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七章 挑人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李老娘自是心疼钱,皱眉道,“这会儿倒也不急,家里人手够使了。”

蒋氏笑,“我想着,年岁大的要贵些,不如就先买两个小丫环,十来岁的那种,一则便宜,二则可以慢慢带在身边学着调理,彼此主仆相处久了,情分也深些。”

李老娘心下为难,便与蒋氏说了,道,“眼瞅着山青康哥儿都要上学,学费这一笔就要几十两,孩子们上学,书本笔墨也要预备,前儿又叫阿林看着买了几亩地,我这儿就有五十两,到夏收前的家用都在里头了。”

蒋氏笑,“母亲放心,买人的事我来安排。”

李老娘便不多说什么了,道,“那你先垫上这一笔,等夏收后,我再把银子给你。”

蒋氏笑,“都是为了家里,这钱就让我出吧。只是买人时,得劳母亲帮着掌一掌眼了。”

李老娘听着媳妇儿出钱,便立马笑呵呵地应了,“成”这媳妇,实在是越来越合她老人家心意了,就使钱大方这一条,就甩许多人好几条街呢。

“蒋氏又与李老娘商量,“我这边,打算买个十四五的丫鬟,直接能做活的,毕竟健哥儿也慢慢大了,包子一人照顾两个孩子,有时还要帮忙干活,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我想着买个人帮她分担一些。咱梅儿身边,我看买两个小丫鬟就成,与她年岁相当的,往后出嫁了,总得有两个丫环跟着陪嫁才相宜,跟当初的包子一样,慢慢调理就成。”

李老娘想着丫头以后恐怕是官太太的命,身边多几个贴身的丫鬟也体面,便点头赞成道:“成,你到时仔细挑几个好的。”

李梅儿在一旁旁听,这会儿忍不住开口道,“不如给山青哥哥也买个小厮吧,如今丁一还要帮忙印刷铺子的事情,家里就他一个恐怕忙不过来。”

李梅儿还想着,山青哥哥和自家弟弟是不同的,以后这家是弟弟的,买不买人,他不会缺了人使。山青哥哥则不同,待他再大些,要自立了门户,总得有些个忠心的下人才成。

蒋氏心里早有盘算,道,“山青这个娘想过了,就买个十来岁的,懂些事,知道服侍人了,让山青自己调理两年,也能抵些用处。”

李梅儿听蒋氏有安排,便也放心地点了点头。

次日一早,那张牙婆就带一排大小丫头来了。

康哥儿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见买人的事儿,十分好奇,也跟过来看,蒋氏打发他,“去后院叫你姐姐过来。”

康哥儿应一声去了,蒋氏请张牙婆在院里坐了,笑,“张嫂子且等一等,您也知道,我是给自家丫头买身边儿服侍的,也得叫她们看一看才好。”这样的机会对李家是不多的,蒋氏自是想着叫孩子们也长一长见识。

一时李梅儿换了衣裳出来,张牙婆看了,便眼睛一亮赞道,“早就听说您家姑娘是个出挑儿的,果然名不虚传。”

李梅儿见张牙婆四十来岁的模样,梳着油光锃亮的纂儿,插三两金钗,衣裳也是绸子裁的,便知张牙婆这贩卖人口的生活很不错,笑着唤一声,“张大娘好。”

张牙婆笑呵呵地,“好,大姑娘也好。”又问李梅儿几岁了,平日里喜欢做些啥。

瞧着李梅儿小小年纪就是个小美人儿模样,张牙婆暗叹,怪道汪太太对李家的闺女赞誉有加呢,当真是个顶好的人才。

张牙婆又笑着拍李老娘马屁,“别处不敢说,在咱们州府,我也算有些见识的人了。婶子实在不凡,把自家姑娘调理的这般出挑儿。”

李老娘心下受用,嘴里假假谦虚着,“出挑什么呀,小门小户的丫头罢了。”

大家又说了会儿话,张牙婆便唤了那一排大小女孩子们过来,给李家来挑。

这些女孩子俱是单薄细瘦,粗布衣裳穿在身上空荡荡的,脸面手脚都很干净,头发也梳的整齐,除了有两个眉眼有些水秀的,都是既说不上好看也说不上难看的寻常模样。

康哥儿还是个急性子,姐姐尚未挑人,他先忍不住问,“姐,你觉着哪个好”

李梅儿其实觉着都差不离,毕竟这些丫鬟不像包子,她是有前世滤镜的,所以当初没费什么劲就挑中了她,但这些丫鬟她并不知根知底。便仔细问了,“你们在家可会烧饭可会针线”

张牙婆先笑了,“唉哟,我的大姑娘,她们又不是千金小姐,哪个不会烧饭,缝缝补补呢”

李梅儿笑,“大娘莫急,听她们说。”一个人的脾气性情,自话语中总能瞧出些来。

这些女孩子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还是打头儿的那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斯斯文文道,“在家跟母亲学过厨事,连带针线也会一些,做衣裳也会,只是绣工寻常。”

第二个女孩子眉眼不及第一位,性子却爽俐,道,“在家时都是我做饭,打扫屋里屋外,我没学过绣花,简单的衣裳会缝。”

第三个年纪较这前两位略小些,十二三岁的样子,年纪虽小,眉眼却是几个女孩子里最好的,轻声道,“我会做糕点,还会绣花。”

第四个就更小了,八九岁的模样,怯生生的,还没说话,脸先红了,盯着地面儿,声音直发颤,“烧火,做饭,洗衣裳,打猪草,喂猪,放羊,补衣裳,盘扣子,补袜子,带孩子。”

第五个女孩子面皮有些黑,道,“我烧饭针线不大在行,在家时都在种地。”

第六个女孩子道,“我会烧饭,补衣裳,种菜,养蚕。”

张牙婆即便是做人口买卖的,手头上也不可能总有许多孩子买卖,李家打算买一大两小三个丫环,张婆子便带了六个来给她家挑选。

听这六个女孩子说完,李梅儿想了想,又道,“伸出手来我瞧瞧。”一个人,干什么营生的,从手上就能看出大半。

李梅儿问过之后又看过,心中已是大致有了些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4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