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175 谋划未来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打压了王熙凤一番后,贾母的心思才真正放在了迎春身上。

之前非要把迎春嫁给石仲魁,不管是何理由,归结起来还是在投资和寻求助力。

现在石仲魁前脚带上贾政在开荒上捞点功劳,现在又信守承诺的真正帮贾宝玉谋划前途,甚至想好了为宝玉谋划具体的官职,对贾家来说,这笔投资可谓收获满满。

石仲魁这个孙女婿在贾母心里的地位,隐隐有超过王子腾的趋势。

所以为了回报或者说互惠互利,贾母不仅在心里谋划着如何帮石仲魁,还希望迎春能尽快为石家生下个子嗣。

把探春、惜春、林黛玉等几个小姑娘,还有守寡的大孙儿媳妇李纨打发出自己的屋子后,贾母这才开始和迎春说些私密的话题。

听迎春红着脸说,自己和宝钗即便分单双日陪着石仲魁,都开始吃不消后,贾母、王夫人、刑夫人和王熙凤那是越听越吃惊。

而且越听越羡慕,王熙凤甚至脸红着搅动手里的手帕,满心羡慕的看着脸色红扑扑的迎春。

贾琏即便喝了对比,如何让人不羡慕

贾母叹息一声道,“长听闻姑爷除了读书出类拔萃外,在习武一道上也有过人之处,本以为只是外人吹捧,没想到姑爷还真是文武全才。”

贾母说完,面露笑容的道,“这是好事,对我贾家和姑爷都是好事。”

刑夫人还没听懂,但王夫人和王熙凤一听就明白贾母的意思。

贾家真正的底蕴其实还在军方。

以往只觉得石仲魁偏向文事,想帮他都没什么机会,更别说施恩于他。

现在既然他也擅长和喜欢武事,那今后大家合作的机会就更大了。

也给了贾家回报,甚至先一步示好、拉拢石仲魁的机会。

而且一般的状元郎一生都没机会离京,在地方上做官,石仲魁是六元魁首,肯定只会一直待在京城内任职。

也就不用担心帮了石仲魁后,会像林黛玉亲爹林如海一样,远去江南做官,想帮贾家也只能帮到贾家在金陵的偏房。

既然这样,那就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

叮嘱迎春今日就跟着石仲魁回家,然后抬举琥珀、珍珠做填房。

至于立两人为妾室的事,完全可以在迎春自己怀孕,生下子嗣后再说。

随后又说了些,即便琥珀、珍珠成了石仲魁的房里人,也无法怀孕的诀窍,迎春这才恍然大悟的红着脸点头。

等石仲魁带着迎春回家,贾母立马把贾赦、贾政、贾珍和贾琏叫到自己屋子里。

连同刑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一起商量起来。

对于贾家全力帮助石仲魁的事,若是换上今日之前,王夫人和王熙凤肯定还会心有不满。

毕竟两人嫡亲哥哥和舅舅王子腾越风光,两人在贾家的地位就越高。

但贾宝玉差点就能成为从七品的太常寺博士,现在虽然换成了贾琏,王夫人心里仔细想想,当然是亲儿子比亲哥哥重要。

再说王子腾已经官任二品,除非调离京营,卸任节度使的职位,否则升无可升。

有了这个前提,委屈、委屈亲哥哥又算的了什么。

至于王熙凤,之前贾政就解释过,在荣喜堂时石仲魁说过,先让贾琏任职太常寺博士,管着宾礼的职事。

等有了功劳后,再升从五品的寺丞就顺理成章了。

之后的目标就是太仆寺这个专门为皇帝养马,管理宫廷御马的机构。

别看一个养马官不起眼,可但凡能为皇帝养马的人,能接触到皇帝的机会可不少。

甚至皇帝出巡时,负责驾驭马车的人就是太仆寺寺卿。

而且这职位绝对是个肥差,比起孙猴子的弼马温位置,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说和皇帝的关系是否亲近,仅仅是一个小到没品,一个官拜正三品就能看到差别。

所以王熙凤此时心里也更愿意石仲魁的官越做越大。

而且比起一味捞好处,却不付出的王子腾来说,石仲魁的信用确实更高。

前途也更加远大。

这次家庭会议只开了一炷香,贾家能做主的人就统一了意见。

临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天,兵部和工部就有公文下放到屯田营,500幅边军才能用的铁甲很快送去了屯田营。

在石仲魁说自己想要马甲时,兵部的人只是犹豫片刻,就悄悄出主意说。

只要石仲魁舍得花三、五千两银子,一百副全身马甲年后就送过来。

石仲魁看着手里兵部的公文,想着既然不用担心被人弹劾,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大手一挥,五千两银子送出去,果然换回了一百副连人带马一起保护起来的铁甲。

东西到手时,石仲魁也把38匹成长起来的混血马全部放在,专门养马的山谷里。

除了把空间牧场内的马显露出来外,他心里还纯了,吸引一部分元蒙骑兵的心思。

否则即便自己真带着上百个骑兵出去打游击,想寻到对方主力真没那么容易。

还不如把人吸引过来,利用山谷的地形,命令屯田兵死守,自己则带着马队在外伺机冲击敌人的大帐。

或者偷袭粮道。

等立下功劳后,才有机会掌握更多的兵力,发动对南下元蒙大军的围剿,或者追击战争。

至于战马的来源,找山神、土地演场戏就行。

而且经过锦毛鼠这段时间的暗中盯梢,当初被自己用来换汗血马的那四个胡姬,还真有一个是西域某个教派的备选圣女。

带上二十个亲兵和大兴都司阎桂祥、宛平都司薛金平和屯田营十几个武官骑马去了山谷。

天寿山山神邱有刚,昌平、大兴、宛平城的土地,外加日游神和手下的兵丁,变化成金发碧眼胡人马贩的样子出来迎接时。

薛金平、阎桂祥等屯田官吏们,立马误会成石仲魁这是找到了关系,从草原上,甚至西域买来一批汗血马。

之所以认为是成汗血马,全是因为这批空间牧场里培育出来的混血马的父系,就是真正的汗血马。

不仅外表及像,跑动流汗之后,十几匹毛色火红的马匹远远看上去,脖子上真如在流血一样。

薛金平、阎桂祥等人在看到混血马披甲连续跑动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都不见体力见底,顿时激动的无以复加。

拱手对着石仲魁道,“大人,若是有千八百这种天马,小官都敢放弃重甲,带着人去草原上打游击。

若是有向导,直捣单于的汗庭都没问题。”

石仲魁不由翻了个白眼,空间牧场一个月才培育3千匹,怎么算也要26个月以上。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从西域买些汗血,甚至阿拉伯马混血专门培育新种马。

五年后,加上空间牧场里出产的两千多匹宝马,外加养在马场里的马匹培种,培育出上万匹比大周、草原,甚至汗血马都强的战马都没问题。

若是能控制住河套之地,十年后几十万匹足以横扫亚洲骑兵集团一出现,复制元蒙打到欧洲的壮举都不难。

可惜做到这点虽然不难,但除非自己是皇帝,或者找个底盘自立,否则就是取死之道。

而在大周造反,死的那些大周子民,还不知道得背上多大的冤孽,别说赚功德了,空间中功德栏不是负数就算好的了。

不过,再往深处想想,若是自己在大周之外的地方自立,一路往西边攻打。

说不定还真能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由汉人加少数民族组成的庞大帝国。

即便这个帝国最后崩溃了,但只好汉字还存在于这些分裂后土地上,应该也算是一种功德吧。

石仲魁心里虽然意动,但也知道此时想那些还太早了。

但这不妨碍他在心里存了这念头,并且开始默默算计着。

和山神、土地们交涉一番,装模作样的支付了明着只有4千两,箱子底下全是石块的4万两黄金。

一群屯田营大小官吏顿时咋舌,平均一千两黄金以上一匹马,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惦记的宝马。

而那四千两黄金,夜里就被山神给送了回来。

隔天一早,石仲魁刻意选了四匹纯白混血马,带着仆役家丁,直接去了皇城。

景隆帝看到这四匹骏马时,激动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兴致极高的忙命人套上鞍具,骑上马在御马监的马场里跑了半上午,这才冷静下来的连声夸石仲魁忠君爱国。

对于有胡人找上他,以汗血马换敌对教派备选圣女的事,直接就同意了。

甚至听说之后还有三四十匹,甚至更多的汗血马会再次运过来后,干脆把这事全权交给了石仲魁负责。

一则汗血马种对中原大地来说,确实难得。

二则一个听都没听过的西域教派,哪里会放在皇帝眼里。

还不如换些好处来的实际。

石仲魁出了宫后,叫上绣衣卫百户崔和忠,押着四个胡姬和被扣押下来的胡人,去了养马的山谷。

把人交给山神、土地变换成的胡人。

混血马的来源算是真正有了个合理的理由。

四个胡姬和胡人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没想到山神和土地押着她们出了长城后没半天,却直接把她们给放了。

死里逃生又听说石仲魁在其中帮忙良多,几人对石仲魁那叫一个感激。

连连保证答应的两匹汗血母马一定会送到,并且还把数量一下子增加到10匹。

随后皇帝对石仲魁送给太上皇4匹纯黑骏马的事,一点都不在意。

更对石仲魁说自己花了4万两黄金购马的事,不仅没再多问,反而装糊涂的敷衍了过去。

太上皇心里虽然不满自己得到的是黑马,但想想这四匹骏马可是汉武帝不惜发动战争,才得到的天马,身体又很诚实的生不起半点拒绝的意思。

而且还和皇帝一样,说了一大堆不要钱的废话夸奖他。

当然,随后新老皇帝大概也知道白拿的话,会寒了臣子的心。

过年前一天时,戴权和夏守忠一前一后来到石家宣旨。

以石仲魁献马有功,皇帝升他为从四品的朝列大夫,太上皇又升他为正四品的中顺大夫,算是真正打通了今后升三品侍郎的路。

而且看这样子,等于节省了至少五年的时间。

朝野内外对此,大部分只是羡慕,只有极少人才上书反对。

等有传言说,石仲魁答应帮各家培种后,京畿内所有的反对声音一下子就减少了7成。

而且因为于洪高就在督察院任职的原因,在于同甫亲自上门后,督察院五品以上官员家都收到一份邀请函。

这群人嘴上说石仲魁荒唐,但行动上却很诚实的让仆役去寻好马,送到屯田营育种。

有了这个先例,家中但凡有好马的勋贵和官员们,全都急切的把家中的骏马送去了屯田营。

一时间营地里居然有转变成马场的趋势。

而这也让石仲魁有了机会,冲这些骏马中,选出最好的母马,继续培种的机会。

否则全是一头汗血马为父系,生出缺陷马的概率将大增。

不过好马的培育中,想保持纯血,又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亲近繁殖的事。

这其中看似简单,学问却大了。

石仲魁虽然不懂那么多,但他还是知道优中选优的道理。

而且别人需要十年、二三十年才能慢慢培育出来的新马种,在他这里只需要半年、一年的,就能培育出七八代,总能选出几匹耐力、速度都最强的种马。

年三十这天,一大早就有别家的管家或者子嗣,带着礼物上门。

除了不少人想尽快培种,还因为朝野上下此时已经确信了,石仲魁上升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

若是他能在25岁左右就升任六部侍郎,那么入阁也就一两年的事。

而30岁左右入阁,今后只要不犯大错,熬也能把前面的内阁大臣熬死。

可以说,石家今后几十年里,必然是繁花似锦风光无限的存在。

这种必然前途无量的存在,此时是个人都想巴结他。

但石仲魁却出奇的理智和冷静,入阁是必然,但他却不想早早就成为内阁首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8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