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1章 丰厚大礼

书名:明末火器称王 作者:顽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5

当日下午,查应才被释放了。他四肢健全没受折磨,却瘦了一圈儿。金士麒和他拜别了孙元化,又拜谢了宁远总兵满桂,率百名私兵返回觉华。

两人骑马并行,路上的冰雪还未消融,查应才黯然无声。

“查兄,你伤感吗?”

查应才沉默良久,却问:“贤弟,你伤感吗?”

“我很淡然。因为我悟了。”金士麒遥望着茫茫雪原。

查应才疑惑地看他一眼,心想你才十九岁,脸上别挂着三十岁的深沉好吗。

金士麒低声道:“查兄,你懂了吗,这辽东是‘死地’。”

金士麒说出他之所悟:如今建奴日益强盛,以后怕是征伐不断,尤其是咱们觉华岛深受仇恨。恐怕未来每年冬天第一片雪花落下,老奴就会说:啊,又到了打觉华岛的时候了,然后提起裤子就杀来。

还有那些文官武将们,比建奴更可怕。他们在辽东经验多年,编织了一个牢笼。我们“双都司合璧”又如何,我们天降英才又如何?(查应才擦汗)我们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就要遵守人家的规矩,我们迟早被玩儿死!

查应才黯然点头,前有熊廷弼,后有马士龙,据说他们下一个目标是毛文龙。那些位高权重的文臣武将都自身难保,又何况我们。

金士麒最后道:“破局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跟他玩儿了!”

查应才一惊,“你要走?”

“不是我,是‘我们’。不是走,是‘战略转移’。”

金士麒说他这两日与跟恩师孙元化讨论国家局势、指点江山,感慨这辽东的战场过于残酷,十年间一波一波的青年俊杰都湮没在沙场上。不是我们不卓越(金士麒指着查应才和他自己),但我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成长啊我的查大哥。

“就像一个少年,刚学会打猎,你能让他去打老虎抓黑熊吗?那根本不是去打猎,而是去喂食。我们今年能活下来,那是运气好呸,不是我们运气好,是老奴运气差。但下次还躲得过?我们索性换个地图我是说先从容易的山林开始,先去打野猪草蛇之类,逐步升级、打造装备、闷头种田。”

“种田?”

“就是屯垦积粮,研发装备,发展壮大。”金士麒的双眼闪烁着光芒,“待我们也有了雄壮的队伍,再回来猎杀老奴。你放心,他身体很好,一时不会死。”

“我只觉得,你在走一条无法预测的路途。”

“放心,这是前人走过的路。”金士麒凝望着如血的夕阳,不知何时,辽东的天空已经晴朗了。“我知道古时候有一支军队,也跟咱大明一样,以赤色为号。他们最初的地势也很差,被敌人数次围剿。后来他们冒死长征万里,几万兵马战至几千人。虽惨烈,但是留下了革军队的火种,更获得了天时地利。经过卧薪尝胆闷头发展,你知道他们最终得到了什么?”

“你说。”

“天下!”

“”查应才差点摔下马去,低吼道:“贤弟,你不要胡说!”

金士麒呵呵笑着,“所以,小弟我要争今年的首功,就是为咱龙武兄弟们的名望,借此获得机遇。大哥,若是有机会,你愿意一起走吗?”

查应才寻思许久,“好,愚兄与你长征去。”

两个男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激情澎湃。,

金士麒在等一位贵人的来临。

这急不得,他还有几天时间抓紧练兵。

回到觉华岛之后,查应才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想通了前途的问题,立刻卷起袖子大操大办起来:整顿编制、操练私兵。他整理了金士麒的“精兵名册”,从龙武部队中筛选出200人,从暂留岛上的辽东各营中挑选了100人,再加上金府剩余的私兵,共编成了400人的精锐部队。

部队的主体是2个步兵队、1个弓铳队,各100人。另设1个骑兵队和1个近卫队,各50人。各队的“百总官”都由战绩显赫的旗长升任,其中近卫队百总由冯虎担任。

魏广良被提升为把总,总监各队。田叔光仍负责参谋和操练。

在新设定的步兵队中,编制有40名刀盾兵和40名长矛兵(半数长矛、半数蝎尾枪),还有20名掷弹兵。

“天启六式手雷”已初步定型,每名掷弹兵可以携带8枚。但手雷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需要用火绳来点燃,在实战中效率较低,而且很危险。金士麒设计了几种用燧石拉发的点火装置,它们的设计图看上去很美妙,但是否有效还需要具备工业实力后才能试验。等到新成品下线,那就是“天启七式”了。

手雷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最远也只能抛20步(约32米)。在步兵对阵中只有两次投掷机会,对骑兵只有半次机会。黑色火药的威力不足,只能增加重量,变成了2斤重的小南瓜。

在金士麒的远景规划中,掷弹兵的投射距离将达到100步甚至200步。当然,那不再靠臂力,而是依靠火药推进的力量它们将变成火箭弹和榴弹。

这个时代的工业能力有限,金士麒不指望有生之年能玩到机关枪,那东西需要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人类直到19世纪末才研制成。他只能用爆炸物作为步兵分队的火力输出。

在金士麒的概念中,“掷弹兵”并不是狭义的“投掷手榴弹的兵”,而是操控各种重型步兵武器的骨干士兵。正因为如此,弓铳队中也编制了20名掷弹兵他们使用的不是手雷,而是百虎齐奔箭。

百虎齐奔箭,射程超百步,价格昂贵,命中率极差。但金士麒对它们给予厚望。因为他已经发现了明末火箭武器精度奇差、散布面积狂放的原因所在。

金士麒拆了一盒子百虎齐奔,把火箭在冰原上逐根燃放,放到第三支他就顿悟了。误差的根源不是火箭本身,而是简陋的发射轨道发射箱里只有两块蜂窝状的隔板,每根箭都晃荡着放在上面,它们瞄准的方向不一致,发射过程中还会在隔板上弹跳,射出去当然就如一群鸭子般乱窜。

发现了问题就成功了一半。剩下那一半,等到他拥有领地之后再说。目前在觉华岛上,他只能先训练部队,以后再更新武器。套用后世的话:情愿让人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

这些天来,那些龙武公子们也逐渐走出了悲痛,变得更沉稳了。他们也知道父兄都不在了,他们当家作主了,以后可以随便往家里领女人了,可以随便用银子了,但银子要自己赚。他们的私兵合编在一起有200人,也跟着金士麒的队伍一起操练。他们带来的水手们还修理了喜鹊号和夜莺号这2条皮划子。龙武在岛上的船全被烧光了,多两条皮划子总显得热闹一些。

经过10来天的军队整编和操练工作,金士麒更是认定了查大哥的才干。此人是军将世家出身,30岁之前在西北抗击蒙古,30岁之后在辽东苦战。他的临阵指挥能力,还有对军队的治理能力,远非后世的军事爱好者可以比量。,

除了查应才,还有经验丰富的魏广良,还有勇猛无敌的金士骏。甚至姚孟阳那胖子在收起笑脸、统领部队发号施令时,也像模像样。

金士麒羡慕嫉妒他们,但不恨。他知道的自己能力所在,知道自己将在这个团体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人将跟他并肩征战,甚至是为他而战,多美好的事情啊。

天启六年,二月十八日。宜动土、宜出行、宜开市、宜安床、宜圆房、宜一切。上上大吉。

觉华岛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那个喜庆。金士麒翘首期盼的一日终于来了。他的贵人:大太监刘应坤,今日抵达觉华岛。

刘应坤是天启皇帝派来的,是钦差。

原本上,刘公公的出巡目的地是宁远,本没有觉华岛。

话说正月二十六日,奴兵刚刚撤了宁远之围,袁崇焕立刻派人跳下城墙赶赴关内报捷当时觉华岛之战刚开始,正在连片地死人,但是宁远不知道啊。宁远的喜讯二月初一抵达山海关,初三半夜到北京,北京立刻就沸腾了,天启当夜临幸了六个妃子以示庆贺。

其后的几天,每天都有好消息传到北京,战绩越来越真切、越来越丰厚。天启皇帝狂喜了两天没睡觉,连续满足了十四个妃子。直到第三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疑虑:宁远真的守住了?怎么能守住呢?这不合理啊!

于是,二月初八这天,天启皇帝派了太监刘应坤出巡宁远,检查战绩。刘应坤辛苦奔行八天,提心吊胆地抵达宁远,他终于眉开眼笑宁远果然守住了,墙虽破碎,但城安然。将士杀奴数千,有七百余首级为证!

这下可以跟万岁交代了!能带个好消息回去,真是太监的幸福。

刘应坤离京之前,得到了天启皇帝的“上中下”三道锦囊密文。现在眼前的战绩果然如报中所讲,刘应坤便拆开“上”号密文,按照皇帝的意思,对宁远百官将领们大加赞誉,并许诺嘉奖:人人都要升级,甚至连胜数级。刘应坤只能先许诺,因为正式的升迁和调任,需要经过兵部和吏部来草拟,再经过明里暗里的各种环节的处理,最后经圣旨或正式公文下发才作数。

但宁远的功臣中有一位可以当即获得封赏,那就是城头的大炮。天启皇帝赐铁炮封号:“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超品!不知道是否能世袭。

十八日这天,刘应坤在百官诸将的陪同下,来到觉华岛。

为了把他请来,金士麒花了2000两白银,是龙武十几个公子们凑出来的。而且这还只是见面礼,金士麒还许诺有更重的礼物送给刘公公。

踏上了觉华岛的土地,刘应坤流下了眼泪。

他从北京出发时,还不知道觉华岛的消息。待到了山海关,才听到了奴兵正云集觉华岛,龙武水师正在被屠杀。当然的他很惶恐,又不敢回北京,便抛了个铜板决定铜板指示他继续前进,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关。待出了关,又听说龙武残兵在查应才和金士麒的率领下已经反败为胜,驱逐了奴兵,刘应坤觉得自己也是死里逃生啊,那晚他喝得烂醉,次日加快了东行的步伐。

此刻,终于抵达这曾经的血腥战场,刘应坤感慨万分。他对金士麒等功臣自然倍加赞誉:你们竟然能以弱师斩获了500余首级,真是奇迹一般。他对金冠等将领殉国更是哀痛无比,亲自去哭了一阵子,心情才好一些,然后就问午饭吃什么?

金士麒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上前深深拜道:“刘公公,末将等遗漏了一项战功未报,真是罪该责罚。”他换了喜庆的口气,“今日就说给公公,请公公报上去,只盼着给陛下一个惊喜。”

“啥?”刘应坤瞬间就懂了,这可比吃饭的事儿重要。

刘应坤此行前来,是帮皇帝来查检战绩。战绩虽属实,也只算是他带回去一个“确定信息”。现在战绩超标,那他带回去的可就是喜讯了!

刘应坤喜道:“甚好,你龙武还有何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2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