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章 惺惺相惜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话音刚落,田师傅也跳了出来:“公子!孙大人,抱歉啊,我家公子年未弱冠,于兵事有所不知。龙武水师本有定规私兵出关需持觉华岛的军令;或者大敌来袭,点燃了四道烽火方可。”

“哈!”金士麒松了一口气,“田师傅,我估算这老奴兴兵,绝不止三两万,很快就要增烟!对此你有疑议吗?”

田师傅一时语塞,暗道:这不是此前我跟你说的嘛!

金士麒已经铁了心地要结交这孙元化,他保证道:“孙大人,我等这就回去准备出兵事宜,只要见了四道烽火,符合了军规,就立刻出关。”他这么一说,也算是把生米煮成熟饭,另外两个老家伙就没办法了。本公子的筹谋,岂是你们能阻挡的?

“好好!”孙元化大喜,“正巧我手头还有些事务,也要多耽搁一两天。还请公子尽快操劳起来,这时间紧张,敌兵不出十日便能攻到宁远,唉!”

“孙大人,小子斗胆问一声,宁远的守将可是袁崇焕大人?”金士麒进一步确定历史信息。

孙元化摇摇头:“宁远总兵是满桂将军。袁大人领的是‘兵备道’职、关外诸营监军,他确实驻在宁远。”

金士麒才明白:原来这袁崇焕是文官,并不是将领喔。这大明朝是文人治军,还挺西方化呢。他悄悄问管家叔:“‘兵备道’是几品?”

“大概是四品吧。”

孙元化还在感慨:“本应在最前方的锦州留道防线,事态也不会这般危机。可惜高经略和朝中诸位大人都要求退守宁远,放弃了前方的城池防御。只有袁大人(袁崇焕)和我要求守锦州。袁大人说得好:兵法有言,有进无退!”

“哪部兵法这么说的?”金士麒惊道。他暗想:这“有进无退”说的好象是中国象棋的规矩啊兵法里说的应该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啊!

“其实,那只是袁兄气急而言罢了。”孙元化微微一笑,“归根结底,我们不想放弃前面的锦州,不想让宁远直接暴露在奴兵攻势之下。应在前方设下层层防御,折其锋芒,使其力衰,而我方又赢得准备时间,最后才在宁远依托坚城利炮进行决战。”

“精彩。”金士麒赞叹,这是战争的艺术啊。何时自己才能号令千军,驾驭这战争的恶魔啊。

“但现在不成了,恐怕宁远以东都撤退了。奴兵一路畅通无阻,这便凶险了!”他叹息着,“呜呼,建奴猖獗这么多年来,多少座大城都陷落了。辽阳、沈阳、广宁,哪一座不是顽城?如今这宁远”

金士麒却肯定地说:“既然袁大人在宁远,我倒是敢打包票:宁远绝对守得住,绝对!”

“为什么?”孙大人惊讶地问。

金士麒的历史知识虽然不多,但他脑筋转得快,善于推理:记得课本上说袁崇焕是明末的卫国大英雄,官至肯定比什么四品的“兵备道”高多了。所以这一战袁崇焕不会死。由此推断:他守的城也绝不会被攻破。

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他的这个推理却无法跟别人解释,他只能说:“我也有些军情来源,于是便推断如此。若是不信,我敢跟大人赌一千两!”

这话说得太扯淡了,田师傅和孙管家都很想揍他。

但孙大人是个和善人,不跟他计较,只微微一笑:“承公子吉言!”,

金士麒心中暖洋洋的,很是愉悦。他早就决心建立一些功绩,以扭转自己在金冠老爹眼里的形象,并提升他在军中的名望。如今他带兵护送孙大人去宁远,之后无论留在宁远还是再赶赴觉华岛,都是顺理成章之事。而这辽东的局势,是“明军众将皆惊惧,唯有公子心坦然”。他在这危机之中出关,即便没战功,也能镀上一层金,危险却很小。

这等便宜买卖,不做白不做啊!

孙大人解决了出关护卫之事,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很是开心。但又缓缓地说:“金公子,另外还有第二件事情,是我不情之请”

“大人尽管吩咐就是。”金士麒笑道。

“好吧。”孙元化清了清嗓子,“我听说你与匠户营苏长顺一家人有些瓜葛,还请金大公子高抬贵手,放过那父女吧。”

“苏木匠?”金士麒惊道,“大人,你又误会了。”

“怎么?难道不是你,是你弟弟?”

“呃,是我是我但我与那苏大叔,早已化干戈为好友了,嘿嘿。”

“不会吧,昨日我才收到苏木匠报信,说是他闺女遭到恶公子的那个关注。让我出手相救啊。”

金士麒微微汗颜,没想到苏木匠也有这高官的后台,怪不得敢抡锤子砸人。“不瞒大人,我与苏家姑娘只是误会,后来解释清楚了。我与苏木匠父女早已和好,亲如一家呢。”

“本官也希望信你此言啊,哈哈!”

“大人若是不信,我有凭证今日我能战胜吴三桂,并非是我的射技卓越,而是靠着一把‘必胜之弓’!”金士麒故意喘了一口气,卖了个乖,“那把弓,就是由我亲手绘制,由苏木匠亲手打造,我们合作很愉快呢!”

孙元化当然不信,金士麒便叫仆从去衙门外面,把他的那把“必胜之弓”送进来。借着这空档,他还请教孙大人,是如何认识苏木匠的。

孙元化便说,数年前他辅佐恩师徐光启,分别在河南和天津兴修水利屯田练兵。那时苏木匠就在直属的营里做事。他手艺卓绝,几乎每件水利设备都经过他的调试。他还帮着徐光启研究一套偶然获得的西洋水利设备图,制作了很多模型范本,因此深受徐光启的重用。

金公子暗中赞叹:啊,我那未来的老丈人,还有这光辉往事啊,怪不得他一点都不低调

“还有莫儿那小妞子,当时只有十来岁吧。”孙元化笑道,“她很是乖巧孝顺,帮那木匠操持家务,小小年纪就会织纺裁剪。对了,她还帮我缝补过衣服哩!”

孙大人说这话,是想强调与苏木匠一家关系深厚,从而对这风.流公子形成压力。而金士麒却听得好生嫉妒,心想:这姑娘怎么没对我好一点,见了面不是戳刀子就咬人

“可惜苏木匠是获罪之身,终究无法脱掉贱籍。去年还是经过我幕后运筹,把他转到蓟镇来,想对他有个关照。”孙元化正说着,正看到金士麒的弓被仆役送了进来,他立刻站了起来。

“这就是那把弓?”孙元化捧着那弓,就像小孩子见了新玩具般,双眼发亮!

“当然。”金士麒指着那弓上的标尺,“不信你看,这里还有苏木匠刻字‘苏记’,他悄悄刻的还不告诉我,哈哈,这大叔真可爱。”

“不不,我问的不是这个。这尺规真是你设计的?”孙元化兴奋得几乎扑了上来。,

“当然,我给大人解释一下。”金士麒便指着弓上的器件,讲解每项设计的用法和原理:这箭台是防震的,这撒放器也是减少手颤的,这标尺最关键孙元化果然是行家,金士麒只要稍微一解释,他立刻就明白了。

“孙大人,你真博学,你连准星和照门都知道啊!”

“是啊,我也设计过枪械的嘛。”

“孙大人,你真智慧,连抛物线你都懂!”

“是啊,我开的炮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嘛。”

两人商谈甚欢!

忽然之间,孙元化表情很复杂,“但有一事不解,这些器械运用的皆为格物原理和几何规则,公子从何处习得?”

“格物?几何?”金士麒暗道:糟糕,开始追问了。

孙元化又道,“你不知道吗?这‘几何学’是我恩徐大人翻译的西方著作,可惜我明人不重工艺,真正学会的人屈指可数,公子师尊何人?”

金士麒倒是知道,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是徐光启首先翻译整理,并套用了“几何”这个词汇。没想到到了明朝末年,还是未能流转开来,以至于自己被当作了怪物。“我是是前些日去天津,遇到几个西洋和尚,就是天主传教士啦,我们谈笑风生我略知了一二。”

此乃穿越者必备的技能:所有跨时代的技术,都推到外国和尚身上。

“哪一位教士?”没想到孙元化更惊喜了,“大明全境的西洋教士,鄙人都认识。”

“啥?”金士麒惊呆了。

孙元化把手伸进自己领口,“哗”地掏出个十字架来。金士麒猛然想起,那徐光启老先生就是天主徒,这孙大人竟然也是他不禁汗流浃背,暗道:“糟糕,要暴露了!”

“好吧,我刚才没说实话,我是怕耸人听闻”金士麒无奈,只得说出他的秘密“是我自己领悟的。”

“哈!一猜就是!”孙元化大喜,“金公子,可惜呀,你只领悟了皮毛。想不想更精进一步?”

“嗯,想。”金士麒暗道:老孙你不知啊,我已经系统学了十多年了,中考高考都是高分呢。哎呀,你不会是要送我一本繁体版的《几何》吧

只见孙元化缓缓退后一步,微笑着点点头,“金士麒,虽然你之前的名声不佳,但我见你知错有悔改,这便很好。你忠勇报国,学识又出众,真是难得的才俊啊。”

孙元化沉吟片刻,好像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最终还是说:“金士麒,我收下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