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二章 连中三元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听李梅儿说孙家五姑娘和三夫人都十分客气,不仅留了她吃午饭还邀她下次得空再过去说话,李家人这才都放下了心。

李梅儿说完,还拿出了谢氏给她的那个匣子,“这是我走前,孙家三夫人给我见面礼。”

红木匣子外还搭着个铜锁扣,李梅儿打开来,顿时给里面的珠光宝气晃花了眼。

李老娘更是两眼瞪了个溜圆,一把拿过自家丫头片子手上的匣子,连声道,“唉哟唉哟,咋这么晃人眼赶紧的,我看看都有啥宝贝”

李梅儿没想到李老娘手这快,生怕她给自己坑了去,赶紧又拿回来,还说,“没事儿,多看看就好了,主要是今儿阴天,屋里有些暗,才觉着晃眼。”

大家便一道看来,见是一只晶莹璀璨的宝石小冠。饶李梅儿也是一生二世,倒也是少见这般精致的头冠,主要是两辈子都比较穷,没见过多少宝贝。

蒋言之和周菡萏也是提前过来蒋家看情况的,这会儿她已是忍不住出声道,“唉哟,这可当真是好东西。”她家里从小富余,见过的好东西自然不少,且她也来了京城好几年,眼界比之前在章水镇的时候不知道高了多少,可这会儿见着这头冠,也知道价值不菲。

李老娘也禁不住咧开嘴笑了,与自家丫头道,“一会儿就给我,我给你存着,这样的宝贝,可不能戴出去,怪不安全的。”

周菡萏看李老娘抠索,心下好笑,便道,“看亲家老太太说的,京城又不是遍地盗贼,这样的好东西,正当梅梅儿这个年纪戴,要是再大些,就显着花哨了。”

李老娘向来把财物看得紧,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头冠上嵌的珠宝美玉,一面与周菡萏道,“看这上头垂着的可都是珍珠呢,这要是出去,招人一拽,不就毁了。放家里存着,偶尔走亲访友的再戴,显得体面。”

蒋氏母女也深觉开了眼界,徐氏道,“这不是易得的东西,是要好生存着。就是戴出门去,也要多带几个丫头。”

蒋言之伸手将头冠取出来,给李梅儿看底下的一个印记,告诉她道,“这头冠估计是内务府造的,除了宗室和有爵位的人家,一般官宦之家都很难买到,看来那三夫人确实挺喜欢你的。”

李梅儿觉得自己不过就送了孙姑娘一个不值钱的加湿器,人家就回送了这么贵重的首饰,心中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皱眉问道:“这东西是不是太贵重了,无功不受禄,要不我还是给伯爵府那边还回去吧。”

“你傻啊”李老娘一听李梅儿要把东西还回去,立即出声骂道,“人家东西都给你了,你再还回去,这不是不给人家脸吗,再说了,人家伯爵府啥宝贝没有啊,一个头冠,在她们看来肯定不值啥的,不然也不会随便送出来,你就安心收着就是。”

“老太太说的对,梅儿你就收着吧,咱家虽然门第不如伯爵府,但你和孙姑娘也是平辈交往,你若是东西太贵重了,下次咱们把人请到家里来,舅舅我让你舅妈给你准备一份差不多的回礼。”蒋言之也是笑着说道。

李梅儿闻言连忙摆手,“哪需要舅舅您帮我准备,我也是有些好首饰的,到时候挑一件让娘帮我做回礼就是了,而且那孙小五对保养皮肤的方子也很感兴趣,我多做些好的润肤脂,送给她也行的。”

“那行,你自己看着来。”蒋言之笑道,她对自己这个外甥女的交际行事还是十分放心的。

那宝石头冠最后还是被李老娘给收去了,美其名曰她有个三重锁的樟木箱子,放这些东西最合适,啥时候李梅儿要戴,再找她要。

李梅儿自然是不开心的,她还想在家里多戴戴臭美臭美呢,可李老娘怕她毛手毛脚给弄坏了,死活要锁起来,李梅儿气的晚饭都没做,发誓以后不管得了啥好东西,决不能让李老娘看见了,不然就跟肉包子打狗一般,保准有去无回。

去过孙家之后,很快就到了要放榜的日子,蒋山青文章虽好,蒋言之却依旧有些担心,直待发榜当日,他心中大石方得落地。

春闱这样的大事,每个衙门都会收到一份春闱榜单的。翰林里也有些人家子弟或亲戚参加春闱的,蒋言之只是其中之一。

蒋言之也在翰林有些年头了,他也沉得住气,并不往前挤,只是把脖子伸的略长些罢了。有位窦翰林把榜单从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看了三遍,见没自家人的名讳,微声一叹,挪开了。

见蒋言之把脖子伸的老长,窦翰林笑,“有好几个江南道的,蒋翰林去瞧瞧,看可有你家亲戚。”

蒋言之非但脖子长,眼神儿也好,手里捏着一柄乌骨折扇,此时谦逊一笑,“也是侥幸。”

窦翰林虽有些羡慕,但这也是人家真本事,他连忙问,“听说是你弟弟、义子和舅兄赴试,可是都中了。”

蒋言之笑,“承窦兄吉言。”

翰林院不由更热闹几分,纷纷问多少名。

蒋言之笑眯眯的,指了指第一位的贡元,道,“这位就是我义子。”

至于李彦,则要稍差些,已是五十八名。蒋佑之则是在八十二名。其实,他们俩的名次也都算是不错。

众同僚一听蒋言之的义子竟是中了贡元,均是纷纷赞叹恭贺,纵尚未经殿试,但这也已是十拿九稳了,虽说一榜还不一定,但二榜是绝对跑不了的。

当下便有人同蒋言之打听,“听说蒋翰林义子正是少年英才,不知可定了亲事。”

蒋言之一笑,“正是家外甥女。”

那人虽有些遗憾,但也只是侥幸一问罢了,知道人家这样有出息的孩子,便是没有亲事也要精心细选的,遂一笑道,“这可是亲上作亲,果然是极好的亲事。”恭喜了蒋言之一回。

蒋言之向来会做人,在翰林院里人缘也算不错,且今他舅兄义子均榜上有名,尤其义子,更是高居榜首,倘再有些运道,以后前程无限。故而,此际皆是一派恭喜之声。

蒋言之一一谦逊谢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6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