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两百三十八章 命太苦

书名:小户春 作者:冰镇糯米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2

听李元夏这么一说,李梅儿已经可以肯定了,李元夏口中跟族长家孙女儿结亲的那个庄家,就是她姑祖母嫁的那个庄家,这世界可真是太小了,前些日子还刚在州府遇见庄表姐,这会儿又听说自家族亲可庄家定亲的消息。

“梦莹姐姐这回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她一直嫌弃咱们镇是小地方,如今定了州府的人家,肯定是乐的不行了。”李元夏又拿起一把东米糖,咔嚓咔嚓,边吃边说道。

“那庄家也不见得有多好”李梅儿对庄家的观感并不怎么好,能让女儿未婚先孕去攀附权贵的人家,家风肯定不怎么样,李梦莹要嫁进去做媳妇儿,以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不过求仁得仁,这既然是族长家自己选的,李梦莹也满意,那以后就算过的不好,也不必抱怨。

“梅儿,你知道那庄家吗”李元夏停止了吃东西的动作,鼓着腮帮子问道。

“我姑祖母就是嫁去了庄家。”李梅儿也没打算隐瞒自家同庄家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李元夏这样的小孩儿,族中的长辈们都知道李家的姑奶奶是嫁的州府庄家。

李元夏闻言嘴巴张的老大,那些刚吃进去的零嘴差点要从嘴巴里掉出来,还好她及时闭上了嘴巴,把嘴里的东西都咽下去后,才十分夸张地开口问道:“真哒我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呢”

“又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没必要到处说吧,要不是你问起来,我也不会说的。”李梅儿看李元夏大惊小怪的模样,十分无语道。

李元夏想想也是,这好像确实不是啥紧要的事儿,谁没事儿把自家亲戚是谁谁谁挂在嘴边啊。

“这可真是太巧了,梦莹姐姐嫁的好像是庄家的长孙,那她以后就是你表嫂了啊。”李元夏又十分惊奇地说道。

“又不见面,也攀不上这亲戚,咱家虽跟庄家有亲,可关系不怎么样,平日里都不怎么来往的。”李梅儿无所谓地说道。

她宁愿继续跟李梦莹保持师姐妹关系,不然变成了亲戚也挺尴尬的。

“那也是,人家可是州府的大户呢,看不上咱们这乡下地方的亲戚也正常。”李元夏十分心直口快地说道,也是李梅儿跟她关系好,不然她也不会说的这么直接。

两人会儿李梦莹的婚事,前头的戏也唱的差不多了。李梅儿抱着只多没少的零嘴儿,跟小伙伴到了别,跟着家人们回家去了。

李老娘虽嫌李梅儿看不懂戏,可出门啥的,她还特爱带着李梅儿,不为别的,李梅儿生得漂亮呀。虽说蒋山青比李梅儿生的还要好一些,可他总归不是自家孩子。李老娘心里一本账门儿清,谁亲谁疏她老人家半点儿含糊都没有。

她就喜欢带着李梅儿康哥儿出去显摆,瞧瞧,谁见了她家孩子不夸呀,生得好什么的,那都是最普通的赞美。

这倒也不算是虚赞,只要长眼的都能看到李梅儿生得多可爱,圆乎乎的还带着些婴儿肥的小脸儿已经开始露出微尖的下巴了,一双大眼睛灵气十足,高鼻梁,小嘴巴,何况这丫头又不风吹日晒的,既白且嫩。可以说,如今的李梅儿既符合老太太们微圆润的福气派审美,又符合正常人对五官的审美。

李梅儿过完年就虚岁九岁了,个子较同龄人还高些,穿一身红红的裙袄,并不再扎包包头,而是梳成双丫髻,两边用绢花丝带并小银钗装饰了,出门见客时,脖子上多会戴一个金项圈,手上也戴着小金镯子,连康哥儿都时常夸,“我姐可真好看。”逗得家里人一乐。

这样粉妆玉雕的丫头,谁不乐意带出去显摆哪,故此,李老娘到哪儿都乐呵呵地带着李梅儿。

乐乐呵呵的,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本来一家子是准备向往常一样去街上看灯会的,可到了傍晚,亲家董家那边,就传来了一个噩耗。

董家老太太过世了可消息可算是平天起了一惊雷。把李家众人都炸的不行。李老娘是第一个不信的。

“前几日我看戏的时候还见着老姐姐呢,那身子骨是极硬朗的,怎的好好的就没了呢”太突然了,李老娘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董家派来的是一个老嬷嬷,显然也是刚哭过一场的,这会儿眼眶还红着呢,又抹了把泪,才同李老娘说道:“咱家老太太今儿起床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虽马上就去请了大夫,可到了下午的时候人已是不行了”

“摔的这么严重的吗”李老娘知道年纪大的人最怕就是摔倒,可万万没想到这还能把人给摔没的,呐呐地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蒋氏看婆婆有些魂不守舍的模样,赶紧问起了别的紧要的事儿,“给我家姑爷和姑奶奶那边送过信了吗”

那老嬷嬷立即回道,“老爷已着人去京城请三爷三奶奶回家了。”

李老娘闻言立即就清醒了,老娘死了,那女婿的官儿岂不是做不成了好在,李老娘寻常里被儿子耳濡目染,还是有些常识的,知道父母过逝官员都要辞官守孝三年,看来,女婿这官儿的确是做不成了啊

李老娘想到这儿就越发伤感了,拍大腿泣道,“我苦命的亲家啊,你怎么就这么早去了啊”您怎么就不能多等两年,等你儿子我女婿把官儿做实了再去啊

李老娘哭将了一回,便安排董家下人下去歇着,李家得准备奔丧的事,李老娘上了年岁,蒋氏得照看康哥儿,于是,就得李彦去董家奔丧了。

蒋氏要给丈夫准备衣裳行头,李老娘便管着康哥儿,李梅儿也在一旁陪着祖母。

李老娘还忍不住同她悄悄嘀咕,“这死的可真不是时候,你姑丈的官儿也没的做了。”

李梅儿无语,道,“想来董家老太太也不乐意这会儿死的。”儿子刚出息,福还没享到,老太太归了天,这命真是太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