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1章 周天子,初至卫国

书名: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44

周天子,初至卫国

周天子,初至卫国

王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公元前1036年)

丰邑社稷坛,周王、姬旦、太公望、召公奭、众大臣、众诸侯齐聚于此。

周王朝首个祭天大典,周王进位周天子仪式正式开始。

仪式的第一项是迎天,在青铜鼎内升烟火,表达了将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的寓意。周王至皇天后土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后至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后,再对皇天后土行三跪九拜礼。

迎神后为奠玉帛,即向上天、祖宗进献玉、帛。行礼时由司巫导引周王在铜盆盥洗后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礼,都宗人向周王呈进玉帛。周王至皇天后土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献礼仪,鞠躬拜兴后回拜位。

第三个步骤是进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内赞奏升坛后,周王在姬旦的陪同下到主位、副位前进俎,进俎毕周王复位。

接下来行初献礼。周王先至爵洗位受爵、涤爵、拭爵、进爵,而后升坛至酒尊处,执爵官以爵进周王,周王到主位前跪献爵,行三上香礼,同时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

初献之后行亚献和终献礼,除了不宣读祝文外,程序与初献基本相同。终献以后,进行饮福受胙礼,司乐奏饮福酒,奏受胙,周王行礼后坐回主位接受群臣及诸侯大拜。

诸侯和群臣在姬旦的带领下对着周天子跪拜道:“天子万年无期!天子万年无期!天子万年无期!”

仪式做完后,姬旦向着天子台阶走上去三阶,转过头面对诸侯道:

“诸公都知道我作了周礼,这是保持天子威严,保证周王朝稳定,保障诸公爵位的有利武器呀,毁坏自保的武器,而沾沾自喜的人,这不是愚蠢是什么?破坏诸公尊严爵位,而不接受惩罚的人,这不是悖逆是什么?

因此,对于不实行周礼甚至主动践踏他的人,不仅天子要降下惩罚,诸公也是不能忍受的啊,因此我希望,诸公回到各自封国后一定要亲自践行周礼,这是你们保持富贵的秘密呀!

夏君夷民,终为夏国,夷君夏民,终为夷国,对于夏国,天下人都要维护,对于夷国,天下人都可以推翻他,我的告诫就是这些,希望诸公细细斟酌。

另外天子已经成人了,已能够临朝听政,有独立处理政事的能力了,因此我决定将国政交还给天子,由天子亲自临朝处理政务”

说完这些,姬旦走下台阶,朝向北面,处于臣子之位,完全是一副恭敬谨慎、有所畏惧的样子。——

“快,将这些书装到马车上来,欸!那个谁,小心点啊,这可是主母最喜欢的陶器,别打碎了啊···”

姒罴府,犬正指挥着奴仆和武士将府邸里的物品搬到马车上。

罴看着府里的那棵大槐树,对着粟说道:

“一定要想办法把这棵树运到白地。”

粟听闻拱手道喏。

这时菱抱着已经三岁的白武走了出来。罴见状立马上前接过孩子说道:

“哈哈,看谁来了,原来是我的武儿来了。”菱将孩子递给罴,然后说道:

“夫君,小心些,你力气一向很大,别弄疼武儿了。”

罴转头看着菱说道:

“哈哈,无妨正好给他松松筋骨,以后更好练武。对了,岳丈那边如何说。”

菱说:“唉!还能怎么说,只是祝福啊,不过想到要离开阿父和阿兄,我这心里还是有些伤心。”

罴见状立马将菱揽入怀中,安慰道:

“你不是还有我吗,这次我们就封,应该很长时间不会分开了。我已经和君上说好了,等到把白地安顿好,将防御北狄的军务做好才去朝歌上任,这可能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还能再给武儿添个弟弟或者是妹妹不是,嘿嘿!”

菱听言,开始还好,后面越来越不正经了,推开罴,将白武抱在手上,白了他一眼说:“老不正经的。”

说完就抱着白武上了马车。罴见状摸了摸脑袋,就继续看着搬家了。

在丰邑的府邸自然还是保留着,用作常驻丰邑的人院驻地。另外白氏还在卫国都城朝歌建立一座府邸,用作罴之后上任的府邸。

现在白氏有三座府邸,丰邑的已经建好的一座,朝歌在建的一座,白地已经最后完工的一座。

白地的是白氏的主要基地,一定是要好好经营的。

如今白氏的信息是:

家主姒罴卿大夫三十三岁,主母菱(白姬氏)二十九岁,少主白武三岁。

重要家臣有:姒苏(粟)担任家宰四十余岁,姒原(垣)担任家将三十余岁,姒全(犬)担任罴亲卫二十六岁。

资产:封地白地,府邸两座(白地不算),马车五辆,金五百两,银三千两,铜五千两。(两为计量单位)

家臣成员:武士五十余人(都是百战精卒),奴仆三十,门客三人(其中就包括季清),工匠:两人。

军备:剑五十余,戈一百,甲胃五十余,弓三十,箭矢五百(铜箭头),战马五十匹,盾三十。

这些就是罴征战十年,通过各种赏赐与采邑,加上粟的经营攒下来的全部家底。其中潜力最大,价值最大的就是封地白地了。

王八年二月二日

白氏一族已经到达了白地,目前该地是一片空白,只有前期人员建起的一座带有土城的寨子,白氏整个家族加起来共计九十余人,连一百都没到。

罴见此情况,立马召集家臣议事。最后得出了方案:

粟留在家掌握大局,继续搞建设,优先军防工事,再建民用建筑。

垣看守城墙城门(土墙木门),并训练武士,作为罴外出的守卫力量。

犬和罴一起去朝歌,犬去购买奴隶,以及邀请技术人才如工匠,农夫等,向他们说明:

来白氏,有地有田,贡赋轻,白氏尊重匠人和农夫,等到罴回来,挨家挨户拜访。

罴则去招武士和门客,以此来充裕防御力量,以此抵御即将到来的野人。罴准备将武士扩充至一百人,领民则多多益善。

三天之后,罴和犬前往朝歌。

卫侯到卫国后,根据姬旦的谆谆教导,他访问当地的贤豪长者,向他们询问治国安民之策。卫侯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百姓爱戴。

卫侯不负姬旦的重托,对殷商遗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殷商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地方稳定,加强民族团结。

卫侯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王九年,罴第二个孩子白璋出世,另外白地已经有了民千人,武士百人,皆是精锐甲士。

得益于卫侯的优秀治理,卫侯免去了白地十年的贡赋,不需要交赋和出兵。因此白地发展十分迅速。

王十年,罴见家中一切走上正轨,便带着五十名勇士,进入太行山,以勘察地形,作为以后抵挡北狄的依据。

罴等人走到位于今天的白陉(xíng)时,望见峡谷两侧具是山崖,只有中间可供通行,罴见此,认为此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暗暗记下后,继续向前走。

罴等人在太行山查看地形与敌情用时两个月,等到他们从白陉出来时,各个蓬头垢面,宛如野人。

罴回到家后,立马安排粟带人前往白陉修建关隘,称之为白关。

王十三年,洛邑建成。

周天子准备迁都到洛邑,召公令各方诸侯前来朝贺,他向周公旦、周天子奉献玉璋、大弓等礼品。召公向周天子献词:

“上天让您做黎民之元首,请接受上天赐您的神圣职责。殷纣无道,万民哀号。上天怜悯苍生,把天下托付盛德的文王、武王。今王迁都,宜继续勉修德政,以祈不负上天重托,不废先王之功业。

今王迁宅于土中(洛邑),亲理朝政,动静语默,均须持重,应敬重德行,躬行德教。上天将根据帝王的德行赐智慧,赐吉凶,赐享国期限。

我王初据新都,更应崇尚美德,祈求上天赐予永久的治理天下的使命。今我率众邦君长,入朝进贺,并非慰劳君王,只是供奉礼品,献祭于上天,使王位世代相传,永无止期。”

朝贺已毕,周天子率满朝公卿、众邦君长在洛邑举行冬祭。

次年正月初一,周天子以朝享之礼献祭于文王、武王之庙,禀告迁都大事。在文王庙、武王庙各献一头赤色牛。周天子入太庙,献酒于先王之灵。至此,周天子完成迁都大礼。

除此之外,周天子还设置了洛邑八师,至此西八师守西土,殷八师守东土,洛八师守洛邑的军事格局设立。

王十五年,卫国在卫侯的治理下,已经十分的安定和繁荣了。

周天子鉴于卫侯治理卫国的卓越政绩和镇守东方的不朽功勋,周天子提拔卫侯担任周王朝司寇之职,掌管刑狱、诉讼和监察方面的事务。

而卫国国事由他的儿子卫髦(máo)代为处理,卫侯则定期到卫国督察政务。

由于殷八师设立在殷商旧地,因此殷八师的代管者正是卫侯,卫侯去了洛邑后,殷八师就由卫髦代管,而由于罴是卫国的上将军,因此,殷八师实际是由罴在管理。

此时白关已经修缮完毕,罴让垣带领一个旅的兵士驻扎在白关,以防止北狄翻越太行山攻打白地和卫国。

王十九年三月,周公旦去世,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毕,周天子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王十九年四月,卫侯姬封去世,卫髦继任卫伯之位。姒罴年四十五岁。——

收殷馀民,叔封始邑,申以商乱,酒材是告。

——《史记》

票票,饿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5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