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71章 只影向谁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女人的闺阁,和男人的大不一样。澜舟□□岁的时候没什么避忌,曾经自说自话进去溜达过两圈。后来因为大了,得遵循礼法,要见她都是在正房,基本取消进里屋的资格了。

帷幔重重,灯火掩映出一个昏沉沉的梦。他如踏云雾,每走一步,心就剧烈地蹦上一蹦。阿玛这样铁血的人,竟歇在如此暖玉温香的世界里,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有点向往。

将来他娶了福晋,是不是也会这样呢?可惜这世上恐怕再没有哪个女人,能比得上长公主的精巧和高雅了。太妃责备他的时候,喜欢用上“和你阿玛一样”,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太崇拜父亲,自身的一切都在向父亲看齐。父亲的隐忍和战略,甚至他的思想和喜好,他都不由自主地跟随。所以父亲爱上的女人,必定也是最好、最无可挑剔的。从定亲到现在,他一直感到遗憾,人间只有一位合德帝姬,如果能再等等,让他等到一个和她相像的人,他一定娶得毫不犹豫。

然而上哪里找这样的人去,家里逼得紧,根本不容他时间等待。那张喜帖上的人,他一个都不感兴趣,可是既然她也希望他能定下来,他就不能违逆。就像当初给他找通房那样,他明明不喜欢,但是为了让她高兴,他还是照做了。他只想在她跟前当个孝子贤孙,永远让她欣慰和满意。

阿玛和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在官场上行走,身边都是铁骨铮铮的男人,他从来没有关注过女人。可是这位嫡母,竟给了他一种全新的认知,原来女人不单只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她们也有思想,也有自己的坚持。她几回让身边的内官调查南苑,他都知道,换做以前很讨厌太“事儿”的人,可这回非但没有反感,反而觉得她很可敬。这才是帝国公主应有的做派,虽然手法稚嫩,但是不坐以待毙,也是维持骄傲的态度。

他对她的喜爱,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母亲。可是他不敢肖想,知道这是大逆不道,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然而少年的孺慕,应当没有罪吧!他就是想见一见她,和她说上几句话罢了。

她在帐幔的最深处,每撩起一层,抽丝剥茧似的。他听见自己紧张的喘息声,脸上红起来,从颧骨一直蔓延到了耳根。

最后一层是绡,温柔垂坠,他贴面站在那里,呼口气都能把它顶起来老高。帐后的世界朦朦胧胧,烛光在每样物件上都洒了层金粉。他看见架子床上卧着一个人,背对外躺着,薄薄的缎被覆在腰间,勾勒出平时掩藏在大衫下的曼妙曲线。

他脑子里嗡地一声,心慌不已,知道应该立刻退出去,可他挪不动步子。接下来便是昏了头,莫名其妙撩那绡帐,谁知指尖刚触到,便见一个黑影走到他身边。他愣了下,拿眼梢一瞥,简直比见了鬼更可怖,他阿玛满脸阴沉地看着他,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样。

他哑然,手足无措,阿玛没有说一句话,转身便向外去。

他心知这回不妙了,垂头丧气跟了出去。阿玛仍旧不语,穿越了整个王府,最后出大门,一直把他带进了祠堂里。

列祖列宗在上,两掖的烛火照亮了一张张冷漠的脸。良时启唇说跪下,从墙上摘了鞭子下来,一字一句冷若冰霜:“今儿要动家法。”

他脸色惨白,颓然低着头说是,“儿子错了。”

父子之间的对话很简单,用不着多费唇舌。这件事令人难以启齿,谁都不想揭开那个疤。

他看见父亲的衣袍就在他身侧,霍地一鞭子下来,大热的天儿,衣裳本来就薄,扛不住那满带愤怒的一下。只觉背上辣辣疼起来,细长的一道,从肩头一直蔓延到腰臀,他咬住了牙,哼也没哼一声。

良时心头恨出血来,他养的好儿子,曾经是他的骄傲,谁知道扒开皮,竟是个妖魔鬼怪。自己还活着呢,他就生出这样不堪的心思,还能算个人么?他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恨不能一气儿把他打死,留下这不孝不悌之徒,将来终究是个祸害。

数不清打了多少下,直打得他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宇文家的孩子是马背上历练出来的,就算是死,也不讨一声饶。祠堂里只听见鞭子破空的呼啸,和落在脊梁上清脆的声响。他渐渐不支了,倒在蒲团上,抽搐着,扭曲着,依旧闷声不吭。

那厢长保搬的救兵可算到了,他们爷两个出府悄没声,要不是长保机灵通禀了太妃,府里怕是没一个人知道这里闹成了这样。

太妃哭着进来,看见地上几乎被打碎了的长孙,抖得风里烛火似的。慌忙叫人传大夫来,自己跺脚盘诘良时:“你是得了失心疯么,好好的孩子,给打成了这样!”

良时扔下手里的鞭子,粗喘了口气道:“额涅别管,他做错了事,儿子教训他,好叫他长记性,下次不敢再犯。”

太妃气得大喝:“胡说!你擎小儿你阿玛也教训你,何尝把你打成这样?他也是要娶亲的人了,你下这么狠的手,你枉为人父!”

蹲下去要拉扯孩子,澜舟疼得直抽气,太妃越发心酸难耐了,哭天抹泪地嚎啕起来:“苍天呐,我的儿,我的心肝儿,这可怎么好、怎么好……”

良时并不管她,只道:“今夜就在这里跪着,没有我发话,谁也不许让他起来。眼看要大婚了,暂且容你留在府里,等办完了婚事即刻上军中去,有了人样儿才准回来。”

太妃不知道他撒什么癔症,满脸恼恨地看着他,“他究竟哪里不对,你总得给我个说法儿。他是我从小带大的,品行我都知道,犯了什么样的大罪,让你容不得他?”

不说清楚,太妃是不会依的,可这样的隐情,叫他怎么说出口?

他别开脸,恨声道:“您让他自己说,羞也羞得死他。”

澜舟抽着凉气儿抓住太妃的手,抖抖索索道:“太太别问,是孙儿做错了,阿玛教训得是。孙儿……只恨没有地洞让我钻进去……太太别问了。”

父亲的令儿,他不敢违抗,忍痛重新跪下。背上的伤口沾了冷汗,更是疼得钻心,可他不敢喊,太妃让他起来,他也纹丝不动。这一顿鞭子把他抽醒了,自己先前究竟是多荒唐,死也不为过。

良时扬长而去,澜舟直挺挺跪着,爷两个一样的犟。太妃没辙,只好让人扒了他的衣裳,大夫来了跪在他身后给他上药,她捏着手绢给他擦汗,一面追问:“究竟出了什么事儿,惹你阿玛发那么大的火儿?你告诉太太,也好叫我安心。”

他摇头,仍旧是那两句:“太太别问,是孙儿犯浑。”再要刨根问底,他抿住了唇,死也不肯开口了。

婉婉是第二天才知道这事的,差人出去打听,说孩子还在祠堂里跪着呢。昨晚上挨了打,又跪了一夜,她放心不下,追着良时道:“多大的事儿呢,要这样。他还小,有不对的地方你骂他两句就是了,何必打他。打发人让他起来吧,这么折腾他,你不心疼吗?”

他听见她说情,更是憋屈不已了,又不好多说什么,只管搪塞。

婉婉见他不松口,赌气自己要去瞧,被他叫住了。没法子,他让荣宝过去传话,准大爷回来养伤,自己拉住她,正色道:“你心善,真把他视如己出,可你不能忘了,他终究是塔喇氏生的,你再偏疼他,也要拿捏分寸。你们总说他小,他都快娶媳妇了,还小么?往后他的事儿你就别管了,等媳妇进了门,只管把他扔给他福晋调理,你乐得清闲就是了。”

婉婉沉默下来,细一想,他大概是嫌她管得太多,怕惹出闲言碎语来。也是的,自己进府的时候澜舟才八岁,总角小儿,多可人疼。现在他大了,能够自立门户了,她还处处护着,难怪他不喜欢。

她嗯了声,“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往后照你说的做。可你不能打他,既然说他大了,更要给他留面子。”

良时无奈地望她,在她颊上捏了一把,“你放心吧,我听你的,往后再不打他了。”

她笑着拣了颗樱桃喂进他嘴里,“你这人,摆起老子的款儿来真吓人。大阿哥多好的孩子,将来可以青出于蓝的,你瞧好儿吧。”

他调开视线眺望潇潇的天幕,有些心不在焉地应她:“他什么都合我的心意,就是不够自矜自律。人活得没框架,不是好事。有能耐是底气儿,约束不住这份能耐,日后就是害己的尖刀。”

他一脸苦大仇深,她不知内情,拧眉叹息:“你忒急进了,十三岁能像他这样,世上有几个?等他二十岁的时候你再着急也不迟,现在要许他犯错,孩子管得过了不好。”

不过既然有了这么一出,婉婉自己也省得了,除了当天去瞧过一回,后来就再没上他院子里去过。

关于其中的隐情,小酉其实隐约知道一些,毕竟大爷进去没多会儿就被王爷逮出来了。她进卧房瞧的时候,长公主正睡着呢,后来听说大爷挨了家法,恐怕是王爷恨他不知礼数吧。

小酉是个大嘴巴,经常管不住嘴。她本打算和婉婉说的,没曾想王爷抢先一步召见了她,嘱咐她当晚的事儿烂在肚子里。这下子她敢肯定大爷挨揍和长公主有关了,不过因为事先得到警告,她也不敢造次,只得把这天大的秘密咽了回去。

好在这身伤在大婚前养好了,并不耽误洞房。婉婉打发人上松江府接回了三位庶福晋,大婚当天也好让儿媳妇拜见澜舟的亲娘,没的丈夫是谁生的都不知道。

澜亭和他母亲的感情实在好,看见他妈下了马车就飞奔过来,嘴里叫着奶奶,膝头子往下一跪,青石板上磋出去老远,婉婉瞧着都疼,疑心他的裤子大概蹭破了。

澜亭连哭带喊:“您这回不走了吧?您得留下,明年儿子也要讨媳妇了,来回跑多麻烦。”说着眼泪巴巴儿回头看婉婉,“额涅,不让我妈走了吧?”

这么大个人,已经和他娘一样高,年长一岁的哥哥要娶亲了,他还缠着他妈呢。婉婉瞧他这模样,不好硬拆散他们母子,再说他的话也在理,既然如此,留下便留下吧。

她点点头,澜亭欢呼雀跃,三位庶福晋向她纳福表示感谢,她轻轻摆手,踅身往园子里去了。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才像一家子,我一直是个外人。”她哀至地看了铜环一眼,“回南苑这么久了,到现在一点动静也没有,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再也怀不上了。”

铜环自然全力开解她,“原本滑胎就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儿,况且又满了五个月,俗话说瓜熟蒂落么。强摘下来的果子,对您的身子是多大的损伤,咱们不说,王爷也明白。您还年轻,好好养息,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不管咱们世子爷来得多晚,横竖他是正根正枝,王爷最疼的还是他,您愁什么?”

话是这样说,可她总觉得自己不成就了,“女人最好的那几年,我全浪费在了北京,有时候想想真恨呐。如果那胎顺利生下来,这会儿孩子会走了,会叫娘了吧?真可惜,母子缘浅,我留他不住……”

铜环抚抚她的背,“心境要开阔些,如今府里人又多起来了,您要乐呵呵的,别让人看笑话。”

这三位庶福晋里,最会来事的还是塔喇氏,她回来之后便寻到隆恩楼里给她磕头,脑门子杵地,叩得邦邦作响。

“多谢殿下,奴婢到死也不忘您的恩情。”

婉婉受不惯别人这样,让丫头把她搀了起来,塔喇氏一直喋喋说着:“在松江府那阵儿,她们都记挂南京,奴婢心里却有底,知道殿下心疼大阿哥,必会多番照应他的。后来听闻殿下收下哥儿了,奴婢真是……不瞒您说,我出身低贱,唯恐连累了孩子,叫他抬不起头。如今殿下洪恩,可算让孩子挺直腰杆子了。也因这个,他能觅得一门好亲,否则人家瞧着他是庶出,恐怕未必能答应。殿下,您是奴婢的恩人,奴婢往后结草衔环,报答您……”

她说着又要跪,婉婉忙叫住了,“我是瞧着孩子好才留下的,都是一家人,别说这么见外的话。”

塔喇氏却淌眼抹泪,抚膝一蹲说:“打今儿起,奴婢就是您的使唤丫头,只要您不嫌弃我,我就和姑娘们一块儿伺候您。我端茶递水什么都能干,有什么事儿您只管吩咐我,我听候您的差遣。”

铜环一听便笑了,“塔主儿这份心意是好的,可活儿都让您干了,咱们干什么呀。况且您是大爷的亲妈,真伺候咱们殿下,理上说得过去,情上却不合。”且不管她是不是用了心计,在长公主跟前,和在王爷跟前不是一样道理吗。恐怕她的心思不在伺候,而在露脸上。这样可不成,哪天叫她钻了空子,找谁说理去!

婉婉心里明白,她待人虽真诚,也留三分心眼儿,含糊敷衍着:“铜环说得是,你也别太揪细了。既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合得来,就当姐妹走动吧。别说什么使唤丫头,叫人听见多生分的。”

塔喇氏立刻露出惶恐的神情来,“您这么说,没的折了奴婢的草料。您是客套,奴婢当真,那就是蹬鼻子上脸了。”觑见她面有倦色,立刻识趣道,“叨扰了殿下半日,我也该告辞了。明儿是大阿哥的喜日子,奴婢一早再来服侍殿下上前头去。”说着欠身,却行退了出去。

铜环目送她,见她走了很远,脚步依旧带着谦卑,不由啧啧:“这位庶福晋是个有眼色的,难怪当初在太妃跟前最得意儿,头一个侍寝的是她,头一个生阿哥的也是她。”

婉婉倚着隐囊笑了笑,“想是有过人之处吧,否则也养不出澜舟那样的儿子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10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