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5章 大笔生意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那晚,在天津爱晚楼的大花厅里,金士麒对着龙武子弟们讲述道

我有一个梦想,从此我们的银子投入在一处,军队也合在一起,我带你们去找一个安定祥和的地方,重新建立屯堡,潜心发展,建立基业。退一步可以过上安稳富足纸醉金迷的好生活,进一步可以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难道你们要一辈子困守‘铁岭卫’的虚名下吗?每年啃着几百石粮食吗?”金士麒一激动,就喜欢往桌子上跳,“你们若是相信我金士麒,就留在我的船上!若是不信,就领了银子,去铁岭吧。”

关键时刻,姚孟阳也跳上了桌子:“啊,大哥你说的是大家合银子凑份子,组成一个大生意,从此牢不可分。”他装作恍然的样子,“很好啊!”

季锐也往桌子上爬:“眼前这点银子算什么,跟着金兄,我们会富甲天下!”

这俩小子,之所以给他们跟查应才相同的比例,除了他们家族地位之外,也是指望他们此刻的带头作用。其余诸子弟们闻声而动,纷纷狂吼着往桌子上爬,无人离开金士麒的大船。

一张梨花大团桌被十几个年轻老爷们轰然压塌,他们爆笑如雷。满院子的姐们听到声音,皆暗道:威武啊

随后,众人详细约定了合作细则。包括:“首领会议制度”、“全体会议制度”、“年度分利规则”、“增减份子规则”等等,基本模仿于后世的“股份制”。条款太多,不再赘述。

最后,金士麒提出给所有这些条款起个名字,以方便称呼。姚孟阳立刻喊:“爱晚楼约定!”金士麒正要反对,可是众公子们皆狂呼称好。金士麒便飒然一笑,拍板敲定。

“爱晚楼团队”诞生之后,金士麒便怀揣白银,去找刘应坤谈判。

刘应坤笑道:“海上三天你都不来问我,你倒是很能忍啊。”

金士麒忙说:“小子们担负护送之责,不敢贸然以私事唐突。”

刘应坤一笑,“金士麒,袁大人可是百般夸奖你呢。你走了,对不起他啊!”

金士麒暗道:是啊,你只看到他夸我,没见过他背后算计我呢!他悲情道:“我等世代军户,在哪里不是为朝廷效力。请公公怜惜,我上有年迈体衰的师傅,下有两个不懂事的弟弟”

“好啦,不听你胡诌了。”刘应坤便让随从拿来一个鎏银的大木盒子,打开来,里面是24本烫金的册子,上书“价目书”三字。刘应坤挑出标着“军武乙类”字样的一册,然后用诚恳的目光望着金士麒,“开始谈正事,你买什么?”

“”金士麒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他的“购物单”。

二人进入状态。

金士麒的计划中最关键一步:把龙武子弟们的“铁岭卫千户”改为实授的千户所,并迁往帝国最安全、富庶的地方。他要获得至少十年的发展机会,再谋图天下。

但刘应坤这老狐狸,开始时只答应迁往“九边”的其余军镇,就是北方的长城防线。这不扯淡吗!这是明末啊,九边将会遭到建奴和蒙古轮番来袭,屁股后面是中古北方农民义军铺天盖地。金士麒的历史差归差,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长江以南!”金士麒指着大明广舆地图,“最好是江浙,广东也凑合。”,

“呸!我还想去广东呢!”刘应坤怒道,“不如贵州吧,这个容易,我先下就能拍板。”

“公公你可怜我吧,这几年贵州打仗比辽东还凶。”金士麒做过调查研究。

“那琼州如何?据说最近也繁荣了。”

“琼州四周都是水,我晕船啊公公。”金士麒也不想去海南,那太偏离帝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我制造一大堆先进商品都没地方卖去,太难发展了。

最后刘应坤只能暂时答应他,划到长江以南,不是贵州和琼州。具体地点由兵部研究决定。金士麒只能作罢,但只要离开北方,甩掉“铁岭卫”,到哪儿他都能顽强地活下去。

接下来的谈判倒是一番风顺,房间升腾起浓烈的商业氛围。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此一时唇枪舌战、步步相争。彼一刻四手相握,蜜语甜言。金士麒在他的购物单上逐条争取,刘应坤翻着他的价目书有卖有送

“三个千户所的统编和迁转,一万五千银子。”“成交!”

“两个‘正职都司’,一万银子!”“公公,我和查应才的战功本来就够授都司的!”“这价格就是在你们战功足够的基础上啊小兄弟,你若是没这战功,我要你五万!”“好吧,成交。”

“啊,公公,上次那谁谁转走两千军户只花了三千两。我转走两千户怎么要一万?”“你这哪是军户啊!你这是军户、民户、匠户混杂。”“那不都是咱大明子民嘛!”“你不懂啊,军户容易办,勾个圈儿就能走。民户很复杂,我要先去跑户部转军籍,之后再塞到你的千户所里。”“那公公你辛苦啦!”“我不怕辛苦,辽东我都敢去何况户部,但你把银子花足了!”“好,那一万就一万,咱爽气。”

“你太贪啦!连两条福船你也要?”“公公,我在船上流过血,产生感情啦。”“一条福船造价就是四千六。”“公公,不值那么多银子啊。若是我直接在天津购置了,一条只要两千五啊。”“这‘四千六’可是你老爹去年报上来的价,你要我追查下去吗?”“”“你说话呀!”“嗯,四千六很便宜。可我不是买啊,我只是让你把他转到我的千户所去,那还不是为咱大明效力嘛。”“那两条算你四千。”“不如五百?”“三千!”“一千吧!”“三千不还价,但可以送20匹马给你。”“谢公公,成交!”

最后,金士麒与刘应坤达成了五花八门一揽子协议。涉及军户所建制、军户民户调配、军职担当、田产划拨、船舶、马匹、毛驴、耕牛、种子、农田水利、武器制造、矿藏开采、自由出行等一系列内容。打折后,总价值白银六万两。

双方握手、签字、画押。刘应坤:“三日内付银子。”

“”

“你不相信咱东厂的信誉吗?”

“那,小子们今日就给你送来。”

“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龙武十几家将军都司守备艟总,多年省吃俭用积攒而来,全给你了。”

“那之后你们怎么办?”

“种田呗!”

回到山海关之后,金士麒便开始动迁工作。

最繁重的事情是甄选、召集迁往新领地的人员。明代军民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管束,但金士麒“上头有人”,又获得了足够的名额,可以招募一些“技术移民”。,

金士麒等人是3个千户所的编制,其实可以带走3000户一万多人口。但他只买了2000户的额度,是想控制初期的规模,留得进退的余地。毕竟明代不缺人,到了目的地再扩充人口,吸收当地人进入,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中。更何况他要横跨国土南北迁移,坐船吃饭住宿都非常折腾。

这2000户里大多数都是龙武精兵。原先金府的私兵只剩下200人,其他各府的私兵也只剩下300,再加上金士麒在岛上挑选的300人,总计800兵额,乃是经过辽东一战之后的龙武精华。他们背后就是800户人家。战争中金府和其他军将阵亡的私兵也有500余人,他们的家庭也没有被抛弃。如此下来,就是1300百户。

真正从外面召集的名额,只有700。那些日子金士麒等人就从山海关军营和民户流民中大力招募,能干活的、能种田的、有技术的、会开船的、会写字计算的,纷纷被列入名单。

此时金士麒和龙武营的威望正盛,消息传开,招募现场倒是人山人海。各方官员将领们当然有意见,但没办法,金士麒马上拍屁股走人了,上面又有大员支持,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地看着金士麒到处拉人。

金士麒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山海关匠户所的几千名熟练工匠都带走。但这种根本不可能,山海关也要开张干活。他就把名额压缩到400、300、200最后又花了大笔银子,只带走了50户。其中木匠、建筑类匠人较多,而铁匠、船匠等稀缺职业的只有零星几个,铸炮的师傅更是打死也不给他。

那50户里,第一个就是莫儿他爹,苏长顺。

为了把山海关技术最好的苏木匠写入名单,金士麒送了200两银子给匠户所的官员。那官员还不答应,金士麒就买了一把菜刀系上绸带送给他,才搞定这事儿。

金士麒回到山海关,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苏木匠请回府里去谢罪、拜谢、感恩、解释前因后果、发誓一百年不变什么的他还说这一个月来两人都是守身如玉以礼相待,反正信不信由你。

“都这样了,我又能说啥!”苏老汉纠结地说。

“叔啊,那你答应了?”

“我又能怎样!”

金士麒百感千言啊,最后汇成一句话:老爷我今生绝对不生女孩,这种把闺女许给人家的感觉,太揪心了!

苏莫儿将成为金士麒妾室之事算是落实了。只是正值孝期,金士麒还要等待过了“七七”之日。这时代说法多:若是娶妻只要过了头七就可以,因为娶妻是为了家族延续子嗣,是最紧要的正经事。但纳妾,属于一种娱乐活动。“七七”算是舆论能忍耐的极限了。

莫儿不便住在他府里,金士麒便把她父女送到偏院的军营中,踏踏实实地保护起来,生怕飞走了。莫儿白日里入府帮他打理,天一暗就要送回偏院,否则她爹就会跑来要人。金士麒又气又无奈,便在房门上画了“纳妾倒计时天数”,日日更新。那苏木匠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甚至过了晌午就进府来盯着。

太监刘应坤那边的消息不断传来,事情办理顺利。金府便开始准备搬家:变卖房产、整理行装,府宅忙得不亦乐乎。

在打理家产时,金士麒发现了原先那金大公子的一个秘密。

那是藏在他床底下的一个宝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694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