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52章 飞盖妨花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六月酷暑,七月流火。白天直剌剌的太阳暴晒,晒得人睁不开眼,等到入夜站在角楼上看,大火星逐渐向西迁移,眼看要落下去了,穿着白衣的皇帝喃喃:“天气应该转凉了……”

夜间的确感觉不到暑意了,背着手,仰着脸,一天星斗在眼前铺开,鼻尖随时能够着天似的。边上的崇茂捏了一把汗,角楼离地□□丈,万一失足掉下去,那脚踏八卦乾坤的禹步,也救不了这位主子爷。

他抖抖索索半伸着手,不敢把动作表现得太张扬,半缩在袖子里,用哀告的声口说:“万岁爷,夜深了,您下来吧,仔细着凉。”

皇帝并不听他的,脑袋向北一转,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那烧秃嚕了,才盖了半截的角楼,“朕的皇后,肉身死在那儿了,她做了鬼也不愿意离开朕,所以她住进彤云的壳儿里了。”

这种事儿,谁也说不清楚。世上有鬼神吗?信则有,不信则无,但皇帝是绝对深信不疑的。自从学道以来,他连乾清宫都不住了,因为乾清宫和承乾宫只隔一条东一长街。当初皇后发疯时,老说死了的邵贵妃和荣王在里头闹腾,他嘴里训斥,心里怕得要死,所以搬到西海子修炼去了。后来皇后一把火把自己烤成了挂炉鸭子,彤云口称自己被附体,万岁爷这回可遇见真的了,伤心之余重入爱河,垂涎的躯壳配上了割舍不下的魂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齐全的?可惜他兴高采烈把打算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完全不支持,所以收到回信后万岁爷郁闷了好久。

“想当初婉婉是个多讨人喜欢的孩子啊,现在嫁了人,怎么六亲不认了?一定是南苑王教坏了她,宇文良时教她和朕做对,专门扫朕的兴,真可恨!”语气里大有后悔把妹妹嫁到南苑去的意思。

他刚吃了药不久,人还有点恍惚,站在墙头上摇摇晃晃,把崇茂吓得肝儿都碎了。

“奴婢知道主子想殿下了,有什么呀,还愁殿下没有回来的一天吗。”他托着两手眼含热泪,“我的主子,您留神,这可不是玩儿的……下来吧,您再给殿下写封信,把内情都告诉怹。怹不知道彤云就是主子娘娘,当然不乐意您立个丫头出身的做皇后了……您信上写明白喽,奴婢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南苑去,殿下一瞧准有谱儿。”

皇帝眨巴了几下眼,本想唱两句,发现嗓子不太好,就作罢了。

从墙头上下来,惦记着回去写信,没想到一沾枕头就睡死过去了。这一觉睡到第二天正午,还是被虫叫醒的。

半夜里凉快,不代表夏天真的过去了。依旧酷热难耐,枝头的蝉叫得声嘶力竭,忽然之间停顿下来,刚享受了片刻宁静,又是一阵铺天盖地的声浪。床上的人直打挺,捶着床板大声喊:“混账,这地方真不叫人活了!崇茂、崇茂,死哪儿去了?”

落地罩外侍立的崇茂一溜小跑进来,抱着拂尘呵腰:“奴婢在,听万岁爷示下。”

皇帝火冒三丈,“打发人,把那些季鸟儿全给朕逮了!”

崇茂朝外看了一眼,“回万岁爷,逮不干净,今儿逮完了,明儿又来了。北京季鸟儿多,呆不下,专找空地方。今儿见少,明儿更多了。”

皇帝不信邪,一拍铺板坐了起来。跑到树底下仰头看,树上的蝉大大小小好几种,有大季鸟,小季鸟,还有专在傍晚开嗓子的伏天儿。他拧了眉,刚要说话,突然一串雨星子落下来。瞧天色,万里无云,不像要变天的样子。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季鸟撒尿,浇了他一脸!

他抬手一抹,龙颜大怒:“把这树给朕砍喽!”

崇茂不敢多嘴,忙应个是,勾手叫小太监过来,给直殿监传令,把养心殿前的玉兰树连根挖走。

皇帝余怒未消,跺脚说:“烧了,一只季鸟儿不准放跑!”

堂堂的九五之尊和几个闹蝉过不去,说起来真有点可笑。但是谁也没这个胆儿触犯皇帝的尊严,忙匆匆道是,不多会儿就看见十几个太监扛着锹进来,对准树根一通狠挖。结果树上的季鸟儿受到震动,纷纷飞走了,这树已然挖了半截,没有留下的必要了,便咬紧槽牙砍断了根须,十几个人抬着,弄出了养心殿。

皇帝对着地上的坑,心满意足,“宫里栽树本就不该,保不定有刺客躲在枝叶后头。这样好,挖了干净,再也养不住虫儿了,也不怕有人行刺,一举两得。”

崇茂嘴里应着,皇帝进了殿里,他忙使眼色,让把那个窟窿填起来。找相同的墁砖铺地,别耽搁了,万一皇上震怒,御前的人又得倒霉。

茶水上的呈香片茶来,皇帝坐在案后,盯着桌上文房出神,“你昨儿说的,朕应该再给小妹妹写一封信,和她说明原委?”

这主子喜怒无常,崇茂也有点儿怕,战战兢兢说是,“奴婢脑子不好使,就想到这个了。”话音一顿又道,“其实万岁爷何必非要长公主点头呢,您是主子,金口玉言,谁敢不遵。”

皇帝摇头,“这妹妹不同,朕只有这一个亲人了……”

“您还有皇子们呐,十位殿下可孝顺了,天天儿来给您请安。”

所谓的请安,当然不会受到接见,不过是隔着影壁磕头,崇茂说一句“圣躬安”,皇子们就退下,进上书房读书去了。

父子之间的情分很浅,皇帝对十位皇子的评价是“毛没长全,连人都算不上”,因此更不能称作为亲人。他的心里认定的,只有那个同母所生的妹妹。虽然这妹妹有时候训他像训孙子似的,他也不觉得她可恨,时候一长不见,还是十分想念。

可惜,女孩子长大了留不住,都归人家了。皇帝提笔发愣,刚写了个见字如面,平川在门外高声回禀:“有江南快报,恭请万岁爷御览。”

皇帝把笔搁下,等崇茂呈上来,打开一看,那卷得手指头粗细的绢布上简单写了两句话:长公主七月十五遇喜,南苑王冁然大笑。

“长公主有孕了……”皇帝脸上露出似哭似笑的神情来,“婉婉还是个孩子呢,她也要生孩子了?”

崇茂啊了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皇帝说:“连音阁生的那个在内,朕当了十一回爹,却是第一回当舅舅,长公主劳苦功高。”

崇茂连声说是,“想必南苑王的奏疏不日也要抵京了,皇上可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后娘娘,叫太后娘娘也跟着高兴高兴。”

可皇帝不言语,沉默了半晌,寒声道:“拟朕手谕,长公主出降半年,皇太后甚为惦念。传令长公主即刻动身省亲,着司礼监派人接殿下荣返。南苑王不必相送,留在辖下治理河道及漕运事宜。”

崇茂愣一下,手谕里绝口不提长公主遇喜的事,这是要赶在南苑王题本送入京城之前,先下手为强吗?

皇帝说完了,轻轻吁了口气,“好了,就这么办。婉婉到底在北京长大,习惯了北京的水土。现如今有了身孕,当然要回北京养胎,长公主府建得那么堂皇,她一天都没住过,多可惜。接她回来小住,一家子团圆,也好共享天伦嘛。”

平川在槛外领了旨意,上司礼监传话去了。崇茂上前收拾铺排开的文房,一面觑皇帝脸色,“主子爷,为什么不让南苑王一道进京来呢?这会儿让他们小夫妻分开,怕会……”

“朕就是要瞧瞧,这南苑王有多大的能耐,能跳出朕的五指山。召他来京……不好。这人头子太活络,就像一把砒/霜洒到大锅里,能毒死一大片。再说南苑的公务多,朕也要个人替朕办差。”他笑了笑,“只要安安分分的,别起什么邪念,老婆儿子还是他的,有什么可愁的!”

所以是故技重施,就像当初册封端妃为后,以此拿捏肖铎一样。皇帝是个逍遥和皇权试图兼顾的人,朝廷一个萝卜一个坑,拔了一个得往里填还一个。问题是填进去的萝卜尺寸未必相同,担心不合适?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动它,让它为你所用。皇帝一向信奉以不变应万变,这次的决定自觉办得不错。让长公主省亲,上下谁敢有异议?他知道南苑王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任何反抗的,趁他羽翼未丰时拿住他的七寸,比将来得了势再压制,容易千万倍。

男人太爱一个女人,果真不好。皇帝绕着错金螭兽香炉慢慢踱步,爱了就有软肋,这妹夫虽狠,远没到绝情的地步。婉婉在京城会安然无恙的,只要她在,宇文就不会轻举妄动,除非他能设法杀了婉婉母子,以此作为借口召集群雄……真要是这样,那这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实则与禽兽无异。

万里之外的紫禁城一骑快马绝尘而出,金陵的南苑王府依旧笙歌一片。

螃蟹吃得太多,前几天长公主殿下开始闹肚子了,病来如山倒,上吐下泻两头晃荡,吓得府里众人惊惶失色。良时已然不出去办事了,在家眼巴巴守着她,她虚弱得厉害,不忘告诉铜环把杆儿扔了,她要下决心戒钓了。公主府的太医在诊脉过后,连同脾胃虚寒一起,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殿下有孕了。一时众人面面相觑,再三确认后太妃进了家庙,和太王爷通禀好消息去了,良时欢喜得语无伦次,这反应倒像头回当爹。在他心里,大概只有和心爱的人生的,才能真正算是他的孩子吧。

不过那两个螃蟹害苦了人,要一面保胎,一面治她的虚寒之症。好在孩子结实,这么折腾依旧稳如泰山,良时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有经天纬地之才,因为他身上流淌的是慕容氏和宇文氏的血。

婉婉觉得不可思议,“我也能有自己的孩子,这么快……”

他厚着脸皮靠上来,“功夫不负苦心人么,都赖我没日没夜的操劳。”

她红着脸打了他一下,示意他边上还有人。他回头一看,小酉和铜环满脸尴尬,他倒是哈哈一笑,挥了挥手,打发她们下去了。

“从今儿起,管他外头多大的事儿,我都不离府了,防着你要找我。”他坐在她身旁,把她搂在怀里摇晃,“好婉婉,真争气!我原觉得你太年轻,总得再过一程子,没想到这就有了。你不知道,我心里多高兴,说实话,当初生了澜舟和澜亭,我坐在书房听底下人来传报,和我不相干似的。过了十来天才去瞧了一眼,他们整天睡觉,额涅说眉眼像我,我压根儿瞧不出来。后来他们给送到额涅那里养着,我才见得多些,横竖老子就是老子,儿子就是儿子,也没什么稀奇的。如今你有了,这是我的心尖儿,我一刻都离不开了。”

他说着,无限的眷恋,孩子一样把脸埋在她胸口,哪里还像个封疆的藩王。

她笑着拍拍他,“仔细别让儿子们听见,回头怪你这个阿玛偏心。”

他很执拗的样子,“这种事儿,将来他们大了就明白了。儿子并不都一样,也要瞧是谁生的。别人那里是母凭子贵,到我这里是子凭母贵。”

婉婉拿他没办法,可是她真喜欢这样的现状,她也有孩子了,将来的路可以走得很热闹。

这场病痛伴随着好信儿,养起来也不难。她在床上躺了三天,浑身骨头都僵了,一旦好了就愿意出去走走。听见外面笃笃的,有卖桂花糕的板子敲过来,她趿着鞋赶到了门上,“快、快,把那个人拦住。”

小酉招呼垂花门上小太监,小太监兔子般窜了出去。婉婉坐不住,让小酉搀着跟上,孕妇嘛,嘴馋是正常的。

王府进深了得,到前面正门上,要穿过好几个院子。一般女眷们住在二门以内,因此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不过规矩也不是当真那么严,像她偶尔满府乱转,也常有出二门的时候。

二门之外是另一个世界,底下伺候的人来往,井井有条之余不用避忌。她上了抄手游廊,走上一段路,忽然看见花坛边上有个人跪着,日头那么毒辣,他穿着坎肩,两臂暴露在日光下,晒起了一层油汗。

“怎么了?”她停下步子问,“这么晒法儿,炮烙也不过如此吧。”

管事的很快来了,扫袖打了一千儿,“回殿下的话,这头倔驴没成色,二爷抽了他两下子,他把二爷推了个大马趴。罚他跪着已经是轻的了,要叫太福晋知道,不抓他立旗杆儿,便宜他!”

婉婉知道那个澜亭,总爱舞一根青竹枝,胡天胡地瞎闹。瞧瞧那个人,总也有五十了,膀子上淤青纵横,管事的说“两下子”,可见这两下子够狠的,是给打毛了。

“二爷那里我去说情,别跪着了。这大热的天儿,会要人命的。”

婉婉发话,又让人送水来,那人接了瓢一通牛饮,然后调转身子冲她磕了四个响头。

她有了孩子,且要积德行善呢,只说不必了,“起来吧,下回见了绕道,别顶在杠头上了。”

那人又磕几下,站起身,垂手道是。

婉婉瞧他穿着太监的葛布箭衣,便问他叫什么。

他的声口又嘹亮又爽利,“奴才崔贵祥,”就势打了个标准利落的千儿,“给长公主殿下请安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7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