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188 给机会不懂珍惜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一听需要向泰山大帝禀告,石仲魁立马装出怕麻烦的表情道,“就不能借一借京畿城皇的地方用用”

“这个。”

日游神脸上满是迟疑,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有了石仲魁这句话,大周朝廷对京畿城皇的重视程度,必然会提升好几个等级。

若是能受到现在的大周皇帝的再次册封,那整个城皇体系都会受益。

不仅香火更鼎盛,每年礼部亲自主持的祭奠中,除了一些特定的祭奠外,其他的活动大概率会全放在城皇庙里举办。

所以日游神只是思索几秒,就拱手道,“若是大人能亲自修书一封,相信城皇大人会给您这个面子。”

刘常吉等人听到这话,心里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见石仲魁推脱,连说自己何德何能,如何能仅靠一封信就能让城皇给自己面子的话。

暗道都到了这时候,真不用演戏了。

但石仲魁也确实不愿意,在马道婆的事情上横生变故,所以根本就没想过夜审鬼魂。

“不如你等还是先押着那马道婆去地府,若是有结果了,给我一封书信便可。”

“是,大人。”

日游神等人暗自松了口气,有了石仲魁这话,接下来才好在黄泉路上暗中使点手段,为地府一些阴差们解决掉马道婆这个麻烦。

随即石仲魁等人就看到被阴差用勾魂锁链,捆的结结实实的马道婆的魂魄。

“大人,人犯已被抓获,我等先行告退,回阴司复命去了。”

“嗯”。

石仲魁说完,阴司兵将们一起对着他行礼,休的一下忽然全都消失了。

好一会,石仲魁才咳嗽一声,笑着对回过神的刘常吉道,“虽然那马道婆已经伏法,但我等还是进去搜查一番。

免得漏掉证据,或者还有帮凶的线索。”

刘常吉忙点头附和,对着绣衣卫就喊道,“给我进去仔仔细细的搜查一番,若是能找到其他同伙,也是大功一件。”

“是”,绣衣卫的人这次胆子就大了起来。

在一个千户的带领下,径直冲进了马道婆的小庙。

首先入眼的就是已经毫无动静的马道婆的尸体,旋即又发现收拾妥当的包袱和金银等财物。

“大人,若是我等稍晚一时半刻,这妖道说不定已经逃之夭夭了。”

石仲魁点点头,“财物先别管,这马道婆既然急着走,很可能没来得及烧毁书信、往年人情往来的礼物、礼单。

本官不管那些被她蒙骗钱财的人家,只管她这次为何要害宁国府。

还有那五鬼魔人之术,必然需要某种媒介才能做法,也就是说宁国府内大概率有他的内应或是帮手。”

贾珍、贾政、贾琏和贾宝玉顿时一惊。

贾珍快步走上前,“贤弟,我府上真有内鬼”

石仲魁没急着回答,而是看向绣衣卫的人问道,“可曾在宁国府内搜到小人、纸符、生辰八字等特异之物”

“不对”,说完石仲魁摇头道,“必然有生辰八字,否则那马道婆若是能做到不需要生辰八字便能施法。

刚才就得六甲神将亲自出手,才能降服她。”

“大人明鉴”,指挥同知黄瑞松站出来禀告道,“确实在宁府搜到五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画小鬼,而且就在登仙阁内主卧的床榻下。

之前长灵子、长真子道长也说过,若不是有人睡在登仙阁的大床上,而且施法之人修为也不到家,那五个小鬼必然会去寻珍大爷。”

贾珍吓的冷汗都出来了,要不是尤老娘忽然带着两个女儿来自家躲避麻烦,被自己安排着住进了登仙阁,那中招的人就是自己。

所以贾珍那叫一个害怕,随即就是愤怒。

想都不想就跑进小庙里,开始翻箱倒柜的寻找可能的线索。

绣衣卫的小校、力士本来还想阻止他,但还没开口,就被一个带队的百户给制止了。

看着百户对着石仲魁的方向努努嘴,大家很快反应过来。

石仲魁刚才表露出的那些神奇本事,已经让他一定程度上超脱了官场的规则了。

至少绣衣卫是绝对不敢惹他。

再说人家圣卷正隆,就是绣衣卫大档头面对他时也得低声下气,再三避让。

贾琏见绣衣卫的人根本不管贾珍,这才上前帮着寻找线索。

石仲魁本来想过干脆诬陷宁府总管赖二和荣国府总管赖大,跟马道婆有勾连。

但仔细想想,这种诬陷的水平实在有些低。

脑子聪明点人,稍微想想就能明白,赖家是绝不会把自己的金主给害死。

他们反而更希望宁荣两府更加繁盛、富贵,也好继续趴在两府内继续吸血的同时,在外面做事、做生意也能更顺畅。

还不如什么都搜不到,贾珍和贾家其他人,反而会更加焦虑和疑心。

人在焦虑和小命有威胁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被人误导。

半天搜查下来,越来越多的东西被秀逸卫,搬到了小庙院子中的空地上。

“大人,有用的东西全都在这里了。”

石仲魁皱着眉点点头,看向指挥同知黄瑞松问道,“黄大人,除了纸人、闷香,草人纸人等做邪法的道具外。

这些各勋贵家送来的香油、祈福牌之类的物件,你们自己收拾妥当,存入绣衣卫库房便是。

不过在本官看来,这只不过是些寻常之物,无非是各家被这马道婆给蒙骗了。这事本官会如实向陛下禀报,不会让你们难做的。”

“是”,黄瑞松忙答应下来。

贾政听了这话,不由重重松了口气。

说是不会让绣衣卫难做,其实更多的还是避免的各勋贵之家,被绣衣卫盯上的麻烦。

像南安郡王老太妃等内宅老妇、夫人们,心里肯定会对他感激不尽。

否则这事传到外界,鬼知道会起多大的风波。

逼死几个内宅妇人都不是没可能。

至于谁家若是有过意外,或者离奇死亡的事情,想报仇、想查下去,那就和石仲魁无关。

也没理由阻止别人。

黄瑞松随后捧着好些本账册道,“大人,这查抄而来的账册,您看该如何处理”

石仲魁看都不看就摆摆手,“本官身上的差事,是追查幕后凶手,其他的那是你们的事。”

刘常吉、黄瑞松等绣衣卫高层,暗骂石仲魁油滑。

这账本里虽然只记录了,马道婆哪天从哪家收到多少香油、供奉等钱财。

还有谁花钱请了平安符等物。

但稍微一想就能知道,这里面绝对有马道婆收钱为雇主害人的线索。

甚至整个账本里,那些说不清具体原由的财物收支,很可能就是谋财害命的证据。

最让人棘手的是,想想最近这些年里,好些个勋贵家离奇死亡或者夭折的妇人、孩子,居然隐隐能和账本上几笔收支的时间对的上。

可以说,这马道婆死有余辜,但要是账本传到外界,绝对会闹出大风波。

说不定过几天,各家勋贵、官员家中就会传来某某小妾、夫人突发恶疾病故,甚至兄弟相残的消息。

想到这,刘常吉勐打了个哆嗦,声音有些尖锐的对黄瑞松吩咐道,“快带着人,护卫这些账本进宫交给陛下。”

黄瑞松忙点点头,对着石仲魁行礼后,急匆匆的带人往皇宫而去。

石仲魁也不管这事,对贾珍滴咕道,“珍大哥,虽然没搜出和宁府有关的线索,但小弟觉得宁府内部还是得查一查。

不管是为了找出宁府守卫的漏洞,还是以防那内鬼和马道婆之间,一直都是当面密谈。

查一查,总归心里也能安心不少。”

本来心里还在庆幸的贾珍,立马觉得石仲魁这话没错。

贾政听完也点头道,“伯谦说的没错,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连我都想命人好生整顿一番荣国府。

否则若是再出什么幺蛾子,不说害了我贾家子侄,便是让老太太再伤心难过,也是我等子孙不孝所致。”

古代讲究忠孝仁义,这孝道还排在仁义之上,可想而知若是背上不孝的名义,后果会有多严重。

贾珍、贾琏和不说话的贾宝玉,忙躬身行礼齐声赞同。

石仲魁心里暗乐,随后就见贾政看着自己道,“伯谦,宁荣两府已经开府百年,内中关系错综复杂。

为叔想着若是能借着这次的事情,借了你的威势命人去查,才能真正梳理一遍两府。

只是如此一来,未免会让你背上骂名。”

石仲魁听完就在心里大骂,今后谁要是踏马的再说贾政是腐儒、不知变通的老夫子,自己保管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

这老家伙或许只是不爱管俗事,却绝不代表他是傻子,更不代表他没心机。

石仲魁当然不肯平白无故被背黑锅,笑着道,“二叔,各府各家,谁家还没点吃拿卡要之事。

即便吃亏,也不过是每年浪费点银子而已。

加上大姐姐刚封妃才多久,正是烈火烹油,风光无限之时。

贵府最重要的不是盯着这点鸡毛蒜皮之事。

最怕的还是那些打着贾家旗号,在外做事的偏房和管事们。

这些人仗着主家的权势,若仅仅只是做生意、捞点银子还好说。

可一旦胡作非为,便是害人破家和性命。

古往今来,多少豪门望族的名声,就是被家奴们败坏的。

而言官御史盯着的,往往也是这种事,不得不防啊。”

贾政被这话说的不由沉默起来。

石仲魁这话就差明说,贾家的管事和偏房,就打着贾家的旗号在外面胡作非为了。

吓的贾琏大气都不敢出,而且还不敢对石仲魁做眼色。

作为一家之主,石仲魁在这事上和贾政、甚至贾珍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贾琏哪里敢问他为何要提这种事。

可作为贾家专门管外事的子孙,贾琏实在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当初没和石仲魁合伙做生意之前,他自己就是从中获利的一员。

只要真认真去查,保管会捅个大窟窿。

家里那些个管事,还有负责大观园某一项采购的贾蔷、贾芹等人那是一查一个准,甚至王夫人、刑夫人、王熙凤和贾赦都别想好过。

“唉”,贾政重重叹息一声,“贤侄说的是,只是这事过于紧要,还得从长计议。”

石仲魁心里冷笑一声,什么从长计议,不过是没那个胆魄捅破这事而已。

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贾珍也不提查内鬼的事,石仲魁不由冷笑一声,今后贾家穷的连家业都维持不下去,有你后悔的时候。

应贾政、贾琏苦求,坐着已经赶过来的轿子去皇宫前,顺路去一趟贾家亲自告知贾母一声的路上,

石仲魁暗自想着贾政不同意,那自己还真不好借机去查赖家,毕竟这是贾家内部的事。

一个插手别家之事,别管最后是不是对贾家有利,勋贵和官员们心里肯定会骂自己多管闲事。

很多事情当家的家主,还真不一定不知道,而是不愿意家丑外扬。

在这个科举和做官决定地位的世界,若是连家的治理不好,还如何做官

不过,贾政不同意,不代表石仲魁没其他办法把关注点,放在赖家头上。

甚至贾政这种只想着遮掩的态度反而更好。

真查到赖家有问题,他也只会想着如何掩盖下去,那自己拿到那个园子的机会就大了。

不对,反正自己不缺钱,缺的是盖院子时间和难以在京城靠近皇城的地方买到大片土地。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花钱买下那座新修的园子才最稳妥。

也不对,凭啥自己帮了贾家一把,还得给他们银子。

天下间没这种好事。

便是亲戚,除非亲娘老子和亲兄弟,否则也没这么无私的人。

石仲魁心里知道,这种人其实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甚至家族观念极重的古代社会,亲戚之间帮忙,亏点银子都要帮一把的人多了。

反倒是现代社会,人情澹漠不说,还视无私者为傻子去嘲笑、谩骂。

只能说,生活变好了,心却变冷了,石仲魁自己也无可奈何,只能随大流了。

所以才养成了他这种自私自利、做啥都不愿吃亏的性格。

至于那园子,石仲魁只是让人把绣衣卫百户的崔和忠叫来吩咐了几声,就安心等着消息。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2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