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1章 朱阑共语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澜舟在长公主府住了十来天,期间婉婉确实亲自照顾他,孩子和半大孩子之间建立起友谊并不是多难的事,所以他当着宇文氏宗亲的面向她表孝心,她也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

但是她的默认,对其他人来说却是态度鲜明,太妃笑着说好,“大伙儿不知道,上回澜舟染了风寒,是长公主殿下看顾着,殿下年轻轻的,有这份爱惜小辈儿的胸怀,实在叫人钦佩。咱们祁人本来就有易子而养的规矩,既然澜舟发了愿,娘两个又这么投缘,殿下瞧着他的一片孝心,就收他做养子吧。”

铜环乍然一听抬起眼来,惶惶地瞧着她主子,只觉得这老太太还是偏疼孙子的,把孩子记在嫡母的名下,将来样样都要优于其他兄弟。万一长公主不能得男,这位大爷就是顺理成章的世子。

她又转过视线看塔喇氏,要是寻常母亲,儿子在自己面前认别人做娘,心里该有多难过!她却不然,依旧谦恭的一张小脸,眼里隐隐希冀着,竟十分赞同儿子去攀那个高枝。

婉婉呢,年轻姑娘,想得并没有那么深。她自小在权力中心长大,没有争夺什么,该她的名分一点没少。以后她的儿子,就算没有藩王府的爵位,凭借着母亲的出身,朝廷也不会亏待了他,所以她对于这方面并不较真。太妃已然开口了,拒绝是不能够的,正想点头,却听见宇文良时说不急——

“殿下才进门,没有急吼吼给她塞儿子的道理。我知道额涅盼孙心切,不好明说,拿这个给咱们提醒儿……”他脉脉看了身边的人一眼,“这种事儿也不在一朝一夕,还是得慢慢来。易子而养的规矩确实有,但都在孩子三岁前。哥儿大了,也不是没人养活就不成,祁人没那么娇贵,扔到草原上,他也能活得健健朗朗的。所以儿子的意思,一切还是照旧,他应当孝敬的,也不因这个就稀松了。”他十分和气地对澜舟微笑,一派父慈子孝的样子,“澜舟,你瞧阿玛说的在不在理儿?”

澜舟很丧气,但依旧呵腰,“阿玛说得极是,儿子不小了,过年就九岁了,也没个这么大孩子过继的道理。太太疼我我知道,可太太误会了孙儿的意思,孙儿就想好好孝敬额涅,并没有旁的奢望。”

大家都说着场面话,但气氛多少有些尴尬,外人看来可不就是王爷为了维护长公主,拂了老太妃的意儿嘛。

太妃倒很坦然,“也罢,我不过凑趣儿,确实是为催促你们,你们心里明白就好。”打着哈哈敷衍过去,接过太监手里的戏折翻看,“开台三出戏是有定例的,《天官赐福》、《百寿图》、《蟠桃会》,这些都看腻了。后头还有什么呀……我点一出《打瓜园》,请寿星翁和寿星奶奶点一出,余下的大伙儿合计,白天唱不完还有夜里呢,咱们听灯晚儿,吃灯果儿,痛快热闹一回。”

良时接了册子请婉婉拿主意,他对戏并不精通,很多时候都是和兄弟们喝茶说话打发时间。婉婉偏过身看,平时爱昆曲,今儿全是京戏曲目,所以也糊里糊涂的,随意点了一出《法门寺》。

女眷们很快被戏吸引,聚在一处商讨起来,她看看门上,似乎再也没人进来了,便起身和铜环一起退回园子里,换上了轻薄的衣裳,打上冷手巾把子,好好擦了一回脸。

“这样的天儿!”她坐在镜前喘气,“这时令北京才转暖呢,南方不成,热得夏天似的。”

铜环拿胭脂棍给她点口脂,一面道:“天儿热了,脑子就犯浑,所以步娘娘的病情也更重了。先头太妃的话,我听得捏了一把汗,就怕您不计较,随口应下了。那个塔喇氏不简单,是个愿意往高处爬的。有其母必有其子,大爷这副机灵劲儿,哪像个八岁的孩子!有时候我瞧着他,真有点不寒而栗,就觉得他是小孩儿的壳,里头装着一个大人的魂儿。他的一举一动,要说是有人教的,我可不信。今天这番话,分明是逼您认他当儿子,亏得最后王爷发话儿,到底还是他向着您。”

她笑了笑,“也别把人孩子想得那么坏,小孩儿喜欢谁就爱和谁亲近,塔喇氏位分低,不容她自己养孩子,大阿哥是太妃带大的,他也羡慕人家有妈疼。”

铜环知道她心地善良,可有时把人看得太简单了,不是什么好事。

“我倒觉得周庶福晋和二爷是这府里最自在的人,他们不争不抢,只管照自己舒坦的来,这份随性真难得。”

婉婉站起身拢头发,“各有各的活法儿,咱们管不了别人,管住自己就成了。”

小酉探了探头,“那今儿夜里王爷过来不过来?您二位不是和好了吗,他不来,上那些庶福晋那儿去了,可怎么办?”

婉婉脸上顿时一红,“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能消停,我就算烧了高香了。早知道不叫铜环把你找回来,就让你在北五所里刷便盆,看你还有闲心琢磨那个!”

小酉靦脸笑,“别介,奴婢是关心您呐,毕竟王府里不光您一位,她们都有了阿哥,王爷待她们总有些情义的。”

被她这么一说,婉婉真有些凄惶。可是好些事儿都没有那么十全十美,已经迟了,一迟就是一辈子。譬如厂臣那里够不上,这里呢,终归也还是不圆满,也许她的命就是这样。

她提不起精神来和那些陌生的命妇们周旋,让铜环过去告个假,就说累着了,等晚上再去瞧戏。自己偷懒在牡丹榻上歪着,盘算出门该带些什么,可惜自己不会骑马,要不策马扬鞭,能省不少时候。

前院热火朝天,戏台上的鼓点打得激昂,都飘到这里来了。她无动于衷,直打哈欠。公主拿个乔没什么大不了,全程陪同着,那才是自降身份。午后小憩做了个梦,梦见宇文良时给她送了一块玉,中途被塔喇氏抢去了,她心里空落落的,一气之下计较着要回长公主府,等睡醒了睁开眼,脑子里也还在念叨,然后胸口憋得生疼,好一会儿没能从梦里走出来。

“这是要疯啊!”她自言自语着,不明白不相干的人,怎么进她梦里来了。

起身,趿着软鞋到铜盆里洗脸,脸盆架子正对花窗,没来得及擦脸,见宇文良时和人匆匆经过。因为隔着湖,看不清他眉眼间的神色,只觉得那身石青绣团花的便服似乎更适合他,祁人两百多年来仍旧保有自己的习俗,没有被鲜卑同化,真是铁一样的意志。

他走得很急,边走边吩咐,很快进了月洞门。婉婉站了一阵子,转身叫人来绾发,天色不早了,也该出去露个脸了。

唱灯晚儿是什么?就是晚饭过后开的戏,戏台上“气死风”高挂,角儿们在灯火下唱念做打,这就是唱灯晚儿。通常看这个的都是至亲挚友,兴致起来连看整晚,半夜里主家上“灯果”,有酒有肴,还有蒸食、汤面,小孩儿特别喜欢这样的活动,不必睡觉,可以闹一整夜。

大家都落了坐,寿星翁的喜日子,本人当然不能告假,得陪坐。良时一手支着下巴,对台上咿咿呀呀哼唱的什么“你我结义甚罕有,虽系异姓胜骨肉”,感到十分不耐烦。点灯熬油似的磨蹭了两盏茶,见婉婉从回廊上过来,精神立刻就焕发了。

上前迎她,众人都站起来了,她含笑压手请大家别拘礼,自己在太妃身旁坐下了。

媳妇得挨着婆婆,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规矩。他隔着一桌,甚有望洋兴叹的无奈,和他同桌的老二、老五见了,哥儿俩一嘀咕,禁不住笑起来。

他察觉了,拢着茶盏问他们笑什么,老五摸摸新蓄的胡髭,两头尖尖,据说是仿唐,捻得像个菱角一样。

“三哥,这驸马爷当得受累吧?您大婚那些事儿,外头都传遍啦。”

他脸色不佳,“怎么就传遍了?大婚顺顺当当的,有什么舌根可让你嚼的!”

老五啧地一声,“就您侍寝给轰出来那事儿,上族里打听打听去,谁不捂着嘴葫芦笑!天爷,您说这世道,真不叫男人活了!这么上赶着,人家还不领情,爷们儿这老脸都没处搁了。”

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面红气短地呵斥:“哪个瞎了眼的杀才编排这个!你们瞧她那样儿,像那么不讲道理的人吗?人家知道夫唱妇随,见了我爷长爷短,背后不知道多温存!你们也是,听见这种胡话就该大耳刮子扇他,你们可好,冷眼瞧笑话,任人这么糟践我,是兄弟手足的道理?”

还夫唱妇随,说出来不亏心呐?老二剔了剔牙花儿,“你是长是短,咱们小时候比撒尿见识过,甭扯那闲篇儿。绕开这个不说,就说你那手炉,都抱了仨月了,眼下天儿暖和起来了,晚上还往被窝塞,你堂堂的爷们儿,磕碜不磕碜?”

那哥儿俩不厚道,哈哈大笑起来,这位袭了爵的王爷窘迫不已,一想也没谁出卖他了,转头叫荣宝,“你这狗奴才,这些话都是从你牙缝里漏出去的?”

荣宝矮着身子大呼冤枉,“主子明鉴,奴才哪儿敢呢!奴才是出了名的嘴严,牙缝儿可没那么大。”

他气得厉害,又怕引人注目,压着嗓门说:“别和爷耍哩格楞,那点儿老底除了你,还有谁往外掏?”

荣宝翻着两个牛眼看天上,“奴才想想……”

“想你妈的哈赤!”他照准了后脑勺就是一巴掌,“你等着,事儿完了有你受的,剥光了立旗杆儿,把你那不便之处亮出来,让大伙儿掌掌眼!”

老五叫了声好,“听人说太监那处不消停,逢着春天就像韭菜似的,时候长了不割,它就发芽。”

荣宝哭丧着脸,差点没跪下,“五爷,您不能这么坑奴才。当初是您套奴才话,奴才一个不走心说漏了嘴,您下了保票的,保奴才没事儿,这会子怎么这样儿,不帮着求情,您还煽风点火!”

老五全当没听见,只管和老二起哄,最后还是那边儿长公主听见动静了瞧过来,王爷怕事儿兜不住,才咬着槽牙把他打发了。

宇文氏的爷们儿,没别的长处,就是兄弟一心。虽不是同母所出,一根藤上下来的,自小又养在一处,上山下河从来不落下哪个。老王爷一生有六个儿子,四位格格,除了七岁夭折的老四,其余个个身强体壮。到他袭爵之后,并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疏远,原来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这和老王爷的教导有莫大关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谁敢违背,这辈子就再也不能踏进这个门槛,所以这是刻进骨血里的和睦,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分毫。

自己小时候受到的熏陶,为人父后一并传承下去,澜舟澜亭哥儿俩现在就是这样,等将来兄弟队伍不断壮大起来,只要他活着,这种老规矩就得一辈辈传下去。兄弟之间,玩笑话绝不当真,连当初光屁股的样子都彼此见过,现在婚姻上遇到点小挫折,被揭了老底,厚着脸皮让他们笑话一回,又能怎么样!

果然的,兄弟三个开始一致发愁。

“婆娘难弄,难于练兵。”老二说,“到底是自己的女人,又不能怎么整治……”

老五的想法很直接,“好婆娘赖婆娘,抓着了就上炕。”

良时瞪他,“你把她当什么人了?这炕是想上就能上的吗?”

老五一摊手,“那怎么办?可惜老六回不来,要不他是行家,问他一准儿有主意。”

老二抱胸琢磨了半天,“不是要上怀宁去吗,到了那里同甘共苦两天,什么都有了。”

老五立刻来了精神,“怎么说?二哥有什么妙方儿?”

“什么妙方儿?女人就是女人,身份再高,离了男人也活不了。到了怀宁,放眼一瞧全是灾民,那份心气儿早没了。要是遇上个把悍匪,再来一出英雄救美,等着吧,你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他一听立刻摇头,“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别使在她身上。”

“要不怎么的?让你见天儿抱着手炉睡觉?”老二说着又要笑,“你这人,光看面儿上好模样,谁知道私底下这副脓包样式!既到了你们家,就是你的人,你怕个毯!”

他们不懂,根本不是怕,是不忍心让她遭罪。好好的公主,落到别人手里,万一磕了碰了怎么办?他们那群鬼五捶六的人,知道什么是怜香惜玉,出这种主意,简直就是瞎起哄。

他靠着椅背,慢慢摩挲下巴,“还是顺其自然吧,上回步音阁那事儿她都知道了,和我怄着气,到昨儿才赏了个笑脸儿……”

“知道。”老五说,“都豁出去了,陪人放风筝,我就想着还有什么事儿您干不出来,早晚有一天得给人洗脚。”

良时直瞪眼,“洗脚怎么了?我乐意。”

那哥儿俩说了一连串的“得”,老王爷爱妻如命的美德,显然没有遗传到他们身上,所以他的一腔热血,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这里正为怀宁之行伤脑筋,打老远就看见恕存从廊子上过来,他立刻一凛,坐直了身子,老二和老五也蹙了眉,料着八成又有新闻了。

恕存到跟前,撩袍跪下,磕了四个头:“主子千秋,奴才这会子才赶到,请主子恕奴才不周之罪。”

他抬了抬手,“起来吧,给爷当着差呢,不能计较这些个。说说,京里有信儿没有?”

恕存站起身,垂袖并腿略一正色,复给二爷、五爷请安,然后趋步过来,低声道:“皇后娘娘崩了,昨儿夜里角楼失火,因地势太高,激桶扑救杯水车薪,直烧了三个时辰才停下。锦衣卫上去瞧时,皇后和跟前侍女都成了焦炭,皇上已经下令治丧了,讣告这会儿在路上,估摸着再有两天就该到了。”

兄弟三个愣了一回神,老五说:“也忒快了点儿,这位步娘娘封后不过小几个月,说疯就疯,说死就死了。”

良时问恕存:“烧得面目全非了,怎么能认定那里头有皇后?”

恕存道:“肖太监靠在城墙根儿下,连站都站不住了,还能有假?”

他靠着椅背漠然一笑,“那只老狐狸会露这样的马脚,才愈发叫人信不实。连尸首都认不出了,可见死的绝不是步皇后。瞧着吧,肖铎怕是要金蝉脱壳了。万岁爷这回成了没娘的孩子,折了一条膀臂,如今只剩一个内阁尚能依靠,他的成仙大业怕要搁置了。”

老二嗯了声,“你不急?肖铎要是撂了挑子,咱们还得从长计议。”

他慢慢摇头,“他要真能走,这辈子再不回来,那也不失为一桩好事。这个人难以降服,压根儿没法为我所用,他自己安排个了局,也省了我动刀的工夫。”他说着,调转视线看那灯影下的人,“这么着……算有了交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8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