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两百四十九章 劝退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那李梦丹太过分了,姐,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李元夏义愤填膺地说道。

李元春却是有些烦躁,语气不怎么好的开口道:“不算了还能怎么办,没见姑祖母都没有说什么吗,人家可是族长家的孙女儿,爹娘绝不会因这么点小事就去得罪族长家的。”

李元春这话说出口,李元夏也哑然了,但她面上神情依旧不忿,手中的帕子也被拧地皱巴巴的。

李梅儿赶紧上前劝道:“元春姐,阿夏,我看姑祖母不是那等会袒护偏帮的人,你们再等等吧,她应该会给元春姐一个交代的。”

“梅儿说的对,姑祖母为人公正,定是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李元夏脸上的不忿少了些许,拉着李元春说道。

李元春的表情也缓和了少许,点头道:“那再看看吧。”

三人又说了几句,便也离开的房间。回家的路上,李梅儿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她们这些小门小户族姐妹之间,都免不了要勾心斗角,那那些个大户人家,豪门贵胄,还不知道要斗成个什么狗脑子呢。所以啊,她以后要嫁人,定要嫁个人口简单的,不然光平日里斗来斗去的,那就得烦死个人。

珍姑太太那边,果然如李梅儿所料的,有了动作,当天下午,她就去拜访了族长太太刘氏。她与刘氏是从小的手帕交,两人的关系一向不错,不然也不会刘氏一拜托,就收下了她的两个孙女儿做学生。

“你今儿怎么有空过来,平日里我想请你过来喝茶,你都推三阻四的,说我这儿太闹腾。”刘氏亲自给珍姑太太沏了茶,笑着问道。

“这不是你多次请我,我若一次不来,不显得太不给你面子了吗。”珍姑太太笑着说道。

“那你今儿可得多坐一会儿,我这最近刚得了些上好的龙井,你替我品品。”刘氏也笑,让丫鬟重新上了茶具。

两人品了一轮茶之后,珍姑太太才又开口道:“今儿我过来,还有一事,就是想同你告罪。”

刘氏拿茶杯的动作一滞,看着珍姑太太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你把孙女交给我,是想让我好好教导她们,将她们教导成端方淑丽的闺秀,可惜我辜负了你的嘱托,没能教好她们。”珍姑太太有些自责地说道。

“阿珍你何必这样说,你将莹姐儿和丹姐儿都教的很好,这有眼睛的都看得见,她们比几年前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刘氏言辞陈恳地说道。

珍姑太太却依旧是摇摇头,“莹姐儿是长孙女,本身就被你教导的很好,我不过就是锦上添花,至于丹姐儿,我只教了她琴棋书画,却在品德这一项上疏忽了教导。”

刘氏一听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问道:“是不是丹姐儿做错了什么事,阿珍你尽管教训她就是,不用顾忌我的面子。”

珍姑太太微微笑了笑,便把昨日课堂上发生的事同刘氏说了。

“我本以为就是姐妹间的一些误会,元春不小心弄脏了丹姐儿的裙子,那条裙子似是丹姐儿极喜欢的,有些不依不饶,可后来才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是丹姐儿故意弄脏了裙子,嫁祸给元春,借此发难。”

“真有此事”刘氏瞬间脸色铁青,又羞又恼地说道,她实在想不到自己孙女儿会做出如此下作之事。

“阿宜亲自去问问丹姐儿便是,想来她在您面前,应该是不敢说假话的。”珍姑太太道。

“倒是让阿珍你看笑话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没教导好孙女,我总想着丹姐儿年纪小,便多惯了她一些,没想到她竟会变成如今这样。”刘氏十分惭愧地说道,几乎快没脸面对自己的好友。

“我这个做老师的自然也有责任,我想着,如今丹姐儿年岁也渐大了,明年就要及笄,暂时就先不必去我那里上课了,该教的我也都教给她了,她平日里自己在家学习也可,如学业上还有什么疑惑,自可以单独过来问我。”珍姑太太言语尽量温婉地提议道。

刘氏听了还有什么不明白呢,珍姑太太是不想继续让李梦丹去她那里上课了,她心中虽觉得此事丢人,但是自家孙女儿犯了错,被赶出学堂,她也没什么话说,只能点头道:“那就按阿珍你说的这样吧。”

珍姑太太又做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刘氏亲自送了她出去。等把人送走,她的脸就黑了下来,对身边的丫鬟吩咐道:“去把大奶奶和二小姐叫过来。”

丫鬟立即领命去了,很快就带了两人过来。刘氏的大儿媳也姓刘,是刘氏的同族,只是一个是主家,一个是旁支。

刘家同李家一样,都是章水镇上的大族,刘家主家更是章水镇最大的蚕商,刘家比起李家,可是要富庶许多。

刘氏当年只是刘家旁支的一个女儿,父亲是个秀才,考了许多年举人都未考中,索性便在自家办了一个蒙学堂,当年李家还没有如今这般兴盛,族中的学堂也没建起来,刘氏的夫君也就是李家如今的族长李端也只是个四处求学的童生,来了刘氏父亲的学堂读书,因着他天赋还不错,刘秀才十分看中他,等他考中了秀才之后,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她。

可惜李端在读书这条路上也走的不太顺,中了秀才之后,便屡试不第,同他老丈人一样,止步于秀才,不过因为他是李家出的第一个秀才,所以很受李家族人推崇,最后坐上了族长之外,他本身也是个有本事的,也慢慢将家族发展了起来,后来他的大儿子依靠着族中的人脉经了商,生意越做越大,他家才算是真正发达起来。

刘家也是看中了李端的潜力,才把主家的嫡女许配给了李端的长子李让。刘氏当时也是很乐意这门婚事的,毕竟刘家在门第上还是要高李家要高,小刘氏又是嫡女,虽说父亲身上没什么功名,但她祖父是族长啊,配自家儿子也是不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1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