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6章 扬帆启航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那宝藏,是满满的四箱兵书。

没错,就是金大公子书房的架子上那些兵书的本尊!足足120部、500余卷兵书都被原先的金公子拆了封面塞在床底下喂蛀虫。金士麒把它们全都拖到书房里,又把书架上那些内容尴尬的书籍也搬下来,准备更换封面。

这是技术活儿啊。府里识字的人只有那几个譬如孙管家、田师傅。金士麒寻思了一圈儿,太尴尬了,还是自己干吧。

他揭掉《武经总要》的封面,把《奴婢还要》丢在地上他想了想,把《奴婢还要》放在桌子上。不舍得丢啊,这也算是文化艺术吧。他揭掉《弓弩操训》封面,把《闺阁密训》放好。他揭掉《武穆遗书》的封面,把《私闺三十六式》拿出来,那书正好掀开了,哎,印得倒是满精致的,还套印了五色彩呢!

“啊,我是老爷啊,没人管的。”金士麒捧起来研究。

然后,莫儿就推门进来了。“爷,在用功?”

“是兵法。”金士麒手一抖,那书就滑落地上,正展现出第十六式的奥妙。

屋子里很静。

莫儿想逃跑,又不敢,就低着头红着脸,把书捡起来放在桌子上。金士麒就要抱她。抱也罢了,手上却格外不老实。

“还有十天。”莫儿忙指着房门外的“倒计时”说。

“谁教你算数的,着实可恶。”金士麒不放手。

“小桃会进来。”莫儿又说,“我爹让她寸步不离保护我。”

金士麒哈哈大笑。莫儿也低着头笑着,又看到桌子上的一本书,疑问:“爷,你这本《孙子兵法》的署名,是笑笑兰陵生?”

“盗印的,写错了名字”金士麒按住她的手不许她翻看,忽然又惊讶:“嗯?莫儿,你识字?”

莫儿莞尔一笑。“跟着爹胡乱识的,只读到‘列女’。”

金士麒大喜。这个时代男子的识字率不到十分之一,女子更是百分之一。没错,那苏木匠曾经是小吏,也知道教授女儿读书识字,是想提升闺女的身价吧。

“好莫儿,甭管烈女了,相公有军令给你。”金士麒便指着满屋子的各色书籍,给她安排任务:拆掉封面,找到对应的兵书,重新裱糊。

莫儿受了重用,自然开心。待看清了那些书,惊得她嘴唇都颤了。“爷这些书都是你藏的?”

金士麒硬着头皮道:“没错,是我!因为以前我很孤独。”他又叮嘱:“你只管封面,不许翻看里面。那些货色十天之后再对你解禁。”

那段时日过得很快。

天一天天暖了,冰雪已经融化。金士麒每天忙着召集人员、把名单送出去,到处花银子采办物资。偏院的马匹喂得膘肥体壮,金府的行李堆满了院子。莫儿也把500册兵书重新裱糊好,那500册古怪的书籍也被装在箱子里,因为金士麒说那也是一种财富。

莫儿暂且信他。

终于,倒计时第六天,兵部的大员抵达山海关,直奔龙武营。

龙武大营里点将台前,龙武诸家的年轻老爷、公子们齐齐排队,聆听着他们的命运。此刻的心情,比高考出分还刺激百倍。

兵部令授令

金士麒:荫金冠副千户职,以“救民、抗敌”之功晋升二级,授世袭千户。

查应才:以领兵抗敌之功晋升二级,以百户晋试千户。,

姚孟阳:荫祖父姚与贤副千户职,以远航迎敌之功晋升一级,晋试千户。

其余人等,皆荫受父兄职,或以军功直获军户世职。金士骏以勇孝之名、领军突袭毙敌过百之功,竟直晋副千户。三弟金士鹏亦授百户。魏广良等多位私兵军官亦授百户。

龙武子弟、军官总计:千户三人、副千户五人、百户二十四人。

最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最关键的一句:上述人等编为三个千户所,由辽东铁岭卫,迁广西南丹卫。

金士麒心中一跳,“南丹卫,广西?”

跪在旁边的弟弟士骏也惊愕,“那是归桂林府管辖?”

在明代,广西的首府是桂林。

“不错啊!”金士麒赞道,脑袋里展现出一幅苍翠的泼墨山水画卷,缓缓的河流闪着金波,姑娘们撑着竹筏唱歌,筏子上还堆满了熟透的水果。没错,他早听过一首歌,“我想去桂林呀,我有时间却没钱。我想去桂林呀,有钱了却没时间”那是一个好地方,应该吧!无论如何,现在老爷我又有时间又有银子,驾船去广西!

紧接着,兵部大员又宣布了第二道军令

金士麒:任广西柳州水营都司

查应才:任广西南丹卫练兵都司

两位都司得令后,应尽快启程,于天启六年七月一日前抵达赴命。

终于等到了最后一日。

龙武大军现在应该称为广西南丹卫大军,将兵分两路,分头行动。

南丹卫,初建于广西南丹州,后迁往柳州。据说是广西当下规模最大的军卫,下辖八个千户所的兵额。

金士麒领着诸位老爷们(原先那些公子们都升级了),带着家眷仆役们上了龙泽、武腾号两条大船。再加上田师傅和冯虎率领的50名护卫,还有30万白银,把两条大福船压得满满。他们将从山海关出发,沿着大明的海岸线一路向南、再向西。入珠江口,逆西江而上进入广西,最终在柳州红水河畔登陆。

而查应才、金士骏和诸军官们,将率领两千户动迁大军,总计一万人,陆路前往天津。从天津乘坐返程漕运船沿大运河南下,之后换船逆长江、入湘江、过灵渠进入广西,抵达南丹卫。

此去行程三个月,相约六月中旬会合。

金士麒纳取莫儿那一天,也正是出行的吉日。金士麒索性纳妾、出行两件美事一起办。另外金府宅院已经变卖出售搬迁一空,无法布置花烛,索性就直接上船入洞房。

天启六年,三月十六日。宜嫁娶、宜出行、宜沐浴、宜圆房、胎神西南、上上大吉。

下午,吉时。

山海关老龙头码头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顶小轿披着红绸,把苏莫儿送上了龙泽号。随后是号角连绵,火铳声声。两条大船扬起金帆,起锚南行。

那一日,肆虐了半年的北方竟化作了东风,正是南下西行的好风头!

海冰已经笑容,海风也逐渐煦暖。金士麒在船尾摆了喜酒,跟兄弟们一醉方休。

傍晚霞光掩映,坐在龙泽号的后甲板上,金士麒目送山海关徐徐降入地平线。他忽然想起:竟然没上山海关的城头上去看看,真是遗憾啊。而下一次回到山海关又是天启几年?或者是崇祯几年?

一场战争烟消云散,关辽却持续地动荡着。数以百计的官员升迁,调职,发财。也有倒霉的,主管对后金征战的“蓟辽经略”高第大人被安排迁往南京陪都任虚职,那老头一怒之下就递交了辞呈,竟一次就被通过了。山海关总兵杨麒担负了“不救觉华”的罪责,被降职为参将,迁往陕西。主管水师的副总兵查国宁(查应才的伯父)也担了责任,被罚了一年俸禄,改迁到大同去。(注:因为金士麒煽动翅膀,这段历史发生了变化),

最幸福的是金士麒的老朋友太监刘应坤,竟成了山海关监军,肥差!还有一位太监被派去宁远监军,皇帝正在逐渐收权。如此举动可谓影响巨大,据说那几日金銮殿上关于祖制、今制的争论吵翻了天。那一切都与金士麒无关了,他只觉得庆幸幸亏他行动得早,若是现在再去找刘应坤“做生意”,就不是这价码了。

另外一位老熟人、天启六年辽东的第二功臣袁崇焕升级辽东巡抚,主掌关外军政。他正在推进“辽人守辽土”的全盘计划,他重新组建了龙武水师,新任命的4个将军都是辽人。他甚至拿金士麒退出辽东做例子,宣传只有辽人才愿意死心塌地保卫辽东。

袁崇焕的一番鼓吹,让金士麒承担了一些责骂。但也正因此,他在招募技术移民时有成千计的“客籍”兵士甚至底层军官来报名,让他迅速凑够了700名额。

此刻,金士麒想着袁崇焕这角色,深感头疼。“袁崇焕,算是我的贵人吧。”金士麒知道若非此人相助,他这些日子绝不会如此顺利。但从袁崇焕的角度看,却是利用自己?还有那些辽系的将领们顺手推舟放我一马,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舍弃了几十万的银子,以后却独占辽东每年几百万的军费。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实力啊!”

官职、军队、地盘、银子、人脉若没有实力,在这明末的乱世中,弱者只能当作棋子给人家玩,朝不保夕。但金士麒也不应抱怨什么,两个月前他还只是一个备受冷落的公子哥儿,如今却是一支小而强劲的军队领袖。他才十九岁。现在是天启六年,距离最后的浩劫之战还有时间。

“辽东,我还会回来的,还将带着广西雄兵组建的火器化军团。待那时,看谁是这冰原上的最强者!”

金士麒最后的遗憾,是宁远一别之后再没见到老师孙元化。此去人海茫茫,不知何时再见。金士麒之前,孙元化托人送来一封信、一本书。《泰西水法》,一本详尽的欧洲水利机械图册,师公徐光启呕血编绘,只印了20册。金士麒把那图册紧贴在胸口,它比龙泽船底的压舱银还要宝贵。

“老师啊,你倒是真支援我去种田啊!”

天色已晚,酒已喝干,晚霞染着半边海天。

“新郎官,快去洞房。”满甲板的副千户、百户老爷们烂醉地乱喊着:“去播种吧!”“去耕田吧!”“咱广西南丹卫,威武!”

(第一卷终。威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53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