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60章 皎皎孤月

书名:金银错 作者:尤四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9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ingdian.com,最快更新金银错 !

“殿下最害怕的是什么?”

“是失去。”

过了很久她才停止哭泣,伶仃站着,背后是无尽的山峦。

“如果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去,何必叫我尝着拥有的滋味儿。”她说,“所谓的长公主,不过是面子上的荣光罢了。其实我是个囚徒,就连到香山来,也要经过皇上的首肯。你们这些人,嘴里说着保护我,但只要皇上一声令下,随时都可以要我的命。我现在怨恨这个身份,为什么要让我降生在帝王家。我情愿当个平头百姓,就算因此不能遇见南苑王,我也不后悔。我总觉得老天爷对我不公,今儿让你高兴了,明儿必叫你哭出来。到最后一无所有……我真怕这样。”

金石微微别过脸,最后一道残阳打在他肩头,他的脸一半明亮,一半阴暗。听见她说出身,他慢慢摇头,“人活着,各有各的艰难,殿下以为当个寻常百姓,就没有那些烦心事了吗?殿下听过朝天女户没有?”

朝天女户她知道,大邺历来有殉葬的习俗,皇帝驾崩,宫里会点几十个宫女子委身蹈义,她们的家眷就称为朝天女户。当初音楼险些殉葬,后来被肖铎救下后回杭州,步太傅怪她没有死成,不能为家里挣功勋。要是说起那些出身卑微,却在宫里讨生活的姑娘们,她倒确实是不能相比的。

“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金石牵唇一哂,“臣生在一个小吏之家,父亲是中书省检校,七品的芝麻小官,照理说,臣是当不上锦衣卫千户的。可臣家里有个妹妹,隆化九年入宫充了贵人,上年先帝升遐,妹妹授命殉葬,朝廷为了嘉奖忠勇,破格提拔臣,换言之,臣的官职,是拿妹妹的性命换来的。家妹走时不过十八岁,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花一样的年纪被迫上吊,死后哀荣仅仅是享殿里有一块名牌,先帝受祭时,她可以沾点光……”

婉婉没想到他竟然是朝天女户,他说这些的时候她有些怕,怕他迁怒,会做出什么事来。

她略往后缩了缩,他见后竟一笑,“殿下用不着害怕,臣要是想寻仇,刚才就不会伸援手。臣虽驽钝,还知道这弊病源头不在殿下身上,也不能逮着个姓慕容的就怎么样。臣只是想告诉殿下,要比惨,天底下的可怜人多了去了,殿下绝不是最惨的。退一万步,就算没有了驸马,您还有孩子,只要孩子在,您就有希望。”

婉婉定定站着,他的话够她消化半天了,可是这种钝刀子割肉的煎熬,他也许不能体会,“其实我情愿死了,也不愿意现在这样。我的幸福那么短,接下去就只能活孩子了,为什么?”

“因为您是大邺的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皇上对任何人可以说杀即杀,对您永远不会。所以您只要保重自己,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您可以不去理会,安心带好您的小世子,您和驸马团聚,也不是没有指望。”

婉婉呆滞地看他,他的面孔渐渐隐匿在黑暗里。远处传来铜环的喊声,她定了定神说谢谢,“谢谢你刚才出手相救,也谢谢你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你妹妹的事儿,我觉得很对不住你。拿活人殉葬,我从来就不赞同。但愿有朝一日,皇上能斩断这种陋习,不要再让那些年轻女孩子死于非命了。”

她转身朝见心斋走去,廊子尽头的婢女找见了她,上来搀扶。主仆两个慢慢走远了,金石依旧立在那里,久久没有挪步。

婉婉回到卧房里,还在为先前的事后怕。人虽没有倒地,筋骨还是拉伤了,不敢随便擦药油,叫铜环打了手巾来给她热敷。

她褪下罩衣,露出个圆溜溜的肚子来,小酉端着铜盆打量:“五个月的肚子那么大了,殿下怀的不会是双伴儿吧?”

铜环也眼巴巴看着她,婉婉说不会,“双伴儿不是想生就生的,得祖上有德行。我是不希望这样的,头一胎本就艰难,养两个,多可怕!”

她话刚说完,感觉肚子蠕蠕动起来。低头看,左边痉挛似的跳动了下,忽然鼓起一个包,很快又平息下去。她讶然问她们:“瞧见了吗?是孩子在动?”

三个人又惊奇又兴奋,婉婉终于觉得里头怀的是个活物了,她和这孩子是血脉相通的。她叹息:“要是良时在多好,他一定也很高兴。”

终究是个遗憾,孩子的第一次胎动他不在,为人父母的新鲜感,也只有她一个人独尝了。

因为这个变故,第二天不敢再乱跑了,上庙里进了一炷香就回北京。路上颠簸很不好受,即便垫子垫得很厚,也还是乏累得厉害。到家后便睡下了,睡了不多久,隐约听见檐下有人说话:“好歹要让殿下知道,现在是内阁主事,万一皇上当起了甩手掌柜,还不知道内阁会怎么处置。”

“这会儿叫她知道又怎么样……”

她撑身叫内承奉,“什么事,进来说话。”

余栖遐和铜环急急到了落地罩下,她坐起来,隔着一面珠帘问首尾,余栖遐道:“臣也是刚得着消息,说朝廷今年要增税赋,各地加两成,独独南苑要加四成。还有漕粮、漕盐,勒令不得少于往年,新江口水师整顿,船只维护不得低于八百艘……殿下,这么针对下去,恐怕要坏事儿。就算不是皇上的主意,那些内阁大臣步步紧逼,真把王爷逼到绝境,于这江山社稷又有什么好处?”

婉婉恨得咬牙,“拆东墙补西墙的积年,那些阁老都疯了!”

忙起身更衣,让余栖遐去知会金石,即刻要进西海子。穿戴妥当了出门,轿子已经在二门前等着了,铜环替她扶轿,一面切切叮嘱:“殿下不能着急,心平气和些,自己的身子要紧。”

怎么心平气和,有些话她不能说出口,她怕的是良时本没有反心,硬被他们逼上那条路。一旦事情真到了无法转圜的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她还能好的了么!

车轮滚滚到了大宫门上,守门的太监见来了人,上前叉腰喝止,她从辇车里下来,那些太监一看是她,忙作揖请安。她朝门内望了眼,“阁老们眼下还在?”

太监道是,“没见出园子。”

她提裙上了台阶,因为皇帝有令,她出入是不需通传的,太监们不敢阻拦,把她送进了玉瓮亭。她知道皇帝议事一般都在承光殿,也不必人引路,自己直往那里去。承光殿和玉瓮亭之间隔着一座团城,穿过甬道往后,远远就见抱厦的卷棚底下站着崇茂,那胖太监兀自受用着,正眯觑着眼儿晒太阳呢。

婉婉叫了声刘伴儿,崇茂看见她一惊,“殿下怎么来了?”

她也不答他,只问皇上在不在里面。

崇茂说在,“不过这会儿正和内阁议事呢,殿下找怹,且略等等,等人散了,臣即刻给殿下通传。”

她不管那些,扬手说不必,自顾自登上了台阶。

崇茂自然要拦,可她是御妹,又担着孩子,谁也不敢对她伸手。所以一迭声的“殿下请止步”,半点作用也没有,她还是顺顺当当闯进了正殿里。

议事的君臣都顿下来,朝她这里看。皇帝下座迎上前,笑道:“谁又点着你的火捻子了,瞧瞧这二踢脚的模样!你不在家安心养胎,怎么上这儿溜达来了?”

婉婉没搭理他,只是冷眼看那两个内阁大臣。上年的中秋宴上,曾经见过这两人,一个是谨身殿大学士解道直,一个是华盖殿大学士杨昀。他们是内阁的领头人,手上攥着票拟的权力。当初肖铎在时,他们必须仰仗司礼监批红,现在肖铎不在了,他们总算冒了头,扬眉吐气起来了。

不过身板再直,见了她依旧要行礼,深深长揖下去:“臣等拜见长公主千岁。”

她让他们免礼,“我来了一阵儿了,在外头听见两位大人谈赋税的事儿,我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是孝宗皇帝的骨血。古来只知道君王当对所属藩地一视同仁,没想到当朝股肱竟要皇上分出个伯仲来。我常在闺中,不知现在朝里吹的什么风,愿意听听两位大人的高见,也好长长见识。”

君臣三个互换了眼色,知道她是为南苑而来,一时不好怎么应答。还是杨昀硬着头皮拱手:“殿下大约不知道,国库空虚,是惠宗皇帝时期留下的痼疾,肖铎在时已然入不敷出,经大小琉球一战,如今是愈发捉襟见肘了。这泱泱大国,子民千万,哪个不当忠君报国。南苑原本就是鱼米之乡,同边陲之地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比如一家子有人潦倒,手上活络些儿的就应当救济,北方大军几年没发军饷了,再不想辙,那边的军民没法子料理,迟早要出大事儿的。”

她听了点头,“杨阁老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要割肉补疮,即便把南苑掏空,也在所不惜。北方军情刻不容缓,的确不能放任不管,可是阁老可知道怀宁流民成灾,几乎要把南苑拖垮了?我大邺疆土,共有八位藩王,试问阁老,现如今赈灾的有几位?灾民一到境内,立刻往南苑驱赶,是另七位藩王的共识。朝廷至今未出一担粮草,一车煤炭,那几万流民吃了一年,粮食究竟打哪儿来?阁老拿朝廷比作一家子,既然如此,人人都应当分担。南苑的用度本来就比其他各处大得多,不考虑他们的难处,一味索取,把这米缸倒空了,是打算把南苑变成第二个漠北吗?”

内阁大臣们没想到这位深居闺阁的长公主,竟有这么了得的口才。以前常听说她胆小,谁知讨论起民政大事来毫不含糊。不过她针锋相对,令这些不可一世的阁老很生气,谢道直调开了视线,倨傲道:“殿下因私偏袒,臣等却不能妇人之仁。天下之事,本就能者多劳,人人把责任搁在一旁只图自保,那国将不国,是殿下愿意看到的吗?”

婉婉被他气得变了脸色,她早就知道这些内阁大臣昏聩,但如此不计后果,倒真应了有其君,必有其臣了。

她怒极反笑,“解阁老是说我徇私情么?我曾经亲自入怀宁查看灾情,解阁老去过么?官员贪腐,侵吞十万石粮食,南苑王欲哭无泪,解阁老又见过么?江南鱼米之乡,就因为这一句话,那里的百姓税赋比别处高,要捐漕粮,赈济灾民,还要供养水师,修缮船只。朝廷向藩王施压,最后承受的是百姓,藩王有亲疏,难道百姓也有亲疏吗?请阁老不要因政事无力应对,就将重担推给南苑,这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把最后一点积淀都损耗殆尽,将来遇事,又有哪里能为后盾?”

这种事上争辩起来,可顾不得她的身份了,解道直也和她卯上了,高声道:“殿下是女流,朝政大事本不应当同你说,但今儿既然谈及了,咱们不妨好好议一议。南苑历来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宇文氏独霸江南两百余年,圣祖曾经说过,祁人善战,不可不防。朝廷对南苑的戒心,不因长公主下降而松懈。现如今神州大地处处饥荒,唯独南苑钱粮满仓,殿下这样维护南苑,臣等除了猜想殿下护夫心切,不得不生出别的忌惮来。殿下爱民如子,原来关心的只有南苑百姓。如此坐看南苑势大,难道有窃国之心不成!”

婉婉从没受过这样的冤枉,气过了头,只觉胸口骤跳,手脚冰凉,到最后几乎站不住,要瘫倒下来了。她一则愤怒,一则心寒,内阁竟然能当着她的面说出这些话来,皇帝跟前必然也灌输了不少,所以才演出了扣留她作为质子的戏码。她应当怎么办?怎么才能从这个可恨的圈子里跳出去?没有他们指鹿为马的本事,永远只能处在下风。

皇帝眼见闹得不可开交了,厉声喝了声放肆,指着解道直一通臭骂:“你身为首辅,本事全花在和女人斗嘴上了,朕都替你臊得慌!北方大军要军饷,别打南苑的主意,你们内阁想辙,想不出来,给朕卷包袱回家带孩子去!还戳在这里干什么,要让锦衣卫请你们出去吗?滚,别惹殿下生气!”

两个内阁大臣灰溜溜退出了承光殿,到门外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皇帝临时改了主意,不为别的,是为婉婉。瞧她的精神头不大对劲儿,铁青着脸色,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他忙上去搀住她,急切道:“妹妹,你顺口气,别吓朕。朕骂他们了,他们的奏本朕全不准,你高兴点儿,朕都听你的……啊,妹妹,快捯气儿,捯气儿啊!”

他抱住她,让她靠在肩头,一面宽慰一面在她背上轻拍。

她缓了半天才哭出来,断断续续说:“二哥哥,你为……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们是……一个妈生的呀!”

皇帝没辙,不住赔罪:“是哥哥做错了,你别伤心,有什么话,等你好些了再说。内阁奏议,是他们的本分,准不准在朕。咱们嫡亲的兄妹,你心里的想头大可以和哥哥说,何必把自己急得这样!”转头叫崇茂,“快传太医来,给殿下诊脉。”

婉婉扣住了他的手,“不要再打压南苑了,哥哥听我一句劝吧。”

“好好好。”皇帝一迭声说,“都依着你。”

“再求哥哥,放我回南苑,让我和丈夫在一起。”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此,灼灼看着他说,“我想良时,再见不到他,我恐怕要活不下去了。”

皇帝的视线定格在她脸上,仿佛从来不认识她一样,看了一遍又一遍,试图从那双明亮的眼眸里勘破什么。婉婉见他犹豫以为有望,重新振作起来。可是半晌他别开脸,不耐烦地叫了声崇茂,“太医怎么还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732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