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214 摆脱嫌疑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请了一声泰山大帝后,石仲魁等了好一会,却发现人家根本没回应自己。

不得已下又喊了一遍。

可惜再次没任何反应。

周围的官吏、阴司众将不由皱眉起来。

石仲魁无奈的叹息一声,看来神仙也很现实,不给好处的话,人家根本不鸟自己。

而且看样子武曲星君应该还没向四功曹,五大帝提过自己,还有为自己谋划御马监正堂的职位。

暗自嘀咕几句武曲星君也太拖沓了,却不知道人家早就办事了,而且还是大办特办。

石仲魁想了想后,不得不从空间里拿出三团功德,在城隍等阴司官吏羡慕的目光中,投进三根香烛里。

果然,功德瞬间就直冲天空消失不见,石仲魁很快感觉到有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

忙再次拱手道,“有请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随后又把请他过来的原因说了一遍。

话音一落,便见一道神光自天上直冲而下,径直出现在大殿内。

等金光闪过之后,一位身穿冕袍,配着圭板、大带、剑、绶、玉佩等配饰品的中年人出现在大家眼里。

石仲魁因为身怀地煞七十二术的通幽神通,轻易就看出下凡而来的是一道神念。

但别说是神念了,就算来的人只是代表了东岳大帝的随身童子,自己等人也得行礼。

而阴司众将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早已经跪了一地,躬身喊着,“参见大帝。”

泰山大帝得了供奉,心情看起来还不错,笑着点点头,“你等在此一番小世界也算辛苦了,待到下一季叙功时,孤必然有赏赐。”

城隍等人大喜,泰山大帝的职权中,就有生死之期,鬼魂之统这一项。

而且封神时,泰山大帝得了掌管十八层地狱的权利。

可以说,他就是一切阴司事务的最大官,别说城隍、土地和山神了,就是阴曹地府的大小官吏见了他,都得毕恭毕敬。

城隍等人心里大喜,再次跪拜道,“谢大帝,下官等不敢即便有微末之功,也全赖大帝统领有度,教导有方。”

石仲魁对城隍这番拍马屁的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而且对泰山大帝称呼自己为孤,也半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虽然只是天庭五品官,但五岳大帝本来就受封大帝,只要不是自称朕,称孤道寡再正常不过,而且完全有这个资格。

但袁东刚这些官场老油条们,心里就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了。

既然天庭众神也讲究官场那一套,今后真有需要时,自己等人说不定还能谋划一番。

随即看石仲魁的目光不免显得更加热切了。

“平身吧”,让城隍等人起身后,泰山大帝的目光便放在了石仲魁身上。

“前番武曲星君在斗部之首坎宫斗母点将时,向东斗四宫、西斗五宫、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中斗三真,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和九曜星官提起过你。

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气运绵长,功德深厚的有福之人。”

石仲魁听完不喜反惊,暗道武曲星君不靠谱。

或者说,这家伙没安好心。。

城隍等人则在心里狂喜,本来就知道石仲魁是下凡之人,却没想到居然能和天庭中专门负责战斗的斗部联系上。

今后若是那个妖魔、鬼怪不长眼惹到了他。

即便招不来五斗星官、九曜星官,可仅仅只是请来个天兵天将,也足以一斧头砍杀这一界里的任何大妖。

而袁东刚等人看石仲魁时,就差把他当成天庭某个大佬的私生子了。

左都御史严浩文更是直接打消了再和石仲魁作对的心思,甚至还想过要不要把几个一直想找他错处的同僚给卖了。

可惜石仲魁此时没心思关心袁东刚等人的想法和表情。

从刚才泰山大帝的话里,直接表明天庭已经在做征讨孙猴子的准备。

第二则是有了武曲星君的宣传,自己是块肥肉的事,应该已经传遍了整个天庭。

说不定自己反而成了另类的唐僧肉。

第三则是他最担心的。

坎宫斗母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若是提起金灵圣母,那知道的应该不少。

而且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门下四大亲传弟子之一,同时又是截教五大圣母排行第一,为女仙之首。

地位仅次于大师兄多宝道人,就能明白被她注意到,真不一定是好事。

而且斗部中的人,基本上都是通天教主座下徒子徒孙或是记名弟子。

这些人本来就是打输了,这才身死上了封神榜,心不甘情不愿的被人逼着入天为官。

这孙猴子在天庭闹事没多久,专门负责打架的斗部提前点将,想想都知道他们这是打算搞事。

自己若是玉帝,铁定不敢给人多势众的截教仙神过多立功的机会。

否则必然会出现有功无法赏,今后没法控制的局面。

石仲魁心里担忧不已时,泰山大帝仿佛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的笑着道,“你既然福源深厚,更要耐得住寂寞,时时静诵黄庭三两卷,自然会有些许心得。

今后成仙得道,便是超脱凡俗之时。”

石仲魁一听便明白这话的意思,虽然是劝自己低调潜修,但最重要的还是福源深厚这四个字。

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懂得舍得两个字,自己就是稀缺资源,至少不会被人当成炮灰。

而且仔细想想,若是无法拜入人教和阐教的话,成为截教弟子也不算是不得已的选择。

至少不用担心修炼功法会有天花板。

但石仲魁忽略掉的是,自己穿入的天庭,是经过了封神的天庭。

泰山大帝便是黄飞虎。

虽然不算是阐教的弟子,心却早已经偏向了阐教。

他说这些话,等于阐教的人也注意到他了。

不过,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元始天尊虽然有盘古幡镇压阐教气运,但阐教的气运不损,并不是说没有任何隐患。

要不然阐教十二金仙,就不会应劫。

等于说阐教的气运虽然不减,却需要弟子、门人去偿还因果。

所以十二金仙中才会有四个判出阐教,投靠了西方教。

当然,这些都是石仲魁的猜测。

若是这种猜测没错的话,那阐教若是不想再出现一次教中弟子,如同十二金仙一样被人削了三花五气,就得拿功德去还。

可惜功德哪里是那么容易赚的。

石仲魁忙对着泰山大帝拱手深深一礼,“多谢大帝,下官若是侥幸能回天庭的话,必然静心求道,不负大帝谆谆教诲。”

“你明白就好”,泰山大帝笑着点点头,“既然是请我下来做旁审,那便开始吧。”

石仲魁这下就为难了起来,本来打算先请泰山大帝,再请四品的武曲星君,可现在有泰山大帝这话,自己真不好再请来武曲星君了。

只能对着泰山大帝拱手深深一礼,然后请他入座主审旁的位子上。

等泰山大帝笑呵呵的点头,这才重新坐回主位上,拿起惊堂木在案牍上一拍。

“带冤魂刘大德上堂。”

很快,刘太监的魂魄便被带进了大殿。

看到石仲魁时,刘大德先是一愣,面露恐惧之色。

石仲魁稍微想想,便知道刘太监这是担心即便自己死了,最后还是落到对头手里。

站起身对着泰山大帝行礼,随后才说道,“刘公公,这位是东岳帝君。你有何冤情,尽管向大帝陈述便是。”

刘大德见泰山大帝浑身都散发着金光,哪里还敢怀疑。

可泰山大帝却摆摆手,“孤此次只是陪审,就不喧宾夺主了。”

刘大德又不傻,当然能听出这话的意思。

噗通跪在地上大喊着,“六元公,奴婢死的太冤了,求大人为奴婢做主,放奴婢还阳回人间。”

石仲魁哼了一声,“你虽然确实算枉死,但阴曹地府自有律条,若是枉死之人个个都能还阳,那人世间还不乱套了。

本官此时来阴司审你,一则为了找到杀害于你的凶手,还你一个公道。

二则,若是你能提供些有用的线索,也算是一份功劳。

本官虽然没法干涉阴司的运转,却也替你求求情,让你转世去个好人家。”

刘大德脸色微微一喜,忙看向泰山大帝。

城隍顿时大怒,冷哼一声,“混账,帝君已经明说此案由石大人主审,那石大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便是。”

刘大德吓的忙跪在地上猛点头,想了想,毫不保留的把昨夜在刑部大牢内的事情再说了一遍。

可袁东刚等人听了之后,不仅没消除疑惑,反而不时看了石仲魁几眼。

石仲魁却没丝毫紧张的意思,笑着对刘大德问道,“在你被害之前,可曾写下过一封血书”

刘大德一愣,随后就误会的说道,“大人,奴婢当时被人控制住了,没一会便失去知觉。

而且,奴婢当时确实没看到凶手的长相,心里即便想过,也没机会写下血书,指认凶手是谁。”

石仲魁也不向刘太监解释,看着袁东刚,刑部右侍郎汪绍洪和左都御史严浩文说道。

“三位大人,既然那份血书上控诉说刘大德去贾家时,不仅见过贾母,更亲眼看到赖嬷嬷。

现在想确定血书是否是诬陷,最简单的办法便是招来那赖嬷嬷的魂魄。”

袁东刚三人还有在场的绣衣卫和龙禁卫听了这话,全都点头起来。

石仲魁站起身,对着旁听的泰山大帝拱手行礼道,“还请帝君看在公道二字份上,传那赖嬷嬷的魂魄上堂问话。”

别说泰山大帝得了好处,便是公道两子,也足以让他答应石仲魁的请求。

再说作为管着十八层地狱的天庭帝君,拘传个魂魄过来,实在太容易不过。

一道符咒凭空出现,闪现几下就消失不见。

没一会,大殿里忽然变的阴冷起来。

正当袁东刚等人心里惧怕时,石仲魁运起通幽之术,轻易便看到两个穿着武官袍服的阴司军将,压着个老婆子的魂魄出现在大殿里。

“小神见过大帝,奉法旨特将赖李氏带来此地。”

泰山大帝点点头,然后看向石仲魁道,“人已经带了,你想问什么直接问便是。”

石仲魁忙再次拱手行礼、道谢,等泰山大帝露出笑容,这才坐回主审椅子上。

拿起惊堂木,在案牍上一拍,“赖李氏,你可认得本官。”

赖嬷嬷心里即便对石仲魁有恨意,但既然已经去阴曹地府走过一遭,又当着泰山帝君、城隍等人的面,哪里敢胡说八道。

当然是石仲魁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很快袁东刚等人便知道,赖嬷嬷虽然因为忽发恶疾,呼吸不过来才死。

但真正算起来,若是赖大能为老娘考虑一番,就不应该在赖嬷嬷已经昏厥过一次的情况下,还说了一些刺激、吓唬到她的话。

某种程度上来说,赖嬷嬷确实是被亲儿子给害死的。

随着赖嬷嬷的讲述,在场的人都明白,那封血书肯定是诬陷贾家和石仲魁。

既然排除了石仲魁的嫌疑,那凶手必然另有其人。

而且诬陷国公府和当朝六元魁首,不查个水落石出,别说给贾家和石仲魁个交代了,朝野上下有的是人不答应。

袁东刚看了看汪绍洪、严浩文,见两人满脸严肃的点点头。

又看了看龙禁卫的罗正中和绣衣卫的崔和忠。

罗正中此时早已经脑门冒汗,哪里还敢有异议,拱手对着袁东刚一礼。

“大人,此案已经不仅仅是凶杀案,说是谋逆都不为过了,下官稍后便会详尽的向圣人汇报。”

崔和中跟着拱手说道,“下官也会详尽的汇报给陛下。”

袁东刚心里大喜,自己这次算是彻彻底底的赌对了。

笑着对石仲魁说道,“石大人,既然众位同僚已经达成一致,那我等现在便上书圣人和陛下。而且一事不劳二主,此案还请石大人尽早查出凶手和同谋。”

石仲魁当然不会拒绝。

有人陷害自己,不弄死对方,今后想睡个安稳觉都难了。

很快两封奏折便送去龙首宫和皇宫里。

石仲魁也趁机让人把刘大德的尸身抬了进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