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别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蒋家二老一听儿子要辞官,也很是着急,蒋忠恒本身也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是蒋言之的父亲,但终究是拗不过儿子,可面上仍旧有些别扭地说道:“唉,我和你娘年纪都大了,如今可是管不动你了,就依你说的吧”

蒋氏看父亲这别别扭扭的模样,便又忍不住笑了,柔声劝道:“顺子还不是孝顺,再说了,一家子,到底得住在一起才好,咱家就这几口。您要真不去京城,就是留下福子,福子终归年岁不大,能顶什么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叫顺子如何能放心。还不如一道去京城,父子爹娘在一处,那才圆满。”

二老总算是被几个儿女说动,可徐氏心中仍有些顾虑,私底下与女儿说道:“京城总归居大不易。我也知顺子是孝顺,在家里,咱好歹有田有产,吃用都是自家出产。可这拖家带口的,都去了京城,顺子能有多少薪俸,还要租房子置东西,开销便艰难了啊,虽说媳妇儿手里有些私房,可若要用到媳妇儿的嫁妆,我这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

蒋氏却没有徐氏这般多顾虑,笑道,“娘,您这实是想多了。咱家从前又不是没过过穷日子,难不成京城里就都是些富的流油的人家我想着,不论哪儿,都是寻常人家占大多数吧。京城是居大不易,但也不是照样有许多人在京城讨生活。便是当官儿的,也不见得个个儿有钱,难不成没钱的就不过日子了咱们又不是去京城享福的,是为了免分离之苦才去的京城。再者说了,顺子也不是那无能之人,能不能养活父母妻儿,难道他心里没个数咱家本就是家风俭朴,到京城也是一样简简单单地过日子。且弟妹终归年纪轻,她一个女人家,顺子又不能时时在家,她也是没出过远门儿的,乍然到了京城,举目无亲,凄惶不凄惶我每每想到这些,就想着,你跟爹要是不去,我再不能放心顺子在京城过日子的。”

女儿的一番话总算是让徐氏想开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您和爹就去吧,怕是见惯了京城的繁华,就舍不得回来了呢。”蒋氏打趣着说道。

徐氏却只是摇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啊。”心中仍是担心闺女,“我们这一去,你要是有个什么事可就都得自己拿主意了。”

“娘放心吧,我能有什么事儿啊,梅梅儿如今也大了,康哥儿再过几年也该开蒙了,相公和婆婆都好,我这日子不知道过的多自在呢。”蒋氏拍着母亲的手,让她不必为自己担心。

蒋家离开章水镇之前,自然还要去李家走动一番的。

蒋言之带了许多从京城带回来的稀罕玩意儿,送给了李老娘。李老娘自然是喜的不行,拉着亲家母徐氏的手,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这一走,就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家您再见面了。”李老娘难得惆怅了一回,叹道。

徐氏看着闺女女婿外孙外孙女,心下亦十分难舍,也是跟着叹,“我也是一万个舍不得,毕竟故土难离,可为了儿子的前程,也只能跟着一道儿去了。”

“唉,我那女儿女婿也马上要去京城,正好同您家一起,路上也有个照样,他同言之一样,也考中了庶吉士,两人以后一道为官,互相也有个照拂。”

徐氏闻听也很是欢喜,笑道:“那敢情好,咱家寒门出生,在官场上即没背景也无熟人,有这样一个同乡故交一起,总归顺遂些。”

“唉,就我说啊,做官虽好,也体面,只是身不由己,今儿去了京城,明儿又不知被派到啥地方去了,说不上准地方,心里更是挂念。”李老娘又是感叹了一句,说着说着,大家俱是惆怅了起来。

李梅儿向来最会逗趣,见状笑道,“舅舅、姑父去帝都做官也有好处,以后走亲戚,咱们就说要去京城,那可多威风哪。”

“你倒是想去,可这京城山高路远的,去一趟哪儿那么容易。”李老娘白她一眼,语气中的伤感却少了许多。

“想去总有办法的,等我爹也考中了进士,咱家也一起搬到京城去,跟姑姑外祖母她们作伴。”李梅儿很是豪气地说道。

李老娘就爱听这话,点头道:“嗯,等你爹以后考上了,咱们也去京城。”

李彦听着这一老一小的话语,只能苦笑,心想着自己可还是个秀才呢,上科秋闱又刚落榜,自家老娘和闺女怎么就那么肯定自己能考中进士呢,搞得他压力好大啊。

中午蒋家众人留在李家吃饭,李老娘和蒋氏一早就精心准备了许多菜,自是宾主尽欢。

用过午饭,蒋氏李彦又与蒋家众人说了许多话。

蒋氏更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给父母,皆在包袱里包好了,蒋氏与二老道,“都是些轻便衣裳。言之与弟妹年轻,我想着,各地时兴的衣裳样式兴许也是不一样的,就没给他们做。爹和娘有了年岁,反正也不讲究样式,这是我闲来做的。”

蒋氏平常也会给父母做衣裳来着,里面还有李梅儿给外公外婆做的袜子鞋子之类的小件儿。

徐氏见着衣裳鞋袜,更舍不得闺女了。依依不舍,还是要舍。

蒋氏私下里有又给了蒋言之一张银票,蒋言之自然是推却,蒋氏却是强硬道,“与我还客气什么。穷家富路,去京城不比别处,何况你又不是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这银票又不占地方,叫弟妹给你缝衣裳里去贴身收着。路远迢迢的,怎么小心也不为过的。”

蒋言之本就是极重面子的人,此刻更是羞愧道,“我这都快三十了,还要姐姐贴补我。”

蒋氏却笑,“这也算不得贴补,万事开头难,你乍在京城讨生活,我能帮的也有限。不论在朝做官,还是出门在外,平平安安的就好。遇事,多想想家里。”

姐弟两个说了会儿话,因着天色不早,明儿蒋家众人还要早起赶路。蒋言之便带着爹娘妻儿告辞了。

自此一别,再相见已是数年之后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9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