵的军队,想感受跨时代的打击。

很不幸,渤海国的边军,成为了第一支享受长缨军野战战阵的军队,成为这种战术之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左威卫使用过的,改良之后单兵操持三石重弩,

升级之后磅数稳定在一石二,可以实现短时间速射的强弓,

有效射程超过八百步,已经实现连发功能,可以随意调整射角的第三版升级八牛弩,

增强了机动性和稳定性,缩小了体积,射程超过两百步的轻型投石车,

进攻之中,成片成片的死在弓箭手、弩手、八牛弩、投石车组成的饱和攻击的远程体系之下。

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战法先进,装备完善,技术压制,这一波,长缨军终于算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长缨军的战兵们是爽了,过瘾了,郭戎也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验证的东西,然而作为对手的渤海边军来说,这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数千人砸进去了,结果连长缨军的毛都没有摸到,这种感觉让渤海人从战兵到统帅感觉到的是无助和绝望。

在弩手和弓箭手放水的情况下,渤海人好不容易,突进到了长缨军的阵前,结果他们发现,到了这里并不是噩梦的结束,而是噩梦的开始。

身披重甲,头戴铁胄,手持陌刀,握紧步槊的重步兵们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劈斩的陌刀,突刺的步槊,无孔不入的长矛、长枪,带来的是那种真正的窒息感。

一次、两次、三次

一个上午的时间,这种疯狂的、连绵不绝的进攻持续了整整六个波次,然而除了在唐军的战阵之前留下了七八千具尸体,让唐军损耗的了大量的箭矢、弩矢、礌石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效果。

相比较其他人或者其他力量,镇守渤海国西部门户,常年和深山老林中更加野蛮的蛮族交战的渤海边军确实悍勇。

面对这种依旧悍不畏死的一波又一波前行,然而无论是信心、战意或者信念都是有限度的,没有人可以无限度的承受这种损失。

尤其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

临近正午,渤海军的最后一次尝试之中,这些悍勇的渤海人终于崩溃了,进攻随之变成了溃退。

换做其他时候,郭戎会在第一时间让重步兵跟上,轻步兵和弓箭手护佑重步兵侧翼,同时准备就绪的骑兵从两翼包抄,完成一次简单的、模块化的歼灭战。

然而,这一次,面对溃散的渤海军,郭戎没有下达任何一个命令,而长缨军的战阵纹丝不动,静静的目送溃散的渤海人逃入扶余城中。

长缨军以战损百人不到的代价,斩首近万,更是将这支渤海人最后希望的队伍的胆气彻底震碎。

随后,长缨军就这么静静的驻扎在了扶余城之外,围而不攻,彻底进入了佛系的状态。

长缨军不进攻,渤海人自然也不敢出击。

于是乎,当整个渤海国战火连天的时候,位于渤海国最西端的扶余城下,却保持了诡异的平静。

然而,扶余城下的长缨军围而不攻,却不代表所有的兵马都如此的佛系,要知道正渤海境内可是有整整十二万人的“唐协军”。

平心而论,这些唐协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是在禁军和安东军退役老卒的指挥之下战斗力的下限却也不会太低。

为了增强他们的攻坚能力,郭戎和李愬还专门为他们配属了工兵营或者器械营。

虽然这些配属的工兵营和器械营,不会跟随配属的“唐协军”一起行动,但是距离配属部分“唐协军”的距离却不会很远。

再加上,襄平战后,渤海国内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战兵,凭借配属了工兵营或者器械营,并且有老卒指挥的唐协军几乎可以用横着走来形容。

就算真的运气不好,碰上了某些硬茬子,也没关系。

除却单独配属的工兵营和器械营,以及围困扶余的长缨军,剩余的四万禁军进入渤海之后,迅速占据渤海国内重要的战略要地,然后以营和团为单位,或者均匀的分布在各支“唐协军”之间,以方便为各路的“唐协军”提供必要支持和保护。

在这一系列的加持之下,十几万“唐协军”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冲入了渤海国的腹地。

虽然“唐协军”们,分兵数路,但是他们的行动轨迹和大致的做法却大同小异。

最初,这些“唐协军”还小心翼翼,略有收敛,但是随着深入渤海的距离加深,了解了渤海国已经空心化之后,这些“唐协军”越发的猖狂。

十月十三,长缨军抵达扶余城的第二天,以高句丽人为主的唐协军第二军,包围了渤海扶余府的仙州。

相比较渤海国府邸,作为边境的城池,仙州本就有一定的守卫力量,再加上距离扶余城不到两百里的距离,所以面对唐协军的劝降,仙州守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拒绝。

然而,在攻城战之中,这支以高句丽遗民为主的唐协军遭遇了仙州守军的迎头痛击。

吃了亏之后,辽东唐协第二军开始不讲武德的摇人。

首先到达仙州的是距离他们路程不到半天,本就配属他们的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紧接着到达的是左威卫的两个战兵营和左千牛为所属的一个战兵营,而这并不是全部。

根据仙州的城防,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准备好了整整四十架投石车,并准备了两个基数,总计四千枚石弹、冰弹。

而他们准备军械的三天之内,到达了仙州城外的禁军数量已经达到了整整六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

再加上本就配属辽东唐协第二军的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仙州城下禁军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万人。

这种规模,已经超过了禁军一个卫的兵力,对于仙州,这样一座只有一丈多,守卫不足三千人小城来说,着实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

若是守军的力量更强大一点,工兵和器械兵还会稍微收敛一点,然而,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不在一个水平线之上。

于是,配属唐协第二军的左威卫工兵和器械兵们直接大大咧咧的把四十架投石车摆放到了距离城墙只有百步的地方,一字摆开。

然后,在整整三万人的围观之下,四十架投石车开始一刻不停的朝着仙州城发射着石弹、木弹、冰弹。

虽然木弹和冰弹的威力不如石弹,但是在寒冬时间,冰弹无疑是容易制造的丹药,而且冰弹的毁伤力不如石弹,不代表杀伤力不足。

事实上,冰弹和城墙撞击之后,所形成的冰凌,无异于无数支锋锐,尖利的利刃。

饶是木弹和冰弹的威力不足,但是在整整一个半时辰的轰击之下,仙州那孱弱的城墙已经轰然倒塌。

不仅城墙轰然倒下,在连绵不绝的投射之下,城头之上已经看不到半个守军的影子。

然而,此时此刻,左威卫的工兵和器械兵准备的弹药还有半个基数,而且是以临时制作的冰弹为主。

本着不浪费资源的原则,剩余的近千枚各式的冰弹、木弹、石弹抛射一空。

紧接着,在第一轮进攻中吃了大亏的唐协第二军全员出动,沿着被轰塌的缺口冲入了城内。

刚开始,在禁军和安东军退役老卒的约束之下,唐协第二军的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军纪。

然而随着深入,随着第一个反杀,一切开始向着崩坏的方向发展。

清缴变成劫掠,

劫掠的过程中渐渐的增加了奸淫,

劫掠、奸淫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带来的杀戮,

劫掠、奸淫、杀戮的规模从小变得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渐渐的扩展到了整个仙州,扩展到了整个唐协第二军。

对于这种情况,来自禁军、安东军的老卒们嗤之以鼻,但是他们牢牢的遵守了出征之前就接受的军令。

这些作为指挥者的老卒们,既没有参与,也没有阻止,更没有火上浇油,而是在局面演变到彻底无法收拾之前,重申的两道命令。

第一,一切的缴获需要交公,经过正理和统筹之后,重新的进行分派。

第二,他们的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之后清晨的军号吹响之前,所有的唐协军必须归队,否则会以叛逃论处。

强调完命令,重申完要求,这些属于禁军和安东军的老兵们悄悄的退出了城池,和其他唐军一起驻扎在了城外,将城池彻底留给了那些已经失去了理性和人性的家伙。

整整三天的时间,仙州从一座美丽、恬静的辽东小城,变成了充斥着贪婪、血腥、残暴的人间地狱。

当第四天的清晨即将到来的时候,一场大火从城西出现,并迅速的蔓延到了整个仙州。

在火光的掩护之下,一队队,一列列,一名名神情亢奋,盔歪甲斜,脚步虚浮,身体虚弱疲惫的身影离开。

而整个仙州则彻底被大火所吞噬,渐渐的,这一场大火,这一场战斗,一场肆虐渐渐的传扬开来。

十月十八,渤海国西京鸭绿府被攻陷,随后唐协军入城之后屠城三日。

三天的时间,西京鸭绿府内近十万渤海人被屠戮殆尽,财货劫掠一空。

屠城和劫掠完成之后,唐协军放火,将已经如同人间惨剧的城市点燃,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三天夜。

十月二十六,在左千牛卫一部的支持之下,以新罗、百济人为主的辽东唐协军第一军攻克渤海国南京南海府。

城破,唐协军屠城,放火

整个渤海国,随着“唐协军”的步伐,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彻底焚灭。

整个渤海国正在一点一点的被焚灭,被肢解,但是这一切似乎和扶余城没有什么关系。

在扶余城下,一切依旧是那么的平静。

平静之下,每一条战报都被精准的传递到了扶余城内。

然而,这种情况之下,扶余城内的渤海郡又能做些什么

直到郭戎提出了一个建议,仿照其他唐协军,把扶余城内渤海国仅存的几万精锐也改编为唐协军,从而保留以一本渤海国的存在。

最初,渤海人拒绝了郭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一场又一场屠杀的进行,扶余城的渤海人服从了。

最终,辽东唐协军的数量从六变成了九,在郭戎的刻意引导之下,动手屠城,分成的六支唐协军成为了他们一生的死敌。

当时间来到元和五年的最后一个月,位于渤海国最东边的安州被唐协军攻陷,自此渤海国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全部被攻陷,被焚毁,近百座万人以上的京观星罗棋布的散落在曾经渤海国的故土上。

到了这里,曾经的“东海盛国”渤海国已经彻底的从一个历史知识,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在风雪之中,在辽东的极寒之中,拿下了渤海海国五京十五府之后,郭戎和李愬停止了进军的步伐,转而在渤海国仅存的一座城池,李愬千里突袭的上京显德府。

随着渤海国覆灭,显德府有了另外的名字,大唐东海道渤州。

元和六年五月,在原渤海国停留了整整六月之后,郭戎率领长缨军在内禁军踏上了返程之路。

至于剩下的唐协军则在李愬的统筹之下,继续向整个辽东进军,而郭戎给李愬的建议是让那些在渤海见了腥的“唐协军”一直打到最北边没有陆地的地方。

好好立个碑,以证明,自古以来,这都是我们的地方,也算发挥一下那些渣滓们的余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784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