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010 一天一熟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权小哥应该还没吃早饭吧,要不在我这随便吃点,也算感谢你一早就跑来我这告知我要去报备的事情。”

听到有吃的,贾权不由犹豫起来。

一早去了私塾,却因为自己束脩是十几个孩童中给的最少的,这才被先生派来通知和石仲魁类似的学生。

一连跑了六七处,不仅累了,早上吃的那点食物,早已经消化了。

石仲魁看他虽然脑门微微冒汗,但衣着单薄,就知道他过的并不好。

可私塾老秀才的生活来源,大部分都靠学生的束脩,可想而知跑腿的贾权肯定不受私塾先生重视。

而且看起来他的学业也不怎么样。

私塾也是需要名气的,遇到个读书种子,大部分先生都会另眼相看。

加上半大的孩子吃死老子,这年龄段的孩子,那是动不动就会饿。

伸手把权哥儿拉进来,石仲魁让他稍坐。

自己去了厨房,却没用白面。

而是把昨天收获,又播种之后还剩下的17、起在空间里粉碎,做成颜色有些灰黑的全麦面粉。

而且粉碎的程度也不高,差不多和自己记忆里,小时候吃过的粗粮饼一样,然后做起了拳头大小的圆形面饼。

古代馒头、包子、炊饼之类的东西都可以叫做面饼,而且不少穷苦家庭为了省钱,连磨面的工序都省了。

自己在家中用石锤敲打一番,连着麦麸和半碎的麦粒一起下锅煮着吃。

等待馒头熟的期间,石仲奎想到什么的一愣。

这小子既然叫贾权,会不会就是京城贾家员

随即他又觉得不应该。

要是贾家的人,为什么不去族学读书

当然,也可能偏房没资格,又或者有人不让和交不起钱。

而且听名字就知道,贾权即便真的是贾家的人,也绝对是贾家偏房中的偏房,否则他爹可不会给他取权字。

要是和贾宝玉同辈,名字中必然会带着王字旁,如贾珠、贾琏。

再小一辈就是草字头的字,就如贾蘭、贾蓉、贾蔷、贾芹、贾芸。

想到这,石仲魁不由笑着摇摇头,而且即便权哥儿真的是贾家的人,谁算计谁还难说了。

仅仅是一个马道婆,就差点把贾宝玉和王熙凤给咒死了,给自己半年、一年时间修炼,手段肯定比马道婆更强。

看到石仲魁端着4个馒头进来后,权哥儿不由咽了咽口水。

三两下吃完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权哥儿对石仲魁的感观顿时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有问必答不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被人套了不少话。

慢慢的把两个有些不好下咽的馒头吃完,石仲魁想问的事,也基本上问完了。

把权哥儿送走,坐在院中石桌旁思索起来。

可以肯定的是,京城里确实有一门两公侯的贾家。

贾权也真是贾家的亲族,家里就住在荣国府后街族人,但他父亲应该很早就死了,家中过的很不好。

所以他母亲对贾家的观光非常差。

而且,贾家族学也是要交束脩的。

一年二十两,对比老秀才一年才6两,根本不用考虑,肯定去外面的私塾读书。

加上族学老师贾代儒读了一辈子的书,也一样是个秀才而已。

第二林黛玉的情况不知道,但薛蟠一家已经来京城,因为这家伙冤大头和混不吝的做派,在贾家族人中已经有不小的名气了。

既然薛蟠一家都出现了,林黛玉肯定也进了荣国府。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石仲魁现在最在意的是,传闻大兴县的县令,居然和私塾老秀才是亲戚关系。

这话大概率是老秀才故意说给自己听的,说不定是骗自己的钱,或者那二十把扇子。

可既然老秀才脸都不要了,也就是说,不给他点好处的话,万一他真和县令有亲戚关系。

自己又必须在大兴县考县试,保证过县试的承诺老头做不到,但坏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不过即便需要钱,也得等到农场收获之后再说。

继续修炼神行之术,感觉自己百米肯定进入8秒后,吃过午饭,用修炼灵气代替午睡。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半下午,19块麦田此时已经就要成熟了。

而且让人惊喜的是,虽然桃树才2米高,两指粗细,但树枝上却还是长出了20个大小相差不大的青红相间的桃子。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东西种下去,大概率都是一天一熟,一次产出10斤。

石仲魁立马就想到种茶叶,种香料、或者南方才有的常用药材。

常用,就代表着销量大,不会有什么人注意。

南方出产物,光是运费,就足以比北方的东西贵不少。

甚至仅仅只是去苏杭采购丝绸,存在空间里运回来,都能赚上2、3成。

否则南边的米运到京城,也不会贵上好几层,甚至一两倍。

而不管是修真,还是读书考科举,都缺不了银子。

仅仅拿符咒来算,好的朱砂就不便宜。

符纸之类的专业用品,价格和质量更是天差地别。

好的可以几两银子一沓,差的几十文一叠,可效果同样会差的让人怀疑人生。

日头偏西之后,石仲魁先把麦子全收割了,收获190斤麦子。

再把20个4两到6两之间的桃子收了。

心念一动,20个大小在这年代算是很大的桃子,慢慢脱干一半多水分变成了果脯。

最后把19个桃核种进农场里。

这才把剩下的一个比自己的拳头还大,至少6两重的大桃子拿了出来。

洗干净一口咬下去,顿时唇齿留香。

饱满多汁,又清脆爽口,居然比现代经过良种培育的桃子还要好吃。

再对比这年代没化肥、没科学培育种苗,一个顶多2、3两重的桃子,农场出产的东西绝对是上品中的上品。

可惜,越出彩,就越不好在冬天拿出来。

送给亲友3、5斤还可以用运气好才买到搪塞过去。

但要是大量售卖,至少也要等到自己在现实中买下田地和山头,试着把空间农场种长大了的桃树种在山里。

然后在应季时节,掺杂着现实世界产出的桃子,售卖一部分。

而卖果脯,就没那么多的麻烦了。

想到移栽到未来自家山林或者下等田地的事,石仲魁下意识就想着,至少把第一颗桃树留在空间农场里。

未来说不定就能长成和真正的蟠桃一样的仙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17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