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1章 庄王称霸

书名: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44

庄王称霸

庄王称霸

楚庄王十七年,白国一百七十四年

经过孙叔敖两年的治理,楚国国力提升不少,粮仓满溢于地,兵甲光滑如镜。楚庄王趁势而起,以令尹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将右军。楚庄王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悉数北伐郑国。

这是楚国这些年来所发动的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攻势最猛的一次进军。开往郑国的道路上,兵戈如林,战车滚滚,黄沙密布,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锋利的金属,一吸进肺里,割得人生疼。面对如此大好时机与雄壮的军队,站在战车上的楚庄王感觉仿佛只要他想得到的东西,都唾手可得。

不久,楚军就将郑国团团围住。郑襄公一看这阵仗,吓得根本不敢出城迎战,楚军只得继续围困。围困了十七天之后,郑襄公准备求和,命人占卜,结果卦象显示不吉利;准备与楚军作战,卦象却显示吉利,于是郑襄公下定决心要和楚军决一死战。

随后他向着郑军说:“我本来想要投降以保存郑国的百姓,于是占卜询问上天,可是上天说不可以,这样会让我们郑国亡国,于是我又问,据称拼死抵抗可以吗?上天说可以,这样有机会守住城池,保存社稷。

所以,将士们,天要我们拼死守城,难道我们要违抗上天的命令吗?逆天而行是可以的吗?不,我们要顺天意,绝对不要退后半步啊!”

楚庄王见都这么多天了,郑国还是不投降,于是命令楚军分成三部分,一部防守大营,一部休息准备替换,一部攻打城池,三个部分轮流。

于是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城墙激战,楚军最终还是凭借兵力优势占领郑都的城墙,郑襄公见大势已去,只好袒胸露臂,亲自牵着羊向楚庄王请罪以求和,说:

“我不能顺从天意,没能遵守信用好好侍奉您,使您带着愤怒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啊,如此我又岂敢不一切听从您的命令?您想如何处理我就如何处理我,哪怕把我丢到遥远的海边,或是让我作为奴仆侍奉您,都由您来决定。

不过如果您能承蒙顾念以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厉王、宣王、桓公、武公保留祭祀的地方,不灭亡他们的国家,让我们转而侍奉您,哪怕是作为楚国县,这也是对我们的恩惠啊,不仅如此,这也是我的愿望,但我又又不敢奢求这样希望。我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表露我心中的话,还请您能仔细考虑。”

楚庄王见郑襄公的如此做派,准备同意他的请求,旁边的人说:“君上,不能答应他啊,已经得到了一个国家就不能再经行赦免,到嘴的肉难道还要丢弃吗?”

楚庄王说:“他们的国君能够屈居人下,这一定能得到国人的信任以及合理的使用国人,这样的国家即使我们占领了下来,恐怕也是难以治理的,放还他们吧!”

于是下令楚军后退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随后与郑襄公筑台会盟,定下郑国送质子良出到楚国为质,以及和楚国结盟的盟约。

另一边,晋国派出军队准备救郑,途中听说郑、楚两国已经讲和,就是否继续与楚战的问题询问将领,晋军内部顿时就产生分岐。

此时晋军分为三军,荀林父为中军将,先縠为中军佐。士会为上军将,郤克为上军佐。赵朔为下军将,栾书为下军佐。赵括、赵婴齐任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任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任下军大夫。韩厥任司马。

中军将荀林父认为楚国强大、稳定,不可与其相争,想要退兵。上军将士会同意荀林父的说法。

而中军佐先縠却认为:“晋国之所以能称霸于天下,在于军队的勇武和臣子们的尽力。如今失去诸侯,能说是尽力了吗?有了敌人却不去迎战,能说是有勇武吗?如果从咱们手中丢掉文公创造的霸业,那我还不如死去算了。”

于是,先縠擅自率中军副将所属的军队渡过黄河追击楚军。荀首认为先縠的做法太过于激进,到时候出了问题,他如何负责。

而司马韩厥担心先縠孤军深入,建议荀林父率领其余军队渡河。荀林父同意了,下令晋军渡过黄河,不过只是停留在黄河对岸,没有再往前推进,因为现在晋军内部将领的意见还是很不统一,三军各行其事。

此时,楚庄王已经北进至郔,打算饮马黄河即班师回国。听说晋军已渡过黄河,楚庄王本想马上撤兵,但这时大臣伍参主张迎战,孙叔敖立马出来反对,说:

“我们去年攻入陈国,今年又攻入郑国,难道以后就没有战争了吗?交战后如果不能获胜,我们的损失会有多大啊!到时候就是吃了伍参的肉还不够抵罪呢!”

伍参说:“如果作战得胜,那就是你孙叔没有谋略。如果不能获胜,我的肉也是落入晋军的手里,哪里轮得到你吃?”

孙叔敖不想和他作无意义的争论,于是下令回车向南、倒转旌旗。

伍参抓紧对楚庄王说:“晋国的中军将荀林父是新近委任的,他的号令一定不会施行的那么通畅。再一个,他的中军佐先縠,为人刚愎不仁,桀骜不驯,一定不肯听从荀林父命令。

他们是三个统帅,想要专权行事而办不到。想要听从他们的所作所为,那么军中就没有上级,大军该听谁的命令呢?这一次,晋军必然失败。再说您以国君之尊避让别国的臣子,传扬出去,其他国家怎样看你呢?国家如何能受这等耻辱呢?”

楚庄王听了后觉得难堪,就叫孙叔敖转过车辕向北进发,驻扎在管地等待晋军。晋军则驻扎在敖、鄗之间。楚军一方面派使者去与晋军议合,以麻痹晋军,并定下结盟日期,另一方面又派军将向晋军单车挑战,不断挑衅加以试探。

楚国许伯驾驭战车,乐伯为车左,摄叔为车右。三人驾驶战车抵近晋军军营不断挑衅,晋国人无法忍受,派人追赶他们,许伯赶紧驾车往回跑,晋人追上后左右两角夹攻。

乐伯左边射马,摄叔右边射人,使得两角不能接近,射到后来,箭囊中只剩下一支箭了。乐伯看见前面有麋鹿出现,于是一箭射中麋鹿的正背部。

这时晋国的鲍癸正率人在后面追赶,乐伯让停下战车派摄叔拿着麋献给鲍癸说:“因为还没到打猎的时候,应当奉献的禽兽还没送来,伱们一路追我们辛苦了,此时正值饭食,谨以此献给您和您的随从当饭菜吧。”说完就驾车走了。

晋人还想追击,鲍癸却阻止不让再追赶了说:“他们的车左善于射箭,车右善于辞令,都是君子啊!杀害君子,天下不容啊!”

晋国的魏锜之前要求担任公族大夫没有成功,于是他心中怀怒,一直想叫晋军吃败仗。而赵旃之前要求做卿,也没能得到,同时又对放走了楚国单车挑战的人而感到愤怒,请求带兵向楚挑战,没被允许。请求去召请楚人来会盟,允许了,于是与魏锜一起接受命令前往楚营。

这时,郤克说:“这一对愤愤不平的家伙去了,我们不作准备,必定会吃败仗。”上军将士会认为有道理,于是派巩朔、韩穿率兵在敖山前设下七处伏兵,赵婴齐见状也派他的部下先在河边备下船只,以防不测,而先縠却不以为然。

这边,赵旃和魏锜在夜间到达楚营,正待进入楚营时,就看见严阵以待的楚军,他们反应过来,连忙转头驾车就跑,楚庄王派人去追,随后下令全军出击,楚军昼夜不停,很快就靠近了晋军大营。

晋军看到楚军来了,慌忙下列阵,孙叔敖见晋军立阵不稳,马上下令全军压上,楚军快速进军,战车飞驰,步兵急跑,掩袭晋军。

荀林父被打得手足无措,立刻在军中击鼓说:“先渡河退回的有赏。”中军、下军抢着上船,而船上的人为了快点过河,不断砍杀想要扒船者的手指,于是船上被砍下的断指都可以用手捧起来了。

最后晋军的中下两军损失惨重,而上军却在士会的先期准备,以及士会亲自断后下,得以全身而退。随后楚军进驻邲地,而晋军则连夜渡河回国。

夜晚,黄昏时刻,黄河渡口,晋国的残兵败将使得整个渡口整整一夜吵闹不停,这一次大战使得晋国损失太大了,三军去其二。

邲之战后,楚庄王推进到了在黄河边上,看着浩浩荡荡的黄河,楚庄王让将士们将马放出来喝点水。

楚庄王十八年,白国一百七十五年

楚庄王又率军进逼中原诸国,迫使郑国、许国归附,继而攻灭萧国,因为宋国帮助萧国,于是又攻宋国并使其与楚签订盟约。而晋国,经过邲之战后实力大损,已经维持不住晋国霸国的地位了,根本没有实力为这些国家帮忙。

就这样,中原主要的几个小诸侯国都背弃了晋国转而向楚国寻求依附,于是楚庄王成为继晋文公之后的又一中原霸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9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