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76章 无计回避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铜环和小酉面面相觑,虽说儿子想娘也正常,可这儿子大了点儿,又刚当了父亲,该避讳的还是得避讳。

小酉毕竟知道内情,上前叫了声大爷,“地上凉,您起来吧!这么跪着……也不成话。”

然而她人微言轻,人家压根儿不搭理她。她调头看铜环,杀鸡抹脖子的朝地上一指,问她该怎么打发。铜环摇摇头,让她别掺合,自己眼观鼻鼻观心,不声不响当她的戳脚子去了。

婉婉没法儿,笑道:“这孩子!自己都当了阿玛了,怎么还这模样儿呀?我知道你想我是假,想家是真,等你阿玛回来,我同他说说,不叫你上徐州去了,留在金陵,也好照应家里。”

他不说话,也没有松手,一面唾弃自己昏了头,一面享受偷来的片刻宁静。

她的裙裾有淡淡的清香,还如记忆里的一样。他曾经极其眷恋这种味道,那回他和亭哥儿一块儿落水,她日夜照顾他,于是这份香气就生了根,只要嗅见,即会想起春光里的她的脸。他说不清楚对她是种什么感觉,只是想亲近,阿玛越是阻止,他便越渴望。本以为离开这是非之地就会好的,可是没有用,抑制过度,渴望更甚。到后来一闭上眼就看见她,她像一道光,那么不容忽视的存在,他觉得公主就应该是那样的。他仰慕她,即便大邺消亡,她依旧会屹立不倒,他会拿全部生命去守卫她。

可惜他晚生了八年,无论如何追之不及了。自上回被阿玛鞭打后,他以为自己可以忘记以前的种种,谁知见了她,听见她的声音,一切的努力顷刻便瓦解了。他的自制力在她面前丝毫不起作用,他只有掩藏好自己的那点私心,情难自抑的时候借亲情盖住了脸,偷偷摸摸地靠近她一些,起码不会引起她的反感。就像现在,他忐忑着,又享受着,设想阿玛现在如果回来撞见会怎么样。会怎么样……他不知道,顶多是个死吧,横竖他已经有后了,死也无所谓。

他跪在她面前,一霎儿千般想头,婉婉哪里知道那些。她不过带着无奈的笑,真觉得他还没长大,被迫当了爹,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她抚抚他的发,“好孩子,我知道你的委屈一直憋在心里,到这会儿也没发散。还在为上回你阿玛打你恼么?那次的事儿究竟是什么缘故,我问你阿玛,他也不说。你要是受了冤枉,告诉额涅也成啊。今天可是好日子,小阿哥出生了,你这模样,可怎么办呢?”

他却摇头,“儿子挨打……一点儿不冤枉,阿玛打得对,打得好,一气儿打死我,儿子的业障就还清了。”

他慢慢俯首下去,以一种卑微的姿态,把前额抵在她的脚尖。婉婉真不明白他是怎么了,想来想去,一定是孩子在外面受了苦,又不好意思告诉家里,只能在她跟前使性子。

她叹了口气,这种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她也很难插手。犹记得当初大哥哥和爹爹顶了一句嘴,被吊在乾清宫的轩辕镜下,太后去求情,还被爹爹踹了一脚。尤其现在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他心里一些不可触及的秘密,也未必愿意告诉她。

可她看不了他这样丧气,弯下腰去架他的手臂,和声说:“哥儿啊,今天得高高兴兴的。你给小阿哥取名字了吗?这会儿少福晋一定想见你呢,咱们过去瞧瞧吧。”

他匍匐了好半天,似乎并不急着见妻子和儿子。婉婉愁眉苦脸地回头瞧铜环和小酉,她们也爱莫能助,艰涩地冲她眨眼睛。她恍然大悟,“你是有话和我说吧?外人在场不便吗?”立刻把跟前的人都遣了出去,“好了,人都不在了,你用不着避讳,想说什么只管说吧。”

他终于站起来,垂着两手,讪讪看了她一眼,“额涅……”

她笑着点头,“嗳,说罢。”

灯影下的少年,简直就是小号儿的良时,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宇文家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婉婉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他也只有在家里才表现得像个孩子。所以他支支吾吾问她想不想他的时候,她当然点头说想。

“你长这么大,没离开过家,忽然要上军中去,我怎么能不记挂。如今在那里都习惯了吧?依我的意思还是回来的好,哪怕是在新江口,总比去徐州近点儿。”

她娓娓说着,温柔含蓄的语调,眉目间有公主体下的情义。越是离得近,他越觉得仅剩的一点尊严无法支撑自己。眼睛酸涩,隐隐发烫,千言万语怎么能够说出口。听见她的那句也想他,忽然得到救赎,总算败得不那么彻底。

喜欢她,不能亵渎她。他退后一步,重新变得恭敬驯服,“额涅不要担心,儿子在徐州,有六叔照顾,一切都很顺遂。儿子刚从军时只能带领五十人,现在麾下有五百人了。儿子会学好本事的,将来保额涅平安,请额涅看着儿子吧。”

她的目光如水,轻而缓地划过他的脸颊,“你成器,你阿玛也会欣慰的。别瞧他待你严苛,他也是为着你。你年少,总有办错事的时候,他既然为人父,就有教导你的责任,你不要怨他。”

她在努力调停,不愿意他们父子生嫌隙。可她根本不知道,一切都是因她而起,只怪她太过美好。

他笑起来,呵腰应了个是。然后微微让开一些,抬手比了比,“额涅瞧瞧孙子去吧,儿子给他取了个小字,叫东篱。至于名,还是得劳烦阿玛,请阿玛定夺。”

他在前面挑灯引路,把她引进了少奶奶的产房里。

云晚刚生完孩子,已经睡着了。婉婉瞧她无恙,又去看孩子。小阿哥躺在奶妈子怀里,红红的小脸皱巴巴的,就像锦书刚进宫那会儿一样,闭着眼睛,只知道往乳母衣襟里钻。

她压低了嗓音问塔喇氏:“少奶奶和哥儿都好?”

塔喇氏道是,“托殿下的洪福,一切尚好。”

婉婉接过金锁子,轻轻放在小阿哥的襁褓上,“给东篱添福禄的,等大些再戴上,这会儿太小了……”伸出一根手指,怜爱地触怵他的小脸,“多好的孩子呀。”回身看看澜舟,“眉眼和他阿玛一样。”

澜舟脸上一红,转瞬又变得黯然,“太太已经来瞧过了,夜深了,儿子送额涅回去吧。”

她也怕打扰产妇和孩子,便应了,放轻手脚,退出了上房。

天上月色皎洁,九月的夜变得很凉,抬眼远望,天边云翳薄得像纱,虚虚地飘过,吹口气就散了似的。她掖手感叹:“日子过得真快,短短几年罢了,我已经有孙子了。”

他伴在一旁,轻声问她:“额涅刚进门那会儿,是不是不喜欢阿玛有儿子?”

她想了想,点头说是,“谁愿意自己的丈夫分人一半呢,我要是能选,没准儿不会选你阿玛……可事到如今,又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将来南苑王府得靠你们撑门户,要是没有你们,我和你阿玛倒要着急了。”

他知道她是指自己无子这件事儿,她诸样都好,唯独这上头不圆满,替她难过之余,却又暗暗庆幸。一旦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恐怕心思再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纯粹了。就算他自私吧,不能奢望别的,就做她的儿子,永远不要变才好。

从嬿婉湖畔经过,入冬后的荷叶都破败了,月色下有无限的凄凉。他忽然说:“平定北疆的仗不好打,朝廷无力应对,看样子要动用安东卫的驻军了。儿子打算请缨,随大军出征。等过完年就开拔,赶到广宁卫时,那边的气候也该暖和起来了,到时候大展拳脚,把那帮不安分的蛮虏打个落花流水。”

婉婉听他说出征,脚下绊住了,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他眼疾手快侧身来接,迎她扑进了胸怀里。

一辈子能有这样的时刻,就算再短促,也足以回味一生了。他鬼使神差搂住她,“额涅不要紧吧?”

她说不要紧,“踩着裙裾了。”定了定神,忽然发现十分的不妥,尴尬地推开他,笑道,“额涅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亏得有你在,要不又得跌一跤。”

她不动声色化解了,不知道有没有被她窥出他的不恭之心。他开始强烈地后悔,明明伸手就可以扶住她的,为什么自己偏要耍那样的滑。

他战战兢兢,顾左右而言他,“万一打起仗来,额涅回王府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她有厂卫,住哪里都不惧怕,就是听闻战事将起,不光担心他,也担心良时。

新江口离南京有一段路,良时第二天晌午才回府,先去瞧了孙子一眼,回来同婉婉嘀咕:“我瞧这孩子,怎么像有不足?喘气吭哧吭哧的,别是牛托生的吧。”

婉婉听了他的话失笑,“哪里有你这样的玛法,这么说自己的孙子!他爹娘都只有十四岁,孩子生孩子,难免体弱。况且才落地的,瞧得出什么来。就算有不足,慢慢调理调理也就好了。”

他刚换了衣裳,站在镜前扭身照。她替他整了整中单,拉他到书桌前,从笔架上取了一支狼毫塞进他手里,“请玛法赐名吧,给咱们东篱想个好名字。”

他大概早就胸有成竹了,拿镇纸刮过冷金笺,提笔写了个湛字,“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就叫湛吧。”

婉婉欢欢喜喜地念叨两遍,接过冷金纸出门叫婢女,“把这个送到大爷院里去,小阿哥有名字了,叫宇文湛。”

后宅的岁月永远那么幽静,他看她站在檐下,那样宽和无私的形容儿,不由生出诸多感慨来。

他从外头回来,一身风尘仆仆,见了她,略歇上一歇,便会勾出他懈怠的惰性。他贪图那份安逸,可是事到如今,容不得他耽搁,书房里已经有部下在等着了。他手里握着笔墨,心头战火却熊熊,有些事注定要发生,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如箭在弦,催逼着人不得不上进。这阵子他一直忙碌,但忙得有成效,把所有有待商榷的问题都解决了。不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水师,南方这一大片全数落入他手中,如今是万事俱备,只要朝中有人略一扇风,南苑大军便可挥师北上。

江山于野心勃勃的男人,其实就像玩具于执着的孩子,要得到,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他走进书房,他的战将们把箭袖扫得山响。他踏着征战沙场的豪迈决心穿过人群,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回旋,“诸位,南苑蛰伏了两百余年,终于到了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奴儿干都司叛乱,朝廷内忧外患,已然乱了方寸。昨日内阁降旨,命安东卫调拨二十万大军屯守广宁卫,这二十万大军如何布防,全由咱们说了算。”

沙盘上山峦叠嶂,是缩小的江山。他一手指着北京的位置排兵:“欲战撒叉河卫,京师是必经之地。奴儿干的战乱要平定,京城也不能白放着。朝廷只点二十万人马,我南苑至安东卫一线,有雄兵五十万。届时佯作领旨,倾巢而出,兵马可分作两路,一路定边,一路长驱直入,攻占北京。我已上疏朝廷请战,暂且不知皇帝能不能准奏,横竖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次北上势在必行,请诸位打头阵,助我一臂之力。待他日四海称臣,我与诸君共享天下。”

这一番话说得豪气干云,他韬光养晦这些年,事情没有十拿九稳,绝不轻易松口。跟随了他多年的膀臂们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他的话即是军令。众人大喜过望,甲胄叮当间齐齐跪地抱拳:“奴才等粉身碎骨,听候主子差遣。”

谋划天下,与其说是个人的志向,不若说是祖辈的夙愿。祁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在天地间驰骋,如同高飞的雄鹰,从来不愿意受人约束。两百六十年前,中原的皇帝费尽心思把他们圈养起来,然而祁人的血性无法磨灭,他们依旧渴望广阔的天空,渴望征服*八荒。

与人为奴,怎及自己自在为王,这是先祖的信条。可是那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一旦奠定基础,再想颠覆,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既然无望,就只剩一个字,等!于是足足等了两百六十年,如今时机成熟,他知道该动手了,再等便要烂了。这腐朽的江山和朝廷,需要崭新的大脑来支配,欲称王的人不在少数,他不过是其中最耐得住寂寞,最经得住摔打的一个。过去的年月,南苑经受了多少风雨沉浮,他都咬牙忍下来了,只有婉婉被羁押一事,他到如今也无法释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占尽了天时地利,这回非要把慕容高巩从王座上拽下来,掏出他的心肝,祭奠那个没有来得及降生的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1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