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8章 风波乍起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作者:第一卷战事已平风波不止,接下来剧情紧凑。新书推荐中,新鲜出炉,诸位趁热收藏喽!

以下是正文

战斗结束了。

之后的几天里,张山岛上一直在整备部队,医治伤兵,收敛尸体。为了防止奴兵去而复返,只派遣少数人员前往觉华驻守。龙武诸公子得知了父兄阵亡的消息,无不悲怆哭嚎,整个小岛沉浸在哀痛之中。

直到五天之后,二月初三日,宁远终于向觉华岛派来了斥候。他们告知:建奴确实已经退去,主力抵达锦州一带,随后将过辽河回到他们的控制区。总而言之,辽西大地的灾难结束了。

正如金士麒战前预料的那样:宁远城被困两日,城未破。袁崇焕、孙元化等人都安然无恙。

虽然猜中了这个结果,但他万般悲哀:“我只猜对了一半,却猜不到更关键的另外一半。你宁远倒是保住了,我大觉华岛被屠啊。”

接下来的几天,人们将浮桥改造成临时的码头,用龙泽武腾两艘大船将民众送往觉华岛。每天5个班次,持续运了10天才完成。那岛上早已一片灰烬。少数能明辨的就是最后几百步长的浮桥残段,虽然也被点过火,但没有烧起来。它们重新被拆解搭建成营房。

金士麒下令保留最后50步的残桥,留作纪念。他亲自来到浮桥的第一组木筏前,才惊讶地发现,他刻着“千总官金士麒设计建造”的第一块木板,竟然被锯下来带走了!

“大概是被建奴当作战史资料了吧。”金士麒想,“若是未来攻入沈阳城,一定要找回来!”

从战斗平息那一刻起,水兵们持续地驾驶着小划子出海搜寻奴兵首级。每一个头颅就是50两银子。10个头颅就能封副百户、20个头颅就封正百户,可封妻荫子。搜寻工作持续了将近10天,覆盖了周边10里的海域。最后统计:龙武舰队的海面截杀之战,总共获得610个首级。再加上反登陆战的412个,还有断桥之战的2个,总计破千!

金士麒在离开张山小岛之前,在山顶的一块石头悄悄凿下这一记录。他心想若有朝一日能回到未来,我一定要到张山岛上来看一看。这家伙习惯性地用了阿拉伯数字,他刻的是

“龙武金士麒1024”

战后,金士麒决定重建他的部队。

金府的私兵伤亡惨重,来关外作战的400人被杀至130人,活蹦乱跳的不足100个。龙武水师的士兵在岛上的7000人,活下来1000人,身体健康的只剩600。

他们是残兵,但也是经过战争考验的最顽强的士兵。正如被捶打过的矿石,最后剩下的部分弥足珍贵。还有辽东各地逃到岛上来的1000多溃兵,也可以挖掘一下。

金士麒很有心眼,他有一个小册子,记录着几次战斗中的勇士名录:浮桥之战中抗盾挽弓的士兵,驾着喜鹊和夜莺号的士兵,还有在海滩反登陆战中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水兵。

金士麒决定整合岛上所有老兵,再加上留在山海关的100私兵,重建一支500人规模的私兵部队。它将是金士麒征伐天下的种子部队。

金士麒越想越亢奋,揣着小册子去找查应才。

金士麒来拜访时,查应才正整理战报,实际就是向皇帝请功讨赏。这工作很重要,说实在的,很多人拼命就是为了这一刻。金士麒掏出了小册子,说:我的事情也很重要。,

俩人凑近了慢慢说话,因为他们的嗓子都很沙哑。金士麒的嗓子是在战场上乱喊累坏的,查应才是在灵堂上哭哑的。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晚辈们都在祭祀父兄。金冠对查应才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查应才的流泪数量超金士麒百倍。

此刻,查应才听了金士麒的私兵扩军计划,便哑着嗓子说:“不成,你没那名分。”

金士麒最近最讨厌的词就是“名分”。莫儿那小娘虽然失身于他,但之后就再也不让他碰了。她还说是之前昏了头,不该在服丧期跟他那啥。这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欠她一个名分。否则,名正言顺地把她收在房里,无论耍出什么花样别人都不知道嘛!

但查应才说的名分,是金士麒的职务问题。他只是一个“临时工”千总官,根本没资格养那么多私兵。别的不说,龙武水师里也只有老爷生前拥有500兵员,其他几个游击将军的兵都不多。就连那吴襄,关外首富,在军中有六个兼职,他也只敢养299名,这都是名分的问题。

终于谈到了金士麒最关心、也最不好意思问的事儿。他试探着说:“查兄,按照咱大明的军制,我接下来是不是要那个接过我爹的剑继续为皇帝效力啊?”

查应才点点头,“没错,你别想跑。但大公子你荫受的只是世职啊!”

原来,当年朱元璋皇帝制定的是“军户制”。全国有200万户“军户”,子子孙孙都要从军,被称为“卫所军”。各级军官称为“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等。这职务是世袭的,就是一种“军事贵族”。

查应才还说,古时候贵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为啥咱大明只有前三级贵族,而没有子爵和男爵?其实你可以把“卫指挥使”当作子爵,“千户”看做男爵,只是换了名称罢了。但这名目一变化,对朝廷掌控贵族很有利,这都是太祖皇帝的智慧。

但军户制度施行百多年,形如死水,逐渐干涸腐臭,部队逐渐变得羸弱。现在北方九边包括咱这关辽大军,都打破了原先的军籍,还招募了民户,混合编成“营军”。如“总兵”、“参将”、“都司”、“千总”、“百总”等名目,是授予营军军官的临时职务,军官死亡或退休就收回去,不世袭。

总而言之,一只军队,有两套军职体系。

就拿金冠将军来说,他的主要职务是“龙武中营参将”,辅助职务是“副千户”。如今金冠离世,金士麒可以继承的只有“副千户”一职,而“参将”职务根本没戏。

“”金士麒有些伤心,暗道:“早说嘛!看我这几天累的,嗓子都哑了。”

“但你还有希望。”查应才喝了一口茶,“老爷是战亡捐躯,这是大大的军功。朝廷本会‘恩授’给你。再加上你自己的军功,你府上还要仔细打点上去,过些日子你至少是个守备,多花钱就能授个都司。”

“那我就跟吴襄同级了!那吴三桂该称呼我什么?”金士麒又振作了,但转瞬一想,这才回到大明没几天,就学会花钱买官了,真是变坏了。

金士麒又想到,即便升为都司,他还是只能养吴襄那规模的私兵,还是不够用啊。他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查兄,我估计你也会再升迁,至少也是都司。到时候我们双都司合璧,共养一支部队,如何?”,

金士麒说得很诚恳,这个计划也绝非他突发奇想,而是筹谋已久。他要收拢查应才、姚孟阳等所有的龙武青壮年力量,合并成一把撅不断的筷子,共同建造一支军队。

查应才想了半晌,还是摇头,“不成。我们加在一起也养不起那些兵。”

金士麒暗道:我有钱啊!老爹留下一个什么内库的钥匙,那肯定是个藏宝洞!这话他不好直接说出口,只能说:“那我爹是怎么养的起?”

查应才笑道:“几百私兵,年资费就要几万两。那可不是老爷自己口袋里的银子。老爷掌控岛上军饷、军资,还有商运采办。每年过手的银子数十万计,在这基础上才能把帐目做平,挪出银子来。”

金士麒脸上一红,暗道:啊,我那老爹也不是贪到自己口袋,这练兵也是为了朝廷嘛,这是好事儿。

查应才又寻思了一会,却一声叹息。“现在还不是编排私兵的时候。咱们兄弟自己会是个什么差事、什么着落,我们还不晓得呐。士麒啊,这战后的情况可比战中更微妙呢,你我都要谨慎从事。”

金士麒更凌乱了,“还有什么东西比建奴更棘手的?”

查应才指着面前的桌案,“军功。”

“难道我们打得不好?”

“是太好了。这军功太大,一千颗首级的大功,十年来独一份。”查应才苦笑着,“我们承不起!”

二月初七日,战事终于平息了,据报建奴主力已经过了辽河,凯旋而归。锦州一带只留了少数部队以防追击。

真是笑话,谁吃饱了撑的去追击他们。

这日正午,宁远文武官员亲临了觉华岛。为首的是兵备道袁崇焕大人,可惜恩师孙元化没来。宁远派来了分属三个营的九千兵马护卫,浩浩荡荡地抵达觉华岛。文官武将们视察了几处战场,看到那些被焚烧的营房、粮仓、楼宇,还有满海湾的船只残骸,皆唏嘘不已。又看了金士麒的浮桥,遥望了张山岛上残留的码头设备,皆感慨万分。

随后他们来到山顶的灵堂,拜祭了战亡将士。

灵堂内,十余名龙武将领军官子弟肃立在侧,皆缟素在身。金士麒被推为代表,候在堂前迎接那些官僚。等了许久,终于看到一群红的、蓝的、绿的官袍飘上山来,他忙迎上去。

前面居中的那位品级最高的四品官,正是袁崇焕了。袁崇焕身材瘦小,颧骨高耸面色黝黑,但眼睛却是通亮的,正威严地凝视着他。

“金士麒!”袁崇焕认出他了,“觉华有你,幸甚。”

金士麒立刻就感动了,双脚飘离了地面。自从穿越了以来,这是他第三次暗叹不虚此行第一次是因为苏莫儿、第二次是孙元化。金士麒忙深躬参拜,他嘶哑着嗓子背诵几句文绉绉的谢辞,都是查应才教他的。

袁崇焕说了几句“节哀”,又紧紧拉着他,“初阳兄多次提到你,此刻他人在宁远缠于重建城池之事,让本官带话叫你去见他。”

一句话,又拉近了俩人的关系。早就知道这些文官都是一条藤蔓上的葫芦兄弟,果真如此!

随后,文武官员进入灵堂,拜祭了诸将士的牌位。前面是文官,后面是一群群武将,黑的白的高的矮的,扑腾扑腾地拜祭下去。大堂里萦绕着嘤嘤的哭声,大海为之咆哮,山川为之垂泪。金士麒默默地站在一众龙武兄弟之首,也很伤感。,

袁崇焕转过身来面向诸人。他代表朝廷和百官念悼文,凄切嘶哑的嗓音在堂中回响着,“调南北水陆舟师。谓尔乘船如马,遂调之来”

金士麒暗道:这是在提及咱龙武水师的来历。

袁崇焕:“未尽其用而敌即来。冱寒之月,冰结舟胶”

金士麒又暗道:这说的是今次的凿冰凄惨了,唉!

袁崇焕的声音悲戚,还带着两广的口音,说的又是文言文,金士麒越来越听不明白了。他只低着头哀思那些阵亡者,心里又想着身边这帮兄弟们经过丧父之痛、战场初体验,都会变得沉稳老练一些。唉,还都是些17、8岁的孩子啊。他不禁在旁边姚孟阳肩膀上拍了拍。

像是收到信号一般,姚胖子跳了起来,哽咽着吼着:“袁袁大人!你怎能”

众人皆惊,整个大堂里都紧张起来。那姚孟阳一张黑脸憋得通红,却哀恨交加地瞪着袁崇焕。“我祖上已经殉国,难道还不够嘛!”

金士麒惊愕了,但他身边所有龙武子弟们都是一副震怒的样子。袁崇焕脸色铁青,却也瞪着眼睛对吼着:“本官字字属实,尔等又敢何为!”

“哗啦”一阵乱响,那帮龙武公子纷纷踏上前去对峙着袁崇焕。他们低声乱吼着,虽众怒,却不敢大骂。他们畏于官威不能扯破脸,但怒火积蓄着不得发泄,被憋得几欲爆裂。尤其是弟弟金士骏,狮子一般的男人,正气得浑身颤抖,好像立刻要扑杀上去。

怎么会变成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2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