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5章 勤王,晋楚相争

书名: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44

勤王,晋楚相争

勤王,晋楚相争

晋文公元年,白国一百三十五年(公元前636年)

晋文公继位后修明政务,向百姓广施恩惠。奖赏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有功的大臣,功劳大的赏赐城邑,功劳小的授予爵位。很快晋国的局势就被晋文公稳定了下来。

周王室,洛邑

经过齐桓公调停的王子带盗嫂事发,周襄王气急之下与王子带火并,王子带兵败逃跑,又跑到狄人那里联合狄人攻洛,周军大败,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并告难于诸侯:

“告天下诸侯书

今有王子带,寡人之胞弟也,忤逆天子是为不忠,色淫兄嫂是为不义,勾结外戎是为不仁,罔顾誓约是为不信。此不忠不义不仁不信之徒,妄为宗室子弟,天下姬姓诸侯可共击之。

烟起洛邑,天子独木难支,故狩猎于郑,幸得郑公护卫左右,得以免受戎狄之辱,但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此为天子之威仪乎?天子乃天下共主,诸夏之人该尊之护之,今戎狄乱我中原,害我诸夏百姓,掠我周朝财物,此不有罪与天下,有罪与诸侯乎?

寡人闻家犬不可有咬人之心,若有,应尽快除之,今日咬人,他日岂不有人会葬身犬腹?天子是姬姓大宗,诸侯为小宗,昔日周公成王大封宗亲,不正是为今日之事?大小宗俱出于文王,血溶于水且浓于水,躯干受损于枝叶何利哉?

今寡人居于汜,望各诸侯不吝兵车前来勤王,寡人定翘首以盼,设宴以待。寡人有言在先,先到之诸侯,必有重赏,封地财帛,寡人岂可吝惜。”

秦国

秦穆公看着手上的《告天下诸侯书》,问百里奚道:“百里相,我该怎么办呢?”

百里奚说:“君上有争霸天下之心乎?”

“当然!”

“那君上现在就可起刀兵了,欲争霸天下,必先称霸中原,欲称霸中原,必先扬名于中原,欲扬名中原,必先有强大的国家实力,欲国家强大,必有明君贤才。如今君上五有其二,现在正是我们名扬天下的时候啊!

如今还有比勤王救驾还要大的名声吗?”

秦穆公听完高兴道:“哈哈,我秦国的强大从我任好始。”

说完就下令出兵洛邑。

晋国

晋文公也得到了《告天下诸侯书》,正与亲信商议对策。

赵衰说:“争夺霸权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天下会如何看我晋国?

君上既有称霸之心,如若不做,我们将来还能在天下发号施令吗?因此今天尊敬周天子就是晋国接下来称霸的资本。”

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立马带兵前往勤王。晋国毕竟比秦国更近,因此晋国很快就接到了周襄王,并带着周襄王返回洛邑。

四月,晋文公协助周襄王杀死了王子带。周襄王大为感动,把京畿的阳樊、温、原、攒矛等南阳八邑赠给晋国。这样,王畿之北皆为晋土,周王室再也不会遭受狄人的侵犯了,狄人侵犯周王室一定会经过晋国的领土。

晋文公在接纳南阳八邑的过程中,贯彻“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十分注意人心的归附。从此,晋国在太行山之南的王畿有了自己的封地,使晋国挺进中原,争霸天下,有了桥头堡的阵地。

秦国

“可恶,就差一步,被重耳抢先了。”秦穆公惋惜的说

“君上不必气馁,这次既然晋国抢先一步,那就趁此时间我们好好修理一下国政,常人说:君子待时而动,国家也是这样啊!”百里奚安慰道。

楚成王三十九年,晋文公四年,白国一百三十八年

自从楚成王继位后,楚国不断扩张土地,不断攻灭小国和蛮夷,楚国的土地已经扩张到了千里,是当今天下土地最广的诸侯国了。

三十三年时,宋国的宋襄公想要举行盟会,以此来效法齐桓公称霸,召楚成王参加。楚成王感觉受到了侮辱,发怒说:“竟敢召我去,我会以好的态度去参加盟会的,然后借机攻打他,羞辱他。”

于是出发到达了盂地,在盟会之后,楚成王突然发难,果真俘获了宋襄公,并把他带到了楚国,以此来侮辱宋襄公,不过很快又把他送了回去。

第二年,楚成王又攻击宋国,在泓水击败了宋军,并射伤了宋襄公,不久之后宋襄公便因箭伤发病而死。

三十五年时,晋国公子重耳路过楚国前往秦国,楚成王以招待诸侯的礼节宴请了重耳,并且馈赠他很多礼物,还派兵送他前往秦国。

今年,鲁僖公前来请求楚国派兵攻打齐国,楚成王派申侯领兵攻打齐国,并夺取了谷邑,并将齐桓公的儿子雍安置在了谷地。之后齐桓公的七个儿子全都逃奔到了楚国,而楚成王把他们全都封为大夫。

夏季,楚国又出兵讨伐宋国,宋国自知不能抵抗,于是派公孙固向晋国告急求援。公孙固见到晋文公便说:“晋公可还记得宋国是如何对待您的?当年您在列国游学,行至宋国,车辆马匹皆毁,是襄公认为您是仁德之人,有君子之风,故而送您良马香车。

如今宋国有难,您报答恩人,进而称霸天下的时机就在今天了,宋国也是诸夏后裔,您救了我们,当您要称霸天下时,难道我宋国不会支持您吗?”

这时狐偃说:“楚国刚刚占有曹国,而且初次与卫国通婚,假如攻打曹国、卫国,楚国一定救援,那么宋国就得到解脱了。”于是晋文公决定出兵,先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

原本卫国是白国的盟国,有几代互为联姻,可是卫国到了后面,诸公子是越来越差,不仅才能差,品德也有瑕疵,导致白氏宗女不愿远嫁卫国,故而卫白之间的联姻断了。但是白国在卫国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深厚的,经常有卫国人前往白国求学。

晋文公五年,白国一百三十九年

晋文公以荀林父为御戎、魏犨为车右,率领晋军八百乘南下就宋。

冬季十二月,晋兵首先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并将原邑封给了赵衰。

在讨伐曹国时,他向卫国借路,卫成公不答应。晋军只好迂回从南渡过黄河攻打曹国,讨伐卫国。正月,晋军攻下五鹿。

二月,重耳与齐昭公在敛盂结盟,秦穆公也派了将军带兵来参加。这时,卫成公见晋大军压境,而晋、齐又结为盟好,还有秦军助阵,感到害怕了,于是请求参加结盟,但是晋文公不答应。

卫成公转而又想与楚国结盟,结果卫国人反对,并把卫成公赶出卫国,想以此讨好晋国,换得晋军不打卫国。于是卫成公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防守。楚国来救援卫国,但是被卫国拒之门外,怒而攻城,但未能取胜,不得不退兵。最后晋军不战而得卫国。

三月,晋军南下攻曹,丙午日,晋军攻入曹都。

晋军攻击曹、卫,本欲引诱楚军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但楚军并不上钩,而不断猛攻宋国,宋国再次向晋军告急。晋文公想救宋,就应攻打楚国,又因为楚国曾对自己有恩,晋文公便不想攻楚,可宋国也对晋国有恩,如若不救,必会失宋,以至于陷于战略被动地位,晋文公为此举棋不定。

这时,先轸说:“君上,我们可以分割曹国、卫国的土地给宋国,楚国便会急于营救曹国、卫国,如此一来,楚国就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了。”

晋文公听取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真的率军离开了宋国。

楚将子玉骄傲自负,反对楚成王撤军,坚请与晋一战。子玉说:

“君上,您对待晋公仁义至厚,不仅以诸侯之礼待他,还派兵送他出境,这是何等的大恩啊!如今他明知楚国与曹、卫两国关系好却有意讨伐它们,这是轻视您,以及背弃仁义的举动,天下人一定不会帮助他,这正是讨伐他的时候啊,这时我们攻打他,就是白公也不能说什么,我实在不知道您在忧虑什么?”

楚成王说:“重耳在外逃亡了十八年,受困受苦的时间太久了,如今终于返回晋国。因他尝尽了艰难险阻,因此他就能正确对待百姓,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上天为他的开路啊,他是不可阻挡的啊!”

子玉坚持请战说:“我不敢说这次一定能取得胜利,只希望因此能封住那些进谗言之人的口。”楚成王十分生气,给了他很少的兵力。

子玉决定先激怒晋文公,以让他作出失礼之举,这样和晋军之战,才能更好地战胜。于是派宛春告诉晋文公说:“请您恢复卫侯的君位并归还曹国的土地,这样我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大夫咎犯说:“子玉太无礼了!”

先轸却说:“能使人心安定就能称之为有礼。如果楚国的一句话能够使三个国家安定,可是您的一句话却能使这三个国家灭亡,那么就是我们无礼。

而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国,那就是放弃了宋国。不如暗中答应恢复曹侯、卫侯的地位,让他们与楚断交,以此来引诱楚国,同时扣留宛春以激怒楚国,等战事发生后再另想其他的计谋。”

晋文公于是就把宛春扣押在了卫国,并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曹国、卫国于是与楚国绝交了。子玉听后非常生气,率军攻打晋军,晋军不断后退。

这时晋国的将士都对晋文公不断下令撤退感到疑惑不解,于是派了一个军吏请求询问原因。晋文公说:“从前我在楚国时,曾与楚成王有过约定,交战时晋军会向后撤退三舍之地,我怎么能背弃自己的承诺呢?”

晋军都知道后退的原因,原来不是晋公畏战,而是为了报恩,于是将士们虽然不断后退,但是士气却越发高昂。因为楚军已经在外征战很久了,都想撤退回家,可是子玉不答应。

四月戊辰日,宋成公、齐将、秦将以及晋侯在城濮驻扎。

己巳日,与楚军交战,楚军被打败,子玉带领残兵逃走了。

甲午日,晋军班师回到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修建了宫殿。郑国也曾帮助过楚军,如今楚军战败了,郑国很是惧怕,于是派使者向晋文公请求结盟。晋文公同意了,于是与郑公订立了盟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88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