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四十七章 邻居们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这还不都是看在我大舅的面子上,我大舅如今大小也是个六品了,在这条街上算是不错的了,且他又年轻,以后定是前途无量,人家想交好我大舅,自然要对咱家客气些。”李梅儿理所当然地说道。

李老娘也知道自家是沾了亲家的光,不过想想儿子马上也要考进士,将来肯定也是要做官的,也就没那么些酸溜溜了。

蒋氏起身接了林嬷嬷端进来的茶,奉一盏给婆婆,一面笑道,“咱们家里也安置的差不离了,该摆上两席,请言之他们过来热闹一二。”

乔迁新居,必要安宅暖屋的。李老娘深以为然,道,“置办两席好酒,亲家待咱们骨肉一般呢。”亲家也实在是没话说,三千斤的碳说送就送了,也没要她家一分钱,当真是豪爽大气。

“这事儿我来安排,咱们初来乍到,暖宅酒定是要办的热热闹闹的,我也研究研究这京城的时兴菜式,到时候好让宾客们都吃得舒心。”李梅儿笑着自告奋勇道。

“我也没想着让别人弄,你这丫头反正闲着也闲着,就好好露露手艺,以后你爹可是要当官的人,你这做闺女的,也不能给他丢份了。”李老娘也笑呵呵道,觉得自家孙女儿有这么手好厨艺,不管到哪儿都是很拿得出手的。

李梅儿瞪大眼睛看着李老娘,装模作样,“我发现这一到京城,祖母你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哪儿不一样”李老娘问。

李梅儿摆出十二万分的真诚脸,道,“突然就变得特有见识了,连说话也跟在咱老家时不同啦。”

李老娘顿时得意,放下茶盏,将手一抄,得瑟着个脸道,“那是,这是京城哩,你以为是什么地方。啥叫入乡随俗啊,咱们既到了皇帝老爷住的地儿,当然得显出京城人的气派来知道不”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李梅儿一本正经点头应和。

李老娘便也满意地教导起自家丫头来,“现在知道也不晚,你还不算笨。”

李梅儿:

蒋氏和林嬷嬷偷笑一回,安排午饭去了。家里男人们都在念书,连康哥儿都在念书,康哥儿准备做插班生,这会儿自然是要好好温习温习,免得到时候没考上丢人。

用过午饭,蒋氏带着闺女做针线,一面说起暖屋酒的事情来,李老娘道,“可得好生备席酒请亲家。”多好的亲家啊,觉着儿子是个有福的,眼光也好,当初方结得这么一门好亲。

蒋氏笑,“我想着,前儿咱们搬家时,街坊四邻的都打发人过来说话,暖席酒不如多摆两席,连街坊四邻一并请了。”

李梅儿道,“不如先跟外祖母打听打听,看看邻居都是什么性情,各家多少人口,再发帖子不迟。”

蒋氏很满意闺女想的周全,颌首道,“很是。一会儿咱们去你外祖母那里问问。”

李老娘道,“嗯,你们去吧,我跟阿林瞧着晚饭。”自从家里搬进了大宅子,李老娘就不是很喜欢总串亲家的门啦。

蒋氏就带着闺女去的,蒋言之买的宅子在帝都不算黄金地段,不过起码算个白银地段,周边皆是中低品的官宦人家。倒不是黄金地段的宅子买不起,只是,一般那种地段的宅子都是有价无市。

蒋氏同母亲打听邻居的情况,徐氏道,“咱们巷子一共六户人家,除了咱们两家,一户是户部监官李大人家,一户是翰林学士江大人府上,还有一户是禁卫军林副将府,一户礼部员外郎左家。都不是难相处的,林家是武将人家,林太太为人爽直,左家祖上便是官宦人家,略清高些。李大人府上豪富,江大人家最讲究礼数。你要下帖子置暖宅酒,女席置上四桌,男席置上三桌,也就够了。”

蒋氏有些不明白了,道,“娘,女席置四桌,是不是太多了。”其实蒋氏算着,也就是娘家与邻居几家,且她家刚搬来,邻居过来吃酒,也不过四户人家,算上八个人是有余的。

周菡萏闻言便接了婆婆的话,含笑道,“姐姐不知道,这里头有个缘故,这京城地界许多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处,只要长辈在,就不兴分家啥的,就比如那江大人家,一家子四代同堂,老太爷老太太往下生了四个儿子,四房又各个都娶妻开枝散叶,底下最小的孙辈也有成了亲的,一家子掰着手指头数,便有二十几口人,但凡各家有喜事,家里出门去的,等闲就是十几口子,这要是不多备些桌,到时候倒是咱们家没礼数了。”

蒋氏与李梅儿听的直咂舌,李梅儿忍不住便问,“舅妈,那他们家的宅子都够住么。”

“自然是不够的,除了老太太、老太爷住的略宽敞些,也有两个小重孙女一道跟着住,余下的三辈人挤一个院子罢了。”周菡萏道,“不过其实这样的事在京城还是挺多的。”

毕竟京城居大不易,宅子贵,许多人家买了一座大宅那可是要住好几辈的,若不是那特别有出息的后辈,哪里有那钱自己再在另处置一所宅院。

徐氏在一旁叹了口气道,“要我说就是这些个人家想不开,何苦这许多子孙挤一处,人多,事便多。还有,一大家子吃着官中的,子孙见有吃有喝,也便不知上进,倒不若分了家,老的日子安生,年轻的过自己小日子,也知道找个营生养活自己,倒比这一大家子挨挨挤挤的好。”

李梅儿亦是深以为然,点头道,“外祖母说的是。”

周菡萏便笑,“我也这样说,到时璋哥儿他们大了,各成了家,立刻就分出去过,省得聒噪。”徐氏连忙道,“璋哥儿是长子,可不能分出去。”

周菡萏笑,她不过也就是那么顺嘴一说,连忙改口道:“这还早呢,孩子们这才多大啊,总得孩子们都成了家,才好说分家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58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