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废土开发日记

作者:鹿人戛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80章 好人就应该长命百岁

书名:废土开发日记 作者:鹿人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55

郑陶睁开眼,目光投向窗外。

玻璃上黏着一些飘落的雪花,它们很快就被融成水滴往下流去。

这个冬天很安静,室内温暖如春,只要触碰墙壁上凸起的石头,就能让屋子里充满光亮,甚至还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照明。

仆人郑三一直絮絮叨叨说,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房子,津城的那些高档豪宅也比不了。

郑陶走出卧室,发现郑三蜷缩在外屋地板的厚毯子上。

年轻人发出细细的鼾声,睡得很沉。

老人轻手轻脚地走到旁边的便所。他用水龙头的热水洗了手和脸,然后坐在马桶上,这虽然是石头材质,却一点也不冷。

郑陶起来时又开始出冷汗、呼吸困难,难受持续了一阵,差点摔倒。

他扶墙出来,郑三已经醒了。

“老爷,您又不舒服了吗?”

郑三慌忙给脸色苍白的老人倒水和找药,准备用餐的干饼。

“还好,没有上次那么严重。”

郑陶吃了药,在客厅落地窗前的椅子上休息。

现在他很喜欢看窗外。

与之前呆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同。凶险狂野的死海近在咫尺,却因异形的存在,薄薄一片玻璃变成了怪物们不可越过的坚壁。

这种体验很奇妙,刺激中又带着安心。

咦?

外头有个东西引起了郑陶的注意。

他视力不是很好,指向窗外的死海边上:“那是什么?”

郑三仔细辨认了一下,说:“老爷,看起来是水坝,还有船。”

“昨天有吗?”

“昨天就有啊。”

郑陶皱眉:“前天呢?”

“前天没有。”郑三摇头。

也就说,一天时间里,外面那一片巨大的堤坝就建成了?

郑陶瞪着年轻人:“为什么没有给我讲这事?”

郑三摸了摸头:“老爷。您不是说,我们过来不管闲事,只管自己,不影响您休息过冬就行了……而且您看书,从来不准我打扰的呀。”

“……”

老人气得给他脑门上一个爆炒栗子:“你什么时候能机灵一点!”

“对不起,老爷。”郑三抱头缩脖,瑟瑟发抖。

郑陶这一气人倒是精神了不少,他穿上外套说:“出门。”

他让郑三敲响了邻居的门。

隔壁门开,千粟正用一根扳手拧着自己的右臂:“郑伯,这么早啊,怎么了?”

“外面的堤坝……”

“那个啊,说是为了采集死海上的光炱砂。”千粟说:“不过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才建起来。”

郑陶却立即反应过来。

翡翠城在这附近拥有绝对的统治力,加上那些武士蟹,足够让海中光纳种不敢靠近。

如此一来,近海就变成了安全的可开发区域。

建造出一条人造海岬来收集光炱砂,长远来看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住在屋子里,我什么也没感觉到?”老人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少女活动了一下才装上的胳膊:“那是这里的隔音效果太好了,哪怕外面爆炸,如果不走出屋子都感觉不到。”

“周先生说,这也是为了大家的睡眠考虑,不少人睡眠很浅,一下子就会吵醒。他特地要求了这一点,让翡翠城进行了隔音基础处理。”

郑陶点点头。

这倒是。

人上了年纪睡眠就不好。

郑陶在沙港市总是容易惊醒,那边的房子并不差,足够阻挡风雨,但怪物发出的各种噪音和怪叫却没办法。他被弄醒后要再睡就很困难,精神状态很差。

正式入住翡翠城后,郑陶都是一觉睡到自然醒,他三十几岁时是这样的,可四十岁后如果不依靠酒的帮助就很难了。

“郑伯,不如我们下去看看堤坝?”

千粟提议下,三人一路下楼。

靠近后郑陶才发现,原来翡翠城和那人造海岬已经连为一体,尤其是2号楼和3号楼,出门就能通过隆起的斜坡一路登上,直接走到死海上去。

大量居民都聚集到了这里。

堤坝上都是提桶人,他们边走边聊着天。

这些人穿着破烂,但面容上表现出一种肉眼可见的热情和兴奋,人人似乎都干劲十足。

拾荒匠常年生活贫困,见多了各种世态炎凉,以至于不少都非常消极,吃一顿过一天。能让他们动起来,真是一件稀罕事。

郑陶问千粟:“周先生对他们有什么承诺吗?”

“也没有什么承诺。”

千粟也打量着路过的一个个光炱工人:“据我所知道,就是薪水够好。周先生给他们的酬劳,是一个月6000菇。”

“多少?”

“6000啊,这个价格很有吸引力,离家近,还有免费住宅,大伙儿都卖力。”

郑陶怀疑自己听错。

作为一名从底层爬上来的人,他对价格非常敏感。

蟊谷镇这样的地方,人均月收入怕是不足2000菇。

鸡头镇的务农团可以看做一个标杆,月薪酬约为3000菇,考虑到包吃包住,已经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光炱港口的工人收入较务农团更低。

资深工匠是沙港市的标准高收入群体,月薪大约是5000菇,加上计件打造修理的分成收益,算下来一月也就是6000菇左右。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打破这个天花板。

废土开发公司招募这些拾荒匠去当光炱工人,直接给出了近乎顶薪。

郑陶不解:“周先生这样做,真的能赚到钱吗?他难道不考虑盈利问题?”

千粟露出一丝神秘笑容:“谁知道呢,或许有的人对于赚钱并不在意,只是兴趣使然,有的人物注定是不能以普通人方式来看待的。”

从对方的话里,郑陶隐约听出了一点什么。

不过千粟点到即止,转而说:“真正的工作区是在堤坝下。”

堤坝里面是中空结构。

走到下面,郑陶才知道,原来这大坝是由一座座石质房屋堆叠连接而成。每一座石屋的窗洞就是天然的采集口,工人们腰系草绳,另一段固定在堤坝上,通过这个口子用网兜在打捞光炱砂。

人在室内采集作业,不怕风吹日晒,也很安全。

郑陶看着一个个洋溢笑脸的工人,心里想着,能拿到这种收入,换年轻的自己也乐,怕恨不得一辈子干下去。

对于那位周先生的财力,他不怀疑。

婴儿异形他都直接敞开了让人免费住,更不用说这点钱了。

郑陶忍不住问:“周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历?”

平时都很好说话的少女,这时候却只将手指放在嘴唇上。

郑陶顿时明白。

千粟的确知道对方来历,但这属于某种禁忌。

周异的来头怕是有点吓人了。

老人心里各种思绪闪过。

旁边忽然有个人提了一个桶过来,高声吆喝:“兄弟们,公司农场大丰收了!董事长请大家吃新收成的烤红薯!来来来,每个人都有一个,热乎的!”

工人们顿时都围了上去。

他们都很珍惜如今的环境和工作,每人只拿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品尝这冬天难得的美食。

郑陶三人也有。

老人撕开红薯皮,慢慢咀嚼着带着甜味的块根,不由有几分惆怅:“不产红薯的沙港地区,这东西的价格应该300菇一个。周先生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大方。”

千粟啃着红薯说:“郑伯,之前我们说的耆老会的事……您能不能帮忙写一封推荐信啊?”

“那些退休后的强化者不容易相信人,您在耆老会里担任调解员,有您的推荐,他们肯定会愿意来这里养老的。这事我问过周先生,他也是支持的。”

郑陶点头:“好,我来写。”

“不过你也帮我做一件事。”

“您请讲。”

郑陶看向面前的少女:“我大概是活不了一个月了。我死后,你可以的话,帮郑三谋个工人的活儿。”

他指着旁边有些呆呆的仆人说:“他不是那种灵活脑筋的人,但勤快,听话,能做事。他照顾了我好几年,我给他找个路子。这地方我觉得是有前景的。”

千粟点点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光炱大坝还需要很多工人。”

“那我就放心了。”

郑陶看了看身旁的仆人。

郑三忽然认真地说:“老爷,你不会死的。”

“人都会死,傻瓜。”老人笑着骂了一句。

“你不会死的,你还会活很久。”

“为什么?”

郑三说:“我妈说的,好人就应该长命百岁。老爷你是好人。”

郑陶愣了愣,最终他点点头:“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