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29章 玉钩香阶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儿子成了婚,和媳妇不相亲,尤其这媳妇出身太高贵,如果中间没有和事佬调和,打头上远了,往后再想亲近,那就难了。

太妃一辈子也是操碎了心,宇文家的男人都是干大事的,政务上八面玲珑,居家过日子,有的地方还是有些缺心眼。比如一条道儿走到黑,这就是个坏毛病。她的儿子,她当然知道。这些年来想攀搭南苑王府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他总不提要立嫡福晋?江南美女不美吗?性子不温婉吗?当然不是的!他心里有了人,嘴上不言语,那个位置却一直留着,如果一辈子不能如愿,就等一辈子。

这世上的女人,谁能入了他们的眼,何用再愁忽地冒出个爱妾来,能和你平起平坐!她曾经同他私下说过,房里那几个也要善待,好歹人家替你传续了香火。他倒是应了,一定一定,说得十分响亮。可后来查了记档,自打两个儿子落地后,他就像使命达成了,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

直到有一天来找她,站在旁边伺候了半天巾栉,才慢吞吞开口:“儿子有件事,想请额涅示下。”

他能有什么事,左不过朝廷又变了什么新花样,要搜刮南苑的钱粮了。再不济就是要割出一块土地贴补别省,最坏不过削藩,这个准备已经作了五六十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她那时没放在心上,盥完了手道:“说罢,额涅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

他才笑了笑,“儿子要娶合德长公主为妻,先来回禀额涅一声,看看额涅的意思。”

她半天没回神,“能迎长公主下降是好事儿,接下来至少十年不必忧心王府处境了。可宇文家历来没那个造化,朝廷也忌惮咱们,这事儿怕是不好办。”

他却说得轻飘飘,“额涅听我的好信儿吧,再过半年,我一定给额涅一个说法。”

结果半年后,南苑王府接到了长公主下降的圣旨。

她不想打听经过,必定是千回百转,费尽思量。只知道他说到办到,合德长公主果然进了他宇文氏的家门。起先也怕这位皇妹心高气傲,不易伺候,他说尽了她的好话,把她粉饰得金子打造的一样,“额涅瞧着吧,您见了她一准儿喜欢。”

结果确实喜欢,人的品行怎么样,一番交谈就能看出来。目前为止至少知道长公主和善,甚至对底下妾侍生的孩子也没有偏见。帝王家出身,有这份容人的胸襟不简单。太妃乐于看见一家子和美,用不着为了保住一位公主媳妇,葬送两个孙子,真是皆大欢喜。

但公主对良时,可见没有这份心。昨儿大婚,夜里没圆房,她一到这儿就打听明白了。其实也不急,长公主才十六岁,还年轻,乍然到了陌生的地方,见的也都是陌生人,心里抵触,极正常的。慢慢的来吧,时候久了,知道自己男人多疼爱自己,石头也有焐热的一天嘛。

太妃对未来充满信心,婉婉却左右为难。孩子们来晨昏定省,本来是应当,她不好说什么。但是宇文良时跟着凑热闹,这就不大好了。

她犹豫了下,还是试图婉拒,“王爷政务繁忙,就不必天天过来了。两位小爷还要念书,这么来回奔波,怕他们太劳累。或者初一十五瞧瞧我来,就是他们的心意了。”

太妃在她手上压了一下,“礼不可废,小孩儿家家的图安逸,忘了做人的本份!我原是想,倘或殿下赏脸,越性儿搬到藩王府去,虽说章程不对,可多少公主宗女们,到后来渐渐都不计较那些了。毕竟小夫妻常在一起才好,一辈子的枕边人,要是透着生分,几十年怎么处?你也用不着不好意思,规矩得跟着人转,过得才自在呢。”

这么一听,比起住到藩王府去,似乎他们父子常来走动,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了。婉婉在小事情上不爱拿搪,既这么,还是照原定的办吧!

底下婢女上来敬茶,到塔喇氏跟前,她中途接下了,小心翼翼趋步上前伺候,“奴婢没念过什么书,往常教大爷,自己也没底气儿。现如今殿下来了,往后大爷有什么欠缺的,就全仰仗殿下了。您别看他皮头皮脸,这孩子听话着呢。殿下要是不嫌弃,就拿他当亲儿子吧,也是奴婢和大爷的造化。”

这番话说得很谦恭,却也有些画蛇添足。照着规矩,一旦有了正室,妾所生的孩子自然归到正室名下,对外介绍时只奉正室为母,妾侍一般连提都不会提及。塔喇氏急吼吼把孩子塞过来,颇有讨好的意思,也是为自己的儿子占个先机。毕竟两位小爷都是庶出的,长公主偏疼谁一些,将来孩子的前程就更无忧些。

婉婉剔透得很,明白她的意思。倒是澜亭和周氏很默契,母子两个对看一眼,悄悄吐了吐舌头。

澜舟没言声,眉头轻轻蹙了下,很快又是平静无波的样子。婉婉全瞧在眼里,只是笑意加深了,没有应塔喇氏的话,同太妃回禀:“我先头和王爷商议了,要去家庙祭奠先祖。额涅瞧,什么时候过去为宜?”

太妃听了大为赞赏,“殿下真真周到人儿,先王在天有灵也当慰藉了。我即刻吩咐人布置下去,既然要祭拜,宜早不宜迟。”

那厢宇文良时站起来,“额涅别忙,儿子已经命人去办了。殿下由我陪同,让周氏她们先伺候您回府。回头殿下要是愿意……”他脉脉看了她一眼,“祭拜完了请殿下进府瞧瞧,毕竟是自己家,没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太妃道好,腾出空儿来让他们独处,是她最乐意的。她站起身一笑:“就这么说定了,咱们先回府准备,恭候长公主殿下大驾。”

周氏和陈氏扶她出门槛,塔喇氏带着两个孩子向婉婉请了跪安,也却行退到门外,跟随太妃去了。

婉婉到此刻才畅快出了口气,应付这些人,比应付宫里的太后和嫔妃们更费力。在宫里她从来不是焦点,挨在一边旁听,可有可无。这里却不同,正经的王妃,庶子们的嫡母,身份转变得太快太急,实在没法不忐忑。

她摸了摸额头,雪白的手指上套了一个玛瑙指环,浓墨重彩的颜色,对比出她的纤纤玉质。她不太顺心,叹了口气道:“我还得换衣裳,请王爷稍待。”

见人和祭奠不一样,大红大紫进家庙,那是极大的不恭,所以得先回去换揄狄,净脸净手后方能入祠堂。

她和铜环抱怨,“我累了,真想歇一歇。”

铜环听了揶揄,“谁让您要讨太福晋的好来着?本可以省了的事儿,您自己争着要办,眼下又来和我抱怨?”一面给她整理胸前穗子,一面轻声问她,“殿下对南苑王,终究还是有些感情的吧?我瞧您事事为他考虑,这回又怕拂了他的面子,才说要祭拜老王爷的。也是,事到如今已成定局,怄气也没什么用了,且过好了日子,自己受用是正经。”

婉婉听得直皱眉,“混说什么呢,我多早晚对他有感情了?这么做也是为了朝廷,既然结了姻亲,两下里安抚,总比挑的两头火起好。”她眉宇间隐约有忧色,喃喃道,“大邺经不得动荡,这两百多年来,文臣武将都安逸惯了,这会儿要是出点岔子,难保一个个连刀都找不着。”

铜环何尝不知道呢,不过和她逗趣,想套她的话罢了。看来她的心思是变不了了,即便将来和南苑王生儿育女,对家国的责任,还是重于一切。女人这么刚强,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收拾停当出府门,门外早有轿子候着了,雕饰精美的镂空花纹,里头隐约透出遍地金的缎子来。他对她殷情体贴,真像老太妃说的那样,宇文氏有伺候老婆的家风,为她打帘,送她上轿,一点不含糊。婉婉看着那只骨节分明的手缓缓落下去,门上垂帘掩住了她的视线,她安然坐了一阵子,没过多久偷偷打起窗上帘子朝外看,江南别致,京城的磅礴和沧桑,在她的眼里还是比不上这里的灵巧和淡雅。

春天的气候多变,昨晚到桃叶渡,空气里还有剩余的寒气渗透进衣裳。白天倒好了,阳光融融,天宇澄澈,微微一阵风吹过,熏得她昏昏欲睡。

轿身突地一震,她也给惊醒了,有人来接她下轿,帘后出现的仍旧是他的脸。

他任何时候都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伸出手来,掌心虔诚地向上,不说什么,眼神满含希望。

婉婉想起白塔枣树下那回,他也曾经牵过她的手。那时候心里溢满了甜,可是今天竟变成了这样。外面人声鼎沸,料想陪祭的人应当不少。宇文氏雄踞江南这么多年,早就作养得庞大而复杂,所以到了这里她还得继续伪装。不单这回,以后也一直是这样,也许装着装着,慢慢就习惯了。

她把手放进他掌心,她是有些微凉的,他却很温暖,如珍似宝地,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她本想让自己看上去老成些,没想到一瞬还是红了脸。终归是没经过人事的女孩子,脸皮实在没他那么厚。他轻轻一笑,她就窘得更厉害了。然而越窘,越要昂首挺胸,所以看上去简直有点呆呆的。

外面人果真很多,就算禁卫拉了路障,围子每个低洼的地方还是有数不清的脑袋在探看。婉婉走得很用心,感受也很鲜明。他的手大概是常年挽弓骑马的缘故,指根上有薄薄的茧子,强而有力。她不由纳闷,藩王是不许屯兵的,就算天天练弓马,也不至于操劳得这样。

胡思乱想着入了宗祠,正对大门的长案上从上至下供奉了几十面牌位,墙头挂了一溜历任南苑王的画像,个个持玉圭,穿四爪蟒龙坐袍。画师的技艺很了得,人像画得栩栩如生,婉婉一一看过来,宇文氏的老祖们居然没有一个不是相貌堂堂的,现在想来,那时候一口咬定南苑蛮子是妖怪,真是活打了嘴。

执事引导他们添奠酒,行礼上香,婉婉恭恭敬敬照吩咐做了,以前只在奉先殿里祭拜慕容氏的祖先,现在进了人家的家庙,拜过了人家的祖先,就当真成了人家的人了。

她长长舒气,不知惆怅为何而起。进祠堂之前她带来的人都在外面候着,身边只有他一个罢了,他替她把香插/入香炉,替她收拾奠酒的杯子,好好的王爷,服侍起人来倒也得心应手。

在画像前站了一阵子,看香火逐渐缭绕,填充整间屋子。待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见他说:“历代先祖,每一对都有动人的故事。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归于尘土,将来咱们也会在这里,我身边,只有您的位置。”

婉婉奇异地看他,“怎么说起这个来?”

他的眼里有阴霾,微微瞥她,带着委屈的语调嗫嚅:“得了赐婚诏书后,我心里只管高兴,没有顾及殿下的感受,殿下怨怪我,我不敢为自己申辩。今儿既然来了宗祠,我对列祖列宗发誓,尚主虽是殊荣,但于我来说,殿下才是最大的恩赐。您信我,我尚有可活,您不信我,我就算活着,也同行尸走肉无异。”

她心里倒一惊,四下看了看道:“这是什么地方?王爷口无遮拦,叫祖宗听见好么?有什么话,回去多少说不得,偏在这里!”

当着祖宗牌位表达爱意,真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婉婉觉得他瞧着稳重,有时也不是那么靠谱,又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觉得尴尬异常,仿佛那些画像上的人都是活着的,一个个都开始笑话她了。

他呢,祖宗面前不打诳语,既然能表决心,就是对祖宗有了交代。

婉婉别别扭扭走出祠堂,一言不发坐进了轿子里。往南苑王府去的路上,脸颊还隐隐发烫,想是被烧化的纸钱烘的,心头也七上八下不是滋味儿。

横竖不管怎么样,王府的迎接还是很隆重的,太妃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新院子,站在回廊下遥遥往北一指,“那里正在凿湖,年后开始动工的,挖了三个月,总算收拾得差不多了。良时知道殿下爱荷花,打发人从苏杭弄了各色根茎回来现栽,等到了夏天就能看见碧叶连天了。一个爷们儿,能这么细致的不多见,殿下瞧着他的心吧,万万要领他的情才好。”

她依旧浅笑,并不作答。他们之间的问题不单是音阁那桩事儿,后来还掺进了皇帝的嘱托,皇帝当不当真暂且不论,她又怎么能视作玩笑话!

她由女眷们陪同,在园子里慢慢散步,他一直在不远的地方负手望着。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瞧了眼,澜舟上前来,垂手叫了声阿玛——

“船坞里的海沧船都已经按着阿玛的示下造好了,荣源来回禀,试了船只吃水,大约七八尺,比哨船还要灵便些。现如今都牵到了新江口,万一上头查问起来,全报在水师名下,就是想查也无从查起。”

他微微点头,在他的丱发上捋了一把,“好儿子,办得不错。我问你,能装多少武器?”

小小的人仰着头道:“千斤佛郎机四门,碗口铳三个,喷筒五十,另烟罐、弩/箭各一百。每船乘员六十,瞧阿玛的意思,水手兵士不够还可另加。一旦战起,海沧船配合福船,咱们便能所向披靡。”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眯起了眼,“肖铎如今是自身难保了,海师检阅,他无暇顾及,咱们要攒多少军需,全由咱们自己说了算。”一面低下头看他,“等将来功成,阿玛替你报仇,抓了那个肖铎来,让你天天割肉玩儿。”

虎父无犬子,谁能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已经成了他的左膀右臂。这孩子少有奇才,天不怕地不怕,唯独那个肖铎,竟吓得他一个多月没有睡安稳。当初他们试图拉拢东厂,肖铎不肯就范,澜舟出了个主意,欲毒杀随行的端妃,逼他和皇帝反目。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端妃命大死不了,肖铎的东厂番子抓住了澜舟,差点把他的脊梁骨抽出来。自此以后澜舟就对肖铎又恨又怕,他不听话的时候,他这个当爹的居然还拿肖铎吓唬过他,想想也觉得愧疚且好笑。

澜舟提起要割肖铎的肉,立刻兴奋得两眼放光,“说定了,届时攻破紫禁城,把他交由儿子处置。”

良时点头,“一言为定。”

“那咱们什么时候兴兵北上?”

他却犹豫了,视线朝远处投去,吮唇道:“你阿玛才娶了媳妇儿,还没过上好日子呢。”

澜舟皱起了眉,“阿玛是贪图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别为儿女情长耽误了大事,底下奴才们都瞧着您呢。”

他不耐烦起来,“过阵子吧,诸事庞杂,不动则已,一动势必惊天地。没有万全的准备贸然行事,只会一败涂地。你要闲得慌,就多去读读兵法。还有湖南藩司的事儿,也交给你打理,好好赖赖的,你替阿玛瞧着办吧。”

当爹的陷入爱情,居然全无斗志了。当儿子的不由摇头,果然英雄气短,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罢了,哪里就值得他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3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