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1章 黎明敌袭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夜色浓浓。

营外的林中,杏山堡的百名乱军正奔袭而来。前面却突然响起了战鼓声。

紧接着便是喊杀声。林外的营地中,密集的步兵阵列正奔出。在手持的火炬的照耀下,林中雪地上红光莹莹,阵中寒光闪烁,一张张盾牌在林中投下了片片黑影。

乱军们不敢应战,慌忙逃向岛中,但那边的营中也有队伍赶来。小小的张山岛全都运转起来,各处的军营中队伍被整装列队,四处号令声声,在岛上奔行截杀乱军。杏山堡的乱军拼死冲杀了一番,被逐渐地驱赶到海岸的冰原上。

龙武水兵们列着一线弧形阵型,缓缓地压迫上来。后面的士兵不停把火炬投掷出去,落入乱军阵中。火光照耀下,那些凄苦的汉子们正纷纷丢下兵械,跪倒投降。但龙武阵后的战鼓隆隆,甚至更急促了。士兵们不能停歇,毅然地列队压上去,在冰火之间戳刺、挥砍,用盾牌砸击,把他们驱杀到冰水中。

杏山堡的乱军无人幸免。

军法堂中的那个毫不知情的首领,也被当即斩杀。

查应才回到大营里,看到金士麒正在安抚那些溃兵旗长们,“好好,外面平静了。诸位回去早些歇息,睡个好觉,明日还有上阵。”

那些旗长们各个神色凛然,都连声称喏。

直到此刻,这一场大戏才终于谢幕,他们才真正相信:自己被饶恕了。这是一种奇妙的心理状态:他们浑身洋溢着一种逃脱般的畅快。就像犯错被抓的孩子,写了保证书之后就可以开始新生活。

众人纷纷告退,开心地去了。金士麒却喊道:“冯熊。”

冯熊像是小山一样跪下。他哥哥冯虎迟疑了一下,也跟着跪在旁边。

“你可知我为何斩你手指?”

“属下有罪,理当受责。”

“堂中人人有罪,为何只斩你?”

“我我是第一个嘛。”

金士麒笑着摇摇头,蹲下来,在他耳边说:“因为我知道,堂中诸人中能把手指给我的,只有你。”

冯熊立刻明白了,自己一根手指换来的是如此的厚望。他连连叩首:“谢公子信任。冯熊百死不辞!”

一场战乱已经平息,只余下一些士兵在打扫战场,收敛尸首,还有一些军官们四处走动安抚诸营,查应才走进堂内,金士麒忙上前参拜:“查兄。”

查应才挥退所有的卫兵和属下,低声问他:“你这番恐吓,能平伏多久?”

“不知道。哪怕只有三、五日,也能减少许多民众凄苦吧。”

查应才又问:“你烧了那些案卷,如何向百姓交代?”

“不交代了,现在关键的是军心。几天之内一切都会见分晓:要么全岛被杀光,要么一起活命。活命之后军民各回各家,从此相忘于江湖。”金士麒说了实话:他从未想过要追查那些罪行,他只是想治军。等到胜利了,其他一切都会被掩盖。

“原来如此。”查应才又问:“你还瞒了我什么?”

查应才面色肃穆,隐然间竟有怒气。金士麒有些慌了,吞吞吐吐地说:“杏山堡”

查应才抢道:“杏山堡的溃兵之所以作乱,是你派人散布消息,引他们过来。”

金士麒笑道:“啊,大哥就是大哥,这你都识破了。”

“蠢材!”查应才怒道,“你以为你那妙计应验了?你派人透风说擒了他们首领,他们却吓得乱作一团,哪来的胆子造反啊!”,

金士麒一惊:“那他们”

“是我让士骏带人过去,装作要偷袭他们,才逼他们动手。我又传令各营去驱杀他们,才逼得他们一路来!”查应才盯着他,“这种大事,你竟然不提前告知我们!”

“我本来只想营中做戏,后来才突发这念头。”

“那你更是大胆!”查应才勃然大怒,“你知道今晚有多凶险!万一乱兵散入民营,你到哪儿去寻?万一他们去屠平民、或者焚烧粮仓,又有多少死伤?万一各路溃兵都以为被逼入绝路,就会联手作乱,那全岛皆亡!”

查应才对他一顿臭骂!

金士麒也是越想越拍,汗如雨下,最后颤声道:“我错了,请大哥降罪。”

查应才又问:“你还有什么瞒着我?”

“没没了。”

“魏百总那边的事儿!”

“喔。”金士麒忙说:“我还练了一批新兵,很是厉害。”

“号称掷弹兵。”查应才全都知道。“连军中编制你都能改你我谁是主将?”

这话问得极重,竟是质问金士麒是否要谋权夺位了。金士麒心若明镜,顿时也明白自己今天太过嚣张了。他几番作为都是自作主张,连招呼都没打。若是换位思考,他属下若是有一个这种蹦蹦跳跳肆意妄为的家伙,他也会暴怒。

“小弟不敢!”金士麒更慌了,“只是大哥你重伤在身”

“借口!”

若是别人被上官如此斥责,早就该跪下称罪了。金士麒只跪过老师孙元化和老爹金冠,换作旁人他当然不肯屈尊。何况查应才只是平辈,更是他心中要“收归麾下”的强将,今日下跪以后就没办法压他一头了。金士麒便只是憋着委屈,口中连声称错,但就是不跪。

查应才一声叹息,又怒又无奈。只想这大公子还不懂军中规矩、更不知如何为人处世。他换了和缓的语气:“你还瞒了我什么?”

金士麒寻思了半天,“真没啥了我从田师傅那里偷了一张弓和两壶箭,没跟他说。”

“士麒,如今老爷身故,你就是这家的主子,多少人要等你拿主意呢。愚兄身在营武,身受上级调遣,不能时时照全你。以后你办事一定要求稳,求周全,懂了?”查应才叮嘱了许久,最后说:“你的掷弹兵如何成军,明日再议吧。”

查应才走了,金士麒长叹一声。

这一次,他确实很愧疚。这查应才能包容自己,换作旁人,被砍了都有可能。

他自我分析:自从当了千总兵,又建造了浮桥,他就自我膨胀起来。大概是一只憋着气要扭转自己的局面,想要表现一番价值。

更深一层的原因,他在这明末的世界上,有一种孤独感。

他的“特殊自我”使他独立于所有别人之外。由此,他很难相信别人。“公子,忘记你是特殊的。”他告诫着自己,不应该是“扮演”这个金士麒的角色。而是真正成为这个人,成为这个时代的人。

金士麒回到他的小木屋里,里面是空的。他又前往那张小帐篷,莫儿果然在。她正帮那小女孩梳洗了一番,拉着手安抚她。

那女孩家里姓何,闺名叫小桃。原来那觉华岛另有名字是“桃花岛”,开春后岛上便有千树桃花盛开,渔民老汉就给孙女起了这名字。莫儿说这女孩已是孤儿,请公子留下她。,

何小桃相貌清纯,眼神里也透着机灵劲儿。她衣服虽破旧,但也算整洁利落,果然是穷人家的女孩会持家。金士麒也喜欢,便应允:就留在苏姑娘身边,以后苏姑娘过门了,就跟到府里来伺候她。也不要小桃卖身,待长大了还会替她寻个清白好男人。

金士麒也不知道这合不合规矩,反正他做主了,这感觉真爽。

这番话说出来,那何小桃忙跪下拜谢,口里称着老爷、夫人。金士麒一笑而过,莫儿却红着脸忙制止她。莫儿拉着小桃悄声叮咛着什么,那小女孩便忙点头称是。

看着这大女孩、小女孩温馨的一幕,金士麒的只觉得心中温暖。寒冷的小帐篷里,竟然有了一丝家的气氛。金士麒便叫莫儿带着这小姑娘搬到自己那间“独栋”小木屋子里。那有原木钉造的墙壁,还有火炉,比这帐篷暖一万倍。不用再罗嗦什么名声、名分,反正公子今晚会睡到别处去。

军营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凄冷的北风在小岛上呼啸着。岛上的树木几乎都砍伐一空,裸露着连绵的营房和点点篝火。一天的杀戮、一天的悲凉,2万军民像是哭累的孩子一样沉睡着。5里之外的觉华岛上,若是建奴敌兵遥望这边,一定会气得发抖吧。

金士麒敲开弟弟的房门,看到田师傅等一堆亲兵也都挤在里面。里面满屋子的脚臭味,倒是很暖和。金士麒忙说:“都别起来,继续睡。”

田师傅见他抱着被子,惊问:“你睡这里?”

“苏姑娘睡我的房子里。”他很严肃地说,“我有孝在身,又怎能近女色!田师傅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这都不懂!”

田师傅张张嘴,竟无言以对。

第二日,天刚亮。营中突然锣鼓急促,军士们慌忙奔出列队。

建奴大军已经开始攻岛。

金士麒一瘸一拐地冲到海滩上,立刻就惊愕了。过去半天里,明军将领们百般思索奴兵将用什么方法攻岛,此刻终于揭开了谜底

是百船齐发!

冰海上是密密麻麻的皮划子。

建奴用皮囊和木板连夜赶造了大约200条皮划子,每条上都坐着5个人,总计一千。他们抬着皮划子奔到浮桥的尽头,然后跳上去义无反顾地向张山岛的岸上划来。他们没有直扑最近的北海岸,而是顺着风势,向张山岛两侧绕开,准备从侧面登陆。

这下,岛上准备的防御全都白瞎了。

他们原以为建奴都是死心眼,会继续翻造浮桥,从正面一路铺展强攻过来,所以防御设备都铺在北海滩上。岛上建造了近百计的水战装备,拍杆、撞杆、云梯,准备打一场军械大战。现在却必须推上冰层,运到两侧的海滩上去。

还有岛上的兵力配置也必须变化。主力的龙武步兵和弓铳队原本都防御着北海滩,现在也要分散到东西两侧去。那里原本只有溃兵的轻步兵,根本不堪建奴的冲击。

“能胜!”查应才给部下们打气,“现在我军士气好,从岸上射箭放铳,以强击弱。奴兵即便上岸,也是零零散散,我们兵力足够把他们杀下海去!”

建奴在逼近,已经从东西两侧的海上掉头向岸上冲锋。海岸上也忙成了一片。明军部队都拆分为“百人队”四处出击,海滩冰层上一队队兵士隆隆奔袭,壮丁们冒着箭推着硕大的水战装备在冰层上徐徐前进。步兵扛着大盾,冒险抵在硬冰的边缘上建立防御,弓兵和火铳手就躲在盾后远射。

战况并不像查应才说的那般乐观。岛上明军的弓铳队只有300人,每侧海岸只能分派10几个小旗的编队,根本压制不住近百组的建奴冲击。

奴兵的筏子已经抵达几十步远的浮冰区,那些奴兵全都穿着甲,扛着盾,筏子上也以木板作为遮挡。每组奴兵中,都有两人持续射箭上来,另外的三个奴兵就拼命划着筏子,向岸上逼近。

明军弓箭手们被压制在盾牌后面,零星地射箭击杀,收效聊聊。明军的火铳数量更少,只有100多!装填速度又慢,一轮射击下来,眼看着那些筏子又近了十步的距离。

见到敌兵几乎全副武装地逼近,而且几乎杀不死,岸上的防御就开始乱了。首先是那些壮丁们丢下了防御设备,纷纷逃散,接着明军队伍也开始松散,逐渐退到林子里,想躲避建奴的射击。几十个盾阵孤零零地矗立在冰层上,海上的箭砰砰砸在上面,压得弓箭手们抬不起头来。

但出乎建奴兵士意料的是:那最后的几十步的行程,竟尤为艰辛。

很多人,将永远留在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407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