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章 血色晋国,夷吾归晋

书名: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44

血色晋国,夷吾归晋

血色晋国,夷吾归晋

晋公二十六年,白国一百二十年(公元前651年)

此时,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晋献公因为生病没有参加。没多久,晋献公病重,召来荀息说:

“荀卿啊!我打算立傒齐为世子,但是他年龄尚小,我担心大臣们会有不服,甚至发起叛乱也是有可能的。你尽心尽力服侍了我将近三十多年,不仅如此,你还是武公时期的老臣,因此我深知荀卿的忠心。

另外你的假道灭虢之计,使我晋国扩土几十里,如此证明,伱的才智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所以我向你询问,而且相信你,你能够替我照顾傒齐吗?”

荀息听完立马作揖道:“君上请放心,即使您死后又复活了,我对您依然不会感到有任何的愧疚,以此作为凭证。”

献公听完,感到十分欣慰,于是下令立傒齐为世子,并将傒齐托付给了荀息,之后又让他担任相国,主持朝政。

秋季九月,晋献公去世

荀息遵从献公的遗嘱立世子傒齐为晋公,骊姬为国母,自己当上了相国,总管国家大事,另外曾经帮助骊姬夺嫡的外臣梁五、东关五也得以加封为左右司马,率领晋兵,准备悄无声息的就对军事大权进行了调整。

可是这样的安排还是被其他人发觉了,这个人就是晋国将军里克。

里克原来是世子申生的党羽,但太子被骊姬陷害而死,里克也是无可奈何,可是他的心中对于骊姬、骊姬的妹妹以及两姐妹所生的傒齐和卓子是非常厌恶的。

当荀息准备立傒齐为晋公,并奉骊姬为国母,加上对军权的指染,使得里克决定不再被动等待。

于是里克立即去拉拢了老战友邳郑父等人,同时纠集原三位公子的党徒打算武力行废立之举。

但是在此之前里克要去见了荀息,准备劝说他自己废了傒齐,改立公子重耳或者公子夷吾,毕竟武力只是最后的手段。

“荀息,君上刚去世,重耳、夷吾二位公子还在外边,你身为国家大臣,不遵从宗法制,不迎长公子继位,却扶立了妾生的孺子,恐怕说不过去吧?”

同时警告荀息:“三位公子的党羽门客众多,你若是执意立傒齐,他们必然会作乱,且他们背后有秦晋白三国辅之,你不要执迷不悟了啊!”

但荀息并不买帐,信誓旦旦的回答:“我已经向先君发誓,要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不可以贰’,作为君子难道我还能改口吗?难道还要吝啬自己的性命吗?

人的一生总是要坚守些什么吧!尽管我这样做最终可能没什么益处,但无论如何君子的话是不可以随意丢弃的,且忠于先君之心是不可更改的,最后的结果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活着尚且不怕,难道还要害怕死亡吗?”

里克无奈,只好离去,准备动用最终手段了。

十月,是晋献公停灵治丧的时间,里克、邳郑父等人收买了个刺客,给他换上晋君卫队的服装,让他混杂在卫队里,准备在傒齐给献公办丧事的时候,把他刺死在灵堂上。

穿着麻服的傒齐正在荀息的指导下给献公的棺椁行礼,这时卫队里的一个壮汉走上前来,说是有关于谋反的要事禀告,荀息让他上前细细道来。

傒齐就站在荀息的旁边,这是荀息让他好好学习如何处理朝政的原因。武士快步上前,然后低头准备说事,荀息和傒齐正支着耳朵准备听,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武士左手快速拔出青铜短剑,右脚一蹬,直冲傒齐而去。

荀息根本来不及反应,就看到武士将傒齐扑倒在地,然后压着傒齐在他胸口上连续捅了三剑,最后在其他卫兵到来之前,自刎而死。

荀息呆住了,他完全没想到这种事,霎时间,灵堂内外一片哭喊声起。

荀息被哭喊声惊醒了过来,反应过来的他不禁伏在献公柩前痛哭起来,说有负先君所托,说着就要碰柱而死。这时候旁边的亲信劝说道:“家主,幼主虽死,但是还有卓子啊,他也是可以扶立为君的啊。”

荀息听着恍然大悟,然后立即更换晋君卫队,严密封锁消息,抓紧时间把丧事办完后,立即召集文武朝臣,说:

“幼主在先君灵前被刺,这是我的失误啊!原本我打算撞柱而死,以此谢罪先君,但是有人说幼主还有一个弟弟,这提醒了我,为了不辜负先君的遗嘱,我准备立卓子为晋公。”

众臣虽然有所不满,但是因为荀息是国相,兵权也在他手上,于是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荀息把九岁的卓子扶上了晋公之位,卓子成为了新的国君。

这时,左司马梁五见大臣里只是缺少了里克、邳郑父,便说:“幼主的死和里克一伙一定脱不了干系,今天众大臣都来朝贺新君,偏偏不见这两个人,他们一定是心里有鬼,请立即派兵去捉拿他们。”

荀息明知是里克所为,但为了晋国朝堂的大局稳定,不便再生事端。于是只好说:“司马不必疑心,里克、邳郑父是先君的老臣,哪会做这不忠不孝的事呢!”

梁五见荀息这样说,也只好作罢了。

这边,在府邸等待消息的里克和邳郑父得知傒齐已死,正高兴准备下一步的时候,突然又有人来报说:荀息已把卓子立为新国君,里克暗叹错失时机,但仍又不甘心。

和邳郑父说:“虽然傒齐已死,但卓子又上位了,依然是骊姬等人执掌朝政,我们的目标并没有达成,所以我们要准备下一场了。”

邳郑父同意。

十一月,一场朝会,里克等人劫持了卓子近侍,要求他在朝会时寻求机会刺死卓子,近侍迫于威胁,只得同意。

台阶下的近侍此时已经满头大汗了,但是看到群臣中里克、邳郑父等人威胁的目光,只好下定决心。

荀息宣布散会,卓子已经起身准备回宫,路过近侍时,近侍拿出一个木簪,朝着卓子粉嫩的脖颈狠狠地刺了下去,然后又拔出来,随之而出的则是滚烫的鲜血,鲜血将已经呆住的近侍溅的得满脸都是,随即反应过来的守卫将其乱刀劈死。

荀息的心已经死了,完全没有了希望。

“砰”

荀息还是撞柱而死了。朝堂人声鼎沸,秩序已然崩坏,这时,里克立刻站出来指挥着不知所措的众人。

同年,晋国公子傒齐、卓子相继被刺杀,大臣荀息自杀,里克、邳郑父等人指责大臣梁五、东关五等人没有尽职保护,下令将他们处死。随后派狐偃的兄弟狐突去白国迎接公子重耳回国继位。

白国,学府。

重耳和狐偃、赵衰等随臣齐聚一堂。

“各位,里克想让我回国继位,你们怎么想?”

赵衰说:“公子,我认为不妥,如今晋国连续死了三位国君,这是不吉啊!再说了,公子现在也不了解国内的情况,如果贸然行事,恐步了傒齐、卓子的后尘啊!”

狐偃也说:“公子,你还没有联系秦国,不知道秦公的想法,更何况公子夷吾跟秦公关系比您更近啊!因此我们现在只有白国的支持,但是白国毕竟只是小国,虽然技术、制度、人才冠绝诸国,但是并不能给您争夺晋公之位太大的支持。”

重耳认为十分有理,又想起在晋国的腥风血雨,在心理阴影的作用下,就更不想回去了,说:“你们说的十分合理,我决定回绝里克。”

这时狐偃又说:“虽然公子这次不能回去,但是万一下一任国君又出了意外了呢?我们也要早作准备啊!”

重耳点点头说:“正是这样啊!你有什么良策?”

狐偃说:“公子,我认为我们应该离开白国了,我们要去寻求大国的支持啊!”

重耳虽然有些不舍得离开白国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国家,但是在野心的驱使下,还是同意了,问道:“那我们先去哪里呢?”

狐偃说:“齐!”

“重耳多谢大夫的看重,但是先君在世的时候,我违命出逃;先君去世后我也没有尽孝,哪儿还有脸回去当国君呢?还请大夫见谅!重耳拜谢!”

看到信中重耳的推脱,里克颇为失望,没办法里克只能选择公子夷吾。里克又派屠岸夷、梁由靡两位大夫去梁国迎接公子夷吾回国。

这边夷吾接到里克请他回国的邀请,也是兴奋不已,但是又十分忧虑,于是和他的智囊团吕省、郤芮商量:可以是可以,但光依靠里克继位很是不安全,毕竟里克才杀了自己两个小弟弟,如果他看我不顺眼,没准把我也杀了。

这时郤芮出谋说:“公子,要做国君,应有贤臣、睦邻这两条。现在里克、邳郑一班老臣在朝主事,西边的秦国势力最强。咱们先用厚利收买他们,取得内外的支持,这样返国才最安全。”

夷吾采纳了郤芮的意见,命人写了两封信,一封托屠岸夷带给里克和邳郑父,信中高度赞扬了里克大夫身居虎穴,不畏困难,信念坚定,坚决的铲除了以骊姬一伙祸国殃民的奸贼恶贼,不愧为晋国的忠诚卫士,

信中还写道:自己现在身居他国,正是困难的时候,就差一个贤臣,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待自己做了国君,便封他为相国,将全国兵马交给他节制,同时封给他土地一百万亩,封给邳郑父土地七十万亩。

另一封,派人送给秦穆公,请求他出兵帮助自己返回晋国,答应事成之后,将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划归秦国。

这边的秦穆公经过百里奚和蹇叔的治理,国家实力日新月异,正欲谋取进入中原的途径,一看既然夷吾都派人来请求出兵,要协助夷吾回国继位,于是很干脆就答应了。

很快,秦穆公便派兵护送夷吾回到了晋国。此时齐桓公也听说晋国爆发了内乱,为了体现齐国霸主的地位,也率领诸侯来到晋国。

等众诸侯出发的时候,秦军与夷吾这时也已到达了晋国,齐国就派隰朋会同秦军一起将夷吾送入国都,并在,里克、邳郑父等人的支持下立他为晋国国君,便是晋惠公。——

如何坚守君子之道,是愚忠乎?是明乎?忠于昏君庸君,此于君王小忠,于天下不忠。忠于明君仁君,此于君王小忠,于天下小忠。何为大忠,大忠之于天下也。

——《君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9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