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011 来对了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不过,石仲魁不知道的是,早在唐朝,山东那边有种叫肥桃的桃子,就已经是皇家贡品。

不仅果实肥大,外形美观、汁多味甘,气味芬芳,一个至少350克。

大的甚至能重900克。

到了现代,两斤一个都是常态。

之所以无法在古代推广,无非是道路不行,用快马运输的话,那价钱可就高的离谱了。

其他地方引种,种出来的果子肯定会有差别,否则几百、上千年下来,不可能没人成功引种。

吃完一个桃子,再尝了尝果脯。

又觉得这果脯不比需要三次蒸煮,并且加入大量糖的果脯口味差。

而且常规制作是5斤鲜果加半斤糖,才能做成1斤果脯,所以价格才会贵那么多。

自己这是4斤变一斤,甜度还可以,一天20块土地出200斤鲜果,做出果脯能出50斤。

按照明清一斤红糖两三百文的价格来算,甜度不差的50斤果脯,即便无法按照糖的价格卖,可降低两三倍怎么也能卖5两银子。

也就是一斤百文。

而大周一亩好田也就20两银子左右,或者能买到两个长相不差的七八岁小姑娘。

至于饴糖,也就是大米发酵的糖,则要便宜十倍。

原因和米价有直接关系。

而要是空间农场种麦子的话,按照石呆子的记忆来算,一天200斤只能卖16俩银子。

也就是说,此时的粮价斤,对比明清个朝代的粮价,只能说不好不坏。

万历时,一石120斤4钱银子,折合34文一斤,这是整个明朝最低的价格。

崇祯3年之前,和乾隆9年曹雪芹动笔写红楼时都是一石1两。

崇祯3年之后,开始加派辽响时,几年时间就猛的涨到3两银子一石。

乾隆中后期则是17、19两一石。

可以说,此时的大周朝,仅以粮价来算的话,社会还算稳定。

当然这也和近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并没多少天灾有关。

否则连续两年遇到天灾,就会出现大量流民。

暂时不去管朝局,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卖果脯。

等有了钱,又了解了当下其他东西的物价,再看实际情况来调整空间农场的种植物。

不过石仲魁心里很清楚,没有官身或者功名,太赚钱的生意就是祸害之源。

而且明年2月自己要考县试,就不能亲自去卖果脯,免得被主考说了句斯文扫地,直接把自己给落选了。

沉思片刻,很快想到今早来的权哥儿的母亲和姐姐,在文昌帝君庙外摆摊做生意的事。

这孤儿寡母,加上果脯仅仅是零食,用不着担心那么多。

先卖一两百斤,手里有了十几、二十两银子,之后就安心在家备考。

又是一夜修炼,灵气再次壮大一分。

下午时,再次收获200斤桃子,思维一动,所有桃子就如昨天一样,慢慢脱干一半水分,变成50斤的果脯。

看看天色还有个把时辰才会天黑,私塾应该还没下课,走路也才十几分钟。

带上10斤果脯,外加10斤连壳一起粉碎的粗面,出门就去寻找老秀才。

见秀才的过程倒是很顺利,送上5斤果脯加10斤粗面算是这个月的束脩,老先生对石仲奎的态度明显好了一大截。

不仅提点了几句应考答卷的规范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刻意强调与其带棉被、厚棉袄,还不如咬牙买一件毛皮大衣,或者羊皮大衣。

因为科举入场时,衙役会把棉被、棉服全剪开来查看,而毛皮就没这些担心。

还有因为贡院内不准生火,带的食物也别带米面,而是带炊饼、馒头等容易掰开的干粮。

衙役掰碎炊饼、馒头检查之后,进入贡院就把这些碎了的食物藏在皮衣里,免得吃的时候已经冻的硬邦邦的。

最后答卷一定要干净、整洁,否则一旦卷子上有滴墨、污痕就会被废弃。

尼玛的,石仲魁暗自庆幸来找了私塾先生,否则自己哪里知道这些事。

再三感谢之后,老秀才又给了自己3天的时间,用来筹集500文的担保费。

辞别老秀才,石仲魁转悠一圈就看到了背着个布包的权哥儿走了出来。

招招手,把人喊过来,“权小哥,想不想赚点钱补贴家用”

权哥儿立马露出警惕目光,而且身体还往后退了一步。

石仲魁见状,不怒反喜。

来之前自己还担心这小子大嘴巴,现在看来越警惕就越不会乱说果脯的事。

伸手从布袋里拿出几块果脯,递上去说道,“尝尝。”

极少吃水果,更少吃甜品的权哥儿咽了咽口水,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没忍住的接过吃了一块。

甜味在嘴里迸发出来,而且意外的没什么酸味,顿时让权哥儿眼睛一亮,露出期盼的目光看向石仲魁。

石仲魁嘴角一笑,胡扯说道,“我在大兴的叔辈今年自家制作的桃脯,遇到主顾家家主离世。

几十但果脯压在手中,一时间找不到买家,最后居然把百十来斤的果脯,送到我这里来。

你也知道我之后几个月要读书待考,那有时间操劳这事。”

贾权果然如石仲魁想的一样,眼睛一亮问道,“你想要我帮卖”

“我记得你还有个老娘,在文昌庙外卖点吃食,对吗”

石仲魁说完,见权哥儿点头。

把手里的布袋交给他,“铺子里的果脯一斤卖130文左右,你家不用自己的门店和跑堂,摆摊一斤卖120文,你觉得如何”

本以为权哥儿学业不行,算数肯定也不行。

却没想到这小子只是沉默了一会,就嘀咕道,“那就是一两7文半,比母亲做多发糕贵不了多少。”

古代一斤十六俩,120文一斤的话,一两确实是75文。

权哥儿想了好一会才小心的问道,“我娘卖掉之后,一斤给你一百文可以吗”

“那就先试试这5斤桃脯你卖的如何。”

“石大郎不担心我耍赖不给你钱吗”

石仲魁嘿嘿一笑,睁着眼睛扯谎道,“左右不过是5斤果脯而已,而且石家虽然比不上贾家,但我那些叔伯兄弟也不是好招惹的。

你要是敢赖掉他们的口粮钱,就等着十几户人家打上门。

更别说今后你母亲姐姐再想摆摊做生意,就没那么容易了。”

求追读、求投资、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打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00054s